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1946U -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1946U
CN220231946U CN202321138150.XU CN202321138150U CN220231946U CN 220231946 U CN220231946 U CN 220231946U CN 202321138150 U CN202321138150 U CN 202321138150U CN 220231946 U CN220231946 U CN 220231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pacitor
inverter
voltage divid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81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
李姣丽
曹其华
贾想
邓超
李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81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1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1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1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该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滤波电路连接,分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机壳连接,分压电路用于与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及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机壳及分压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的逆变器中接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全球背景下,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太阳能以其可再生、资源丰富被广泛开发和应用。随着光伏并网发电应用的普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光伏逆变器PE连接检测功能是保证光伏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以及防止人身触电所必需的。如何实现简单可靠的检测功能对于满足安全需求和降低逆变器成本都很有意义。
在现有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中,电网N和大地PE之间的电压是判断PE接线是否良好最可靠最直观的方法。然而很多工况下即使机壳没有良好接地,也会出现机壳和电网中性点N之间基本检测不到电压的情况,这是因为逆变器内部由于EMC和浪涌等器件的对称性,通过三相电网会将机壳通过充放电平衡在中性点电位上。当逆变器未能和大地良好连接时,PE连接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此时机器并网会对机器本身以及人身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壳接地检测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逆变器中接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应用于逆变器中,所述逆变器包括机壳、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所述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设置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包括: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用于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所述机壳形成第二回路;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
可选地,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还包括:
检测开关电路,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检测开关电路在导通时,控制所述分压电路接地。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多个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元件及多个第二分压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滤波电路的相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相输出端、第二相输出端及第三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包括:
机壳;
母线电容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电网电压,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用于对接入的电网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
逆变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后输出;
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源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以及,
上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滤波电路及机壳连接,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机壳是否接地,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接收端与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进行半桥离网发波,以根据接收到的电压检测信号确定机壳是否接地。
可选地,所述逆变电路为三相逆变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为LC滤波电路。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及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及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六电容及所述第七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压电路,使得分压电路能够与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并通过设置检测电路对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进行差分测量,当机壳为接地时,第二回路为断路,因此,机壳是否接地会导致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提高了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检测准确性,避免了因机壳未接地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提高了逆变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电信号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分压电路 60 滤波电路
20 检测电路 C1~C7 第一电容~第七电容
30 检测开关电路 L1~L3 第一电感~第三电感
40 母线电容电路 R1、R2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50 逆变电路 Q1 开关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应用于逆变器中,所述逆变器包括机壳、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所述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设置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
目前,在现有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中,电网N和大地PE之间的电压是判断PE接线是否良好最可靠最直观的方法。然而很多工况下即使机壳没有良好接地,也会出现机壳和电网中性点N之间基本检测不到电压的情况,这是因为逆变器内部由于EMC和浪涌等器件的对称性,通过三相电网会将机壳通过充放电平衡在中性点电位上。当逆变器未能和大地良好连接时,PE连接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此时机器并网会对机器本身以及人身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包括:
分压电路10,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中点、地线及滤波电路60连接,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三端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分压电路10用于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及滤波电路60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所述机壳形成第二回路;
检测电路20,所述检测电路20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2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20用于检测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10可以选用诸如电容、电阻等分压元件组成,并将分压电路10分别与母线电容电路40、地线、滤波电路60及机壳连接,以使分压电路10能够与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及滤波电路60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如此设置,当机壳接地时,分压电路10能够形成两条回路,而当机壳没有接地时,第二回路为断路,分压电路10仅能够形成一条回路,因此,机壳是否接地会导致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发生变化,则可以检测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通过检测获取的电压差值确定机壳是否接地。
检测电路20可以选用差分检测电路20来实现,将检测电路20的一端与母线电容电路40连接,检测电路20的另一端则与机壳连接,也即检测电路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进行差分测量,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以使后级的处理器或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
