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2447U -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2447U
CN220172447U CN202321519243.7U CN202321519243U CN220172447U CN 220172447 U CN220172447 U CN 220172447U CN 202321519243 U CN202321519243 U CN 202321519243U CN 220172447 U CN220172447 U CN 220172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dissipation assembly
fixing frame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92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立春
金爱钗
吴陈冉
程牧
赵乾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hua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hua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hua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hua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2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2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包括:上部散热组件,包括上部基座及与上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上部鳍片;下部散热组件,包括下部基座及与下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下部鳍片;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与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沿上下方向相互啮合接触;至少一弹性件,形成第一端部段、第二端部段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段与第二端部段的弹性连接段,所述第一端部段与上部基座结合固定,所述第二端部段与所述下部基座结合固定,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靠近或者过度相互远离产生弹性抵抗力。

Description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一般需要将热能(或热量)从系统或装置的指定部件传递出去。例如,电连接器可用于在不同的系统或装置之间相互传输数据和/或电力。数据信号可以以光信号和/或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多个)通信电缆传输。例如IC连接器(PGA等),IO连接器(Displayport、VGA、DVI、HDMI、USB等),光纤连接器(FC、SC、ST、LC、D4、DIN、MU、MT等),光通讯连接(SFP、QDFP等),滤波连接器,CATV连接器,背板连接器,内存条/记忆体连接器(DDR、SIMM、DIMM、PCI、SIM等),高清电视连接器(射频同轴连接器等),柔性电路板连接器(FPC、FFC等),网线连接器(RJ45等),音频视频(AV)连接器,电池连接器等等。
电气系统的开发者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热量管理。系统内部的电子器件产生的热能会降低电子器件的性能,甚至损坏系统的部件。为了驱散热能,系统一般包括热部件,例如热桥,它接合热源,从热源吸收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出去。然现有的热桥的热能传递效率较低。另外,由于表面的变化,例如由于接口表面的表面平坦度等,难以在接口处实现高效的热耦合。
因此,需要一种将热能从部件(例如电连接器的内部电子器件)传递走且具有能够有效减小热阻的热传递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具备优良的热传递效果。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包括:
上部散热组件,包括上部基座及与上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上部鳍片,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间隔排列设置;
下部散热组件,包括下部基座及与下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下部鳍片,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间隔排列设置;
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与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上下方向相互啮合接触;
至少一弹性件,形成第一端部段、第二端部段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段与第二端部段的弹性连接段,所述第一端部段与上部基座结合固定,所述第二端部段与所述下部基座结合固定,其中
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时,所述上部鳍片与下部鳍片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
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沿上下方向相互远离时,所述上部鳍片与下部鳍片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
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靠近或者过度相互远离产生弹性抵抗力。
进一步,所述上部散热组件由若干片金属片沿左右方向堆叠形成和/或所述下部散热组件由若干片下金属片沿左右方向堆叠形成。
进一步,所述上部基座上形成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且至少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形成开口的第一植入槽,所述第一端部段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植入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植入槽沿垂直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贯穿上部基座形成安装开口,所述第一端部段由所述安装开口植入所述第一植入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结合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大致呈“Z”形或者横向“M”形,所述上部基座的一端与下部基座的相对一端沿上下方向之间形成形变间隙,所述弹性连接段位于所述形变间隙内。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用罩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中还包括:
金属罩壳,形成有顶板部、由顶板部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对侧板部,所述顶板部及一对侧板部围设形成向前后方向的至少一端开口的功能空间;
开口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于所述顶板部,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结合于所述开口部位置的顶板部上;
固定支架部,将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与金属罩壳限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部包括第一端部固定架、第二端部固定架及焊接架;所述焊接架与顶板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结合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第一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限位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远离;所述第二端部固定架结合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位置,第二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限位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远离;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和第二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制约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使得弹性件处于沿上下方向的压缩赋能状态。
