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1552U -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1552U
CN220201552U CN202321781775.8U CN202321781775U CN220201552U CN 220201552 U CN220201552 U CN 220201552U CN 202321781775 U CN202321781775 U CN 202321781775U CN 220201552 U CN220201552 U CN 22020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frame
scum
collecting
sleev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17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昭亮
谢军
蔡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an Zh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an Zh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an Zh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an Zh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17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1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漂浮架,所述漂浮架的内侧安装有叶轮机,所述漂浮架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安装有配重定位球,所述漂浮架的外侧顶端安装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内侧底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铆接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收集机构,在漂浮架内侧的叶轮机进行运行时,从而污水往下进行抽取再排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型漩涡,从而将污水中的浮渣吸入收集套内,再通过安装在收集套顶端的软橡胶杆,避免了收集套中的浮渣回流,再将收集套通过连接柱与固定架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故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浮渣进行收集处理,因此需要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现有的技术公开号为CN202220893335.0的专利文献中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气垫、吸取机构和拆装机构;所述气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吸取机构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至凹槽的内部,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收集箱的顶部通过连接斗连通有波纹管;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板内部的空槽以及开设在连接板上的插接槽;本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通过在气垫和吸取机构之间设置拆装机构,使收集箱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后,被挤压的凸块能够从插接槽中移出,从而便于连接板从凹槽中移出;通过以上设置,解决了工作人员在对收集箱中的浮渣进行集中清理时产生不便的问题,但是CN202220893335.0技术在进行操作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浮渣收集装置进行篇幅定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放置浮渣回流的情况,同时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急需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浮渣收集装置进行篇幅定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放置浮渣回流的情况,同时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漂浮架,所述漂浮架的内侧安装有叶轮机,所述漂浮架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安装有配重定位球。
所述漂浮架的外侧顶端安装有收集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的内侧底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铆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以漂浮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配重定位球与连接块之间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架、连接柱、收集套和软橡胶杆,所述漂浮架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焊接有收集套,所述收集套的内侧顶端焊接有软橡胶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柱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为开槽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软橡胶杆在收集套的内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软橡胶杆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固定槽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壁为“凸”型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配重定位球,在将漂浮架放入污水池中后,通过安装在漂浮架外侧壁的连接块与连接块下表面的配重定位球,避免了在对污水中的浮渣进行收集过程中四处飘动,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收集机构,在漂浮架内侧的叶轮机进行运行时,从而污水往下进行抽取再排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型漩涡,从而将污水中的浮渣吸入收集套内,再通过安装在收集套顶端的软橡胶杆,避免了收集套中的浮渣回流,再将收集套通过连接柱与固定架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槽和过滤网,在将浮渣吸入收集套内侧后,避免了浮渣进入漂浮架内侧,从而避免了浮渣进入叶轮机的内侧,同时再将过滤网通过固定槽与收集套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提高了装置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与过滤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浮架;2、叶轮机;3、连接块;4、配重定位球;5、收集机构;501、固定架;502、连接柱;503、收集套;504、软橡胶杆;6、固定槽;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漂浮架1,漂浮架1的内侧安装有叶轮机2,漂浮架1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下表面安装有配重定位球4,通过设置的连接块3和配重定位球4,在将漂浮架1放入污水池中后,通过安装在漂浮架1外侧壁的连接块3与连接块3下表面的配重定位球4,避免了在对污水中的浮渣进行收集过程中四处飘动,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请参阅图1-4,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漂浮架1的外侧顶端安装有收集机构5,通过设置的收集机构5,在漂浮架1内侧的叶轮机2进行运行时,从而污水往下进行抽取再排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型漩涡,从而将污水中的浮渣吸入收集套503内,再通过安装在收集套503顶端的软橡胶杆504,避免了收集套503中的浮渣回流,再将收集套503通过连接柱502与固定架501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4,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收集机构5的内侧底端开设有固定槽6,固定槽6的内侧铆接有过滤网7,通过设置的固定槽6和过滤网7,在将浮渣吸入收集套503内侧后,避免了浮渣进入漂浮架1内侧,从而避免了浮渣进入叶轮机2的内侧,同时再将过滤网7通过固定槽6与收集套503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方便对过滤网7进行拆卸清理,提高了装置过滤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装置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再接通外部电源,再通过设置的收集机构5,在漂浮架1内侧的叶轮机2进行运行时,从而污水往下进行抽取再排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型漩涡,从而将污水中的浮渣吸入收集套503内,再通过安装在收集套503顶端的软橡胶杆504,避免了收集套503中的浮渣回流,再将收集套503通过连接柱502与固定架501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进行拆卸,其次再通过设置的连接块3和配重定位球4,在将漂浮架1放入污水池中后,通过安装在漂浮架1外侧壁的连接块3与连接块3下表面的配重定位球4,避免了在对污水中的浮渣进行收集过程中四处飘动,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最后再过设置的固定槽6和过滤网7,在将浮渣吸入收集套503内侧后,避免了浮渣进入漂浮架1内侧,从而避免了浮渣进入叶轮机2的内侧,同时再将过滤网7通过固定槽6与收集套503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方便对过滤网7进行拆卸清理,提高了装置过滤效果,这样就完成了装置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漂浮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架(1)的内侧安装有叶轮机(2),所述漂浮架(1)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表面安装有配重定位球(4);
所述漂浮架(1)的外侧顶端安装有收集机构(5);
所述收集机构(5)的内侧底端开设有固定槽(6),所述固定槽(6)的内侧铆接有过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以漂浮架(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配重定位球(4)与连接块(3)之间为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5)包括固定架(501)、连接柱(502)、收集套(503)和软橡胶杆(504),所述漂浮架(1)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架(501),所述固定架(501)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柱(502),所述连接柱(502)的顶端焊接有收集套(503),所述收集套(503)的内侧顶端焊接有软橡胶杆(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01)与连接柱(502)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架(501)的上表面为开槽式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橡胶杆(504)在收集套(503)的内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软橡胶杆(50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7)与固定槽(6)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过滤网(7)的外侧壁为“凸”型结构设置。
CN202321781775.8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Active CN22020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1775.8U CN2202015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1775.8U CN2202015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1552U true CN22020155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1775.8U Active CN2202015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1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0155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CN214485905U (zh) 一种环保的净水装置
CN21291518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超滤膜组件
CN219911304U (zh) 一种水处理用污水提升泵
CN212832944U (zh) 一种自动浮油收集装置
CN213012904U (zh) 一种用于生发育发的干细胞培养上清的装置
CN215777824U (zh) 一种吸风口防护、空气分流机构
CN219308014U (zh) 一种混凝土浆水收集装置
CN214437215U (zh) 一种生态型工业废水处理沉沙池
CN215640366U (zh) 一种工业废水的分层取样装置
CN217401292U (zh) 一种流量稳定型废水回收处理泵
CN219111079U (zh) 一种废水净化装置
CN219682007U (zh) 一种粉尘回收利用装置
CN21535514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儿科呼吸管
CN210021351U (zh) 一种扫光机的抛光液过滤装置
CN220887092U (zh) 新型气浮机用收水组件
CN218563877U (zh) 一种飘浮自吸式收盐装置
CN215314542U (zh) 一种钢质手提罐用的清理装置
CN210974142U (zh) 一种污水过滤设备
CN219887688U (zh) 一种防堵塞的泳池排水装置
CN219631036U (zh) 一种膜组器件及膜组集成装置
CN220470923U (zh) 一种带逆止装置的橡胶鞍座
CN220758226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中水泵输入端用过滤机构
CN22007086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99574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悬浮物集中收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