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2020U -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 Google Patents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2020U
CN220222020U CN202321197453.9U CN202321197453U CN220222020U CN 220222020 U CN220222020 U CN 220222020U CN 202321197453 U CN202321197453 U CN 202321197453U CN 220222020 U CN220222020 U CN 220222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rame
supporting
suppor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74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张楠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an Crea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aan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an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an Creativ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2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2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所述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实现了用于安装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在长时间海运时便于运输,且该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能十分方便的配合安装,标准化通用性强,安装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 支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集装箱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安装运算设备的专用集装箱,在长时间海运时,容易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风机安装在集装箱外部时,可以有更多的内部散热空间,也有较宽的通道便于维护人员工作操作,因此将风机外设有多种优点,但是这种安装试不便于运输,而且还会占用更多储运空间,增加运输成本。
因此,现有的专用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不能十分方便的配合使用,标准化、通用性差,安装、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以解决风机在集装箱外面设置不便于运输、以及现有的专用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不能十分方便的配合安装,标准化通用性差,安装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内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或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外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外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所述风机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连接框架,且所述风机另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集装箱顶侧梁和底侧梁。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还部分连接于所述集装箱前角柱或后角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架沿所述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后角柱,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前角柱。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4台所述风机分别对应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风机密封罩,用于密封所述风机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缝隙。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所述风机壳体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风机上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框架,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风机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又包括:
第一支承架,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承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底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二支承架,
所述第二支承架,包括:
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并限止所述风机上下位移;
第二支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风机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为呈梯形的板材,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底边;
其中,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底边框上,所述第二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中间位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将上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其中,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内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或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外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外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所述风机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连接框架,且所述风机另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集装箱顶侧梁和底侧梁。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还部分连接于所述集装箱前角柱或后角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架沿所述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后角柱,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前角柱。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4台所述风机分别对应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风机密封罩,用于密封所述风机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缝隙。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所述风机壳体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风机上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框架,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风机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又包括:
第一支承架,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承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底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二支承架,
所述第二支承架,包括:
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并限止所述风机上下位移;
第二支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风机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为呈梯形的板材,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底边;
其中,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底边框上,所述第二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集装箱内靠近所述风机一侧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隔水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风机安装结构的支承架,其中,所述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内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或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外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外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所述风机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连接框架,且所述风机另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集装箱顶侧梁和底侧梁。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还部分连接于所述集装箱前角柱或后角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架沿所述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后角柱,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前角柱。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4台所述风机分别对应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风机密封罩,用于密封所述风机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缝隙。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所述风机壳体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风机上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框架,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风机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又包括:
第一支承架,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承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底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二支承架,
