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8036U -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8036U
CN220208036U CN202321843075.7U CN202321843075U CN220208036U CN 220208036 U CN220208036 U CN 220208036U CN 202321843075 U CN202321843075 U CN 202321843075U CN 220208036 U CN220208036 U CN 220208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lates
backlight
supporting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30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强
韩亮
程胤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30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8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8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8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背光源技术领域,属于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盒,固定盒上端开口,固定盒内部空间称之为内腔;固定盒上设置上下端均开口的上保护壳,上保护壳上端左右内壁上均固定设置封堵条;内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置有放置背光组件的支撑组件。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使升降板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旋转轴带动第二固定底座前后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与运动使升降板做上下移动,调整背光组件的高度,使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上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相一致,避免影响背光组件的照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背光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背光源是为手机显示屏提供背光显示的部件,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智能调节背光源达到手机显示屏的亮度调节。
现有技术为CN210835531U的申请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固定结构,该背光源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背光源本体、第一紧固组件及第二紧固组件。固定框开设有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对应开设。背光源本体的一侧插入第一收容槽中、另一侧插入第二收容槽中。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压板、若干第一调节件及若干第一弹性件。固定框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第一压板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每一第一滑块与一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固定框于第一收容槽的一侧槽壁开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每一第一调节件的一端插入一第一调节孔中并与固定框螺接,各第一调节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压板转动连接。该装置在对背光组件进行固定后,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的上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影响背光组件的照射效果。
现有技术为CN217085472U的申请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调节的手机背光源,包括手机背光源主体,所述手机背光源主体包括手机背光源装置板,所述手机背光源装置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安装保护壳。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可拆卸安装保护壳,将手机背光源装置板与卡接板粘接,卡接板与拼接板二卡接,将拼接板一的定位插销与拼接板二的定位槽卡接,实现拼接板一与拼接板二的拼接,将缓冲保护橡胶板的侧表面与拼接板一的内侧表面卡接安装,限位卡接块首先被压缩转动折叠杆转动压缩然后在弹力绳的作用下复位,将缓冲保护橡胶板与拼接板一进行卡接固定,在此过程中卡接板与拼接板一也实现卡接,组成一个完整的保护壳对手机背光源装置板实现安装保护。该装置的缓冲机构设置过多,增加了安装和维修的成本,同时也影响了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盒,固定盒上端开口,固定盒内部空间被称之为内腔。固定盒上设置上下端均开口的上保护壳,上保护壳上端左右内壁上均固定设置封堵条;内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置有放置背光组件的支撑组件。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使升降板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底座,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水平板;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与水平板之间;第二连接板有两组,两组第二连接板分设于支撑板的前后两侧;每组第二连接板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同一组内的两个第二连接板分设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支撑板的一侧铰接;第二固定底座有两个,第二固定底座均滑动设置在水平板内,两个第二固定底座与两组第二连接板一一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二固定底座的一端铰接;
第一连接板有四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每两组第一连接板与一组第二连接板相适应,且分别设置于一组第二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同一组第一连接板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分设于支撑板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一侧铰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底座,第一固定底座与水平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底座相对应的一侧铰接。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底座上滑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螺纹,旋转轴与第二固定底座之间通过旋转螺纹螺纹连接;旋转轴的一端与固定盒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盒伸到固定盒外,且安装有旋转头。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两侧均固定设置滑轨,升降板下部两侧均开设滑动槽,滑轨与滑动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上保护壳上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出光孔。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撑条、联动板,升降板上固定设置若干组限位块,每组限位块包括两个限位块,同一组的两个限位块左右对称设置;每一组限位块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每个支撑条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限位块之间的空隙内,支撑条呈凸状;联动板有两个,且交叉固定设置在支撑条上。
