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0611U -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0611U
CN220210611U CN202321707967.4U CN202321707967U CN220210611U CN 220210611 U CN220210611 U CN 220210611U CN 202321707967 U CN202321707967 U CN 202321707967U CN 220210611 U CN220210611 U CN 220210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eel
washer
magnetic
boosting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79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农家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79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0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0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0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振幅扬声器,包括盆架、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一华司和第二华司,第一磁钢的顶部和第一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华司,第二磁钢的顶部和第二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华司;第一磁钢的顶部的第一华司与第二磁钢的顶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第一磁钢的底部的第一华司与第二磁钢的底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和音圈,振膜组件所在的平面与音圈所在的平面垂直;音圈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第二感应部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振幅扬声器具有响度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现已广泛应用智能手机、便携式摄像机、照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微电子设备;随着微电子设备音质、响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扬声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振幅扬声器正在快速地普及开来,因此,如何增大扬声器的振幅,成为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振幅扬声器,包括
盆架;
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一华司和第二华司,第一华司以及第二华司均与盆架连接;第一磁钢的顶部和第一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华司,第二磁钢的顶部和第二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华司;安装于第一磁钢的顶部的第一华司与安装于第二磁钢的顶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安装于第一磁钢的底部的第一华司与安装于第二磁钢的底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和音圈,振膜组件所在的平面与音圈所在的平面垂直;振膜组件安装于盆架,音圈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且连接振膜组件,第二感应部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
进一步的,第一磁钢的顶部和/或第一磁钢的底部设有第一助推磁钢,第一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一磁钢的极性相同,第一华司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一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一收容槽内。
进一步的,第一助推磁钢与第一磁钢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磁钢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的,第一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的,第二磁钢的顶部和/或第二磁钢的底部设有第二助推磁钢,第二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二磁钢的极性相同,第二华司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收容槽内。
进一步的,第二助推磁钢与第二磁钢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磁钢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的,第二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的,音圈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音圈垂直连接振膜组件,并将音圈分为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磁钢的顶部的第一华司与第二磁钢的顶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第一磁钢的底部的第一华司与第二磁钢的底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使得磁路系统的磁感线聚集于第一磁路间隙和第二磁路间隙中,音圈的第一感应部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第二感应部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使得整个音圈都能够位于磁感线最密集的部位,加大了振幅,利于响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大振幅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大振幅扬声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磁钢;11、第一定位槽;2、第一华司;21、第一收容槽;3、第二磁钢;4、第二华司;5、音圈;51、第一感应部;52、第二感应部;6、第一助推磁钢;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振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大振幅扬声器,包括
盆架;
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1、第二磁钢3、第一华司2和第二华司4,第一华司2以及第二华司4均与盆架连接;第一磁钢1的顶部和第一磁钢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华司2,第二磁钢3的顶部和第二磁钢3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华司4;安装于第一磁钢1的顶部的第一华司2与安装于第二磁钢3的顶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安装于第一磁钢1的底部的第一华司2与安装于第二磁钢3的底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9和音圈5,振膜组件9所在的平面与音圈5所在的平面垂直;振膜组件9安装于盆架,音圈5包括第一感应部51和第二感应部52,第一感应部51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且连接振膜组件9,第二感应部52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音圈5垂直连接振膜组件9,并将音圈5分为第一感应部51和第二感应部52,第一磁钢1的顶部的第一华司2与第二磁钢3的顶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第一磁钢1的底部的第一华司2与第二磁钢3的底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使得磁路系统的磁感线聚集于第一磁路间隙和第二磁路间隙中,音圈5的第一感应部51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第二感应部52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使得整个音圈5都能够位于磁感线最密集的部位,加大了振幅,利于响度的提升。
进一步的,第一磁钢1的顶部和/或第一磁钢1的底部设有第一助推磁钢6,第一助推磁钢6的极性与第一磁钢1的极性相同,第一华司2设有第一收容槽21,第一助推磁钢6安装于第一收容槽21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一磁钢1设置极性与其相同的第一助推磁钢6,并在第一华司2上设置第一收容槽21对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进行收容,能够在确保磁路系统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大第一磁路间隙和/或第二磁路间隙中的磁通量,利于振幅的进一步提升,并且符合扬声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的,第一助推磁钢6与第一磁钢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一体成型,省却了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之间的装配工序,利于产品良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第一磁钢1设有第一定位槽11,第一助推磁钢6安装于第一定位槽11。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定位槽11便于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的定位安装,确保了装配位置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第一助推磁钢6胶粘连接于第一定位槽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的安装方式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磁钢3的顶部和/或第二磁钢3的底部设有第二助推磁钢,第二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二磁钢3的极性相同,第二华司4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收容槽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过在第二磁钢3设置极性与其相同的第二助推磁钢,并在第二华司4上设置第二收容槽对所述第二助推磁钢进行收容,能够在确保磁路系统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大第二磁路间隙和/或第二磁路间隙中的磁通量,利于振幅的进一步提升,并且符合扬声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的,第二助推磁钢与第二磁钢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一体成型,省却了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之间的装配工序,利于产品良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第二磁钢3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定位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定位槽便于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的定位安装,确保了装配位置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第二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二定位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的安装方式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音圈5的数量为多个。