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2109U -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2109U
CN220232109U CN202220734451.8U CN202220734451U CN220232109U CN 220232109 U CN220232109 U CN 220232109U CN 202220734451 U CN202220734451 U CN 202220734451U CN 220232109 U CN220232109 U CN 220232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display device
mounted display
main bod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44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可
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irefl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irefl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irefl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irefl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44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2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2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2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安装于带有外壳和帽檐的头戴装置上,包括头环、显示设备主体以及帽檐固定结构,所述头环套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帽檐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帽檐上,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连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连接;所述头环上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显示设备主体供电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至少包括一可拆卸电池包。本申请利用头环和帽檐固定结构配合,能够将显示设备主体安装于多种规格的头戴装置上,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利用可拆卸电池包,通过更换可拆卸电池包增加了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发展,用于对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大多具有如下缺陷:1、显示设备直接集成在特定型号的头盔上,而用户对于头盔使用场景、尺寸以及舒适程度的要求难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导致显示设备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造成用户体验差。例如,申请号为201910707034.7、公开号为CN110338499A、名称为″一种VR用全息头盔″的中国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2110072797.6、公开号为CN112711336A、名称为″一种基于平面自然特征虚实配准混合现实的头戴交互技术″的中国专利;2、由于整个显示设备直接戴在头上,若重量过大,会对用户的头部造成较大压力,影响舒适度,因此通常会要求整个显示设备的重量较轻,这就大大限制了为显示设备供电的电池的大小,继而导致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较差,进一步影响用户体验。例如申请号为201721542539.5、授权公告号为CN207396874U、名称为″一种具有多传感器的VR穿戴设备″的中国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1910670039.7、公开号为CN110376744A、名称为″一种可提供虚拟现实的智能工程头盔″的中国专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应用于各种使用场景,又能增加续航能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安装于带有外壳和帽檐的头戴装置上,包括头环、显示设备主体以及帽檐固定结构,
所述头环套设于所述外壳上;
所述帽檐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帽檐上,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连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连接;
所述头环上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显示设备主体供电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至少包括一可拆卸电池包。
较佳地,所述头环采用变形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变形材料至少包括变形金属或变形塑胶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头环采用变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头环采用多个铰链依次首尾铰接围合而成。
较佳地,所述头环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头环与所述外壳接触。
较佳地,所述调节螺栓设置于所述头环上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件采用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自由端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底壁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所述帽檐插入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帽檐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底壁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还设有限位螺栓。
较佳地,所述帽檐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方穿入并与所述帽檐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底壁以及第二侧壁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底壁以及第二侧壁分别采用伸缩式结构。
较佳地,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电池仓和备用电池,所述电池仓固定于所述头环上,所述备用电池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可拆卸电池包与所述电池仓可拆卸式连接。
较佳地,所述可拆卸电池包还与所述备用电池电路连接,用于为所述备用电池充电。
较佳地,所述可拆卸电池包与所述电池仓采用磁吸式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头环上与所述夹持部件相对应的后端。
较佳地,所述显示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中的主板和处理器降温的散热模块。
较佳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两组散热机构,每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金属板、导热管以及散热片,两个所述导热金属板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处理器固接,两个所述散热片分别安装于壳体上。
较佳地,所述主板和所述处理器均位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的中部,两个所述散热片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
较佳地,所述导热金属板和所述散热片在与所述导热管接触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导热管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较佳地,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导热金属板以及所述散热片采用低温焊接固定连接。
