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492U - 麻醉机 - Google Patents

麻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7492U
CN220237492U CN202320784843.XU CN202320784843U CN220237492U CN 220237492 U CN220237492 U CN 220237492U CN 202320784843 U CN202320784843 U CN 202320784843U CN 220237492 U CN220237492 U CN 22023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sthesia machine
exhalation
gas
valve
inha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48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渺
王晟
邬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48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7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麻醉机,包括麻醉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麻醉机机体上的通气系统,所述通气系统包括电控驱动机构和输气装置,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气装置运动;其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上设有涡轮箱、第一音圈电机、呼气阀、吸气阀、呼气通道入口和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同侧设置的吸气通道出口,所述涡轮箱通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吸气通道出口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所述涡轮箱用于在吸气时产生驱动气体,所述驱动气体经过所述吸气阀及所述吸气通道出口后输入至所述输气装置中,所述输气装置内的气体经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进入所述呼气阀后排出,所述第一音圈电机与所述涡轮箱配合,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气体的流速。

Description

麻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机。
背景技术
麻醉机主要用于在患者手术期间给其提供氧气、麻醉及呼吸支持,其工作模式分为手动模式和机控模式,手动模式通过手动捏皮囊的方式给患者供气,机控模式是利用驱动系统控制输气装置来实现自动通气,然而,现有的麻醉机的驱动系统均为气动驱动系统,气动驱动系统的气源为外部气源,在病人呼吸过程中需要持续的驱动气,对于配置有气动驱动系统的麻醉机,其需要消耗较多的外部气源,使用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机,能够通过涡轮箱产生驱动气体,无需外置气源,所需空间较小,降低设备采购成本、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麻醉机,包括麻醉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麻醉机机体上的通气系统,所述通气系统包括电控驱动机构和输气装置,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上设有涡轮箱、呼气阀、吸气阀、呼气通道入口和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同侧设置的吸气通道出口,所述涡轮箱通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吸气通道出口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所述涡轮箱用于在吸气时产生驱动气体,所述驱动气体经过所述吸气阀及所述吸气通道出口后输入至所述输气装置中,所述输气装置内的气体经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进入所述呼气阀后排出,所述吸气阀设有第一音圈电机,所述第一音圈电机与所述涡轮箱配合,用于控制经所述吸气阀流出的所述驱动气体的流速。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呼气阀包括呼气阀体,所述呼气阀体中形成有所述呼气通道入口;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设有呼气通道出口,所述呼气通道出口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及所述吸气通道出口同侧设置,所述输气装置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呼气阀后从所述呼气通道出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麻醉机机体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呼气阀、所述涡轮箱及所述吸气阀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所述涡轮箱、呼气阀及吸气阀对应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板卡,所述板卡与所述涡轮箱及所述第一音圈电机电性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板卡设有电子元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板卡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并环设在所述电子元件的外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泡棉,所述密封泡棉上设有开槽,所述板卡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开槽内,以使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泡棉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密封泡棉的压缩量的范围为0.1mm-1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敞口端的两侧,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散热风扇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预挂件,所述呼气阀通过所述预挂件卡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预挂件为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的臂根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部朝向远离所述臂根部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供所述呼气阀插入的空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插接槽,所述弹性悬臂设置在所述插接槽中,使得所述呼气阀的插接部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后,所述弹性悬臂能够对所述插接部进行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弹性悬臂的臂根部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段折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弹性悬臂之间的安装间隙为0-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呼气阀设有第二音圈电机,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用于控制麻醉机的呼气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麻醉机中,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朝向所述输气装置所在的一侧设置;和/或,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为两个单独的气体接口或为同一气体接口;和/或,所述麻醉机还包括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和所述输气装置,其中,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朝向所述中转结构所在的一侧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麻醉机上的输气装置通过涡轮箱产生驱动气体,第一音圈电机与涡轮箱配合则可以控制驱动气体的流速。通过涡轮箱直接产生驱动气体,不用消耗额外的外部气源,使用成本更低;而且驱动气体的流速能够通过涡轮箱的涡轮转速和第一音圈电机协同控制,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对驱动气体的流速进行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气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控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电控驱动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散热风扇与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呼气阀与第二安装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呼气阀与第二安装架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弹性悬臂与呼气阀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控驱动机构;200、输气装置;300、中转结构;
10、涡轮箱;
20、呼气阀;21、第二音圈电机;22、呼气阀体;221、吸气通道出口;222、呼气通道入口;223、呼气通道出口;23、插接部;
30、吸气阀;31、第一音圈电机;32、吸气阀体;
40、散热风扇;
50、板卡;
60、支撑架;61、第一安装部;62、第二安装部;
70、第一安装架;71、安装槽;72、限位件;73、紧固件;
80、第二安装架;81、弹性悬臂;81a、插接间隙;812、衔接部;811、自由部;813、臂根部;82、插接槽;
9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麻醉机,包括麻醉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麻醉机机体上的通气系统,通气系统包括电控驱动机构100和输气装置200,其中,电控驱动机构100与输气装置200连接,电控驱动机构100用于驱动输气装置200运动,使得输气装置200能够为患者提供通气气流。
示例性的,通气系统主要用于在患者手术期间给其提供氧气、麻醉及呼吸支持的设备,其工作模式包括手动模式和机控模式。其中,手动模式主要用于手术刚开始的诱导阶段和手术结束后的复苏阶段,通过手动捏皮囊的方式给患者供气,而机控模式则用于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吸气阀30和呼气阀20实现通气控制。
具体的,在机控模式下,当患者呼气时,患者呼出的气体沿呼吸管路进入输气装置200中并进行储存;当患者吸气时,电控驱动机构100控制一定流速和压力的驱动气体进入输气装置200,并对输气装置200内的气体进行推动,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气体,该气体流经吸收装置的吸收后,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后与载有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新鲜气体混合后进入患者肺中,完成一次呼吸循环。
其中,输气装置200可以为风箱组件,风箱组件中的折叠囊能够在患者吸气和呼气转换时,将一定量含有麻药成分的气体进行储存。具体的,当患者呼气时,患者呼出的气体沿呼吸管路进入折叠囊内,并将折叠囊顶起。当患者吸气时,电控驱动机构100控制一定流速和压力的驱动气体进入风箱组件,驱动气体推动折叠囊下压运动,进而压出折叠囊内部的气体,气体流经二氧化碳吸收罐以便滤除二氧化碳,再与载有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新鲜气体混合后进入患者肺中,完成一次呼吸循环。
