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5439U -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5439U
CN220225439U CN202321911263.9U CN202321911263U CN220225439U CN 220225439 U CN220225439 U CN 220225439U CN 202321911263 U CN202321911263 U CN 202321911263U CN 220225439 U CN220225439 U CN 220225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haft
carbon
box
absorption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12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民
殷彩琴
许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yun Architectural Desig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yun Architectural Desig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yun Architectural Desig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yun Architectural Desig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12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5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5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5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廊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本申请中,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包括地面,地面的表面开设有通风井口,通风井口的上端四侧设置有通风井底座,通风井底座靠内的一侧设置有镂空防漏板,通风井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吸附碳放置腔,吸附碳放置腔的内部插接有吸附碳放置盒,吸附碳放置盒在吸附碳放置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漏网,通风井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通风井支柱,通风井支柱之间的上表面安装有通风井玻璃顶板,由于吸附碳放置盒中的吸附碳的存在,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吸附碳放置腔被吸入吸附碳中进行吸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了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管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背景技术
管廊属封闭地下构筑物,空气流通不畅易滋生尘螨、真菌等微生物,产生CO、NH3等有害气体,消耗管廊内氧气。另外,管廊内的电线电缆、供热管道、燃气管道等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热量散发、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等危险。通风井就成为了城市管廊通风排烟系统的必备设施。
如公告号CN215253005U中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属于城市市政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占用大量地下空间、无法直接连通实现自然通风以及风机运行能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包括风口、通风井、通风凸起结构和综合舱;风口垂直设置于地面上;通风井与风口连通,且通风井设于风口下方;通风凸起结构与通风井、综合舱均垂直连通;综合舱与通风井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可有效减小管廊埋深,减少工程造价,降低管廊运行能耗。
但是该结构在通风口处未设置空气过滤装置,当有害气体进出时,不仅污染空气,也会对管廊内的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通风口处未设置空气过滤装置问题,提供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表面开设有通风井口,所述通风井口的上端四侧设置有通风井底座,所述通风井底座靠内的一侧设置有镂空防漏板,所述通风井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吸附碳放置腔,所述吸附碳放置腔的内部插接有吸附碳放置盒,所述吸附碳放置盒在所述吸附碳放置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漏网,所述通风井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通风井支柱,所述通风井支柱之间的上表面安装有通风井玻璃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换气时,气体会从通风井口中出入,当异味及有害气体经过镂空防漏板时,由于吸附碳放置盒中的吸附碳的存在,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吸附碳放置腔被吸入吸附碳中进行吸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了空气质量,由于通风井玻璃顶板是透明的,太阳光可照射到通风井口中,一定程度的对通风井口中的空气进行杀菌,下雨时也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口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碳放置盒靠外的一侧的表面焊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吸附碳放置盒从吸附碳放置腔中取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碳放置盒靠外一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吸附碳放置盒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柱贯穿所述固定板一端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孔洞,所述固定板开设的孔洞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所述通风井底座的外侧面开设有所述固定螺栓相对应的固定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附碳需要更换时,旋转固定螺栓从固定螺孔中脱离,然后将固定板围绕固定柱旋转至与通风井底座分离,然后拉动把手将吸附碳放置盒从吸附碳放置腔中拉出,进行吸附碳的更换,更换完成后,推动把手将吸附碳放置盒推入吸附碳放置腔中,将固定板围绕固定柱带动固定螺栓旋转至固定螺孔处,将固定螺栓旋转进固定螺孔中对吸附碳放置盒进行固定,完成吸附碳的更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碳放置盒的上侧面粘结有防水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吸附碳放置盒与通风井底座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出,同时也防止雨水从吸附碳放置盒与防水密封垫的缝隙中进入通风井口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面的内部横向开设有通风廊与所述通风井口相贯通,所述通风廊靠近所述通风井口的一侧设置有换气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气扇可以增加通风廊中的空气流通,可以更快的进行换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井支柱之间安装有防雨百叶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口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在进行换气时,气体会从通风井口中出入,当异味及有害气体经过镂空防漏板时,由于吸附碳放置盒中的吸附碳的存在,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吸附碳放置腔被吸入吸附碳中进行吸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了空气质量,当吸附碳需要更换时,旋转固定螺栓从固定螺孔中脱离,然后将固定板围绕固定柱旋转至与通风井底座分离,然后拉动把手将吸附碳放置盒从吸附碳放置腔中拉出,进行吸附碳的更换,更换完成后,推动把手将吸附碳放置盒推入吸附碳放置腔中,将固定板围绕固定柱带动固定螺栓旋转至固定螺孔处,将固定螺栓旋转进固定螺孔中对吸附碳放置盒进行固定,完成吸附碳的更换,通过对吸附碳的更换,可以长期保持空气的质量,使得有害气体得到合理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管廊通风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通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中吸附碳放置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固定