所述第二支承架,包括:
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并限止所述风机上下位移;
第二支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风机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为呈梯形的板材,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底边;
其中,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底边框上,所述第二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一种风机安装结构的连接框架,此处所述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内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或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外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外置于所述集装箱。
其中,所述风机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连接框架,且所述风机另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集装箱顶侧梁和底侧梁。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还部分连接于所述集装箱前角柱或后角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架沿所述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后角柱,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前角柱。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4台所述风机分别对应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风机密封罩,用于密封所述风机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缝隙。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所述风机壳体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
其中,所述风机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风机上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框架,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风机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又包括:
第一支承架,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承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底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二支承架,
所述第二支承架,包括:
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并限止所述风机上下位移;
第二支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风机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为呈梯形的板材,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底边;
其中,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底边框上,所述第二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实现了用于安装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在长时间海运时便于运输,且该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能十分方便的配合安装,标准化通用性强,安装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示专用集装箱装配到标准海运集箱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示专用集装箱装配到标准海运集箱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所示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所示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6为图4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所示风机安装于集装箱侧面位置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体现防水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连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另一连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体现密封框罩、密封胶层、风机及连接框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集装箱;
11-前角柱;
12-底侧梁;
13-顶侧梁;
2-风机安装结构;
21-连接框架;
22-风机;
221-风机密封罩;
222-密封胶层;
23-支承架;
231-第一支承架;
2311-第一支承固定部;
2312-第一限位固定部;
2313-第一支承部;
2314-第一限位部;
2315-辅助支承件;
232-第二支承架;
2321-第二支承固定部;
2323-第二支承部;
23231-第二支撑部上部件;
23232-第二支撑部下部件;
23233-第一加强件;
23234-第二加强件;
2324-第二支承限位部;
25-隔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以及“约”、或“大约”、“实质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参数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内容,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尺寸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风机安装结构2,安装于集装箱1侧面,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风机可通过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安装在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侧面,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上。
其中,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内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内置于集装箱1,或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外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外置于集装箱1。
其中,风机22至少部分承载于连接框架21,且风机22另一部分承载于支撑架。
其中,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23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本实施例中该处公开为基本共面是为了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保证连接框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可以顺利推动风机实现内置或外置之间的切换;应当说明的是,该处基本共面是指两个平面位于能够实现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的位置范围内即可。例如,基本共面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23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另一中情况是,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23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5mm。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的位置范围内即可。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顶侧梁13和底侧梁12。
以上,本实施例中将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该风机安装结构实现了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上,并可在所述集装箱侧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位置之间切换移动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装箱1的架体上预置安装孔(例如,铆母盲孔),便于安装,无需现场打孔,便于实现风机22和水帘等结构的安装。
其中,连接框架21还部分连接于集装箱1前角柱11或后角柱上。连接框架21沿集装箱1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后角柱,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前角柱11,本实施例中设置多组连接框架实现了能够对应安装多台风机。
参阅图11-13,应当说明的是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4台风机22分别对应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安装。其中,风机22安装结构2,还包括风机22密封罩,用于密封风机22与连接框架21之间的缝隙。其中,风机22密封罩、风机22壳体和/或连接框架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222。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和/或连接框架21上。其中,风机22密封罩用于防止雨水渗透,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或者,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贯穿风机22壳体固定在连接框架21上。具体的,风机22密封罩设置内外两圈开孔,内圈孔与风机22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外圈孔与连接框架21或者集装箱1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风机22外轮廓与连接框架21或集装箱1之间存在空隙,密封板实现对该空隙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9,支承架23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框架21,支承部用于支承风机22。支承架23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风机22的位移。支承架23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由金属板材弯折制造成为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使得支撑架更加牢固,固定性好,便于实现支撑架与连接框架以及风机之间的连接。
