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3098U -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3098U
CN220173098U CN202321585233.3U CN202321585233U CN220173098U CN 220173098 U CN220173098 U CN 220173098U CN 202321585233 U CN202321585233 U CN 202321585233U CN 220173098 U CN220173098 U CN 220173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ignal
resistor
circuit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52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高江
徐志望
江益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r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r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52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3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3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3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该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包括输出端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感,第二电感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的次级绕组,第二电感的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第一电感上的与整流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电感上的与第一二极管连接的连接端为同名端。基于上述方式,可有效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对电源(如市电电源)的状态进行判断,以基于该状态对基于该电源进行供电的设备进行合理控制,通常会采用隔离采样芯片连接该电源,以采集得到电源的采样信号,后续可采用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电源的状态。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隔离采样芯片的成本通常较高,采用隔离采样芯片进行电源的采样信号的采集,使得电源电路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包括输出端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信号;第二电感,第二电感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的次级绕组,第二电感的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其中,第一电感上的与整流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电感上的与第一二极管连接的连接端为同名端。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开关模块和线圈模块,继电开关模块与第三电阻并联,线圈模块的一端接收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信号的电压;第一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线圈模块的另一端,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导通。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收第一信号;和/或,继电器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线圈模块的一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线圈模块的另一端。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五电阻,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
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输出供电信号。
其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直流变换电路,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进行直流变换后的供电信号。
其中,直流变换后的供电信号包括第三信号;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三信号,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直流变换电路的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接收第二驱动信号;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接收第一控制模块发出的第四信号,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电设备,包括上述电源电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源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作为初级绕组,并配置有作为次级绕组的第二电感,在电源电路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电压时,可通过第二电感和第一二极管对其连接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使得第一电容的电压能够达到电源的电压,从而通过对第一电容上的电压信号的采集,即可得到电源的采样信号,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将第二电感作为次级绕组,隔离获取电源电路的电压信号,并通过向相应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实现通过第一电容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电路所用器件较为简单,且电路结构的复杂度较低,从而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电源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源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供电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整流电路10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第一电感1021,第二开关模块1022,第三二极管1023,第二电感103,第一电容104,第三电感105,第一二极管106,第一电阻107,第二电阻108,第三电阻109,继电器电路110,继电开关模块1101,线圈模块1102,第四二极管1103,第六电阻1104,第一开关模块111,第二电容112,第二二极管113,第四电阻114,第五电阻115,稳压二极管116,直流变换电路117,第一控制模块118,第二控制模块119,母线电容120,第四电感121,供电设备20,电源电路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书的是,除非另外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来能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隔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连接上述属于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电源电路,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电源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0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第二电感103和第一电容104。
整流电路101包括输出端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整流电路10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
其中,整流电路101具体可以是整流滤波电路,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具备整流功能的电路,此处不作限定。
电源可以是单相市电电源,也可以是双相市电电源,还可以是三相市电电源或其它类型的电源,此处不作限定。整流电路101可将接收到的电源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处理,输出相应的整流电压信号至后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101的输出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信号。
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又可被称为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可用于对输入电流的波形进行控制,使其与输入电压波形同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谐波含量。
第二电感103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的第一电感1021的次级绕组,第二电感103的一端接收第一信号。
其中,可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的第一电感1021作为初级绕组,并将第二电感103作为该初级绕组的次级绕组,以实现通过第二电感103对第一电感1021上的电流信息进行磁隔离采样。
第一二极管106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103的另一端。
其中,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106,还可使得第二电感103保持向第一电容104提供电能,直至第一电容104的一端输出的采样信号的幅值达到最大值,完成电源的采样信号的采集,能够避免从第一电容104流向第二电感103的电流出现,从而提高采集该采样信号的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电容104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106的负极,第一电容104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电容104的一端用于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
其中,第一电感1021上的与整流电路101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电感103上的与第一二极管106连接的连接端为同名端。