进一步,所述焊接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焊接架与第一端部固定架及第二端部固定架相互固定围设成框体状;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的横截面大致成C形或[形,第一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对应咬合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的一端的外周面。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用罩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具备优良的热传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连接器用罩组件的立体图,具体展示了浮动散热组件与金属罩壳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连接器用罩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具体展示了固定支架部从金属罩壳上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连接器用罩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连接器用罩组件的浮动式散热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申请连接器用罩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自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全文描述的准确性,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考,将X轴所在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就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将Z轴所在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就是本申请电连接器与对接模组的对接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后;将Y轴所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上。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连接器用罩组件(未标号),包括金属罩壳4、浮动式散热组件(未标号)、及固定支架部5。所述金属罩壳4由金属板制成,包括顶板部41、由顶板部4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对侧板部42、由顶板部41的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一个端板部43、及与所述顶板部41相对且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部42的下边缘的底板部44。所述顶板部41、一对侧板部42、端板部43、及底板部44共同界定形成开口向前的功能空间401。所述底板部44后端缘与端板部43之间未连接而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孔(未标号),所述通孔位置用于组设连接器模块,并与连接器用罩组件共同组成一连接器。所述功能空间401用于插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所述顶板部41中间位置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有开口部402,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结合于所述开口部402位置的顶板部41上。
请参考图4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相互配合的上部散热组件1、下部散热组件2及弹性件3。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包括上部基座11及与上部基座11结合的若干个上部鳍片12。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1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以形成格栅状。所述下部散热组件2包括下部基座21及与所述下部基座21结合的若干个下部鳍片22。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2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以形成格栅状。其中,所述下部散热组件2的下部基座21贴合于所述顶板部41的上表面且覆盖所述开口部402。所述下部基座21延伸形成有向下穿过开口部402并凸伸至功能空间401内的凸出结构211。所述凸出结构211用于与插入功能空间401内的对接连接器形成接触传热。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功能空间401内后,对凸出结构211会产生一定量的向上推动,下部散热组件2整体会相对金属罩壳4向上浮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活动组设于所述下部散热组件2的上方,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12与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22沿上下方向相互啮合接触。本申请中,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与下部散热组件2结构类似或者说基本相同,以上部散热组件1为例,由若干片金属片沿左右方向堆叠形成,其中,通过各相邻金属片沿上下方向的延伸高度的不同,使得堆叠后形成格栅状的所述上部鳍片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可以是一件式结构,例如由一块完整的金属块切铣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所述上部鳍片12及下部鳍片22并非特指片状间隔排列的薄片体结构组合,还包括阵列式排列的多边形柱状体结构。本文中对上部鳍片12及下部鳍片22的结构命名字意不可做为限缩其范围的限定,仅仅是对结构的命名而已。
请参考图4并结合图3所示,各所述金属片沿前后方向的两端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贯穿形成有植入口120,所述植入口120沿前后方向成开口状,各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的金属片的植入口120共同组成上部散热组件1的第一植入槽1101,并形成安装开口1102。同理,下部散热组件2上亦形成有植入口120并且形成第二植入槽1201及安装开口1202。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沿前后方向的端部与下部散热组件2沿前后方向的端部于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形变间隙100。
上述弹性件3由金属材料加工形成(可以是弹簧钢等),其大致呈“Z”形状(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以为横向“M”形,未图示),包括第一端部段31、第二端部段32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段31与第二端部段32的弹性连接段33。所述第一端部段31沿前后方向由安装开口1102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植入槽1101;所述第二端部段32沿前后方向由安装开口1202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植入槽1201;所述弹性连接段33容纳于所述形变间隙100内。本申请中,所述弹性件3设有两个,分别组装于上部散热组件1和下部散热组件2的前后两端。通过弹性件3能够实现上部散热组件1和下部散热组件2的弹性结合,上部散热组件1能够相对下部散热组件2沿上下方向浮动。
使用过程中,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与下部散热组件2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时,所述上部鳍片12与下部鳍片22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与下部散热组件2沿上下方向相互远离时,所述上部鳍片12与下部鳍片22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所述弹性件3能够对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与下部散热组件2的过度相互靠近或者过度相互远离产生弹性抵抗力。
请参考图1至图3及图6所示,所述固定支架部5包括两个焊接架53、一个第一端部固定架51及一个第二端部固定架52。两个所述焊接架53分别位于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左右两端;一个第一端部固定架51及一个第二端部固定架52分别位于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焊接架53、第一端部固定架51及第二端部固定架52相互组装固定围设成框体状。其中,两个所述焊接架53对应与顶板部4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51与第二端部固定架52结构基本相同,以第一端部固定架51为例说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51和第二端部固定架52分别组装结合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沿前后方向的两端位置,用于限位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与下部散热组件2的过度相互远离。一种实施例为,第一端部固定架51的横截面大致成C形或[形,第一端部固定架51沿上下方向对应咬合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和下部散热组件2的一端的外周面。
本申请中,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和下部散热组件2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由弹性件3和固定支架部5限位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弹性件3处于沿上下方向的压缩赋能状态,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51和第二端部固定架52沿上下方向制约所述上部散热组件1和下部散热组件2。
