CN220243932U - 容器瓶提手 - Google Patents
容器瓶提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43932U CN220243932U CN202321502701.6U CN202321502701U CN220243932U CN 220243932 U CN220243932 U CN 220243932U CN 202321502701 U CN202321502701 U CN 202321502701U CN 220243932 U CN220243932 U CN 2202439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bottle
- connecting seat
- handle
- connecting hole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DOSMHBDKKKMIEF-UHFFFAOYSA-N 2-[3-(diethylamino)-6-diethylazaniumylidenexanthen-9-yl]-5-[3-[3-[4-(1-methylindol-3-yl)-2,5-dioxopyrrol-3-yl]indol-1-yl]propylsulfamo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N+](CC)CC)C=C2OC3=CC(N(CC)CC)=CC=C3C(C=3C(=CC(=CC=3)S(=O)(=O)NCCCN3C4=CC=CC=C4C(C=4C(NC(=O)C=4C=4C5=CC=CC=C5N(C)C=4)=O)=C3)S([O-])(=O)=O)=C21 DOSMHBDKKKMIE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52 non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0 non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容器瓶提手。该容器瓶提手包括底圈和把手。其中,底圈被配置为与容器瓶的瓶颈连接;把手转动连接于底圈,并与底圈可拆卸连接,把手上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具有弹性并能与使用者的手指贴合。该容器瓶提手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稳定贴合,且角度转换灵活,使用方便,舒适度高,从而提升了使用者的消费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瓶提手。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饮料瓶、油桶等容器瓶往往都配备有提手,以便于运输或使用者使用。如专利CN208217269U,公开了一种容器瓶提手,包括卡套于容器瓶瓶颈的卡环以及与卡环连接成一体的提手环。其中,提手环呈U形,包括手持部以及由手握部两端延伸形成的两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连接卡环两侧,两连接臂呈与手握部连接端向上翘起的弧形状。该容器瓶提手虽然能方便使用者提握且方便产品运输和摆放,但是由于卡环和提手环连接为一体,提手的角度转换不灵活,提手无法根据受力情况做出适应性地改变。同时,该容器瓶提手虽然设置了护手片,但由于护手片比较单薄,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勒手等情况,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消费体验。
因此,亟需一种容器瓶提手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瓶提手,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稳定贴合,且角度转换灵活,使用方便,舒适度高,从而提升了使用者的消费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容器瓶提手,包括:
底圈,所述底圈被配置为与容器瓶的瓶颈连接;
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圈,并与所述底圈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弹性并能与使用者的手指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包括相连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底圈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能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能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能经由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转轴能经由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由所述第一连接孔至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由所述第二连接孔至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面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能将所述第一转轴限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止挡部能将所述第二转轴限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止挡部能由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止挡部能由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腔。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容器瓶的一面,所述握持部呈波浪形,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底圈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脱齿,所述容器瓶上于瓶颈处环设有限位环,多个所述防脱齿能够与所述限位环抵接,以将所述底圈限位于所述容器瓶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圈上还设置有撕拉环,所述撕拉环与所述底圈的连接处设置有撕裂槽,所述撕裂槽沿径向贯穿所述底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底圈套设连接于容器瓶的瓶颈处,具体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握持部提握容器瓶,提握方便,舒适度高。具体地,握持部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能与握持部稳定贴合,增大手部与握持部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勒手现象。同时,由于握持部具有弹性,因此使用者在握持提拉提手过程中,握持部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缓冲手部与握持部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减轻手部受到的压力,提高握持舒适度,避免勒手。进一步地,由于把手与底圈转动连接,使得把手能根据受力情况绕底圈转动,即,把手能适应各个方向的提拉,不受角度限制,使用灵活,从而全方位缓解使用者的手部压力,进一步提高了提握容器瓶时的舒适度。此外,把手与底圈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把手和底圈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装拆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的底圈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的把手的正视图。
图中:
1、底圈;11、第一连接座;111、第一连接孔;112、第一滑槽;12、第二连接座;13、防脱齿;14、撕拉环;141、撕裂槽;