较佳地,每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微型鼓风机,所述微型鼓风机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与所述散热片对应的位置处。
较佳地,所述显示设备主体包括VR设备、AR设备或MR设备中的一种。
较佳地,所述头戴装置至少包括头盔和安全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头环和帽檐固定结构相配合,能够将显示设备主体安装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头戴装置上,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拆卸电池包,可为一个头戴式显示设备配备一个以上的可拆卸电池包,利用可拆卸电池包的拆卸更换,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3、在壳体内增加为控制模块中的主板和处理器降温的散热模块,避免设备过热导致停机甚至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帽檐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帽檐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拆卸电池包的拆卸示意图;
图7和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模块的剖视图。
图中:01-外壳、02-帽檐;10-头环、11-调节螺栓、20-显示设备主体、21-主板、22-处理器、23-散热模块、24-导热金属板、25-导热管、26-散热片、27-微型鼓风机、30-帽檐固定结构、31-U型连接件、32-第一侧壁、33-底壁、34-第二侧壁、35-第一转轴、36-第二转轴、37-固定螺栓、38-限位螺栓、40-电池模块、41-电池仓、42-可拆卸电池包、43-备用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元素,而这些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元素。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安装于带有外壳01和帽檐02的头戴装置上,包括头环10、显示设备主体20以及帽檐固定结构30。
所述头环10套设于所述外壳01上,用于实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头戴装置的相对位置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可以为头盔或安全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还可以是外壳硬度较硬,且带有帽檐02的其他材质的帽子,例如棒球帽、防尘帽、防风帽等。头戴装置能够为头戴式显示设备提供足够的支撑即可,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能够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
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帽檐02上,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10连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类似夹子(例如文件夹、衣服夹)的结构,将夹持部件夹在帽檐02上,实现头环10、夹持部件以及显示设备主体20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头环10和帽檐固定结构30相配合,能够将显示设备主体20安装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头戴装置上,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头环10上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供电的电池模块40,所述电池模块40至少包括一可拆卸电池包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一个头戴式显示设备配备一个以上的可拆卸电池包42,利用可拆卸电池包42的拆卸和更换,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电池包42上可以安装用于显示剩余电量的显示屏,便于用户随时观察可拆卸电池包42的剩余电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电池包42上还可以安装报警提示单元,当可拆卸电池包42的电量低于阈值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更换可拆卸电池包4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环10采用变形材料制成,在头环10套在外壳01上之后,通过变形材料贴合外壳01的弧度,避免头环10从外壳01上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材料至少包括变形金属(例如,采用贴合的铜片和铂片,利用受热后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形成弯曲)或变形塑胶(例如PVC塑料,直接手动弯折,与外壳01的弧度贴合)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环10可以采用变形结构,例如所述头环10可以采用多个铰链依次首尾铰接围合而成,从而使得头环10能够适应不同外壳01的不同弧度,其中,铰链的个数可以根据调节的精度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环10的尺寸可以略大于最大头径的头戴装置,使得头环10能够套设在大多数头戴装置的外壳0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环10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螺栓11,所述调节螺栓11穿过所述头环10与所述外壳01接触。在头环10尺寸略大于外壳01底部的尺寸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1拧入头环10后伸出头环10内部的长度,调节二者的尺寸差异,同时将头环10与外壳01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11设置于所述头环10上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用于将外壳01向夹持部件的方向顶紧,便于夹持部件与帽檐02的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节螺栓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螺栓11设置于头戴装置的后方,通过旋紧调节螺栓11,从后方推挤壳体01,配合前方帽檐固定结构30对于帽檐02的夹紧作用,从而达到显示设备主体20与头戴装置的固定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头戴装置在头环10内晃动。
请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10铰接(例如铰链、齿轮等),从而实现头环10与夹持部件之间的角度调节,以适配各类头戴装置中各种帽檐02的不同坡度。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铰接,从而实现夹持部件(帽檐02)与现实设备主体20之间的角度调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调节显示设备主体20相对于人脸(或人眼)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采用U型连接件31,所述U型连接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32、底壁33和第二侧壁34,所述第一侧壁32的自由端与所述头环10铰接,所述底壁33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铰接,所述帽檐02插入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4之间,从而将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夹在帽檐02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还可以采用C型连接件、框型连接件等,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32的长度(长度方向为视线方向)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壁34的长度,换句话说,第二侧壁34可以相对于第一侧壁32存在一定回缩量,在不影响U型连接件31的安装的前提下,为显示设备主体20提供足够多的让位空间。
请重点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还包括第一转轴35和第二转轴36,所述第一侧壁3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5与所述头环10铰接,从而调节头环10与第一侧壁32之间的角度;所述底壁3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6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铰接,在U型连接件31与帽檐02夹持固定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调节显示设备主体20相对于人脸(或人眼)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相较于其他铰接形式,采用第一转轴35和第二转轴36的结构,在不影响连接效果的前提下,成本更低,占用空间更小。
