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3531U - 双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双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3531U
CN220233531U CN202321822605.XU CN202321822605U CN220233531U CN 220233531 U CN220233531 U CN 220233531U CN 202321822605 U CN202321822605 U CN 202321822605U CN 220233531 U CN220233531 U CN 220233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hell
socket
power terminal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2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沙
王洪亮
吴鑫波
黄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22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3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3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3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孔连接器,具有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功率端子、信号端子和插头按钮,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在与外部线缆连接后通过包胶固定在插头外壳内,插头外壳上设有连接座,插头按钮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插头按钮上设有复位弹簧,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母功率端子、卡盖、以及母信号端子,母功率端子和母信号端子安装在插座外壳上,卡盖将母功率端子固定在插座外壳上,插头按钮上设有锁止槽,插座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座外壳一体成型的锁止块,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通过插接配合进行连接,并通过插座外壳上的锁止块和插头按钮上的锁止槽的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的持续施力进行锁止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Description

双孔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双孔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配件领域里,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进步的脚步就虎势蔓延,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社会文明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改变,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也是发挥极致。汽车是能源利用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汽车的用途不由分说,它是很便捷的交通工具,遮风挡雨、说走就走,它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带动一系列和汽车有关的行业进步,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是地球上的能源毕竟有限,我们在发掘采用的同时,也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新能源也是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诞生是汽车史上的重大革新,它方便快捷的同时,又能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等等。
连接器是在新能源汽车进行生产时,线缆连接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连接件,不同的线缆通过两个不同的组件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可伸进插头组件内,使得公端子与母端子电性连接。现有的插头组件一般包括外壳、端子和密封圈组成,现有的端子在与外壳装配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硬干涉的方式进行配合连接,然后这种硬干涉的方式在连接器长期或者高频率的使用下,干涉的配合会逐渐变小,从而发生插头外壳上退针或者掉针的情况发生,但凡连接器的插头组件上发生退针或者掉针,则整个连接器的电信号传输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连机器无法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双孔连接器,结构巧妙,通过包胶塑形的方式将功率端子、信号端子与外部连接的线缆稳定牢固的安装在插座外壳上,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信号端子发生退针或者掉针的情况,稳定安全且实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插接配合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功率端子、信号端子和插头按钮,所述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通过插接配合安装在插头外壳上,并在与外部线缆连接后通过包胶固定在插头外壳上,插头外壳在包胶成型后形成带有双连孔的塑性外壳,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与插头外壳一体成型的连接座,所述插头按钮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插头按钮上设有可供插头按钮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插头按钮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靠压在插头外壳上,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可供插头外壳插入的插座外壳、母功率端子、卡盖、以及母信号端子,所述母功率端子和母信号端子通过插接配合安装在插座外壳上,所述卡盖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卡盖在母功率端子穿过卡盖上的通孔后靠压在母功率端子上,并将母功率端子固定在插座外壳内,插头按钮上设有锁止槽,所述插座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座外壳一体成型的锁止块,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通过插接配合进行连接,并通过插座外壳上的锁止块和插头按钮上的锁止槽的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的持续施力进行锁止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插头外壳的下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设在插接部上,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头外壳通过插接部和插座外壳上插接槽的插接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密封圈在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插接固定后位于插接部的外壁和插接槽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功率端子上设有用于接线和压线的线鼻,所述线鼻的延伸方向与功率端子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母功率端子包括扁头部和连接部,所述扁头部和连接部之间设有与连接部同轴设置的定位卡槽,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沿连接部的轴线圆周分布在连接部的外壁上的限位块,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插槽,各个限位块滑动设置在对应的限位插槽内,各个限位插槽的上端设有与插座外壳一体成型的限位卡板,母功率端子通过各个限位块与限位插槽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板与定位卡槽的卡接配合固定在通槽内。