或者,输气装置200为容量反射器,患者呼气时,患者呼出的气体沿呼吸管路进入容量反射器内并进行储存,同时,容量反射器能够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当患者吸气时,电控驱动机构100控制一定流速和压力的驱动气体进入容量反射器并对容量反射器内的气体进行推动,进而推出容量反射器内部的气体,气体流经二氧化碳吸收罐以便滤除二氧化碳,再与载有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新鲜气体混合后进入患者肺中,完成一次呼吸循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麻醉机还包括中转结构300,输气装置200通过中转结构300与电控驱动机构100连接。其中,中转结构300包括驱动气入口、呼气阀入口和呼气阀出口,驱动气入口、呼气阀入口及呼气阀出口位于中转结构300的同一侧并朝向电控驱动机构100设置,以便能够连接至电控驱动机构100。相应的,电控驱动机构100的呼气通道入口和吸气通道出口则朝向中转结构300所在的一侧设置。
应当说明的是,中转结构300可以与电控驱动机构100设计成一个整体结构,中转结构300也可以与输气装置200设计成一个整体结构,本申请不加以限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控驱动机构100上设有涡轮箱10、呼气阀20、吸气阀30、呼气通道入口222和吸气通道出口221,吸气通道出口221与呼气通道入口222设置在电控驱动机构100的同一侧,使得中转结构300或输气装置200能够直接从该侧与电控驱动机构100连接,方便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涡轮箱10通过呼气通道入口222和吸气通道出口221与输气装置200连接,使得涡轮箱10能够在患者吸气时产生驱动气体,驱动气体经过吸气阀30及吸气通道出口221后输入至输气装置200中,输气装置200内的气体经过呼气通道入口222进入呼气阀20后排出。
其中,吸气阀30设有第一音圈电机31,第一音圈电机31与涡轮箱10配合,用于控制驱动气体的流速,这样不仅不需要外置气源,能够通过涡轮箱10直接产生驱动气体,不用消耗额外的外部气源,使用成本更低;而且驱动气体的流速能够通过涡轮箱10的涡轮转速和第一音圈电机31协同控制,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对驱动气体的流速进行控制。
示例性的,吸气阀30包括吸气阀体32,第一音圈电机31具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上连接有吸气阀30膜片,吸气阀30膜片安装在吸气阀体32的阀门处。其中,第一音圈电机31在涡轮箱10工作时控制第一输出轴的轴向运动,以实现对吸气阀体32的阀门开度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驱动气体的气体流速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呼气阀20包括呼气阀体22,呼气阀体22中形成有上述的呼气通道入口222,电控驱动机构上设有呼气通道出口223,呼气阀体22中同样形成有呼气通道出口223。呼气通道出口223与呼气通道入口222及吸气通道出口221同侧设置,使得输气装置200能够直接或间接与呼气阀体22连接,而呼气阀体22则可以直接固定在麻醉机机体上,结构简单实用。
呼气阀20设有第二音圈电机21,第二音圈电机21用于控制麻醉机的呼气压力。其中,呼气阀包括阀门,第二音圈电机21在工作时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度大小,来对呼气压力进行控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支撑架60,支撑架60用于与麻醉机机体连接,实现电控驱动机构100在麻醉机内的安装固定。其中,呼气阀20、涡轮箱10及吸气阀30均安装在支撑架60上并形成一体结构,以方便电控驱动机构100的安装及后续维护。
具体的,支撑架60具有相邻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61,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62,第三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涡轮箱10、呼气阀20及吸气阀30对应安装在第一安装部61、第二安装部62及第三安装部上。
示例性的,第一安装部61为设置在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凹陷槽,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凹陷槽,第三安装部为设置在第三端面上的第三凹陷槽,涡轮箱10嵌合在第一凹陷槽中,呼气阀20嵌合在第二凹陷槽中,吸气阀30嵌合在第三凹陷槽中,而支撑架60则固定在麻醉机机体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板卡50,板卡50与涡轮箱10及第一音圈电机31电性连接并固定在支撑架60上。
其中,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密封件90,板卡50设有电子元件,密封件90设置在板卡50与支撑架60之间并环设在电子元件的外周侧,以防止电子元件受到外部的富氧环境影响。具体的,富氧环境指的是板卡50周边的氧浓度高于标准大气氧浓度,而氧浓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板卡50上的电子元器件自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90包括密封泡棉,密封泡棉上设有开槽。板卡50的边缘可设置在密封泡棉的开槽内,从而使板卡50上的电子元件设置在密封泡棉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此处的开槽可以是O型开槽。
其中,密封泡棉的压缩量的范围为0.1mm-10mm。在板卡50通过密封泡棉与支撑架60连接时,先将密封泡棉的背胶面与板卡50粘贴在一起,确保电子元器件能够设置在O型开槽的内侧,而后再将密封泡棉的背对板卡50的端面固定在支撑架60上,并对密封泡棉进行压缩,以确保板卡50与支撑架60连接的稳固性。这样不仅可以在较大的冲击条件下也能保持完好,具有极高的缓冲能力,同时还能够在缝隙间表现出极好的填缝密封能力,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发挥优异的密封、抗富氧和防水性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散热风扇40,散热风扇40用于对电控驱动机构100进行散热。示例性的,散热风扇40安装在支撑架6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使得散热风扇40的拆装更便捷。
