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5705U -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5705U
CN220175705U CN202321631019.7U CN202321631019U CN220175705U CN 220175705 U CN220175705 U CN 220175705U CN 202321631019 U CN202321631019 U CN 202321631019U CN 220175705 U CN220175705 U CN 220175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dy
balloon
air
negative press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10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月
孙秀丽
张瑞婷
张文真
李佳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filed Critical Fourth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to CN2023216310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5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5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5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属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瓶本体和控压组件,通过刻度对引流量进行测量,不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降低工作成本,通过挤压第一球囊,第一球囊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瓶体内部,松开第一气囊后,外界的气体通过吸气管进入第一球囊内部,通过进气单向阀避免气体倒流,通过挤压第二球囊,第二球囊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到外界,松开第二球囊后,瓶体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第二球囊内部,通过出气单向阀避免气体倒流,对瓶体内的负压值进行控制,通过压力表对瓶体内的负压值进行读取,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提高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属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研究耳鼻咽喉与气管食管以及头颈部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会对小耳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工作,但是目前的引流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直接测出引流量,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增加工作成本,不能对引流瓶内的负压值进行测量,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能够统计引流量,不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降低工作成本,能够对引流瓶内的负压值进行测量,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本体和控压组件,所述控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上,所述控压组件包括压力表、吸气结构和排气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顶部,所述吸气结构和所述排气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两侧。
优选的,为了进行引流工作,所述引流瓶本体包括瓶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瓶体顶部,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瓶体底部。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引流量进行测量,所述瓶体前侧设置有刻度,所述瓶体为透明材质。
优选的,为了控制进液工作和出液工作,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为了进行吸气工作,所述瓶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吸气结构包括进气管、进气单向阀、第一球囊和吸气管。
优选的,为了对吸气工作进行控制,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第一球囊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一端和所述吸气管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为了进行排气工作,所述瓶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出气管、出气单向阀、第二球囊和排气管。
优选的,为了对排气工作进行控制,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出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二球囊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管一端和所述排气管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刻度对引流量进行测量,不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降低工作成本。
2、通过挤压第一球囊,第一球囊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瓶体内部,松开第一气囊后,外界的气体通过吸气管进入第一球囊内部,通过进气单向阀避免气体倒流,通过挤压第二球囊,第二球囊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到外界,松开第二球囊后,瓶体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第二球囊内部,通过出气单向阀避免气体倒流,对瓶体内的负压值进行控制,通过压力表对瓶体内的负压值进行读取,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瓶本体;2、控压组件;201、压力表;202、吸气结构;2021、进气管;2022、进气单向阀;2023、第一球囊;2024、吸气管;203、排气结构;2031、出气管;2032、出气单向阀;2033、第二球囊;2034、排气管;3、瓶体;4、进液管;5、出液管;6、刻度;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本体1和控压组件2,控压组件2设置在引流瓶本体1上,控压组件2包括压力表201、吸气结构202和排气结构203,压力表201设置在引流瓶本体1顶部,吸气结构202和排气结构203分别设置在引流瓶本体1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引流瓶本体1包括瓶体3、进液管4和出液管5,进液管4设置在瓶体3顶部,出液管5设置在瓶体3底部,瓶体3前侧设置有刻度6,瓶体3为透明材质,进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出液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通过刻度6对引流量进行测量,不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降低工作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瓶体3一侧开设有进气口,吸气结构202包括进气管2021、进气单向阀2022、第一球囊2023和吸气管2024,进气管2021设置在进气口上,进气单向阀2022设置在进气管2021上,第一球囊2023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021一端和吸气管2024一端相连接,通过挤压第一球囊2023,第一球囊2023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021进入瓶体3内部,松开第一气囊后,外界的气体通过吸气管2024进入第一球囊2023内部,通过进气单向阀2022避免气体倒流,瓶体3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排气结构203包括出气管2031、出气单向阀2032、第二球囊2033和排气管2034,出气管2031设置在出气口上,出气单向阀2032设置在出气管2031上,第二球囊2033两端分别与出气管2031一端和排气管2034一端相连接,通过挤压第二球囊2033,第二球囊2033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034排到外界,松开第二球囊2033后,瓶体3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031进入第二球囊2033内部,通过出气单向阀2032避免气体倒流,对瓶体3内的负压值进行控制,通过压力表201对瓶体3内的负压值进行读取,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挤压第一球囊2023,第一球囊2023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021进入瓶体3内部,松开第一气囊后,外界的气体通过吸气管2024进入第一球囊2023内部,通过进气单向阀2022避免气体倒流,通过挤压第二球囊2033,第二球囊2033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034排到外界,松开第二球囊2033后,瓶体3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031进入第二球囊2033内部,通过出气单向阀2032避免气体倒流,对瓶体3内的负压值进行控制,通过压力表201对瓶体3内的负压值进行读取,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负压值大小,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进液管4与引流管相连接,通过第一阀门7控制引流工作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刻度6对引流量进行测量,不需要将液体另行吸出测量,降低工作成本,通过出液管5方便使瓶体3内部的液体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瓶本体(1)和控压组件(2),所述控压组件(2)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1)上,所述控压组件(2)包括压力表(201)、吸气结构(202)和排气结构(203),所述压力表(201)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1)顶部,所述吸气结构(202)和所述排气结构(203)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瓶本体(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本体(1)包括瓶体(3)、进液管(4)和出液管(5),所述进液管(4)设置在所述瓶体(3)顶部,所述出液管(5)设置在所述瓶体(3)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3)前侧设置有刻度(6),所述瓶体(3)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出液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3)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吸气结构(202)包括进气管(2021)、进气单向阀(2022)、第一球囊(2023)和吸气管(20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021)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进气单向阀(2022)设置在所述进气管(2021)上,所述第一球囊(2023)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2021)一端和所述吸气管(2024)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3)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排气结构(203)包括出气管(2031)、出气单向阀(2032)、第二球囊(2033)和排气管(20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031)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出气单向阀(2032)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031)上,所述第二球囊(2033)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管(2031)一端和所述排气管(2034)一端相连接。
CN202321631019.7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Active CN220175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1019.7U CN22017570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1019.7U CN22017570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5705U true CN220175705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1019.7U Active CN22017570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5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75705U (zh) 一种可测量负压的引流装置
CN202569120U (zh)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连续监测控制仪
CN113769222A (zh) 一种冲洗吸引功能的可视化气管插管
CN202961303U (zh) 气管插管便捷吸痰器
CN203169782U (zh) 一种口腔内支撑式口咽通气管
CN216294810U (zh) 一种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
CN202802443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11050601U (zh) 充气一体性可测压气管导管
CN219645803U (zh) 一种用于鼻腔出血的分叶状止血气囊
CN108937939B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肺癌手术的术后恢复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3466220U (zh) 一种可调节吸力的痰液吸引装置
CN208641484U (zh) 一种内科用氧气湿化瓶消音装置
CN215504937U (zh) 一种医用氧气计时及计量装置
CN214050097U (zh) 一种人工气道
CN215536982U (zh) 一种拼接式新型吸痰管
CN211433157U (zh)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CN213787299U (zh) 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
CN210229038U (zh) 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06880660U (zh) 一种羊水计量袋
CN213667056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02590100U (zh) 气管导管面罩二氧化碳负反馈调节装置
CN213554636U (zh) 儿童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CN221014127U (zh) 一种带有气囊充气注射器的气管插管
CN218391829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校准的专用管路
CN213046923U (zh) 一种早产儿吸吮负压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