进一步的,上述卡盖包括盖体、多个限位安装块、及多个限位卡勾,各个限位安装块和各个限位卡勾均与盖体一体成型,各个限位安装块沿盖体的轴线圆周分布在盖体的外壁上,各个限位安装块的端面与盖体的端面齐平,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各个限位卡勾对应的侧槽,各个限位卡勾设置在对应的侧槽内,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可供卡盖嵌入的限位沉槽,所述限位沉槽与通槽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沉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卡勾对应的限位勾槽,卡盖上的通孔设置在盖体的端面上,卡盖通过各个限位安装块与限位沉槽的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勾与限位勾槽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上,并对母功率端子形成径向限位。
进一步的,上述插座外壳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盖,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将各个卡盖分隔开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内设有多个可供母信号端子插接安装的插孔。
进一步的,上述母功率端子上设有用于监测母功率端子的使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上述插座外壳上还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塑性连接段,所述塑性连接段上远离密封垫的一端设有可将插座外壳上与插头外壳连接的一端进行遮盖的翻盖,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插座外壳上,所述密封垫、塑性连接段和翻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信号端子和功率端子在与外部线缆连接后,通过包胶的方式来将信号端子、功率端子和外部线缆进行一体化连接,通过包胶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号端子因长期或频繁的使用导致的退针或者掉针并影响连接器整体使用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信号端子和功率端子在插头外壳内的稳定和牢固,此外,通过插头外壳上插头按钮与插座外壳上的锁止块的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的持续施力,来保证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在插接配合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之间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外壳上设置插接部,在插座外壳上设置插接槽,插头外壳和插接外壳通过插接部和插接槽的配合来保证了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密封圈,并在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插接配合后使其位于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之间,保证了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之间连接的紧密度和牢固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连接器内部整体的密封性,实用高效。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功率端子上设置线鼻,通过线鼻对外部线缆的配合,保证了外部线缆和功率端子导电稳定的同时,也可以对外部线缆进行导向和限位,从而保证了外部线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母功率端子设置成由连接部和扁头部组成,插座外壳上的限位卡板和母功率端子上的定位卡槽的插接配合,可以对母功率端子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定位,各个限位插槽和限位槽的配合进一步的保证了母功率端子与插座外壳连接时的稳定性,便捷实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盖,卡盖通过各个限位安装块与限位沉槽的配合和各个限位卡勾与限位勾槽的配合,将母功率端子固定在插座外壳上,一方面实现可对母功率端子进行进一步的径向限位,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保证了母功率端子在插座外壳上稳定和牢固,同时卡盖的设置也便于操作人员的对母功率端子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稳定实用。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座外壳上设置分隔部来将各个卡盖分隔开,同时也可以供各个卡盖进行靠压,保证了各个卡盖进行正位安装,便捷实用。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母功率端子上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对使用过程中连接器内的功率端子的温度进行检测,在温度高于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的温度时,可以及时的控制电源进行断电,从而对连接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便捷实用。
(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垫上设置塑性连接段和翻盖,在插座外壳在未使用或者使用完成后,翻盖的设置可以保证插座组件内部的整洁,并为后期插座组件的使用奠定安全的基础,稳定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孔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组件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功率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按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外壳包胶成型后的塑性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组件的底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组件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母功率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外壳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插接配合的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插头外壳11、功率端子12、信号端子13和插头按钮14,所述功率端子12和信号端子13通过插接装配设置在插头外壳11上,并在与外部线缆连接后通过包胶固定在插头外壳11内,插头外壳11在包胶后重塑形成塑性外壳17,并且塑性外壳17成型后带有双连孔,所述插头外壳11上设有与插头外壳11一体成型的连接座112,所述插头按钮14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12上,所述插头按钮14上设有可供插头按钮14