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6503U -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76503U CN220176503U CN202322327083.2U CN202322327083U CN220176503U CN 220176503 U CN220176503 U CN 220176503U CN 202322327083 U CN202322327083 U CN 202322327083U CN 220176503 U CN220176503 U CN 2201765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body
- ammonia water
- water injection
- injection assembly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涉及脱硝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筒、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混合筒固定在第一杆体的一端,混合筒上分别设置有进气主管和进液管;第一杆体上沿流体移动方向设置有四个等间距的进气支管,且四个进气支管均匀分布在第一杆体的四周;第二杆体固定在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第二杆体的端部设置有主喷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主管和四个进气支管,多路供气一路供液,雾化效果优异,且该喷射组件的喷射范围更广,保证了还原剂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解决了现有的氨水喷射组件雾化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硝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背景技术
脱硝系统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的装置,氮氧化物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脱硝系统通过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常见的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
SCR脱硝系统利用催化剂将燃烧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氨气进行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实现脱硝,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但需要使用催化剂和额外的氨气供应系统。
SNCR脱硝系统则通过在燃烧废气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使氮氧化物与氨水或尿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小型锅炉和燃煤电厂,但脱硝效率较低。
脱硝系统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脱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提高脱硝效率和降低成本。现有的锅炉氨水喷射装置存在喷射不均匀、氨水分散性差等问题,造成企业氨水消耗大,催化还原反应不彻底的情况。
因此,现有的氨水喷射组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通过设置进气主管和四个进气支管,多路供气一路供液,雾化效果优异,且该喷射组件的喷射范围更广,保证了还原剂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解决了现有的氨水喷射组件雾化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包括混合筒、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混合筒固定在第一杆体的一端,混合筒上分别设置有进气主管和进液管;第一杆体上沿流体移动方向设置有四个等间距的进气支管,且四个进气支管均匀分布在第一杆体的四周;第二杆体固定在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第二杆体的端部设置有主喷嘴,第二杆体的端部柱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喷射支管,喷射支管的端部设置有副喷嘴;喷射支管与第二杆体的夹角设置为45度。
进一步地,混合筒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片,第一杆体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片;混合筒与第一杆体之间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杆体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三法兰片;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进气主管与混合筒同轴设置,进液管与混合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进气支管与第一杆体相切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主管和四个进气支管,多路供气一路供液,雾化效果优异,在同样的喷射量下,雾滴数量增加几十倍,液滴总表面积增加几倍,脱硝效率更高,氨逃逸率更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喷嘴和四个喷射支管,使得该喷射组件的喷射范围更广,保证了还原剂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筒、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段式设计,使得该喷射组件便于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二;
图3为第一杆体与进气支管连接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混合筒;2、第一杆体;3、第二杆体;11、第一法兰片;12、进气主管;13、进液管;21、第二法兰片;22、进气支管;31、第三法兰片;32、主喷嘴;33、喷射支管;34、副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包括混合筒1、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混合筒1固定在第一杆体2的一端,混合筒1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片11,第一杆体2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片21,混合筒1与第一杆体2之间法兰固定连接;混合筒1上分别设置有进气主管12和进液管13,进气主管12与混合筒1同轴设置,进液管13与混合筒1垂直设置;第一杆体2上沿流体移动方向设置有四个等间距的进气支管22,且四个进气支管22均匀分布在第一杆体2的四周,进气支管22与第一杆体2相切设置。
进气主管12和四个进气支管22的设置,多路供气一路供液,雾化效果优异,在同样的喷射量下,雾滴数量增加几十倍,液滴总表面积增加几倍,脱硝效率更高,氨逃逸率更低;使用时,通过进液管13向混合筒1内添加氨水,通过进气主管12向混合筒1内供给压缩空气,氨水与压缩空气经混合筒1充分混合后,流入第一杆体2内,再依次通过四个进气支管22向第一杆体2内供给压缩空气,进一步提高氨水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效果,最后从第二杆体3的主喷嘴32和四个副喷嘴34喷射出去。
其中如图2所示,第二杆体3固定在第一杆体2的另一端,第二杆体3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三法兰片31,第二杆体3与第一杆体2之间法兰固定连接;第二杆体3的端部设置有主喷嘴32,第二杆体3的端部柱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喷射支管33,喷射支管33的端部设置有副喷嘴34;喷射支管33与第二杆体3的夹角设置为45度。
主喷嘴32和四个喷射支管33的设置,使得该喷射组件的喷射范围更广,保证了还原剂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降低了氨水的使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包括混合筒(1)、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筒(1)固定在所述第一杆体(2)的一端,所述混合筒(1)上分别设置有进气主管(12)和进液管(13);
所述第一杆体(2)上沿流体移动方向设置有四个等间距的进气支管(22)所述第二杆体(3)固定在所述第一杆体(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杆体(3)的端部设置有主喷嘴(32),所述第二杆体(3)的端部柱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喷射支管(33),所述喷射支管(33)的端部设置有副喷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进气支管(2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杆体(2)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支管(33)与所述第二杆体(3)的夹角设置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片(11),所述第一杆体(2)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片(21);
所述混合筒(1)与所述第一杆体(2)之间法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3)的端部接口处设置有第三法兰片(31);
所述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一杆体(2)之间法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主管(12)与所述混合筒(1)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13)与所述混合筒(1)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管(22)与所述第一杆体(2)相切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27083.2U CN220176503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27083.2U CN220176503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76503U true CN220176503U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10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27083.2U Active CN220176503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76503U (zh) |
-
2023
- 2023-08-29 CN CN202322327083.2U patent/CN2201765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9233B (zh) | 一种燃煤锅炉sncr和scr联合脱硝系统及方法 | |
CN107008144B (zh) | 一种实现scr烟气脱硝多级喷氨的装置及烟气脱硝方法 | |
CN208493767U (zh) | 一种高效锅炉脱硝装置 | |
CN205386412U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硝系统 | |
CN204933244U (zh) | 燃煤电厂煤粉炉烟气中的NOx去除装置 | |
CN220176503U (zh) | 一种脱硝系统用氨水喷射组件 | |
CN103723743A (zh) |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的尿素热解制氨的反应器 | |
CN103998736A (zh) | 具有均衡的流量分配的流体喷枪 | |
CN109534359B (zh) |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系统的氨气制备装置 | |
CN107433130B (zh) | 一种导流板优化的scr烟气脱硝反应器 | |
CN202387369U (zh) | 一种用于煤粉锅炉的高效脱硝装置 | |
CN205145943U (zh) | 一种燃煤锅炉sncr和scr联合脱硝系统 | |
CN212142071U (zh) | 后端雾化低氨脱硝喷枪 | |
CN210264867U (zh) | 一种船用高效减排的高压scr系统 | |
CN211098427U (zh) | 一种用于燃气内燃机烟气中温型脱硝系统 | |
CN202527070U (zh) | 用于烟气脱硝的烟气直接热解尿素溶液制氨装置 | |
CN109569296B (zh) | 一种用于燃气内燃机烟气中温型脱硝系统 | |
CN208526247U (zh) | 一种氧化脱硝的混合装置 | |
CN202387364U (zh) | 煤粉锅炉的高效脱硝装置 | |
CN206631438U (zh) | Scr脱硝高效喷氨装置 | |
CN113082964A (zh) | 循环流化床锅炉氨预氧化sncr脱硝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0594770A (zh) | 一种分区喷氨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 | |
CN219034846U (zh) | 一种尾气环保过滤净化设备 | |
CN206315668U (zh) | 一种燃煤锅炉sncr脱硝网格式喷射装置 | |
CN222034206U (zh)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