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9669U -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9669U
CN220169669U CN202320801578.1U CN202320801578U CN220169669U CN 220169669 U CN220169669 U CN 220169669U CN 202320801578 U CN202320801578 U CN 202320801578U CN 220169669 U CN220169669 U CN 220169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duct
branch pipe
cavity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15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隗娜
葛薇薇
王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z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z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15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9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9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9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蓄热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包括蓄热组件、循环组件和导热油换热组件;电缆接口设置在机组外壳的侧壁上,机组外壳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第一蓄热体上设有多个第一内部通道,第二蓄热体上设有多个第二内部通道,第一内部通道与第二内部通道内均穿插有加热体,加热体与电缆接口连接。该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设备,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低谷相对廉价的电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可选择利用分流式电蓄能进行导热油换热供给使用终端,能够有效降低热量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以及导热油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蓄热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背景技术
导热油是一种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专用油品。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固体蓄热方式对导热油进行换热后供给使用终端。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导热油换热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固体蓄热方式仍然存在不足,存在没有根据使用终端用量的多少进行导热油换热,造成部分热量不必要的浪费,导致热能利用效率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包括:
蓄热组件,包括机组外壳和电缆接口,电缆接口设置在机组外壳的侧壁上,机组外壳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上方,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且在第一蓄热体两侧预留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且在第二蓄热体两侧预留有第三内腔和第四内腔,第一蓄热体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内部通道,第一内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通,第二蓄热体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内部通道,第二内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内腔和第四内腔相通,第一内部通道与第二内部通道内均穿插有加热体,加热体与电缆接口连接;
循环组件,包括第一主风道管、第二主风道管、第一风道支管、第二风道支管、第三风道支管、第四风道支管和由电机驱动的风机,第一主风道管、第二主风道管和风机均设置在机组外壳外,第一主风道管的入风口与风机连通,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风道支管和第二风道支管的入风口连通,第一风道支管的出风口与第一内腔连通,第二风道支管的出风口与第三内腔连通,第二主风道管的出风口与风机连通,入风口分别与第三风道支管和第四风道支管的出风口连通,第三风道支管的入风口与第二内腔连通,第四风道支管的入风口与第四内腔连通,第一风道支管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一风道阀,第二风道支管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二风道阀,第三风道支管上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三风道阀,第四风道支管上其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四风道阀;
导热油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第二主风道管内,换热器位于其迎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进口连接,位于其背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的出口连接。
优选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内壁上均敷设有保温隔热层。
优选地,第一蓄热体的顶部和第二蓄热体的底部均设有绝缘层。
优选地,第一内部通道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一蓄热体侧壁,且多个第一内部通道沿第一蓄热体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第二内部通道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二蓄热体侧壁,且多个第二内部通道沿第二蓄热体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
优选地,蓄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电缆接口设置有两组,穿插在第一内部通道的加热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片与其中一组电缆接口连接,穿插在第二内部通道的加热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片与另一组电缆接口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均与其所对应连接的电缆接口之间设有瓷套。
优选地,第一蓄热体与第二蓄热体均为高比热镁合金蓄热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外部高压电通过电缆接口对加热体进行通电,蓄热体(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通过加热体进行加热,并将热能并存储起来。当需要向供热终端供给恒温导热油时,根据需求量的多少进行可选择供给,当需求量较大时,通过启动风机,同时打开第一风道阀、第二风道阀、第三风道阀和第四风道阀,使风通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将储存在蓄热体(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内的热量分别汇集到第二主风道管,并流动进入导热油换热组件的换热器上,使通过导热油进口来的导热油升温后从导热油出口流向使用终端,并可通过风机的频率来控制导热油的温度;热交换后的冷风再从第二主风道管的出风口重新进入第一主风道管实现循环使用。当需求量较小时,可选择只打开第一风道阀和第三风道阀,通过使用第一蓄热体存储的热量对通过换热器里导热油进行换热后供给使用终端;或者只打开第二风道阀和第四风道阀,通过使用第二蓄热体存储的热量对通过换热器里导热油进行换热后供给使用终端;或者可供选择存储在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的热量先后使用。