如图8-9,支承架23又包括:第一支承架231,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以及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连接第一支承部2313,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弯折连接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通过弯折加工形成第一支承部2313。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连接框架21的底框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承部2313与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其中,第一支承部2313处于为长边,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处于短边;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2315,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一支承架231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其中,支承架23还包括:第二支承架23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架232,包括:第二支承部2323,用于支承并限止风机22上下位移;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用于与连接框架21固定连接;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用于限定风机22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支承部232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连接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
其中,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为呈梯形的板材,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底边;
进一步地,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232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包括上下两部分,具体为第二支撑部上部件23231以及第二支撑部下部件23232,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分别为第一加强件23233及第二加强件23234。
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底边框上,第二支承架232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二支承架232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1,将上述的风机22安装结构2可拆卸地安装在集装箱1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风机22安装结构2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1,其中,风机22安装结构2,安装于集装箱1侧面,包括安装风机22的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风机22可通过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安装在集装箱1内部或外部。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侧面,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上。
其中,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内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内置于集装箱1,或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外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外置于集装箱1。
其中,风机22至少部分承载于连接框架21,且风机22另一部分承载于支撑架。
其中,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本实施例中该处公开为基本共面是为了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保证连接框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可以顺利推动风机实现内置或外置之间的切换;应当说明的是,该处基本共面是指两个平面位于能够实现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的位置范围内即可。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顶侧梁13和底侧梁12。
如此,本实施例中将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该风机安装结构实现了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上,并可在所述集装箱侧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位置之间切换移动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装箱1的架体上预置安装孔(例如,铆母盲孔),便于安装,无需现场打孔,便于实现风机22和水帘等结构的安装。
其中,连接框架21还部分连接于集装箱1前角柱11或后角柱上。连接框架21沿集装箱1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后角柱,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前角柱11,本实施例中设置多组连接框架实现了能够对应安装多台风机。
参阅图13,应当说明的是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4台风机22分别对应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安装。其中,风机22安装结构2,还包括风机22密封罩,用于密封风机22与连接框架21之间的缝隙。其中,风机22密封罩、风机22壳体和/或连接框架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222。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和/或连接框架21上。其中,风机22密封罩用于防止雨水渗透,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或者,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贯穿风机22壳体固定在连接框架21上。具体的,风机22密封罩设置内外两圈开孔,内圈孔与风机22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外圈孔与连接框架21或者集装箱1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风机22外轮廓与连接框架21或集装箱1之间存在空隙,密封板实现对该空隙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9,支承架23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框架21,支承部用于支承风机22。支承架23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风机22的位移。支承架23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由金属板材弯折制造成为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使得支撑架更加牢固,固定性好,便于实现支撑架与连接框架以及风机之间的连接。
如图8-9,支承架23又包括:第一支承架231,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以及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连接第一支承部2313,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弯折连接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通过弯折加工形成第一支承部2313。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连接框架21的底框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承部2313与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其中,第一支承部2313处于为长边,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处于短边;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2315,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一支承架231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其中,支承架23还包括:第二支承架23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架232,包括:第二支承部2323,用于支承并限止风机22上下位移;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用于与连接框架21固定连接;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用于限定风机22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支承部232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连接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
其中,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为呈梯形的板材,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底边;
进一步地,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232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中间。
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包括上下两部分,具体为第二支撑部上部件23231以及第二支撑部下部件23232,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分别为第一加强件23233及第二加强件23234。
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底边框上,第二支承架232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二支承架232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在集装箱1内靠近风机22一侧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隔水板25。
以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将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该风机安装结构实现了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上,并可在所述集装箱侧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位置之间切换移动安装。
现有的用于安装运算设备的专用集装箱,在长时间海运时,容易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的专用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不能十分方便的配合使用,标准化、通用性差,安装、操作、使用不方便,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运算设备的专用集装箱解决了风机在集装箱外面设置不便于运输、以及现有的专用集装箱,与标准海运集装箱不能十分方便的配合安装,标准化通用性差,安装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风机22安装结构2的支承架23,其中,风机22安装结构2,安装于集装箱1侧面,包括安装风机22的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风机22可通过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安装在集装箱1内部或外部。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侧面,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上。