具体的,如图3和图5所示,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与支撑架60连接的第一安装架70,第一安装架70上设有安装槽71,安装槽7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72,限位件72用于引导散热风扇40安装在安装槽71中,使得散热风扇40即可单手操作并固定在第一安装架70上,不需要一只手扶着散热风扇40另一只手操作固定螺钉,从而提高散热风扇40的装配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架70上设有紧固件73,紧固件73与散热风扇40连接,用于将散热风扇40固定在第一安装架70上。示例性的,紧固件73为固定螺钉,在散热风扇40通过限位件72的引导而安装在安装槽71后,通过固定螺钉将散热风扇40固定在第一安装架70上,以确保散热风扇40与第一安装架70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72设置在安装槽71的敞口端的两侧,散热风扇40的一侧与限位件72接触,散热风扇40的另一侧与安装槽71的内壁接触,以对散热风扇40的前后侧进行限制,而后再通过固定螺钉将散热风扇40固定在第一安装架70上。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架70可以与支撑架60一体成型,第一安装架70可以与支撑架60分体成型后进行组装。其中,安装槽71为第一安装架70的两侧向同一侧折弯而成,而限位件72则为安装槽71的两侧壁朝向安装槽71的内侧折弯而成,限位件7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本申请中,限位件7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限位件72位于安装槽71的其中一个侧壁并间隔设置,另外一个限位件72位于安装槽71的另一个侧壁,使得两个相对侧壁上的限位件72则可以对散热风扇40的位置进行限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6至图8所示,支撑架60上设有预挂件,呼气阀20通过预挂件卡接在支撑架60上,以保证呼气阀20在拆装时不需要手扶,呼气阀20也不会在垂直方向上掉落,同时也提高了呼气阀20的拆装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驱动机构100包括与支撑架60连接的第二安装架80,预挂件为设置在第二安装架80上的安装条、L型角码、弹性悬臂81、挂钩件或吸附件,使得呼气阀20能够通过安装条、L型角码、弹性悬臂81、挂钩件或吸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架80上,结构简单实用。
应当说明的是,第二安装架80与支撑架60一体成型,第二安装架80可以与支撑架60分体成型后进行组装。而安装条、L型角码、弹性悬臂81、挂钩件或吸附件可以与第二安装架80一体加工而成,或者安装条、L型角码、弹性悬臂81、挂钩件或吸附件通过装配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安装架80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挂件为弹性悬臂81,弹性悬臂81的臂根部813与支撑架60或第二安装架80连接,弹性悬臂81的自由部811朝向远离臂根部813的一端延伸,并与支撑架60之间形成供呼气阀插入的空隙,以确保弹性悬臂81的弹性性能,使得呼气阀20能够稳固卡接在第二安装架80上。示例性的,弹性悬臂81的臂根部813与弹性悬臂81的自由部8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段折弯部,呼气阀20上设有插接部23,插接部23插接在弹性悬臂81与第二安装架80之间形成的插接间隙81a中,而折弯部则可以对插接部23进行卡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悬臂81包括衔接部812,衔接部812连接在自由部811与臂根部813之间,并且衔接部812与自由部811及臂根部813形成有两个折弯部,其中一个折弯部朝向插接间隙81a,另一个折弯部背向插接间隙81a,以确保弹性悬臂81的弹性性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60或第二安装架80上设有插接槽82,弹性悬臂81设置在插接槽82中,使得呼气阀20的插接部23插接在插接槽82后,弹性悬臂81能够对插接部23进行卡接,以确保呼气阀20与第二安装架80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接部23与支撑架60、第二安装架80或弹性悬臂81之间的安装间隙为0-5mm。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5)

1.一种麻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麻醉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麻醉机机体上的通气系统,所述通气系统包括电控驱动机构和输气装置,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设有涡轮箱、呼气阀、吸气阀、呼气通道入口和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同侧设置的吸气通道出口,所述涡轮箱通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吸气通道出口与所述输气装置连接,所述涡轮箱用于在吸气时产生驱动气体,所述驱动气体经过所述吸气阀及所述吸气通道出口后输入至所述输气装置中,所述输气装置内的气体经过所述呼气通道入口进入所述呼气阀后排出,所述吸气阀设有第一音圈电机,所述第一音圈电机与所述涡轮箱配合,用于控制经所述吸气阀流出的所述驱动气体的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阀包括呼气阀体,所述呼气阀体中形成有所述呼气通道入口;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设有呼气通道出口,所述呼气通道出口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及所述吸气通道出口同侧设置,所述输气装置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呼气阀后从所述呼气通道出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麻醉机机体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呼气阀、所述涡轮箱及所述吸气阀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所述涡轮箱、呼气阀及吸气阀对应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板卡,所述板卡与所述涡轮箱及所述第一音圈电机电性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