通过上述设计,该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设备,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低谷相对廉价的电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可选择利用分流式电蓄能进行导热油换热供给使用终端,能够有效降低热量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以及导热油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该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设备包括蓄热组件、循环组件和导热油换热组件,其中:
蓄热组件,包括机组外壳10和电缆接口11,电缆接口11设置在机组外壳10的侧壁上,机组外壳10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上方,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12,且在第一蓄热体12两侧预留有第一内腔13和第二内腔14,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15,且在第二蓄热体15两侧预留有第三内腔16和第四内腔17,第一蓄热体12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内部通道121,第一内部通道1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13和第二内腔14相通,第二蓄热体15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内部通道151,第二内部通道1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内腔16和第四内腔17相通,第一内部通道121与第二内部通道151内均穿插有加热体1251,加热体1251与电缆接口11连接;
循环组件,包括第一主风道管20、第二主风道管21、第一风道支管22、第二风道支管23、第三风道支管24、第四风道支管25和由电机驱动的风机26,第一主风道管20、第二主风道管21和风机26均设置在机组外壳10外,第一主风道管20的入风口与风机26连通,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风道支管22和第二风道支管23的入风口连通,第一风道支管22的出风口与第一内腔13连通,第二风道支管23的出风口与第三内腔16连通,第二主风道管21的出风口与风机26连通,入风口分别与第三风道支管24和第四风道支管25的出风口连通,第三风道支管24的入风口与第二内腔14连通,第四风道支管25的入风口与第四内腔17连通,第一风道支管22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一风道阀221,第二风道支管23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二风道阀231,第三风道支管24上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三风道阀241,第四风道支管25上其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四风道阀251;
导热油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30,换热器30设置在第二主风道管21内,换热器30位于其迎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进口31连接,位于其背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出口32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体1251可以加热管、加热丝等,优选加热管;风机26可以采用变频风机。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期,外部高压电通过电缆接口11对加热体1251进行通电,蓄热体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通过穿插在其内部通道第一内部通道121和第二通道的加热体1251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进行加热,蓄热体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则会快速吸收热能并存储起来。其次,当需要向供热终端供给恒温导热油时,根据需求量的多少进行可选择供给,当需求量较大时,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启动风机26,同时打开第一风道阀221、第二风道阀231、第三风道阀241和第四风道阀251,使风通过第一主风道管20,然后通过第一风道支管22和第二风道支管23分别进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通过蓄热体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的内部通道第一内部通道121和第二内部通道151将储存在蓄热体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内的热量分别通过第三风道支管24和第四风道支管25汇集到第二主风道管21,并流动进入导热油换热组件的换热器30上,使通过导热油进口31来的导热油升温后从导热油出口32流向使用终端,并可通过风机26的频率来控制导热油的温度。最后,热交换后的冷风再从第二主风道管21的出风口重新进入第一主风道管20实现循环使用。当需求量较小时,可选择只打开第一风道阀221和第三风道阀241,通过使用第一蓄热体12存储的热量对通过换热器30里导热油进行换热后供给使用终端;或者只打开第二风道阀231和第四风道阀251,通过使用第二蓄热体15存储的热量对通过换热器30里导热油进行换热后供给使用终端;或者可供选择存储在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的热量先后使用;具体操作过程和上述类似就不过多赘述。
通过上述设计,该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设备,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低谷相对廉价的电能,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储存在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中,以便供给使用导热油进行换热的终端,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可选择利用分流式电蓄能进行导热油换热供给使用终端,能够有效降低热量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以及导热油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内壁上均敷设有保温隔热层18;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保温效果。
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第一蓄热体12的顶部和第二蓄热体15的底部均设有绝缘层19;可以有效提高该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通道121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一蓄热体12侧壁,且多个第一内部通道121沿第一蓄热体12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第二内部通道151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二蓄热体15侧壁,且多个第二内部通道151沿第二蓄热体15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加热更加均匀,大大提高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存储热量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蓄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片111和第二连接片112,电缆接口11设置有两组,穿插在第一内部通道121的加热体125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111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片111与其中一组电缆接口11连接,穿插在第二内部通道151的加热体125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112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片112与另一组电缆接口11连接;第一连接片111与第二连接片112均与其所对应连接的电缆接口11之间设有瓷套113。加热体1251之间通过连接片(第一连接片111或第二连接片112)进行串并联连接,连接片(第一连接片111或第二连接片112)与瓷套113连接,外部高压电通过电缆接口11与瓷套113连接通电,便于加热体1251对蓄热体第一蓄热体12和第二蓄热体15进行有效加热。