其中,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内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内置于集装箱1,或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外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外置于集装箱1。
其中,风机22至少部分承载于连接框架21,且风机22另一部分承载于支撑架。
其中,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本实施例中该处公开为基本共面是为了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保证连接框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可以顺利推动风机实现内置或外置之间的切换;应当说明的是,该处基本共面是指两个平面位于能够实现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的位置范围内即可。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顶侧梁13和底侧梁12。
以上,本实施例中将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该风机安装结构实现了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上,并可在所述集装箱侧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位置之间切换移动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装箱1的架体上预置安装孔(例如,铆母盲孔),便于安装,无需现场打孔,便于实现风机22和水帘等结构的安装。
其中,连接框架21还部分连接于集装箱1前角柱11或后角柱上。连接框架21沿集装箱1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后角柱,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前角柱11,本实施例中设置多组连接框架实现了能够对应安装多台风机。
参阅图13,应当说明的是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4台风机22分别对应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安装。其中,风机22安装结构2,还包括风机22密封罩,用于密封风机22与连接框架21之间的缝隙。其中,风机22密封罩、风机22壳体和/或连接框架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222。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和/或连接框架21上。其中,风机22密封罩用于防止雨水渗透,其中,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在风机22上,或者,风机22密封罩通过多个紧固件贯穿风机22壳体固定在连接框架21上。具体的,风机22密封罩设置内外两圈开孔,内圈孔与风机22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外圈孔与连接框架21或者集装箱1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风机22外轮廓与连接框架21或集装箱1之间存在空隙,密封板实现对该空隙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9,支承架23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框架21,支承部用于支承风机22。支承架23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风机22的位移。支承架23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由金属板材弯折制造成为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使得支撑架更加牢固,固定性好,便于实现支撑架与连接框架以及风机之间的连接。
如图8-9,支承架23又包括:第一支承架231,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以及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连接第一支承部2313,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弯折连接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通过弯折加工形成第一支承部2313。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连接框架21的底框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承部2313与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其中,第一支承部2313处于为长边,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处于短边;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2315,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一支承架231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其中,支承架23还包括:第二支承架23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架232,包括:第二支承部2323,用于支承并限止风机22上下位移;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用于与连接框架21固定连接;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用于限定风机22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支承部232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连接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
其中,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为呈梯形的板材,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底边;
进一步地,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232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包括上下两部分,具体为第二支撑部上部件23231以及第二支撑部下部件23232,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分别为第一加强件23233及第二加强件23234。
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底边框上,第二支承架232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二支承架232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一种风机22安装结构2的连接框架21,此处风机22安装结构2,安装于集装箱1侧面,包括安装风机22的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风机22可通过连接框架21和支承架23安装在集装箱1内部或外部。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侧面,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上。
其中,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内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内置于集装箱1,或支承架2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框架21朝向集装箱1外部的一侧,风机22通过支承架23外置于集装箱1。
其中,风机22至少部分承载于连接框架21,且风机22另一部分承载于支撑架。
其中,连接框架21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22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本实施例中该处公开为基本共面是为了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保证连接框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支撑架承载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可以顺利推动风机实现内置或外置之间的切换;应当说明的是,该处基本共面是指两个平面位于能够实现方便风机内置外置切换的位置范围内即可。
其中,连接框架21连接于集装箱1顶侧梁13和底侧梁12。
以上,本实施例中将风机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十分方便地实现所述风机安装结构的内置与外置的调整。该风机安装结构实现了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上,并可在所述集装箱侧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位置之间切换移动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装箱1的架体上预置安装孔(例如,铆母盲孔),便于安装,无需现场打孔,便于实现风机22和水帘等结构的安装。
其中,连接框架21还部分连接于集装箱1前角柱11或后角柱上。连接框架21沿集装箱1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后角柱,至少有一组连接框架21部分连接集装箱1前角柱11,本实施例中设置多组连接框架实现了能够对应安装多台风机。
参阅图13,应当说明的是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4台风机22分别对应连接框架21呈田字型结构安装。其中,风机安装结构2,还包括风机密封罩221,用于密封风机22与连接框架21之间的缝隙。其中,风机密封罩221、风机壳体和/或连接框架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222。其中,风机密封罩22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风机上和/或连接框架21上。其中,风机密封罩221用于防止雨水渗透,其中,风机密封罩221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在风机上,或者,风机密封罩221通过多个紧固件贯穿风机壳体固定在连接框架21上。具体的,风机密封罩221设置内外两圈开孔,内圈孔与风机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外圈孔与连接框架21或者集装箱1上的固定孔配合连接,风机外轮廓与连接框架21或集装箱1之间存在空隙,密封板实现对该空隙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9,支承架23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框架21,支承部用于支承风机22。支承架23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风机22的位移。支承架23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由金属板材弯折制造成为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使得支撑架更加牢固,固定性好,便于实现支撑架与连接框架以及风机之间的连接。
