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3275U -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3275U
CN220213275U CN202321144221.7U CN202321144221U CN220213275U CN 220213275 U CN220213275 U CN 220213275U CN 202321144221 U CN202321144221 U CN 202321144221U CN 220213275 U CN220213275 U CN 220213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fixedly connected
bed
rack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42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Provincial Drug Administration Audit And Inspection Center Gansu Provincial Vaccine Insp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Provincial Drug Administration Audit And Inspection Center Gansu Provincial Vaccine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Provincial Drug Administration Audit And Inspection Center Gansu Provincial Vaccine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Gansu Provincial Drug Administration Audit And Inspection Center Gansu Provincial Vaccine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11442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3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3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3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开设四个放置口,分别位于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所述放置口内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所述放置口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摆板,所述摆板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铰接有顶杆。本实用新型同步对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进行助力翻身,整个翻身过程中不需要医护人员耗费大量体力,减少医护人员劳累感,同时在防护单元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避免病人的滑落,且摆板在平放时,第一转轴不受力或者受力很小,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平整,舒适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瘫痪病人护理床包括床架、支撑在床架上的床面板,床面板通常为固定的一块板,瘫痪病人卧床时长时间只能处于同一体位,即平躺的状态,这样容易产生褥疮等病症,而且会引起病人的身体功能退化,同时还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因此出现了辅助病人翻身的医疗护理床。
例如公开号为CN215020860U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包括支撑底板、移动滚轮、刹车板、固定支撑杆、升降床板立杆、床板支撑板、固定床板、伸长床板和转动翻身装置,所述转动翻身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驱动电机、旋转传动轴、传动带、旋转从动轴、旋转传动螺杆、旋转从动螺杆、支撑底盘、移动滑槽、移动滑块、移动连接板、转动轴支架、升降杆转动轴、转动升降杆、床板转动轴和翻身床板。
上述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护理床自动化程度低不便对患者进行翻身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护理床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对患者进行翻身省时省力的目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但是申请人发现在通过翻身床板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长期使用后,平放位置易出现高度差,同时翻身时患者容易从医疗床的中间滚向床的侧边,甚至导致患者掉落护理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开设四个放置口,分别位于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所述放置口内设置有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所述放置口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摆板,所述摆板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铰接有顶杆,其中一侧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升降单元,另一侧所述顶杆上设置有防护单元。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呈凸型的垫板,所述垫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相应的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垫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床板平行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杆电机电性连接的开关。
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每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杆滑动套接在所述引导杆的外圈,且所述引导杆的底部和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引导杆外圈的缓冲弹簧。
所述防护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侧所述立杆之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转动套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轮,未与所述推杆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顶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该侧两个所述立杆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防护栏,所述第一齿条也与所述立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床板上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摆板上设置有第二软垫。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同步对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进行助力翻身,整个翻身过程中不需要医护人员耗费大量体力,减少医护人员劳累感,同时在防护单元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避免病人的滑落,且摆板在平放时,第一转轴不受力或者受力很小,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平整,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板;101、凹槽;2、推杆电机;3、顶杆;4、连接杆;5、床板;501、第一软垫;502、放置口;6、引导杆;7、缓冲弹簧;8、立杆;9、横杆;10、摆板;1001、第二软垫;11、开关;12、第一转轴;13、防护栏;14、齿轮;15、第一齿条;16、支撑杆;17、第二转轴;18、第二齿条;19、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5,床板5上开设四个放置口502,分别位于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放置口502内设置有翻转机构;
通过翻转机构通过对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进行助力翻身,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助力患者完成翻身,整个翻身过程中不需要医护人员耗费大量体力,减少医护人员劳累感。
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放置口502内的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摆板10,摆板10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自由端铰接有顶杆3,其中一侧顶杆3上设置有升降单元,另一侧顶杆3上设置有防护单元。
通过升降单元使得该侧顶杆3向上移动,在连接杆4的配合下,使得摆板10逐渐绕着第一转轴12翻转,进而对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进行助力翻身,同时在防护单元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避免病人的滑落。