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插头按钮14上,复位弹簧16的一端靠压在插头外壳11上,或者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也可以固定连接在插头外壳11上,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可供插头外壳11插入的插座外壳21、母功率端子22、卡盖23、以及母信号端子24,所述母功率端子22和母信号端子24通过压机压入插座外壳21,并与插座外壳21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卡盖23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22穿过的通孔,所述卡盖23在母功率端子22穿过卡盖23上的通孔后通过与插座外壳21的插接与插座外壳21固定连接,并将母功率端子22固定在插座外壳21上,插头按钮14上设有锁止槽141,所述插座外壳21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座外壳21一体成型的锁止块27,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通过插接配合进行连接,并通过插座外壳21上的锁止块27和插头按钮14上的锁止槽141的配合、以及复位弹簧16的持续施力进行锁止固定。
所述插头外壳11的下端设有插接部113,所述插接部113上设有密封圈15,密封圈15套设在插接部113上,所述插座外壳21上设有插接槽20,所述插头外壳11通过插接部113和插座外壳21上插接槽20的插接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密封圈15在插头外壳11和插座外壳21插接固定后位于插接部113的外壁和插接槽20的内壁之间。
所述功率端子12上设有用于接线和压线的线鼻121,所述线鼻121的延伸方向与功率端子12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母功率端子22包括扁头部221和连接部222,所述扁头部221和连接部222之间设有与连接部222同轴设置的定位卡槽224,所述母功率端子22上设有连接部222的轴线圆周分布在连接部222的外壁上的限位块223,所述插座外壳21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22穿过的通槽211,所述通槽221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块223对应的限位插槽217,各个限位块223滑动设置在对应的限位插槽217内,各个限位插槽217的上端设有与插座外壳21一体成型的限位卡板212,,所述通槽211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块223对应的限位插槽217,母功率端子22通过各个限位块223与限位插槽217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板212与定位卡槽224的卡接配合固定在通槽221内,并对母功率端子22形成轴向和径向的定位。
所述卡盖23包括盖体230、多个限位安装块231、及多个限位卡勾233,各个限位安装块231和各个限位卡勾233均与盖体230一体成型,各个限位安装块231沿盖体230的轴线圆周分布在盖体230的外壁上,且各个限位安装块231的端面与盖体230的端面齐平,所述盖体23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各个限位卡勾233对应的侧槽232,各个限位卡勾233设置在对应的侧槽232内,所述插座外壳21上设有可供各个限位安装块231嵌入的限位沉槽214,所述限位沉槽214与通槽211同轴设置,所述通槽211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卡勾233对应的限位勾槽213,卡盖23上的通孔设置在盖体230的端面上,卡盖23通过各个限位安装块231与限位沉槽214的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勾233与限位勾槽213的配合将母功率端子22固定在插座外壳21上,并对母功率端子22形成径向限位。
所述插座外壳2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母功率端子22,所述插座外壳21上设有与插座外壳21一体成型的分隔部215,所述分隔部215位于相对设置的母功率端子22之间,且分隔部215内设有多个可供母信号端子24插入的插孔216,各个卡盖23靠压在分隔部215的外壁上。
所述母功率端子22上设有用于监测母功率端子22的使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6。
所述插座外壳21上还设有密封垫25,所述密封垫25上设有塑性连接段251,所述塑性连接段251上远离密封垫25的一端设有可将插座外壳21上与插头外壳11连接的一端进行遮盖的翻盖252,所述密封垫25固定在插座外壳21上,所述密封垫25、塑性连接段251和翻盖252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功率端子12和信号端子13安装在插头外壳11上,功率端子12可设置成铜排或者压接式的金属端子,外部线缆穿过线鼻121与功率端子12连接后,插头外壳11通过包胶重塑形成带有双连孔的塑性外壳17,双连孔由各个外部线缆包胶时形成,且此时各个线缆位于对应的孔内,插头外壳11包胶完成后,功率端子12、信号端子13和外部线缆的连接段251均位于塑性外壳17内,保证了其电连接的稳定性,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号端子13在长期或者高频的使用下发生退针或者掉针的情况,通过包胶的方式保证了各个信号端子13在插头外壳11内的稳定和牢固,保证了信号端子13以及功率端子12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导、功率传输以及信号传输的稳定,包胶完成后将密封圈15设置在插接部113上,并将插头按钮14安装在插头外壳11上;
插座组件2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先将翻盖252打开,将各个母功率端子22安装入通槽211内,并通过各个母功率端子22上的各个限位块223和限位插槽217的配合连接进行母功率端子22的安装定位,然后将卡盖23安装在插座外壳21上,卡盖23在安装的过程中,各个限位安装块231与限位沉槽214进行插接配合,各个限位卡勾233与限位勾槽213进行插接配合,从而将各个母功率端子22固定在插座外壳21上,并对母功率端子22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定位,从而保证母功率端子22在插座外壳21内的稳定性,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插头组件1通过插头外壳11上的插接部113与插座外壳21上的插接槽20的插接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15来增加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和稳定,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母功率端子22上的温度传感器26可以对连接器内母功率端子22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在温度传感器26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26将高温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及时的控制电源的通断,从而起到对电源的保护,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双孔连接器,具有可插接配合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功率端子、信号端子和插头按钮,所述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通过插接配合安装在插头外壳上,并在与外部线缆连接后通过包胶固定在插头外壳上,插头外壳在包胶成型后形成带有双连孔的塑性外壳,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与插头外壳一体成型的连接座,所述插头按钮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插头按钮上设有可供插头按钮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插头按钮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靠压在插头外壳上,