分压电路10可以选用电容或电阻等分压元件组成,以形成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以下以由电容作为分压元件组成的分压电路10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2,图2为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分压电路10由四个电容组成,在进行机壳接地检测时,则控制L1相离网半桥逆变输出,即控制逆变电路50输出一个单相逆变电压,则电信号依次经过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第一桥臂的上桥臂、滤波电路60、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母线电容电路40形成第一回路。若机壳未接地,则第二回路为断路,此时具体电信号的流向可参照图3,即电信号依次经过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第一桥臂的上桥臂、滤波电路60、第一电容C1及第四电容C4后回到母线电容电路40,此时第一电容C1与第四电容C4对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UINV_L1形成分压,检测电路20检测的电压值Un_earth为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的一半,为若机壳接地,则第四电容C4C4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此时具体电信号流可向参照图4,即电信号依次经过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第一桥臂的上桥臂、滤波电路60、第一电容C1后,经过第四电容C4后回到母线电容电路40,并同时经过机壳后回到母线电容电路40,也即此时第四电容C4与机壳形成短路回路,使得Un_earth=0V。如此设置,通过检测电路20检测获取的电压值,即可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压电路10,使得分压电路10能够与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及滤波电路60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并通过设置检测电路20对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进行差分测量,当机壳为接地时,第二回路为断路,因此,机壳是否接地会导致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值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提高了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检测准确性,避免了因机壳未接地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提高了逆变器的使用安全性。
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还包括:
检测开关电路,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检测开关电路在导通时,控制所述分压电路10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开关电路可以选用开关管来实现,将开关管设置在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与地之间,当需要进行接地检测时,例如在使用逆变器前进行接地检测,或者在逆变器出厂前对逆变器进行接地检测,则控制检测开关电路闭合,以使得分压电路10与机壳之间能够形成第二回路,而在不需要进行接地检测时,如在接地检测完成后,则控制检测开关电路关断,从而避免分压电路10与机壳之间形成第二回路。
参照图2,图2为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检测开关电路为开关管Q1,需要进行接地检测时,则控制开关管Q1导通,若机壳未接地,则分压电路10无法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若机壳接地,则分压电路10能够通过开关管Q1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开关电路,使得检测开关电路能够控制第二回路的导通或关断,从而能够避免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形成第二回路,能够避免因形成第二回路对设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逆变器的安全性。
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60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60的输出端包括多个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10包括第一分压元件及多个第二分压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60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20的第二端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滤波电路60的相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20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10可由第一分压元件及多个第二分压元件组成,其中,第二分压元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逆变电路50进行设置,以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出场景,例如,逆变电路50为三相逆变电路50时,第二分压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每一第二分压元件与滤波电路60的一相输出端连接,第一分压元件及第二分压元件用于与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及滤波电路60形成第一回路,第一分压元件用于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60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60的输出端包括第一相输出端、第二相输出端及第三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1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60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20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20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10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为所述检测电路20的输出端。
参照图2,图2为机壳接地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应用于三相逆变器中,则分压电路10由四个电容组成,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及第三电容C3分别与滤波电路60的一相输出端连接。在进行机壳接地检测时,则控制L1相离网半桥逆变输出并控制检测开关电路闭合,则电信号依次经过母线电容电路40、逆变电路50第一桥臂的上桥臂、滤波电路60、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母线电容电路40形成第一回路。若机壳未接地,则第二回路为断路,此时第一电容C1与第四电容C4对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UINV_L1形成分压,检测电路20检测的电压值Un_earth为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的一半,为若机壳接地,则第四电容C4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此时第四电容C4C4与机壳形成短路回路,使得Un_earth=0V。如此设置,通过检测电路20检测获取的电压值,即可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此外,选用电容作为分压电路10的分压元件,在不进行机壳检测时,电容还可以作为对地Y电容对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信号质量,提高了逆变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逆变器,包括;
机壳;
母线电容电路40,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电网电压,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用于对接入的电网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
逆变电路50,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50的输入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50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后输出;
滤波电路60,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滤波电路60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电路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60用于对所述逆变电路50输出的交流电源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以及,
如上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40、滤波电路60及机壳连接,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用于在机壳接地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以及在机壳未接地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可以由电压变换电路、母线电容电路40、平衡桥电路、逆变电路50、滤波电路60及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等组成,其中,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逆变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50为三相逆变电路50;
所述滤波电路60为LC滤波电路60。
所述滤波电路6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50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50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50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及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一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二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L3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60的第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六电容C6及所述第七电容C7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60的电容端。
