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8307U -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8307U
CN220208307U CN202321310311.9U CN202321310311U CN220208307U CN 220208307 U CN220208307 U CN 220208307U CN 202321310311 U CN202321310311 U CN 202321310311U CN 220208307 U CN220208307 U CN 220208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entrance guard
access control
dus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03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红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uchang Wei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uchang Wei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uchang Wei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uchang Wei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03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8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8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8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门禁设备本体,所述防护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滑块,右侧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移动螺孔,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移动螺杆,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该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有人使用门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的作用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移动螺杆,进而在移动螺孔的作用下,带动滑槽内的滑块连同防护板向上移动露出门禁设备本体对人员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人员通过时伺服电机启动反转,带动防护板恢复至原位,实现了对门禁设备防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禁装置对门禁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其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在各类门禁设备中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技术。
公开号为CN 218547551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门禁装置,它包括门禁防护箱,所述门禁防护箱的外表面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门禁设备本体,所述门禁设备本体的两侧安装有橡胶片,所述门禁设备本体的左侧安装有防护板,该装置通过翻转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180°,进而带动门禁设备本体在转动腔的内部转动180°,使门禁设备本体的操作面转向容纳腔内部,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门禁设备本体的操作面进行杀菌消毒,进而提高该门禁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但是该装置存在是通过翻转电机来带动门禁设备本体的操作面转至防护箱中,并通过清洁海绵对其操作面进行清理,由于门禁设备本体是需要在转动腔内转动的,因此位于门禁设备本体左侧的防护板大小肯定小于转动腔,因此无法将门禁设备本体直接密封在防护箱中,从而导致灰尘或细菌容易直接进入防护箱污染门禁设备,为此提出了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门禁装置对门禁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门禁设备本体,所述防护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滑块,右侧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移动螺孔,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移动螺杆,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防护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门禁设备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清理刷头,所述防护板的正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螺孔贯穿滑块的内腔,所述移动螺杆位于移动螺孔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滑槽且月移动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紫外线灯管。
优选的,所述清理刷头与固定座连接,所述清理刷头与门禁设备本体为过盈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背面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内腔设置有集尘板,所述集尘盒的背面设置有吸尘泵。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腔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中空,所述固定座的背面开设有吸尘孔。
优选的,所述吸尘孔与固定座的内腔互通,所述吸尘管分别与集尘盒固定座互通,所述吸尘泵与集尘盒互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通过防护壳体、防护板、伺服电机、滑槽、滑块、移动螺孔、移动螺杆、红外线传感器的配合使用,有人使用门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的作用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移动螺杆,进而在移动螺孔的作用下,带动滑槽内的滑块连同防护板向上移动露出门禁设备本体对人员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人员通过时伺服电机启动反转,带动防护板恢复至原位,实现了对门禁设备防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禁装置对门禁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该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通过固定座、清理刷头、集尘盒、集尘板、吸尘泵、吸尘管、吸尘孔的配合使用,防护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防护壳体顶部的吸尘泵随之启动,进而通过吸尘管对固定座内的进行吸气,使得防护板上下移动时通过清理刷头对门禁设备本体表面灰尘进行清理,且通过吸尘孔将灰尘吸入吸尘盒被集尘板收集,实现了对门禁设备表面灰尘清理收集的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防护壳体;2、防护板;3、门禁设备本体;4、滑槽;5、滑块;6、移动螺孔;7、移动螺杆;8、伺服电机;9、固定座;10、清理刷头;11、红外传感器;12、凹槽;13、紫外线灯管;14、集尘盒;15、集尘板;16、吸尘泵;17、吸尘管;18、吸尘孔。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防护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防护板2,防护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门禁设备本体3,防护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两组滑槽4,滑槽4的内腔设置有滑块5,右侧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移动螺孔6,滑槽4的内腔设置有移动螺杆7,防护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防护板2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9,门禁设备本体3的正面设置有清理刷头10,防护板2的正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