可基于第二电感103通过上述磁隔离采样的方式获取的电压信号,对第一电容104进行充电,以使得第一电容104两端的电压蕴含电源的采样信号的信息,从而可通过第一电容104的一端输出该采样信号,以供相应的信号采集模块进行采集。
例如,在电源为市电电源时,可通过第一电容104对市电进行采样,得到市电的实时电压或其它信息。电源电路可以是纺织电控系统中的电路,此处不作限定。第一信号具体可以是地信号GND。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源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作为初级绕组,并配置有作为次级绕组的第二电感,在电源电路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电压时,可通过第二电感和第一二极管对其连接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使得第一电容的电压能够达到电源的电压,从而通过对第一电容上的电压信号的采集,即可得到电源的采样信号,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将第二电感作为次级绕组,隔离获取电源电路的电压信号,并通过向相应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实现通过第一电容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电路所用器件较为简单,且电路结构的复杂度较低,从而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105和第一二极管106。
第三电感10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103的另一端,第三电感10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06的正极。
具体地,可通过设置第三电感105,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中的开关模块开关切换时,对通过第二电感103磁隔离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突变的抑制,从而降低第一电容104的一端所输出的采样信号中存在尖峰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所采集的电源的采样信号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107和第二电阻108。
第一电阻10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104的一端,第二电阻108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07的另一端,第二电阻108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电阻107的另一端用于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
具体地,可通过合理调配第一电阻107和第二电阻108的阻值比例,从而使得第一电阻107起到分压的作用,降低通过第一电阻107的另一端或第二电阻108的一端所输出的电源的采样信号的电压幅值,以使得相应的信号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到电压幅值较为合适的电压信号,避免过高的电压信号对该信号采集模块造成损坏,提高了电源电路的可靠性。
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电源的电压信号为正弦波形的信号,在第一电容104的电压经足够长时间充电而达到最大值时,假设第一电阻107的另一端或第二电阻108的一端所输出的电源的采样信号A,在预设时长内的最大电压值为Vadmax,第一电感1021的匝数为Np,第二电感103的匝数为Ns,第一电阻107的电阻为R1,第二电阻108的电阻为R2,则:
Vad0=Vadmax*(R1+R2)/R2*Np/Ns/1.414
式(1)中,Vad0为电源电压有效值。
基于上述方式,即可通过对第一电阻107的另一端或第二电阻108的一端所输出的电源的采样信号A进行采用,和相应的信号处理,得到电源的电压信号的相关参数,如电源电压有效值,进而可基于电源的相关参数,对电源电路或电源电路所在电控系统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控,提高了电源电路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109、继电器电路110和第一开关模块111。
第三电阻109的一端连接电源,第三电阻109的另一端连接整流电路101的输入端。
继电器电路110包括继电开关模块1101和线圈模块1102,继电开关模块1101与第三电阻109并联,线圈模块1102的一端接收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信号的电压。
第一开关模块111的第一端连接线圈模块1102的另一端,第一开关模块111的第二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开关模块111的驱动端连接第一电容104的一端,第一开关模块111用于在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导通。
具体地,第二信号具体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VCC,第二信号的电压幅值可以是12V、24V和其它电压幅值中的任意一种,此处不作限定。
在第一电容104的一端的电压不足以驱动第一开关模块111导通时,可判定电源处于掉电状态,此时线圈模块1102中不存在电流,则继电开关模块1101不会被吸附闭合,而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源从掉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电源会通过第三电阻109对整流电路101进行供电,可通过第三电阻109的设置限制浪涌电流的幅值,降低因电源刚切换为上电状态时产生的浪涌电流对电源电路造成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源电路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112、第四电阻114和稳压二极管116,第二电容112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11的驱动端,第二电容112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四电阻114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第四电阻11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稳压二极管116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稳压二极管116的正极接收第一信号。
和/或,继电器电路110还包括第四二极管1103,第四二极管1103的负极连接线圈模块1102的一端,第四二极管1103的正极连接线圈模块1102的另一端。
和/或,继电器电路110还包括第六电阻1104,第六电阻1104的一端接收第二信号,第六电阻1104的另一端连接线圈模块的一端。
和/或,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113和第五电阻115,第二二极管113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容112的一端和第四电阻11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113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115的一端,第一电容104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115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114的另一端。
具体地,通过设置上述第二电容112、第四电阻114和稳压二极管116,能够避免在通过第四电阻114对第二电容112进行充电时或其它时候,第一开关模块111的驱动端接收到过大的电压,降低第一开关模块111的驱动端因接收到过大电压而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源电路的可靠性。该稳压二极管116的稳压范围可以是5V-18V,也可以是其它范围,此处不作限定。
在电源电路包括上述第二电容112、第四电阻114、第二二极管113和第五电阻11时,在电源上电时,使得第一电容104通过第四电阻114和第五电阻115向第二电容112进行充电,此时,该充电过程所对应的电阻为第四电阻114与第五电阻115的并联电阻,而在电源掉电时,可使得第二电容112通过第四电阻114和第一电容104进行放电,此时,该放电过程所对应的电阻为第四电阻114的电阻。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设置由第二电容112、第二二极管113、第四电阻114和第五电阻115构成的电路,使得第二电容112能够具备充电快而放电慢的能力,进而可在电源电路因输出端空载或负载电阻过大而导致电流较小时,也即在第一电容104的电压较小时,也能通过使得第二电容112较慢的放电速度,延长第一开关模块111导通的时长,尽可能使得继电开关模块1101,在因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负载变动导致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接收到的驱动信号短时停止的期间,也能够维持稳定闭合,提高电源电路的可靠性。
通过设置第四二极管1103,能够使得线圈模块1102中的电流,在第一开关模块111断开后,能够通过线圈模块1102和第四二极管1103所形成的回路进行传输、消耗,降低线圈模块1102因电流突变而产生过大电压,从而损坏电源电路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源电路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第六电阻1104,并合理调配第六电阻1104与线圈模块1102之间的阻值比例,能够在第二信号的幅值为任意幅值(如12V或24V)时,均能够使得该继电器电路110稳定作业,提高了电源电路的灵活性。此时,第三电阻109可以是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电阻,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2包括第一电感1021、第二开关模块1022和第三二极管1023。
第一电感1021的一端连接整流电路101的输出端。
第二开关模块10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1021的另一端,第二开关模块1022的第二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开关模块1022的驱动端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
第三二极管1023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1021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1023的负极用于输出供电信号。
具体地,可通过对第二开关模块1022的驱动端输入相应的驱动信号,例如具备相应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则可实现对电源电路的功率因数的校正,从而改善电源电路的输出特性,提高电源电路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直流变换电路117。
直流变换电路117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1023的负极,直流变换电路117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进行直流变换后的供电信号。