参照图2,图2为逆变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逆变器由boost电路、母线电容电路40、平衡桥电路、三相逆变电路50、三相LC滤波电路60及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组成,在进行机壳接地检测时,则控制三相逆变电路50输出L1相离网半桥逆变输出并控制检测开关电路闭合,即控制逆变电路50输出一个单相逆变电压,则电信号从滤波电路60的第一电感L1输出至第五电容C5再送回至母线电容电路40,以及从从滤波电路60的第一电感L1输出至第一电容C1,再经过第四电容C4至母线电容电路40,以形成第一回路。检测开关电路闭合后,若机壳未接地,则第二回路为断路,此时具体电信号流向参照图3,第一电容C1与第四电容C4对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UINV_L1形成分压,检测电路20检测的电压值Un_earth为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压的一半,为若机壳接地,则第四电容C4与机壳形成第二回路,此时具体电信号流向参照图4,第四电容C4与机壳形成短路回路,使得Un_earth=0V。如此设置,通过检测电路20检测获取的电压值,即可准确地判断出机壳是否接地。此外,选用电容作为分压电路10的分压元件,在不进行机壳检测时,电容还可以作为对地Y电容对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逆变电路50输出的电信号质量,提高了逆变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逆变电路50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接收端与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50进行半桥离网发波,以根据接收到的电压检测信号确定机壳是否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选用处理器来实现,例如MCU、DSP(Digital Signal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等,控制电路可以是逆变器中原有的用于控制逆变电路50工作的控制器,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专用于进行机壳接地检测的处理器。用户能够通过按键、触摸屏等输入组件向控制电路发送接地检测控制信号,从而使得控制电路能够控制逆变电路50进行半桥离网发波,即控制逆变电路50输出一个单相逆变电压,并接收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以根据电压检测信号确定机壳是否接地。此外,控制电路还能够根据机壳是否接地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例如通过灯光、蜂鸣器等方式通知用户逆变器的机壳未接地,使得用户能够了解到机壳的接地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理,提高了逆变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系统,该逆变器包括上述的逆变器,该逆变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光伏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应用于逆变器中,所述逆变器包括机壳、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所述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设置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包括: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用于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形成第一回路,以及与所述机壳形成第二回路;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之间的电压差,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还包括:
检测开关电路,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检测开关电路在导通时,控制所述分压电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多个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元件及多个第二分压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滤波电路的相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分压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还具有电容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相输出端、第二相输出端及第三相输出端;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地线及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中点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6.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母线电容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电网电压,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用于对接入的电网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
逆变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后输出;
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源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以及,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壳接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路、滤波电路及机壳连接,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机壳是否接地,并输出对应的电压检测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接收端与所述机壳接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进行半桥离网发波,以根据接收到的电压检测信号确定机壳是否接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为三相逆变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为LC滤波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及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及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六电容及所述第七电容的公共端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电容端。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逆变器。
CN202321138150.XU 2023-05-11 2023-05-11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20231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150.XU CN220231946U (zh) 2023-05-11 2023-05-11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150.XU CN220231946U (zh) 2023-05-11 2023-05-11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1946U true CN220231946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8150.XU Active CN220231946U (zh) 2023-05-11 2023-05-11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1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3963B2 (ja) 系統連系装置
AU20142402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nd fault detection
EP3988947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photovoltaic array to ground, and photovoltaic inverter
US20160091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nd fault detection
CN110988740A (zh) 一种适于中性点小电阻接地配网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CN107834978B (zh) 光伏阵列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装置及非隔离光伏逆变器
CN102590591B (zh) 监测电流互感器状态的检测电路
CN102879713A (zh) 一种接地保护选线的方法
CN220231946U (zh) 机壳接地检测电路、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CN116819400B (zh) 一种逆变器n线检测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CN102496909A (zh) 保护值和动作时间多档可调的简易漏电保护装置
CN111525887A (zh) 一种用于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接地检测电路及方法
US10845427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th-fault conditions in a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07689734A (zh) 大功率变换系统
CN111293865A (zh) 一种逆变拓扑电路以及单相逆变器
CN114400913A (zh) 光伏逆变器和应用其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CN112072699B (zh) 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9555A (zh) 一种带有隔直电容的电压采样电路
CN107332219A (zh) 一种用于微机的消谐系统
JP2002010497A (ja)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8569831U (zh) 一种嵌入式计算机供电接口的ems电磁抗扰防护专用电路
CN202119858U (zh) 一种架空高压线路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CN217469783U (zh) 一种交流电频率测量装置及整流设备
CN215263690U (zh) 三相电网的电参数采样电路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11830697U (zh) 一种用于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接地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