如图8-9,支承架23又包括:第一支承架231,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以及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连接第一支承部2313,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弯折连接第一限位部2314,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通过弯折加工形成第一支承部2313。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和第一限位固定部2312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连接框架21的底框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承部2313与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其中,第一支承部2313处于为长边,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处于短边;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2315,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承部2313和第一支承固定部23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一支承架231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其中,支承架23还包括:第二支承架23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架232,包括:第二支承部2323,用于支承并限止风机22上下位移;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用于与连接框架21固定连接;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用于限定风机22左右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支承部232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连接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
其中,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为呈梯形的板材,第二支承固定部2321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底边;
进一步地,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2323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2324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包括上下两部分,具体为第二支撑部上部件23231以及第二支撑部下部件23232,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2323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分别为第一加强件23233及第二加强件23234。
其中,第一支承架231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底边框上,第二支承架232设置在连接框架21的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二支承架232的具体结构描述,仅作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在利用标准运输集装箱1对专用集装箱进行储运时,将风机安装结构2设置于标准运输集装箱体内,其中,内置支承架23的总数量相对实际安装用支承架23的数量,至少多出一组用于将风机从内置改为外置时使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风机安装结构,安装于集装箱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风机的连接框架和支承架,风机可通过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支承架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所述集装箱侧面,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内置于所述集装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朝向所述集装箱外部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承架外置于所述集装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连接框架,且所述风机另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承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承架承载所述风机的承载部所在平面,基本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连接于集装箱顶侧梁和底侧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还部分连接于所述集装箱前角柱或后角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沿所述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多组,其中,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后角柱,至少有一组所述连接框架部分连接所述集装箱前角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4台所述风机分别对应所述连接框架呈田字型结构安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密封罩,用于密封所述风机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缝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密封罩、所述风机壳体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密封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风机上和/或所述连接框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承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框架,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风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风机的位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由金属板材弯折并加工形成固定部、支承部和限位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又包括:
第一支承架,又包括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承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和第一限位固定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底框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横截面呈L板条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架还包括一辅助支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一支承固定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二支承架,
所述第二支承架,包括:
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并限止所述风机上下位移;
第二支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风机左右位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为呈梯形的板材,所述第二支承固定部弯拆形成于呈梯形状的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底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呈矩型条状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限位部的中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实现对上下风机的承载或固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还包括两端竖直设置的加强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底边框上,所述第二支承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中间位置。
28.一种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装箱一侧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27任意一种风机安装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装箱内靠近所述风机一侧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隔水板。
30.一种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用于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种风机安装结构。
31.一种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用于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种风机安装结构。
CN202321197453.9U 2023-04-28 2023-05-17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Active CN2202220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55192 2023-04-28
CN202310485519 2023-04-28
CN2023210242798 2023-04-28
CN202321024279 2023-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2020U true CN220222020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7453.9U Active CN220222020U (zh) 2023-04-28 2023-05-17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2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6079A (en) Cabinet
US6450880B1 (en) Ceiling embedded-type air conditioner
CA2452007A1 (en) Panel seal for an air handling unit
US6598413B2 (en) Ceiling embedded-type air conditioner
US20140339968A1 (en) Casing of outdoor unit i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215773894U (zh) 机柜
CN113386680A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
WO2022205871A1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CN220222020U (zh)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CN209767437U (zh) 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光伏面板安装结构
CN107449060B (zh) 窗式空调器
KR20130005651U (ko) 실링 수단을 갖는 태양광 인버터
CN211345568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0123102U (zh) 投光灯
CN212463740U (zh) 一种小型机电设备安装托架
CN211530184U (zh) 一种方柱形天线罩
CN215345487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102629153A (zh) 主机箱散热系统
CN219046573U (zh) 监控箱的防雨结构
CN218548630U (zh) 一种风冷电池箱
CN218275555U (zh) 一种防水电柜
CN220896177U (zh) 一种户外型液冷储能柜用顶罩结构
CN217415637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
CN113473784A (zh) 一种户外机柜
KR20070011766A (ko) 방음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