板卡设有电子元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板卡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并环设在所述电子元件的外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泡棉,所述密封泡棉上设有开槽,所述板卡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开槽内,以使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泡棉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敞口端的两侧,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散热风扇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接触;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预挂件,所述呼气阀通过所述预挂件卡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挂件为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的臂根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部朝向远离所述臂根部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供所述呼气阀插入的空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插接槽,所述弹性悬臂设置在所述插接槽中,使得所述呼气阀的插接部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后,所述弹性悬臂能够对所述插接部进行卡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的臂根部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段折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阀设有第二音圈电机,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用于控制麻醉机的呼气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朝向所述输气装置所在的一侧设置;和/或,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为两个单独的气体接口或为同一气体接口;和/或,所述麻醉机还包括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电控驱动机构和所述输气装置,其中,所述呼气通道入口和所述吸气通道出口朝向所述中转结构所在的一侧设置。
CN202320784843.XU 2023-03-31 2023-03-31 麻醉机 Active CN22023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843.XU CN220237492U (zh) 2023-03-31 2023-03-31 麻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843.XU CN220237492U (zh) 2023-03-31 2023-03-31 麻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7492U true CN220237492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4843.XU Active CN220237492U (zh) 2023-03-31 2023-03-31 麻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7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9305A1 (en) Flow generator chassis assembly with suspension seal
US20170136200A1 (en) Modular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ith chamber and nasal pillows assembly
AU2009219787B2 (en)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with upstream humidifier
US7047974B2 (en) Nasal cannula
US9623203B2 (en) Respiratory assistance device with blower placed above the mouth of a user
CN111936190B (zh) Cpap装置
CN101332329A (zh) 患者呼吸系统
US10328220B2 (en) Bi-directional flow generation in an in-exsufflation system
CN108837255A (zh) 带有加湿器的可吸入气体设备
EP1985861A3 (en) Blower apparatus of the CPAP/NIPPV type
CN220237492U (zh) 麻醉机
CN116421838A (zh) 一种麻醉科移动式室外紧急麻醉设备
CN206652064U (zh) 便携式呼吸机及其系统
CN215537475U (zh) 一种用于高压氧仓的吸氧装置
CN213642661U (zh) 一种麻醉机peep气动结构
JP2020500621A (ja) 圧力発生器用吸引口フィルタ装置
CN115605246A (zh) 具有可移除筛床罐组件的氧气浓缩器
CN113769214A (zh) 一种呼吸机控制系统
CN112704789A (zh) 一种高频震荡呼吸气流产生方法及呼吸支持设备
CN220276080U (zh) 麻醉机
CN217091704U (zh) 适用于人体或动物使用的呼吸设备及呼吸动力装置
US1012413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ir to a patient
CN110841163A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CN215537447U (zh) 用于制氧机的出氧装置
CN219307650U (zh) 一种呼吸机气路装置及呼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