同时摆板10在平放时,第一转轴12不受力或者受力很小,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平整,舒适性好。
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单元包括呈凸型的垫板1,垫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推杆电机2,推杆电机2的输出端与相应的顶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垫板1上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与床板5平行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与推杆电机2电性连接的开关11。
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辅助患者翻身,开关11靠近医护人员脚部,通过医护人员脚部踢动开关11使得推杆电机2开始工作,通过推杆电机2使得该侧顶杆3向上移动,在连接杆4的配合下,使得摆板10逐渐绕着第一转轴12翻转,进而对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进行助力翻身。
为了使得顶杆3稳定的上下运动,如图1所示,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8,每组数量为两个,每组立杆8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导杆6,引导杆6的自由端与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且顶杆3滑动套接在引导杆6的外圈,且引导杆6的底部和横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引导杆6外圈的缓冲弹簧7。
为了对患者翻身进行保护,如图3和图4所示,防护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侧立杆8之间的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外圈转动套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轮14,未与推杆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顶杆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5,该侧两个立杆8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18,两个第二齿条18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上设置有防护栏13,第一齿条15也与立杆8滑动连接,且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8与齿轮14啮合。
通过推杆电机2使得该侧顶杆3向上移动,在连接杆4的配合下,使得摆板10逐渐绕着第一转轴12翻转,进而使得另一侧顶杆3向下运动,带动第一齿条15向下运动,使得齿轮14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条15向上运动,使得固定杆19向上运动,进而使得防护栏13向上运动,对患者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避免病人的滑落;
同时在不翻身时,防护栏13与床板5齐平,不会影响患者上下床。
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床板5上设置有第一软垫501,摆板10上设置有第二软垫100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5)上开设四个放置口(502),分别位于患者头部、背部、大腿部和小腿部;所述放置口(502)内设置有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所述放置口(502)内的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摆板(10),所述摆板(10)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自由端铰接有顶杆(3),其中一侧所述顶杆(3)上设置有升降单元,另一侧所述顶杆(3)上设置有防护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呈凸型的垫板(1),所述垫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推杆电机(2),所述推杆电机(2)的输出端与相应的顶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垫板(1)上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与所述床板(5)平行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杆电机(2)电性连接的开关(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8),每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立杆(8)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引导杆(6),所述引导杆(6)的自由端与所述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杆(3)滑动套接在所述引导杆(6)的外圈,且所述引导杆(6)的底部和所述横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引导杆(6)外圈的缓冲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侧所述立杆(8)之间的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外圈转动套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轮(14),未与所述推杆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顶杆(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5),两个所述立杆(8)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18),两个所述第二齿条(18)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上设置有防护栏(13),所述第一齿条(15)也与所述立杆(8)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条(15)和所述第二齿条(18)与所述齿轮(1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5)上设置有第一软垫(501),所述摆板(10)上设置有第二软垫(1001)。
CN202321144221.7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Active CN220213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4221.7U CN22021327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4221.7U CN22021327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3275U true CN220213275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4221.7U Active CN22021327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3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0623A (zh) 一种妇产科产妇用辅助起身病床
CN220213275U (zh)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CN201022806Y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11095498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CN206745553U (zh) 一种兼具升降和背部折起的病床
CN206239638U (zh) 瘫痪翻身床
CN205964343U (zh) 护理休闲床
CN207666798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1067559U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整体升降式医疗床
CN110478151B (zh) 一种便于给长期卧床患者翻身的重症患者洗澡床
CN209361145U (zh) 一种床椅互变式护理床
CN209075237U (zh) 一种护理床
CN112168539A (zh) 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床
CN202699463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100484507C (zh) 多功能翻身床
CN213216345U (zh) 一种高位截瘫患者用辅助餐具
CN214128359U (zh) 一种新型洗澡器
CN215938017U (zh) 一种特护床
CN213964042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助老床的床身装置
CN215015558U (zh) 一种幼儿园儿童用午休床
CN216318507U (zh) 一种血液透析治疗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治疗床
CN214231808U (zh) 一种医疗翻身床
CN220495156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辅助翻身设备
CN21959508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辅助架机构
CN220588581U (zh) 一种术后咳嗽侧身拍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