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所述音圈5是垂直设置于振膜组件9的,因此,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音圈5的数量进行设置,丰富了结构的多样性。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大振幅扬声器,包括盆架、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1、第二磁钢3、第一华司2和第二华司4,第一华司2以及第二华司4均与盆架连接;第一磁钢1的顶部和第一磁钢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华司2,第二磁钢3的顶部和第二磁钢3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华司4;安装于第一磁钢1的顶部的第一华司2与安装于第二磁钢3的顶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安装于第一磁钢1的底部的第一华司2与安装于第二磁钢3的底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9和音圈5,振膜组件9所在的平面与音圈5所在的平面垂直;振膜组件9安装于盆架,音圈5包括第一感应部51和第二感应部52,第一感应部51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且连接振膜组件9,第二感应部52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可以理解的,通过将音圈5垂直连接振膜组件9,并将音圈5分为第一感应部51和第二感应部52,第一磁钢1的顶部的第一华司2与第二磁钢3的顶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第一磁钢1的底部的第一华司2与第二磁钢3的底部的第二华司4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使得磁路系统的磁感线聚集于第一磁路间隙和第二磁路间隙中,音圈5的第一感应部51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第二感应部52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使得整个音圈5都能够位于磁感线最密集的部位,加大了振幅,利于响度的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磁钢3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磁钢1的数量为一个;可选的,音圈5的形状呈环形或方形,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音圈5的形状进行设置。所述盆架包括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振膜组件9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振膜组件9与所述音圈5的第一感应部51连接,另一个所述振膜组件9与所述音圈5的第二感应部52连接,与所述第一感应部51连接的振膜组件9安装于第一支撑架7,与所述第二感应部52连接的振膜组件9安装于第二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7与第二支撑架8之间形成第一夹槽(图未示)和第二夹槽(图未示),第一华司2安装于第一夹槽中,第二华司4安装于第二夹槽中,第一支撑架7与第二支撑架8便于对第一华司2以及第二华司4进行安装。
优选的,第一磁钢1的顶部和/或第一磁钢1的底部设有第一助推磁钢6,第一助推磁钢6的极性与第一磁钢1的极性相同,第一华司2设有第一收容槽21,第一助推磁钢6安装于第一收容槽21内,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磁钢1设置极性与其相同的第一助推磁钢6,并在第一华司2上设置第一收容槽21对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进行收容,能够在确保磁路系统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大第一磁路间隙和/或第二磁路间隙中的磁通量,利于振幅的进一步提升,并且符合扬声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可选的,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的安装方式进行设置;示例性的,第一助推磁钢6与第一磁钢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如此,省却了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之间的装配工序,利于产品良率的提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钢1设有第一定位槽11,第一助推磁钢6安装于第一定位槽11,所述第一定位槽11便于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的定位安装,确保了装配位置的精准性,更具体的,第一助推磁钢6胶粘连接于第一定位槽11,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第一助推磁钢6与所述第一磁钢1的安装方式进行设置。
另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钢3的顶部和/或第二磁钢3的底部设有第二助推磁钢,第二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二磁钢3的极性相同,第二华司4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收容槽内,通过在第二磁钢3设置极性与其相同的第二助推磁钢,并在第二华司4上设置第二收容槽对所述第二助推磁钢进行收容,能够在确保磁路系统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大第二磁路间隙和/或第二磁路间隙中的磁通量,利于振幅的进一步提升,并且符合扬声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可选,第二助推磁钢与第二磁钢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如此,省却了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之间的装配工序,利于产品良率的提升;进一步的,第二磁钢3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便于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的定位安装,确保了装配位置的精准性;更进一步的,第二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二定位槽,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第二助推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3的安装方式进行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振幅扬声器具有响度高、结构紧凑、装配精准度高以及良品率高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盆架;
磁路系统,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一华司和第二华司,第一华司以及第二华司均与盆架连接;第一磁钢的顶部和第一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华司,第二磁钢的顶部和第二磁钢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华司;安装于第一磁钢的顶部的第一华司与安装于第二磁钢的顶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一磁路间隙;安装于第一磁钢的底部的第一华司与安装于第二磁钢的底部的第二华司之间形成第二磁路间隙;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和音圈,振膜组件所在的平面与音圈所在的平面垂直;振膜组件安装于盆架,音圈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位于第一磁路间隙中且连接振膜组件,第二感应部位于第二磁路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磁钢的顶部和/或第一磁钢的底部设有第一助推磁钢,第一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一磁钢的极性相同,第一华司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一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一收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助推磁钢与第一磁钢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磁钢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一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一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磁钢的顶部和/或第二磁钢的底部设有第二助推磁钢,第二助推磁钢的极性与第二磁钢的极性相同,第二华司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收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助推磁钢与第二磁钢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磁钢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助推磁钢安装于第二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助推磁钢胶粘连接于第二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振幅扬声器,其特征在于,音圈的数量为多个。
CN202321707967.4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Active CN220210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7967.4U CN2202106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7967.4U CN2202106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0611U true CN220210611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7967.4U Active CN2202106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0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4864B2 (en) Speaker assembly
CN109769183B (zh) 扬声器
WO2022143027A1 (zh) 扬声器和电子终端
US10979823B2 (en) Sound generator
CN117202042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117221798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210781329U (zh) 扬声器箱
CN220292186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20210611U (zh)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CN218679358U (zh) 一种双面发声扬声器
CN210225736U (zh) 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
CN210491188U (zh) 平板扬声器用骨架音圈
US10764685B2 (en) Speaker
CN106210997A (zh) 一种扬声器及终端
CN220965129U (zh)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CN220693335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416668U (zh) 一种双面发声扬声器
CN220210610U (zh) 一种大振幅扬声器
CN217721471U (zh) 扬声器单体
US20240080626A1 (en) Speaker
CN218783904U (zh) 一种双卷幅高效率高保真双面发声扬声器
CN212936189U (zh) 磁路系统及电子装置
CN218416659U (zh)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CN219876100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5300908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