2、把手;21、第一连接臂;211、第一转轴;2111、第一止挡部;22、第二连接臂;221、第二转轴;2211、第二止挡部;23、连接杆;231、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瓶提手,包括底圈1和把手2。该容器瓶提手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稳定贴合,且转换角度灵活,使用方便,舒适度高。其中,底圈1被配置为与容器瓶的瓶颈连接。把手2转动连接于底圈1,并与底圈1可拆卸连接,把手2上设置有握持部231,握持部231具有弹性并能与使用者的手指贴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底圈1套设连接于容器瓶的瓶颈处,具体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握持部231提握容器瓶,提握方便,舒适度高。具体地,握持部231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能与握持部231稳定贴合,增大手部与握持部231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勒手现象。同时,由于握持部231具有弹性,因此使用者在握持提拉提手过程中,握持部231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缓冲手部与握持部231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减轻手部受到的压力,提高握持舒适度,避免勒手。进一步地,由于把手2与底圈1转动连接,使得把手2能根据受力情况绕底圈1转动,即,把手2能适应各个方向的提拉,不受角度限制,使用灵活,从而全方位缓解使用者的手部压力,进一步提高了提握容器瓶时的舒适度。此外,把手2与底圈1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把手2和底圈1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装拆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瓶提手适用于各种瓶型或桶型的容器瓶,如饮料瓶、油桶等,解决了提握容器瓶时手部的不适感,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消费体验。
可选地,参阅图1、图2和图5,把手2包括相连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第一连接臂2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11,第二连接臂22上设置有第二转轴221,底圈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第一连接臂21通过第一转轴211与第一连接座1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22通过第二转轴221与第二连接座12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11与第一连接座11转动配合以及第二转轴221与第二连接座12转动配合,实现了把手2和底圈1的转动连接,使得把手2能绕着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灵活转动,从而使把手2不受角度限制,提高了提握容器瓶时的舒适度。
优选地,参阅图3,第一连接座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座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转轴211能卡入第一连接孔111并与第一连接孔111转动配合,第二转轴221能卡入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孔转动配合。卡接的方式装拆方便,连接稳定。进一步地,参阅图5,第一转轴211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2111,第二转轴221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2211,第一止挡部2111能将第一转轴211限位于第一连接孔111内,第二止挡部2211能将第二转轴221限位于第二连接孔内。第一止挡部2111和第二止挡部2211使得第一转轴211稳定地卡入第一连接孔111以及第二转轴221稳定地卡入第二连接孔内,防止第一转轴211脱离第一连接座11以及防止第二转轴221脱离第二连接座12,从而提高了提握容器瓶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连接座1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111连通的第一滑槽112,第二连接座12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一转轴211能经由第一滑槽112滑动卡入第一连接孔111内,第二转轴221能经由第二滑槽滑动卡入第二连接孔内。参阅图3中的方位,安装把手2时,将第一止挡部2111卡入第一滑槽112内,同时使第一转轴211沿第一滑槽112向上滑动卡入第一连接孔111内,以及将第二止挡部2211卡入第二滑槽内,同时使第二转轴221沿第二滑槽向上滑动卡入第二连接孔内,即可安装完毕。同样地,拆卸把手2时,使第一转轴211向下滑入第一滑槽112内并将第一止挡部2111从第一滑槽112内拔出,以及使第二转轴221向下滑入第二滑槽内并将第二止挡部2211从第二滑槽内拔出即可。第一滑槽112和第二滑槽的设置便于第一止挡部2111卡入第一连接孔111以及第二止挡部2211卡入第二连接孔,从而便于把手2的装拆,防止装拆频繁而破坏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保证了第一转轴211与第一连接座11以及第二转轴221和第二连接座12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滑槽112的宽度由第一连接孔111至第一连接座11的底面逐渐增大,第二滑槽的宽度由第二连接孔至第二连接座12的底面逐渐增大。即,第一滑槽112和第二滑槽均设置为喇叭形,以便于将第一止挡部2111卡入第一连接座11,以及将第二止挡部2211卡入第二连接座12。同时,喇叭形的第一滑槽112和第二滑槽还能为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21提供导向作用,便于第一转轴211滑入第一连接孔111,以及第二转轴221滑入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均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连接孔111与第一连接座11的内腔连通,第一止挡部2111能由第一连接座11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第一连接座11的内腔,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座12的内腔连通,第二止挡部2211能由第二连接座12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第二连接座12的内腔。参阅图3中的方位,安装把手2时,将第一止挡部2111对准第一连接座11底部的开口,并使第一转轴211经由第一滑槽112向上滑动卡入第一连接孔111内,以及将第二止挡部2211对准第二连接座12底部的开口,并使第二转轴221经由第二滑槽向上滑动卡入第二连接孔内,即可将把手2与底圈1稳定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把手2安装完成后,第一止挡部2111位于第一连接座11的内腔、第二止挡部2211位于第二连接座12的内腔,有效保护了第一止挡部2111和第二止挡部2211,同时还防止了第一止挡部2111和第二止挡部2211与容器瓶的瓶颈发生干涉而影响与容器瓶的连接,美观实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均设置为U型。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5,把手2还包括连接杆23,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通过连接杆23相连,握持部231设置于连接杆23朝向容器瓶的一面,握持部231呈波浪形,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波浪形的握持部231能够增大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提握容器瓶时的舒适度。可选地,弹性材料为TPE材质。TPE材质环保无毒,触感柔软,握感舒适,不易勒手,同时加工性能优越,既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
优选地,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22以及连接杆23由PE材质一体成型而成。PE材质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廉,易成型。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臂21与连接杆23的连接位置处以及第二连接臂22与连接杆23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倒角,使得第一连接臂21与连接杆23以及第二连接臂22与连接杆23圆滑过渡,防止连接位置处划伤使用者,美观实用。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设置为U型。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4,底圈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脱齿13,容器瓶上于瓶颈处环设有限位环,多个防脱齿13能够与限位环抵接,以将底圈1限位于容器瓶上。底圈1套设于容器瓶的瓶颈上,且防脱齿13远离底圈1的一端与限位环抵接,从而将底圈1限位于容器瓶上,连接稳定。进一步地,参阅图4中的方位,每个防脱齿13均向底圈1的中心方向倾斜设置于底圈1上,即,多个防脱齿13围设形成锥形圆环,以便于与容器瓶的锥形瓶颈适配,从而提高底圈1与容器瓶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参阅图4,底圈1上还设置有撕拉环14,撕拉环14与底圈1的连接处设置有撕裂槽141,撕裂槽141沿径向贯穿底圈1。当需要将提手从容器瓶上拆下时,拉住撕拉环14并沿着撕裂槽141将底圈1撕下即可,拆卸方便,从而便于对提手和容器瓶进行回收利用。
