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3919U -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3919U
CN220193919U CN202321493679.3U CN202321493679U CN220193919U CN 220193919 U CN220193919 U CN 220193919U CN 202321493679 U CN202321493679 U CN 202321493679U CN 220193919 U CN220193919 U CN 220193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plug
exercise
braking
bra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36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栗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iority to CN2023214936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3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3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3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握锻炼器械,主要涉及运动康复领域。包括主体连接部、制动部和压制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上设有插接位,所述插接位包括小指插接位、中指插接位和拇指插接位;所述制动部包括小指制动件、中指制动件和拇指制动件,所述小指制动件、中指制动件和拇指制动件分别插接在相应的插接位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传统的握力球来说,自身弹力较小,更加适合于手部受伤需要锻炼进行康复的患者,其次该装置可以精确地按压所述手掌上的帕西尼氏小体,使得患者手部兴奋,从而起到运动预热的效果,更加方便与后续的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部康复训练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背景技术
手部受伤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使用握力球进行锻炼是一种常见的康复方法。然而,手部受伤直接使用握力球锻炼会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使用握力球进行锻炼可能会导致手部肌肉过度紧张。在使用握力球时,我们需要紧紧握住球体,这会导致手部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增加手部疼痛和不适感,如果手部受伤较严重,过度紧张的肌肉还可能会导致手部功能受损,其次,握力球锻炼会对手部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在使用握力球时,我们需要用力握住球体,这会导致手部关节承受额外的压力,从而增加手部关节疼痛和不适感。如果手部关节已经受损,握力球锻炼可能会加重手部关节的损伤。
综上所述,虽然握力球锻炼是一种常见的手部康复方法,但是它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帕西尼氏小体存在于人类皮肤的皮下组织,指尖、趾间、手掌和脚底等部位尤多,也存在于韧带、关节囊、骨膜、腹膜、肠系膜、胰和其他内脏中,是皮肤触觉、压觉和振动觉的感受器。刺激皮肤下的帕西尼氏小体可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体温的升高和神经的兴奋,从而减少肌肉收缩或被拉长时,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的阻力,从而起到运动预热的效果。
基于此,在使用握力球进行训练之前可以先使用以特殊装置对手部的帕西尼氏小体区域进行按压,使得患者手部活跃起来,相当于对手部做了一个准备活动,然后再配合握力球进行康复训练则,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帕西尼氏小体在进行按压时,需要精确精准按压,因为当帕西尼氏小体周围的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它们会相互成为干扰,压力刺激会让帕西尼氏小体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减弱按压帕西尼氏小体的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握锻炼器械,该装置相对于传统的握力球来说,自身弹力较小,更加适合于手部受伤需要锻炼进行康复的患者,其次该装置可以精确地按压所述手掌上的帕西尼氏小体,缓解手部紧张感,使得患者手部兴奋,从而起到运动预热的效果,更加方便与后续的锻炼,减少直接进行锻炼造成手部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握锻炼器械,它相对于传统的握力球来说,自身弹力较小,更加适合于手部受伤需要锻炼进行康复的患者,其次该装置可以精确地按压所述手掌上的帕西尼氏小体,使得患者手部兴奋,从而起到运动预热的效果,更加方便与后续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包括主体连接部、制动部和压制部;
所述主体连接部上设有插接位,所述插接位包括小指插接位、中指插接位和拇指插接位;
所述制动部包括小指制动件、中指制动件和拇指制动件,所述小指制动件、中指制动件和拇指制动件分别插接在相应的插接位上;
所述拇指制动件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限位在手掌虎口上,所述中指制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二限位凸块限位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配合第二限位凸块限制手握锻炼器械在手掌中旋转;
所述小指制动件上设有压制部插接位,所述压制部插接在压制部插接位上,所述压制部插接位底部设有压制小球,用手握住手握锻炼器械并按压,所述压制小球与手掌部的帕西尼氏小体位置重合并对手掌上帕西尼氏小体进行按压。
进一步,所述压制机构为圆柱体。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对于传统的握力球来说,自身弹力较小,更加适合于手部受伤需要锻炼进行康复的患者,其次该装置可以精确地按压所述手掌上的帕西尼氏小体,使得患者手部兴奋,从而起到运动预热的效果,更加方便与后续的锻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安装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制小球对应压制手部帕西尼氏小体部位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凸块限制该装置旋转主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凸块限制该装置旋转后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握该装置具体剖析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多角度手握展示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主体连接部;2、制动部;3、压制部;4、插接位;5、小指插接位;6、中指插接位;7、拇指插接位;8、小指制动件;9、中指制动件;10、拇指制动件;11、第一限位凸块;12、第二限位凸块;13、压制部插接位;14、压制小球;15、主体机构;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手握锻炼器械,参照图1-图7进行介绍,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主题连接部1、制动部2和压制部3;所述主题连接部1上设有插接位4,所述插接位4包括小指插接位5、中指插接位6和拇指插接位7;所述制动部2包括小指制动件8、中指制动件9和拇指制动件10,所述小指制动件8、中指制动件9和拇指制动件10分别插接在相应的插接位4上;使用插接方式进行组装,相互之间连接紧凑,可拆卸设置,便于组装,生产成本低,