其中,滑块5与防护板2固定连接,移动螺孔6贯穿滑块5的内腔,移动螺杆7位于移动螺孔6的内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至滑槽4且月移动螺杆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有人使用门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11的作用伺服电机8启动带动移动螺杆7,进而在移动螺孔6的作用下,带动滑槽4内的滑块5连同防护板2向上移动露出门禁设备本体3对人员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人员通过时伺服电机8启动反转,带动防护板2恢复至原位,实现了对门禁设备防护的目的。
其中,防护板2的背面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腔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3。
本实施例中,无人使用门禁时,门禁设备本体3位于防护壳体1中被防护,此时凹槽12内的紫外线灯管13开启,进而对门禁设备本体3进行消杀,保证门禁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其中,清理刷头10与固定座9连接,清理刷头10与门禁设备本体3为过盈贴合
其中,防护板2的背面设置有集尘盒14,集尘盒14的内腔设置有集尘板15,集尘盒14的背面设置有吸尘泵16。
其中,防护板2的内腔设置有吸尘管17,固定座9的内腔中空,固定座9的背面开设有吸尘孔18。
其中,吸尘孔18与固定座9的内腔互通,吸尘管17分别与集尘盒14固定座9互通,吸尘泵16与集尘盒14互通。
本实施例中,在防护板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防护壳体1顶部的吸尘泵16随之启动,进而通过吸尘管17对固定座9内的进行吸气,使得防护板2上下移动时通过清理刷头10对门禁设备本体3表面灰尘进行清理,且通过吸尘孔18将灰尘吸入吸尘盒14被集尘板15收集,实现了对门禁设备表面灰尘清理收集的目的
工作原理:当使用此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时,先将防护壳体1安装在所需位置,然后将门禁设备本体3安装在防护壳体1的内腔中,当有人需要通过门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11的作用,伺服电机8启动带动移动螺杆7转动,进而在移动螺孔6的作用下,带动滑槽4内的滑块5连同防护板2向上移动露出门禁设备本体3对人员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人员通过时伺服电机8启动反转带动防护板2恢复至原位,实现了对门禁设备防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禁装置对门禁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无人使用门禁时,门禁设备本体3位于防护壳体1中被防护,此时凹槽12内的紫外线灯管13开启,进而对门禁设备本体3进行消杀,保证门禁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护板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防护壳体1顶部的吸尘泵16随之启动,进而通过吸尘管17对固定座9内的进行吸气,使得防护板2上下移动时通过清理刷头10对门禁设备本体3表面灰尘进行清理,且通过吸尘孔18将灰尘吸入吸尘盒14被集尘板15收集,实现了对门禁设备表面灰尘清理收集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防护板(2),所述防护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门禁设备本体(3),所述防护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两组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腔设置有滑块(5),右侧所述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移动螺孔(6),所述滑槽(4)的内腔设置有移动螺杆(7),所述防护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防护板(2)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门禁设备本体(3)的正面设置有清理刷头(10),所述防护板(2)的正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与防护板(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螺孔(6)贯穿滑块(5)的内腔,所述移动螺杆(7)位于移动螺孔(6)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至滑槽(4)且月移动螺杆(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背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腔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头(10)与固定座(9)连接,所述清理刷头(10)与门禁设备本体(3)为过盈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背面设置有集尘盒(14),所述集尘盒(14)的内腔设置有集尘板(15),所述集尘盒(14)的背面设置有吸尘泵(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内腔设置有吸尘管(17),所述固定座(9)的内腔中空,所述固定座(9)的背面开设有吸尘孔(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孔(18)与固定座(9)的内腔互通,所述吸尘管(17)分别与集尘盒(14)固定座(9)互通,吸尘泵(16)与集尘盒(14)互通。
CN202321310311.9U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Active CN220208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0311.9U CN220208307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0311.9U CN220208307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8307U true CN220208307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0311.9U Active CN220208307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8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6020B (zh) 一种医疗服务型智能机器人
CN211158244U (zh) 一种能够方便除雾的防毒面罩
CN220208307U (zh) 一种生物学特征门禁装置
CN113601599B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人事档案管理装订装置
CN218096442U (zh) 一种空气环境净化用过滤装置
CN216452617U (zh) 一种具有吸毛功能的宠物梳子
CN216908107U (zh) 一种医用脱毛仪
CN215291916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指纹门锁
CN210643879U (zh) 一种笔记本维修用机体清灰装置
CN210022927U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辅助清洁设备
CN112101295A (zh) 一种利用深紫外led光源杀菌的指纹识别器
CN112238065A (zh) 一种便于清理护肤品分析仪
CN112780124A (zh) 用于办公场所的杀菌型全自动智能门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20005021U (zh) 一种智慧校园平台设备
CN216457605U (zh) 一种机房的智能热交换装置
CN215813980U (zh) 一种ai决策及推送用数据处理终端
CN212395044U (zh) 一种一次性指套取用装置
CN220403408U (zh) 一种电动医用扫床刷
CN219057342U (zh) 一种手术室护士用手术废液收集装置
CN2206697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
CN219958263U (zh) 一种识别度高的指纹采集器
CN213818752U (zh) 一种用于水源输送启闭控制器
CN217117221U (zh) 一种吸收宠物毛发的装置
CN22050712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2345203U (zh) 一种羟基净化消毒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