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地面;2、把手;3、通风井口;4、通风井玻璃顶板;5、通风井支柱;6、防雨百叶窗;7、通风井底座;8、吸附碳放置盒;9、换气扇;10、通风廊;11、镂空防漏板;12、固定板;13、固定柱;14、固定螺栓;15、防漏网;16、吸附碳放置腔;17、防水密封垫;18、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和图4,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包括地面1,地面1的表面开设有通风井口3,通风井口3的上端四侧设置有通风井底座7,通风井底座7靠内的一侧设置有镂空防漏板11,通风井底座7的内部开设有吸附碳放置腔16,吸附碳放置腔16的内部插接有吸附碳放置盒8,吸附碳放置盒8在吸附碳放置腔16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漏网15,通风井底座7的上表面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通风井支柱5,通风井支柱5之间的上表面安装有通风井玻璃顶板4,在进行换气时,气体会从通风井口3中出入,当异味及有害气体经过镂空防漏板11时,由于吸附碳放置盒8中的吸附碳的存在,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吸附碳放置腔16被吸入吸附碳中进行吸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了空气质量,由于通风井玻璃顶板4是透明的,太阳光可照射到通风井口3中,一定程度的对通风井口3中的空气进行杀菌,下雨时也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口3中。
参照图1-2,吸附碳放置盒8靠外的一侧的表面焊接有把手2,方便吸附碳放置盒8从吸附碳放置腔16中取出。
参照图1-3和图5,吸附碳放置盒8靠外一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柱13,固定柱13与吸附碳放置盒8之间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柱13贯穿固定板12一端的内部,固定板12的另一端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2的孔洞,固定板12开设的孔洞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贯穿固定板12的内部,通风井底座7的外侧面开设有固定螺栓14相对应的固定螺孔18,当吸附碳需要更换时,旋转固定螺栓14从固定螺孔18中脱离,然后将固定板12围绕固定柱13旋转至与通风井底座7分离,然后拉动把手2将吸附碳放置盒8从吸附碳放置腔16中拉出,进行吸附碳的更换,更换完成后,推动把手2将吸附碳放置盒8推入吸附碳放置腔16中,将固定板12围绕固定柱13带动固定螺栓14旋转至固定螺孔18处,将固定螺栓14旋转进固定螺孔18中对吸附碳放置盒8进行固定,完成吸附碳的更换。
参照图4,吸附碳放置盒8的上侧面粘结有防水密封垫17,增加吸附碳放置盒8与通风井底座7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出,同时也防止雨水从吸附碳放置盒8与防水密封垫17的缝隙中进入通风井口3中。
参照图1-2,地面1的内部横向开设有通风廊10与通风井口3相贯通,通风廊10靠近通风井口3的一侧设置有换气扇9,换气扇9可以增加通风廊10中的空气流通,可以更快的进行换气。
参照图1,通风井支柱5之间安装有防雨百叶窗6,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口3中。
本申请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换气时,气体会从通风井口3中出入,当异味及有害气体经过镂空防漏板11时,由于吸附碳放置盒8中的吸附碳的存在,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吸附碳放置腔16被吸入吸附碳中进行吸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了空气质量,当吸附碳需要更换时,旋转固定螺栓14从固定螺孔18中脱离,然后将固定板12围绕固定柱13旋转至与通风井底座7分离,然后拉动把手2将吸附碳放置盒8从吸附碳放置腔16中拉出,进行吸附碳的更换,更换完成后,推动把手2将吸附碳放置盒8推入吸附碳放置腔16中,将固定板12围绕固定柱13带动固定螺栓14旋转至固定螺孔18处,将固定螺栓14旋转进固定螺孔18中对吸附碳放置盒8进行固定,完成吸附碳的更换,通过对吸附碳的更换,可以长期保持空气的质量,使得有害气体得到合理的处理。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表面开设有通风井口(3),所述通风井口(3)的上端四侧设置有通风井底座(7),所述通风井底座(7)靠内的一侧设置有镂空防漏板(11),所述通风井底座(7)的内部开设有吸附碳放置腔(16),所述吸附碳放置腔(16)的内部插接有吸附碳放置盒(8),所述吸附碳放置盒(8)在所述吸附碳放置腔(16)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漏网(15),所述通风井底座(7)的上表面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通风井支柱(5),所述通风井支柱(5)之间的上表面安装有通风井玻璃顶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碳放置盒(8)靠外的一侧的表面焊接有把手(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碳放置盒(8)靠外一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与所述吸附碳放置盒(8)之间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柱(13)贯穿所述固定板(12)一端的内部,所述固定板(12)的另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12)的孔洞,所述固定板(12)开设的孔洞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贯穿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所述通风井底座(7)的外侧面开设有所述固定螺栓(14)相对应的固定螺孔(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碳放置盒(8)的上侧面粘结有防水密封垫(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内部横向开设有通风廊(10)与所述通风井口(3)相贯通,所述通风廊(10)靠近所述通风井口(3)的一侧设置有换气扇(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支柱(5)之间安装有防雨百叶窗(6)。
CN202321911263.9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Active CN220225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1263.9U CN220225439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1263.9U CN220225439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5439U true CN22022543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1263.9U Active CN220225439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5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8419A (zh) 空气净化加湿设备的风道和空气净化加湿设备
CN220225439U (zh) 一种管廊通风井结构
CN111964206B (zh) 一种低能耗房屋节能通风系统
CN213033235U (zh) 一种化工用尾气回收装置
CN207929764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通风装置
CN111871095A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室内环保过滤装置
WO2019041649A1 (zh) 一种提供富氧新风的阳光房
CN206001620U (zh) 一种化工车间空气净化杀增香装置
CN211707685U (zh) 一种挡雨抽风装置
CN211230525U (zh) 一种矿用通风装置
CN212942206U (zh) 净风装置
CN213066428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通风装置
CN212777785U (zh) 一种改进型补养新风净化装置
CN111674753B (zh) 储油罐液封机械封双封一体环保呼吸装置
CN109140646B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气设备
CN207863049U (zh) 一种防污染无负压稳流罐
CN113877410A (zh) 用于工业污水集输系统的VOCs及臭气治理方法
CN219240827U (zh) 一种具有祛除异味功能的泵站
CN212915103U (zh) 用于工业污水集输系统的VOCs及臭气治理设备
CN209987555U (zh) 一种车间空气处理系统
CN218637016U (zh)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CN217115254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电气配电柜
CN21221512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除臭装置
CN220693935U (zh) 一种农业大棚通风设备
CN216308106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防治的高效排烟换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