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可供插头外壳插入的插座外壳、母功率端子、卡盖、以及母信号端子,所述母功率端子和母信号端子通过插接配合安装在插座外壳上,所述卡盖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卡盖在母功率端子穿过卡盖上的通孔后靠压在母功率端子上,并将母功率端子固定在插座外壳内,插头按钮上设有锁止槽,所述插座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座外壳一体成型的锁止块,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通过插接配合进行连接,并通过插座外壳上的锁止块和插头按钮上的锁止槽的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的持续施力进行锁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的下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设在插接部上,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头外壳通过插接部和插座外壳上插接槽的插接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密封圈在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插接固定后位于插接部的外壁和插接槽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端子上设有用于接线和压线的线鼻,所述线鼻的延伸方向与功率端子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功率端子包括扁头部和连接部,所述扁头部和连接部之间设有与连接部同轴设置的定位卡槽,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沿连接部的轴线圆周分布在连接部的外壁上的限位块,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可供母功率端子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插槽,各个限位块滑动设置在对应的限位插槽内,各个限位插槽的上端设有与插座外壳一体成型的限位卡板,母功率端子通过各个限位块与限位插槽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板与定位卡槽的卡接配合固定在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包括盖体、多个限位安装块、及多个限位卡勾,各个限位安装块和各个限位卡勾均与盖体一体成型,各个限位安装块沿盖体的轴线圆周分布在盖体的外壁上,各个限位安装块的端面与盖体的端面齐平,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各个限位卡勾对应的侧槽,各个限位卡勾设置在对应的侧槽内,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可供卡盖嵌入的限位沉槽,所述限位沉槽与通槽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沉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各个限位卡勾对应的限位勾槽,卡盖上的通孔设置在盖体的端面上,卡盖通过各个限位安装块与限位沉槽的配合、以及各个限位卡勾与限位勾槽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上,并对母功率端子形成径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盖,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将各个卡盖分隔开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内设有多个可供母信号端子插接安装的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功率端子上设有用于监测母功率端子的使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上还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塑性连接段,所述塑性连接段上远离密封垫的一端设有可将插座外壳上与插头外壳连接的一端进行遮盖的翻盖,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插座外壳上,所述密封垫、塑性连接段和翻盖一体成型。
CN202321822605.XU 2023-07-12 2023-07-12 双孔连接器 Active CN220233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2605.XU CN220233531U (zh) 2023-07-12 2023-07-12 双孔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2605.XU CN220233531U (zh) 2023-07-12 2023-07-12 双孔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3531U true CN22023353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2605.XU Active CN220233531U (zh) 2023-07-12 2023-07-12 双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3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3563A (zh) * 2024-03-20 2024-04-19 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对线公针端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3563A (zh) * 2024-03-20 2024-04-19 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对线公针端连接器
CN117913563B (zh) * 2024-03-20 2024-05-17 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对线公针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33531U (zh) 双孔连接器
CN201498753U (zh) 一种直插拔水密封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120868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4044033U (zh) 一种站用电源转接快速接口装置
CN102377059A (zh) 卡扣式电源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12397945A (zh) 一种密封水下矩形电连接器
CN217545137U (zh) 两芯简易版线对板连接器
CN202872042U (zh) 一种汽车线束防水型接插件护套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103904502A (zh) 一种空调户外连结线直插式防水接头
CN117060131A (zh) 一种自锁式双孔连接器及方法
CN211789577U (zh) 一种新型弹簧接线端子
CN215418772U (zh) 一种电线快速连接器
CN215070735U (zh) 一种房车外接电盒
CN212849101U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锁扣装置
CN219106640U (zh) 浮动连接器
CN213184671U (zh) 一种扁平式电源信号混装连接器
CN216251314U (zh) 插头
CN220569931U (zh) 一种电源线快接装置
CN218456324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的塑料外壳
CN219123599U (zh) 一种电插接装置
CN213816456U (zh) 一种接线盒连接结构
CN210040722U (zh) 一种防水型光伏连接器
CN216903456U (zh) 大功率带耳连接器
CN112563777B (zh) 组装式安全防护型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