进一步地,升降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转轴带动第二固定底座前后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与运动使升降板做上下移动,调整背光组件的高度,使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上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相一致,避免影响背光组件的照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示意图。
图中:1、固定盒;2、上保护壳;3、支撑组件;4、散热孔;5、内腔;6、调节机构;7、旋转头;8、旋转轴;9、旋转螺纹;10、限位块;11、支撑板;12、升降板;13、封堵条;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第一固定底座;17、第二固定底座;18、水平板;19、滑轨;20、滑槽;21、支撑条;22、联动板;23、滑动槽;24、定位螺丝;25、出光孔;2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盒1,固定盒1上端开口。固定盒1内部空间称之为内腔5。固定盒1上设置上下端均开口的上保护壳2。固定盒1与上保护壳2上均开设有四个连接孔26,连接孔26为螺纹孔。固定盒1与上保护壳2之间设置有四个定位螺丝24,定位螺丝24与连接孔26一一对应。定位螺丝24与连接孔26之间螺纹连接。定位螺丝24与连接孔26直径相适应。固定盒1与上保护壳2通过定位螺丝24固定连接。
内腔5内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2。支撑板11上两侧均固定设置滑轨19,升降板12下部两侧均开设滑槽20,滑轨19与滑槽20滑动配合。内腔5的两侧均设置有使升降板12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运动时使支撑板11向上移动的同时会产生摆动,从而使支撑板11相对于升降板12左右滑动。上保护壳2上端左右内壁上均固定设置封堵条13,当背光组件随着调节机构6运动到上保护壳2上端,封堵条13对背光组件进行限位固定。上保护壳2上端前后两侧开设有出光孔25。
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二固定底座17。支撑板11下方设置有水平板18。第二连接板15设置在支撑板11与水平板18之间。第二连接板15有两组,如图3所示,两组第二连接板15分设于支撑板11的前后两侧。第二连接板15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板11、水平板18以及第二连接板15形成平行四边形。每组第二连接板15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15。同一组内的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设于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连接板15的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支撑板11的一侧铰接。第二固定底座17有两个。水平板18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23。第二固定底座17均滑动设置在水平板18的滑动槽23内,第二固定底座17在滑动槽23内滑动。两个第二固定底座17与两组第二连接板15一一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板15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二固定底座17的一端铰接。
第一连接板14有四组。第一连接板14与第二连接板15的倾斜方向相反。每两组第一连接板14与一组第二连接板15相配合,且分别设置于一组第二连接板15的前后两侧。同一组第一连接板14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14。两个第一连接板14分设于支撑板11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11一侧铰接。第一连接板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底座16。第一固定底座16与水平板18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14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底座16相对应的一侧铰接。
第二固定底座17上滑动设置有旋转轴8,旋转轴8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螺纹9。旋转轴8与第二固定底座17之间通过旋转螺纹9螺纹连接,旋转轴8通过旋转螺纹9使第二固定底座17在滑槽20内前后移动。旋转轴8的一端与固定盒1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旋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盒1伸到固定盒1外,且安装有旋转头7。旋转头7使旋转轴8转动。
综上,初始状态为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闭合状态。将定位螺丝24拆除,使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分离。将背光组件放置到升降板12上,将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通过定位螺丝24固定连接。
当有调整背光组件高度的需要时,转动旋转头7,使旋转轴8转动。旋转轴8带动两侧的第二固定底座17移动,第二固定底座17移动时,第二连接板15下端绕第二固定底座17转动一定角度,第二连接板15的上端同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支撑板11向上移动。支撑板11的向上移动使第一连接板14转动相同角度。当升降板12移动到合适位置与上保护壳2上的封堵条13相接触,对背光组件进行固定,使得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水平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相同,避免影响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的照射效果。
实施例2
此处只介绍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其余部分不在此处做详细介绍。升降板12上开设有散热孔4,背光组件通过散热孔4进行散热。升降板12上设置有放置背光组件的支撑组件3。
支撑组件3包括若干个支撑条21、联动板22。升降板12上固定设置若干组限位块10。每组限位块10包括两个限位块10,同一组的两个限位块10左右对称设置。每一组限位块10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每个支撑条21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限位块10之间的空隙内,支撑条21直径与限位块10之间的空隙相适应。支撑条21呈凸状。当背光组件受到冲击时,支撑条21起缓冲作用。联动板22有两个,且交叉固定设置在支撑条21上。
综上,初始状态为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闭合状态。将定位螺丝24拆除,使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分离。将背光组件放置到联动板22上,将上保护壳2与固定盒1通过定位螺丝24固定连接。