具体地,直流变换电路117能够经过不同处理,输出不同电压幅值的供电信号,还可通过直流变换电路117提供前文提及的第一信号和/或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也可由其它方式提供,此处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提供任意电压幅值的供电信号,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直流变换后的供电信号包括第三信号。
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18和第二控制模块119。
第一控制模块118接收第三信号,第一控制模块118用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直流变换电路117的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接收第二驱动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119接收第一控制模块118发出的第四信号,第二控制模块119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具体地,第三信号的电压幅值可以是12V,第四信号的电压幅值可以是5V,该两个信号还可以是其它电压幅值,此处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直流变换电路117输出第二控制模块119所需的任意电压幅值的供电信号,以维持第二控制模块119的运作,进而通过第二控制模块119向第一控制模块118进行供电以维持其运作,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降低电源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且能够在直流变换电路117异常时,通过间隔第二控制模块119的连接关系,避免第一控制模块118损坏,降低发生故障时的电源电路的损坏程度,降低了电源电路的使用成本。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源电路还可包括第四电感121。
第四电感121的一端接收第一信号,第四电感12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18。
第一控制模块118可以是处于临界模式的控制芯片,可通过设置上述第四电感121,使得第一控制模块118能够获取到电源的过零信号,从而进行正常运作。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设置第四电感121,获取到所需要的过零信号,以使得第一控制模块118能够在临界模式下正常运作,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还包括母线电容120。
母线电容120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1023的负极,母线电容120的另一端接收第一信号。
具体地,基于母线电容120的设置,能够提高输入到直流变换电路117的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电源电路所最终输出的供电信号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供电设备,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供电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供电设备20包括电源电路21,电源电路21可以是前文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源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作为初级绕组,并配置有作为次级绕组的第二电感,在电源电路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电压时,可通过第二电感和第一二极管对其连接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使得第一电容的电压能够达到电源的电压,从而通过对第一电容上的电压信号的采集,即可得到电源的采样信号,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将第二电感作为次级绕组,隔离获取电源电路的电压信号,并通过向相应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实现通过第一电容输出电源的采样信号,电路所用器件较为简单,且电路结构的复杂度较低,从而降低电源电路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输出端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信号;
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为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电感的次级绕组,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接收第一信号;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电源的采样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上的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感上的与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的连接端为同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电源的采样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开关模块和线圈模块,所述继电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线圈模块的一端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电压;
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模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驱动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和/或,所述继电器电路还包括:
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线圈模块的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线圈模块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二二极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
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驱动端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输出所述供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直流变换电路,所述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进行直流变换后的所述供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换后的所述供电信号包括第三信号;
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直流变换电路的开关模块的驱动端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出的第四信号,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
10.一种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
CN202321585233.3U 2023-06-20 2023-06-20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Active CN220173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5233.3U CN22017309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5233.3U CN22017309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3098U true CN220173098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5233.3U Active CN22017309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3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2836C (zh) 具有保持时间的单转换电源转换器及其方法
CN103227568B (zh) 反激转换器及用于操作所述反激转换器的方法
US9048752B2 (en) Off-line power converte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suitable for use in same
CN1518200B (zh) 开关式电源装置
US20050201123A1 (en) Converter
CN100413175C (zh) 通用电池充电器
US20100309696A1 (en) Electrically-isolated ac/dc converter
EP0188839A1 (en) Self-oscillating power-supply circuit
US10432097B2 (en) Selection control for transformer winding input in a power converter
US10462861B2 (en) Adaptive power regulation of LED driver module for emergency lighting
CN104300785A (zh) 功率转换器
US8582320B2 (en) Self-excite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16667653A (zh)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US11476755B2 (en) Circuit for servo-controlling the input impedance of an interface of a harvester
CN220173098U (zh)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JPH11113191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充電制御方法
CN116846216A (zh)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US7528588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limiting output voltage in a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and a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N116436305A (zh) 使用可编程谷值算法的次级侧控制的qr反激式转换器
JP5242288B2 (ja) パルス発生回路
CN220190676U (zh) 电源电路及供电设备
CN211266788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8063051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
CN209748236U (zh) 一种分立式电源充电电路
CN113014125A (zh)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