本实施例中,第一蓄热体12与第二蓄热体15均为高比热镁合金蓄热体;通过采用高比热镁合金蓄热体作为储热单元,蓄热量高,耐高温,可以有效提高蓄热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热组件,包括机组外壳(10)和电缆接口(11),电缆接口(11)设置在机组外壳(10)的侧壁上,机组外壳(10)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上方,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蓄热体(12),且在第一蓄热体(12)两侧预留有第一内腔(13)和第二内腔(14),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蓄热体(15),且在第二蓄热体(15)两侧预留有第三内腔(16)和第四内腔(17),第一蓄热体(12)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内部通道(121),第一内部通道(1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13)和第二内腔(14)相通,第二蓄热体(15)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内部通道(151),第二内部通道(1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内腔(16)和第四内腔(17)相通,第一内部通道(121)与第二内部通道(151)内均穿插有加热体(1251),加热体(1251)与电缆接口(11)连接;
循环组件,包括第一主风道管(20)、第二主风道管(21)、第一风道支管(22)、第二风道支管(23)、第三风道支管(24)、第四风道支管(25)和由电机驱动的风机(26),第一主风道管(20)、第二主风道管(21)和风机(26)均设置在机组外壳(10)外,第一主风道管(20)的入风口与风机(26)连通,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风道支管(22)和第二风道支管(23)的入风口连通,第一风道支管(22)的出风口与第一内腔(13)连通,第二风道支管(23)的出风口与第三内腔(16)连通,第二主风道管(21)的出风口与风机(26)连通,入风口分别与第三风道支管(24)和第四风道支管(25)的出风口连通,第三风道支管(24)的入风口与第二内腔(14)连通,第四风道支管(25)的入风口与第四内腔(17)连通,第一风道支管(22)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一风道阀(221),第二风道支管(23)上且靠近其入风口处设有第二风道阀(231),第三风道支管(24)上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三风道阀(241),第四风道支管(25)上其靠近其出风口处设有第四风道阀(251);
导热油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30),换热器(30)设置在第二主风道管(21)内,换热器(30)位于其迎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进口(31)连接,位于其背风面的顶部与导热油出口(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内壁上均敷设有保温隔热层(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蓄热体(12)的顶部和第二蓄热体(15)的底部均设有绝缘层(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部通道(121)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一蓄热体(12)侧壁,且多个第一内部通道(121)沿第一蓄热体(12)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第二内部通道(151)沿水平方向垂直第二蓄热体(15)侧壁,且多个第二内部通道(151)沿第二蓄热体(15)侧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依次平行等距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片(111)和第二连接片(112),电缆接口(11)设置有两组,穿插在第一内部通道(121)的加热体(125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111)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片(111)与其中一组电缆接口(11)连接,穿插在第二内部通道(151)的加热体(125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112)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片(112)与另一组电缆接口(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片(111)与第二连接片(112)均与其所对应连接的电缆接口(11)之间设有瓷套(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蓄热体(12)与第二蓄热体(15)均为高比热镁合金蓄热体。
CN202320801578.1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Active CN220169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1578.1U CN22016966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1578.1U CN22016966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9669U true CN22016966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1578.1U Active CN22016966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9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7423B (zh) 固体电蓄热装置
CN205843051U (zh) 900伏电蓄热能装置
CN107300258B (zh) 一种基于梯级储热用热的低谷电和弃风电利用装置
CN202470194U (zh) 集中储热式电采暖系统
CN211903306U (zh) 低谷电固体蓄热供暖系统
CN202254296U (zh) 移动式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供暖、制冷系统
CN203100164U (zh) 固体电蓄热装置
CN201368590Y (zh) 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
CN220169669U (zh) 一种分流式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207165708U (zh) 电池包加热及冷却装置
CN215447552U (zh) 一种固体蓄热设备的循环风结构
CN202470421U (zh) 一种提供直流式高温热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9797527U (zh) 一种电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CN2704788Y (zh) 一种容积式热泵型热水器装置
CN208859696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装置
CN111219882A (zh) 固体蓄热装置
CN207741183U (zh) 一种自动加湿的电暖气
CN206626999U (zh) 谷电蓄热换热器
CN2811863Y (zh) 一种空气传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381940Y (zh) 一种热水器的回流装置
CN116906876B (zh) 高温固体蓄热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9797325U (zh) 一种电蓄能供热装置
CN216080387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节能型电磁蓄热装置
CN2269544Y (zh) 一种电加热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