当有调整背光组件高度的需要时,旋转旋转头7,使旋转轴8转动。旋转轴8带动两侧的第二固定底座17移动,第二固定底座17移动时,第二连接板15下端绕第二固定底座17转动一定角度,第二连接板15的上端同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支撑板11向上移动。与此同时,支撑板11的向上移动使第一连接板14转动相同角度。当升降板12移动到合适位置与上保护壳2上的封堵条13相接触,对背光组件进行固定,使得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水平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相同,避免影响不同厚度的背光组件的照射效果。
当背光组件受到冲击时,支撑条21的上端会向下弯曲,对冲击力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保护了背光组件的同时也简化了缓冲机构。支撑条21之间的空隙也会对背光组件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1),固定盒(1)上端开口,固定盒(1)内部空间称之为内腔(5);固定盒(1)上设置上下端均开口的上保护壳(2),上保护壳(2)上端左右内壁上均固定设置封堵条(13);内腔(5)内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上设置有放置背光组件的支撑组件(3);内腔(5)的两侧均设置有使升降板(12)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二固定底座(17),支撑板(11)下方设置有水平板(18);第二连接板(15)设置在支撑板(11)与水平板(18)之间;第二连接板(15)有两组,两组第二连接板(15)分设于支撑板(11)的前后两侧;每组第二连接板(15)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15);同一组内的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设于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连接板(15)的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支撑板(11)的一侧铰接;第二固定底座(17)有两个,第二固定底座(17)均滑动设置在水平板(18)内,两个第二固定底座(17)与两组第二连接板(15)一一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板(15)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二固定底座(17)的一端铰接;
第一连接板(14)有四组,第一连接板(14)与第二连接板(15)的倾斜方向相反;每两组第一连接板(14)与一组第二连接板(15)相适应,且分别设置于一组第二连接板(15)的前后两侧;同一组第一连接板(14)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14),两个第一连接板(14)分设于支撑板(11)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11)一侧铰接,第一连接板(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底座(16),第一固定底座(16)与水平板(18)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14)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底座(16)相对应的一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底座(17)上滑动设置有旋转轴(8),旋转轴(8)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螺纹(9),旋转轴(8)与第二固定底座(17)之间通过旋转螺纹(9)螺纹连接;旋转轴(8)的一端与固定盒(1)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旋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盒(1)伸到固定盒(1)外,且安装有旋转头(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1)上两侧均固定设置滑轨(19),升降板(12)下部两侧均开设滑动槽(23),滑轨(19)与滑动槽(23)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保护壳(2)上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出光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3)包括若干个支撑条(21)、联动板(22),升降板(12)上固定设置若干组限位块(10),每组限位块(10)包括两个限位块(10),同一组的两个限位块(10)左右对称设置;每一组限位块(10)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每个支撑条(21)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限位块(10)之间的空隙内,支撑条(21)呈凸状;联动板(22)有两个,且交叉固定设置在支撑条(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12)上开设有散热孔(4)。
CN202321843075.7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Active CN220208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3075.7U CN22020803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3075.7U CN22020803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8036U true CN220208036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3075.7U Active CN22020803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8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067928A (ja) モニタリング装置アセンブリと前記アセンブリが設置された街灯
CN110390892A (zh) 箱体、显示屏模块单元和显示屏模组
CN212056649U (zh) 一种视频安防用摄像头固定架
CN220208036U (zh)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装置
CN210171863U (zh) 一种uv固化机
CN217331567U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测试装置
CN215866965U (zh) 一种液晶屏测试夹具装置
CN212390080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电脑显示器支架
CN220040913U (zh) 一种液晶屏边框
CN113781929A (zh) 一种商用户外液晶拼接屏
CN208041977U (zh) 一种固定牢固型的舞台灯
CN215220107U (zh)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改善效果的宣讲装置
CN113028319A (zh) 一种旋转扩展式led照明装置
CN219937703U (zh) 配电箱的安装结构
CN220672167U (zh) 一种高强度液晶显示屏
CN220962070U (zh) 一种显示屏背光源框架
CN219959761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高压柜
CN21779799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投影装置
CN221008534U (zh) 一种轻薄化的显示屏背光模组
CN218914477U (zh) 防尘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19612184U (zh) 一种pcie卡的压板固定装置
CN217543612U (zh) 一种led背光源的安装结构
CN216956584U (zh) 一种新型led背光超高亮度液晶显示屏模组
CN2201351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对接的led显示屏
CN216408472U (zh) 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