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36的一端还设有限位螺栓38,当显示设备主体20由用户旋转至合适角度后,可通过限位螺栓38锁定显示设备主体20的角度,避免由于设备自身重力或者用户晃动导致显示设备主体20位置的变动。
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还包括固定螺栓37,所述固定螺栓37从所述第一侧壁32的上方穿入并与所述帽檐02接触,从而将帽檐02压紧在第二侧壁34的内表面,完成帽檐02与U型连接件31的固定连接,采用固定螺栓37能够适配各类安全帽中各种帽檐02的不同厚度。相较于其他固定方式,采用固定螺栓37对帽檐固定结构30进行紧固,占用空间较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37与所述帽檐02接触的一端采用橡胶材料,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避免固定螺栓37端部划伤帽檐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32、底壁33以及第二侧壁34一体成型,例如,U型连接件31可以采用整块钢板冲压、切割成型,加工简单,成本低,又例如,可以采用质量更轻的铝板冲压、切割成型,以减轻整个显示设备的重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32、底壁33以及第二侧壁34分别采用伸缩式结构,例如,采用内外杆套设伸缩的形式,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4的伸缩可以适配各类安全帽中各种帽檐02的不同长度;底壁33的伸缩可以适配各类安全帽中各种帽檐02的不同弧度(左右两侧之间的弧度)和帽檐02的厚度。
请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40还包括电池仓41和备用电池43,所述电池仓41固定于所述头环10上,所述备用电池43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仓41内,所述可拆卸电池包42与所述电池仓41可拆卸式连接(例如通过卡扣连接等)。本申请中的可拆卸电池包42和备用电池43可交替为显示设备主体20供电,可在可拆卸电池包42电量低于阈值时,将可拆卸电池包42拆下,此时可利用备用电池43作为过渡阶段的电源,更换电量较高的可拆卸电池包42后,由可拆卸电池包42继续为显示设备主体20供电,这样,显示设备主体20可持续工作,无需因为电池电量耗尽而中断设备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加了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电池包42还可以与所述备用电池43电路连接,用于为所述备用电池43充电。即更换电量较高的可拆卸电池包42后,由可拆卸电池包42为显示设备主体20供电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可拆卸电池包42为备用电池43充电,以备备用电池43的下次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电池包42与所述电池仓41采用磁吸式连接,拆卸和安装方便。
请继续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40设置于所述头环10上与所述夹持部件相对应的后端,即与所述帽檐02以及帽檐固定结构30相对的一端,从而实现配重的作用,避免前端显示设备主体20重量过重,导致头戴装置前倾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显示设备主体20以及电池模块40均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从而减轻整个设备的重量,避免对用户造成负担。
请重点参考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至少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中的主板21和处理器22降温的散热模块23,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受限于电池续航能力,不能长时间工作,因而多采用被动散热的形式。本申请为了配合可拆卸电池包42产生的较强的电池续航能力,而增加散热模块23进行主动散热。
请继续参考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23包括两组散热机构,每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金属板24、导热管25以及散热片26,两个所述导热金属板24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主板21和所述处理器22固接,两个所述散热片26分别安装于壳体上,从而将主板21和处理器22产生的工作热量传递至壳体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2本身不便于与导热金属板24连接,可以采用一个包围着处理器22的方框结构,然后将导热金属板24通过3个螺丝固定在所述方框结构上,继而实现22导热金属板24与处理器22的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21和所述处理器22均位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的中部,二者可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散热片26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本申请中的两组散热机构采用对称结构,从而将中部的主板21和处理器22产生的工作热量传递至壳体两侧,经由散热片26传递至设备外部,实现主动散热;另外,该配置形式,还能够提高壳体内空间的利用率,占用较小的空间,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板24和所述散热片26在与所述导热管25接触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导热管25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换句话说,所述导热金属板24和所述散热片26在与所述导热管25的接触处并非线接触(圆柱与板的接触),而是采用包覆式的面接触,从而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散热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7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25与所述导热金属板24以及所述散热片26采用低温焊接固定连接,相较于常规的导热胶连接,本申请采用低温焊接不仅可以增强连接的牢固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7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微型鼓风机27,所述微型鼓风机27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与所述散热片26对应的位置处,在利用导热金属板24、导热管25以及散热片26进行散热的基础上,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包括但不限于VR设备(例如VR眼镜)、AR设备(例如AR眼镜)或MR设备(例如MR眼镜),对于各设备中涉及的相机采集、景象制作设备、计算机软件、成像设备等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安装于带有外壳01和帽檐02的头戴装置上,包括头环10、显示设备主体20以及帽檐固定结构30。所述头环10套设于所述外壳01上,用于实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头戴装置的相对位置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装置可以为头盔或安全帽。所述帽檐固定结构30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帽檐02上,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10连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连接,将夹持部件夹在帽檐02上,实现头环10、夹持部件以及显示设备主体20之间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头环10和帽檐固定结构30相配合,能够将显示设备主体20安装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头戴装置上,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述头环10上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显示设备主体20供电的电池模块40,所述电池模块40至少包括一可拆卸电池包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一个头戴式显示设备配备一个以上的可拆卸电池包42,利用可拆卸电池包42的拆卸和更换,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申请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申请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申请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27)