可选地,底圈1、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防脱齿13以及撕拉环14由PE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圈(1),所述底圈(1)被配置为与容器瓶的瓶颈连接;
把手(2),所述把手(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圈(1),并与所述底圈(1)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握持部(231),所述握持部(231)具有弹性并能与使用者的手指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包括相连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一连接臂(2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11),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上设置有第二转轴(221),所述底圈(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所述第一连接臂(2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11)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21)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所述第二连接座(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211)能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221)能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连通的第一滑槽(112),所述第二连接座(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211)能经由所述第一滑槽(112)滑动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内,所述第二转轴(221)能经由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2)的宽度由所述第一连接孔(111)至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底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由所述第二连接孔至所述第二连接座(12)的底面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11)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2111),所述第二转轴(221)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2211),所述第一止挡部(2111)能将所述第一转轴(211)限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内,所述第二止挡部(2211)能将所述第二转轴(221)限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12)均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111)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止挡部(2111)能由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2)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止挡部(2211)能由所述第二连接座(12)的底部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第二连接座(12)的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还包括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接臂(2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2)通过所述连接杆(23)相连,所述握持部(231)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3)朝向所述容器瓶的一面,所述握持部(231)呈波浪形,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脱齿(13),所述容器瓶上于瓶颈处环设有限位环,多个所述防脱齿(13)能够与所述限位环抵接,以将所述底圈(1)限位于所述容器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瓶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1)上还设置有撕拉环(14),所述撕拉环(14)与所述底圈(1)的连接处设置有撕裂槽(141),所述撕裂槽(141)沿径向贯穿所述底圈(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2701.6U CN220243932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容器瓶提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2701.6U CN220243932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容器瓶提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43932U true CN220243932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26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02701.6U Active CN220243932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容器瓶提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43932U (zh)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21502701.6U patent/CN2202439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94517B1 (en) | Single bottle carrier | |
CA2983871C (en) | Bottle with open loop handle | |
US7527310B2 (en) |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the holding of large bottles without integral handles | |
US5183169A (en) | Reusable bottle handle | |
US6729665B1 (en) | Adjustable pouring handle | |
US6651838B2 (en) | Bottle retaining device to aid pouring | |
US20110062171A1 (en) | Beverage container | |
US8376429B2 (en) | Jar lifter | |
NZ539035A (en) | Orbital sander with vertical handle | |
US5752732A (en) | Self-adjusting bottle carrier | |
US20020152846A1 (en) | Cork extracting device | |
US20010040380A1 (en) | Beverage bottle holder | |
CN220243932U (zh) | 容器瓶提手 | |
EP1776283A1 (en) | A container body with an integrated handle | |
US20070163986A1 (en) | Push-pull cap a bottle and a bottle having the push-pull cap | |
CN212184268U (zh) | 一种园林剪 | |
EP1663843A4 (en) | TOOL FOR EXTRACTING PLUGS | |
CN210764241U (zh) | 嵌入式开瓶器 | |
CN217806724U (zh) | 一种便携式水瓶提手 | |
CN218579610U (zh) | 一种西林瓶开盖器 | |
CN218229853U (zh) | 一种具有握手结构的塑料瓶 | |
CN213569458U (zh) | 一种安瓿瓶用指套 | |
KR102042956B1 (ko) | 일체형 손잡이를 가지는 페트병 | |
JP2002249156A (ja) | 容器の移動用取手。 | |
CN210592895U (zh) | 一种油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