如说明书附图图1、图6所述,所述拇指制动件10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11,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1限位在手掌虎口上,所述中指制动件9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12,所述第二限位凸块12限位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1配合第二限位凸块12限制手握锻炼器械在手掌中旋转;
所述小指制动件8上设有压制部插接位13,所述压制部3插接在压制部插接位13上,所述压制部插接位13底部设有压制小球14,所述主题连接部1、制动部2和压制部3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被使用者用手掌握住锻炼器械并按压,此时所述压制小球14与手掌部的帕西尼氏小体位置重合并对手掌上帕西尼氏小体进行按压。
如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帕西尼氏小体在进行按压时,需要精确精准按压,故该装置不能在手掌中移动和旋转,防止按压小球从帕西尼氏小体的位置发生偏移,防止帕西尼氏小体周围的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相互成为干扰,减弱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效果,故需要对该装置进行限位,将该装置至于空间三维坐标系内,以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方向为X轴,该装置的纵向为Y轴,且所述Y轴相对于垂直于Y轴的中指制动器和拇指制动器的虚拟线相平行,对于垂直连接凹槽16和按压小球的虚拟线的水平方向为Z轴。
限制Y轴方向的运动:
将该装置握于手心,小指制动件8压制部3上的主体机构15上的凹槽16配合手指卡接,配合如说明书附图7所述第二限位凸块12卡接于食指和中指之间将该装置的Y轴移动限制住,来限制Y轴方向的运动;如说明书附图4所述,该装置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由中指制动器调节,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第三制动器拇指制动器调节,两者配合限制该装置Y轴的转动,使得压制部3上的按压小球的位置相对于Y轴定位。
这样,该装置在Y轴上的向下运动受到小指制动件8、中指制动件9和拇指制动件10的限制,该装置在手掌中是不会移动的,压制小球14的位置与手掌上帕西尼氏小体位置重合,使得压力可以集中在帕西尼氏小体上,而不是手掌中的其他感觉受体,使得在使用时按压小球与患者手部的帕西尼氏小体完全重合,从而达到活跃手部的效果。
使用方法:
和传统的握力器一样,将其握于手心对手掌部的帕西尼氏小体部位进行刺激即可活跃的手部,方便后续的继续锻炼。

Claims (2)

1.一种手握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连接部(1)、制动部(2)和压制部(3);
所述主体连接部(1)上设有插接位(4),所述插接位(4)包括小指插接位(5)、中指插接位(6)和拇指插接位(7);
所述制动部(2)包括小指制动件(8)、中指制动件(9)和拇指制动件(10),所述小指制动件(8)、中指制动件(9)和拇指制动件(10)分别插接在相应的插接位(4)上;
所述拇指制动件(10)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11),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1)限位在手掌虎口上,所述中指制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12),所述第二限位凸块(12)限位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1)配合第二限位凸块(12)限制手握锻炼器械在手掌中旋转;
所述小指制动件(8)上设有压制部插接位(13),所述压制部(3)插接在压制部插接位(13)上,所述压制部插接位(13)底部设有压制小球(14),
所述主体连接部(1)、制动部(2)和压制部(3)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用手掌握住锻炼器械并按压,此时所述压制小球与手掌部的帕西尼氏小体位置重合并对手掌上帕西尼氏小体进行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握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指制动件压制部(3)上设有主体机构(15),所述主体机构上配合手指形状设有凹槽(16)。
CN202321493679.3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Active CN220193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3679.3U CN22019391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3679.3U CN22019391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3919U true CN22019391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3679.3U Active CN22019391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3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cConnell et al. Robotic devices and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for hand rehabilitation post-stroke
CN103876911B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装置及理疗方法
US566268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rrecting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a human spine
Grace et al. The use of an oral exercise de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muscular TMD
CN220193919U (zh) 一种手握锻炼器械
CA2487310C (en) Device for treating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N204106955U (zh) 一种多用型偏瘫后舌功能训练器
US5662554A (en) Neck exercise device
CN203885811U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装置
Park et al. A facial Chuna manual therapy for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
Roberts Soft tissue manipulation: neuromuscular and muscle energy techniques
CN206526404U (zh) 一种红外康复分指扳
CN210078706U (zh) 一种稳定型助于康复握力器
Jeong et al. Reliability of rehabilitative ultrasound imaging for measuring the gluteus maximus muscle at rest and during contraction
Chen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physical therapy of the upper-limb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emphasis on thermal intervention
CN206560651U (zh)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握力球
CN208959246U (zh) 手部康复锻炼器
CN203107587U (zh) 手指棒
TWI724444B (zh) 經絡按摩手持裝置
CN220002284U (zh) 一种理筋整脊按摩器
CN104826283A (zh) 一种多用型偏瘫后舌功能训练器
CN202860003U (zh) 脚踏康复器
CN2417867Y (zh) 一点通多功能点穴推拿治疗器
TWI486196B (zh) 可攜式復健器材
CN103611217A (zh) 电子针灸手掌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