通过本申请设计方案,能过实现上部散热组件1相对下部散热组件2沿上下方向的浮动,或者下部散热组件2相对上部散热组件1沿上下方向的浮动,当把本申请连接器组装至电子设备内后,上部散热组件1能够实现与例如电子设备的机壳有效搭接,下部散热组件2能够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有效搭接,进而实现更好的热传递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散热组件,包括上部基座及与上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上部鳍片,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间隔排列设置;
下部散热组件,包括下部基座及与下部基座结合的若干个下部鳍片,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间隔排列设置;
若干个所述上部鳍片与若干个所述下部鳍片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上下方向相互啮合接触;
至少一弹性件,形成第一端部段、第二端部段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段与第二端部段的弹性连接段,所述第一端部段与上部基座结合固定,所述第二端部段与所述下部基座结合固定,其中
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时,所述上部鳍片与下部鳍片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
当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沿上下方向相互远离时,所述上部鳍片与下部鳍片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
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靠近或者过度相互远离产生弹性抵抗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由若干片金属片沿左右方向堆叠形成和/或所述下部散热组件由若干片下金属片沿左右方向堆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基座上形成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且至少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形成开口的第一植入槽,所述第一端部段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植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入槽沿垂直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贯穿上部基座形成安装开口,所述第一端部段由所述安装开口植入所述第一植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结合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大致呈“Z”形或者横向“M”形,所述上部基座的一端与下部基座的相对一端沿上下方向之间形成形变间隙,所述弹性连接段位于所述形变间隙内。
7.一种连接器用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动式散热组件,其中还包括:
金属罩壳,形成有顶板部、由顶板部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对侧板部,所述顶板部及一对侧板部围设形成向前后方向的至少一端开口的功能空间;
开口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于所述顶板部,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结合于所述开口部位置的顶板部上;
固定支架部,将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与金属罩壳限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用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部包括第一端部固定架、第二端部固定架及焊接架;
所述焊接架与顶板部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结合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位置,第一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限位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远离;
所述第二端部固定架结合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的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位置,第二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限位所述上部散热组件与下部散热组件的过度相互远离;
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和第二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制约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使得弹性件处于沿上下方向的压缩赋能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用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浮动式散热组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焊接架与第一端部固定架及第二端部固定架相互固定围设成框体状;
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架的横截面大致成C形或[形,第一端部固定架沿上下方向对应咬合于所述上部散热组件和下部散热组件的一端的外周面。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连接器用罩组件。
CN202321519243.7U 2023-04-04 2023-06-14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Active CN2201724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9225 2023-04-04
CN202320726922 2023-04-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2447U true CN220172447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9243.7U Active CN220172447U (zh) 2023-04-04 2023-06-14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2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7763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function
US9281626B2 (en) Mating connector
US83825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compliant heat sink
TWI427872B (zh) 連接器
CN108738278B (zh) 用于电连接器组件的散热器
JP4632289B2 (ja) プラグ接続可能な電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ヒートシンク付きリセプタクル
US8599559B1 (en) Cage with a heat sink mounted on its mounting side and an EMI gasket with its finger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mounting side
US9666997B1 (en) Gasket plate for a receptacle assembl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25408B2 (en) Connector module assembly having a gasket plate
TWI427873B (zh) 連接器
US114959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for connecting between two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CN110459920B (zh) 差分接触模块及差分连接器、差分对屏蔽结构
US6860643B2 (en) Optical connector with a surface mounted shield
CN220172447U (zh) 一种浮动式散热组件、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CN220306566U (zh) 一种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CN114885581A (zh) 浮动式散热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TWI801957B (zh) 電連接器
CN220324775U (zh) 一种连接器用罩组件及连接器
CN106898913B (zh) 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可插拔连接器
CN209981590U (zh) 电连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09981646U (zh) 一种连接器和连接组件
US20240146003A1 (en) Contact and Shield Configuration for Ground Current Optimization
CN116709733A (zh) 沉浮式散热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