1.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安装于带有外壳和帽檐的头戴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环、显示设备主体以及帽檐固定结构,
所述头环套设于所述外壳上;
所述帽檐固定结构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帽檐上,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连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连接;
所述头环上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显示设备主体供电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至少包括一可拆卸电池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采用变形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材料至少包括变形金属或变形塑胶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采用变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采用多个铰链依次首尾铰接围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头环与所述外壳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设置于所述头环上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靠近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夹持部件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采用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自由端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底壁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所述帽檐插入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头环铰接;所述底壁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铰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还设有限位螺栓。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方穿入并与所述帽檐接触。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底壁以及第二侧壁一体成型。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底壁以及第二侧壁分别采用伸缩式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电池仓和备用电池,所述电池仓固定于所述头环上,所述备用电池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可拆卸电池包与所述电池仓可拆卸式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电池包还与所述备用电池电路连接,用于为所述备用电池充电。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电池包与所述电池仓采用磁吸式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头环上与所述夹持部件相对应的后端。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中的主板和处理器降温的散热模块。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两组散热机构,每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金属板、导热管以及散热片,两个所述导热金属板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处理器固接,两个所述散热片分别安装于壳体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处理器均位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的中部,两个所述散热片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板和所述散热片在与所述导热管接触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导热管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导热金属板以及所述散热片采用低温焊接固定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微型鼓风机,所述微型鼓风机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与所述散热片对应的位置处。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主体包括VR设备、AR设备或MR设备中的一种。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装置至少包括头盔和安全帽。
CN202220734451.8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Active CN220232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4451.8U CN2202321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4451.8U CN2202321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2109U true CN22023210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4451.8U Active CN2202321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2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9240A1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US11231590B2 (en) Heat transfer through frame component of head-mounted device
CN210348058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4637117A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20232109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9358436B (zh) 利于散热的智能眼镜
CN213399066U (zh) 一种眼镜式头戴设备
CN209012830U (zh) 一种医用头灯
CN112099231A (zh) 一种眼镜式头戴设备
CN213399065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214154621U (zh) 一种摄像头的安装结构
CN211627940U (zh) 一种加强型防护vr眼镜
WO2020216161A1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7782949U (zh) 一种高清监控摄像头
CN213338214U (zh) 一种vr眼镜散热结构
CN112433376A (zh) 一种具备加热保温功能的vr眼镜
CN216696879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13031274A (zh) 一种基于手机使用的便捷型vr眼镜训练装置
CN207764535U (zh) 高散热性多目相机及其散热结构
CN206990933U (zh) 智能眼镜
CN217156950U (zh) 高效散热的智能眼镜
CN221039635U (zh) 扩展现实设备
CN211671168U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15734789U (zh) 一种散热耳套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219122510U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