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4128U -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 Google Patents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4128U
CN220164128U CN202321081370.3U CN202321081370U CN220164128U CN 220164128 U CN220164128 U CN 220164128U CN 202321081370 U CN202321081370 U CN 202321081370U CN 220164128 U CN220164128 U CN 220164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stopper
mounting
guard
r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13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秋军
潘玮
李汝魁
朱军
陈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13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4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4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4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该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包括防护件和止挡件,其中,防护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杆,安装杆具有安装槽,安装杆远离防护件的一端抵接隔舱;止挡件设有两个,止挡件设于安装杆,止挡件能封堵安装槽的开口,并与安装槽围设成安装通道,斜梯的横梁穿设于两个安装通道。上述设置,使得安装槽开口能被封堵,使得攀爬人员爬梯时碰到隔舱斜梯保护圈后,能避免隔舱斜梯保护圈出现晃动的情况,更不会导致隔舱斜梯保护圈向上移动并和横梁发生脱离,对攀爬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Description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背景技术
隔舱斜梯是船体内部上下通行的唯一途径,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人员上下攀爬时带来的高坠风险,
目前生产现场施工过程中船体内部上下都是通过隔舱进行通行,其中个别船型隔舱底部有一段上下通行的斜梯,其高度在4.5米—4.8米之间。雨天员工上下斜梯时攀爬不当、重心不稳或脚下打滑时容易造成坠落风险存在高坠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隔舱斜梯保护圈,以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减少事故发生率。
但是,现有的隔舱斜梯保护圈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斜梯的横梁上,由于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安装槽开口向下,导致攀爬人员,尤其是冬天穿棉衣的攀爬人员爬梯时碰到隔舱斜梯保护圈后,隔舱斜梯保护圈容易出现晃动,甚至和横梁发生脱离,对攀爬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此,亟需研究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以解决攀爬人员爬梯过程碰到隔舱斜梯保护圈后导致隔舱斜梯保护圈发生晃动甚至和横梁发生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以解决攀爬人员爬梯过程碰到隔舱斜梯保护圈后导致隔舱斜梯保护圈发生晃动甚至和横梁发生脱离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该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防护件的一端抵接隔舱;
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止挡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杆,所述止挡件能封堵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并与所述安装槽围设成安装通道,斜梯的横梁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通道。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件,且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打开;所述安装槽的开口被位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止挡件封堵。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件和所述防护件二者中,一个设有转动销,另一个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销穿设于所述转动孔中。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销包括螺钉,所述转动孔设于所述止挡件,所述转动销穿过所述转动孔并连接于所述防护件。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销包括螺母,所述防护件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销穿过所述转动孔和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孔设于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隔舱。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孔为长条孔,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到所述转动孔之间的最小距离L1小于所述转动销和所述隔舱之间的垂直距离L2,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到所述转动孔之间的最大距离L3大于所述转动销和所述隔舱之间的垂直距离L2。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件呈长条状,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止挡件呈水平状态。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斜面和所述隔舱平行。
作为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销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防护件于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隔舱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该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通过设置止挡件,使得安装槽开口能被封堵,使得攀爬人员爬梯时碰到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后,能避免隔舱斜梯保护圈出现晃动的情况,更不会导致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向上移动并和横梁发生脱离,对攀爬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隔舱和斜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止挡件位于第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隔舱和斜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止挡件位于第二状态。
图中:
100、防护件;110、安装杆;111、第一杆;112、第二杆;113、安装槽;
200、止挡件;210、转动孔;220、斜面;
300、转动销;
400、隔舱;
500、斜梯;5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该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包括防护件100和止挡件200,其中,防护件1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杆110,安装杆110具有安装槽113,安装杆110远离防护件100的一端抵接隔舱400;止挡件200设有两个,两个止挡件200分别设于两个安装杆110,止挡件200能封堵安装槽113的开口,并与安装槽113围设成安装通道,斜梯500的横梁510穿设于两个安装通道。
上述设置,使得安装槽113开口能被封堵,使得攀爬人员爬梯时碰到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后,能避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出现晃动的情况,更不会导致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和横梁510发生脱离,对攀爬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该设置成本低,作用大,使用方便,一次制作长期使用。
防护件100整体呈圆弧形,安装到斜梯500的横梁510的防护件100和横梁510围设成安全通道,攀爬人员能在安全通道内攀爬。
止挡件200转动连接于防护件100,且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止挡件200位于第一状态时,安装槽113的开口打开;安装槽113的开口被位于第二状态的止挡件200封堵。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止挡件200和防护件100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从而使得安装通道的尺寸可以调整,从而能将横梁510夹紧;另一方面,使得止挡件200和防护件100始终连在一起,避免零件丢失。
具体地,止挡件200和防护件100二者中,一个设有转动销300,另一个设有转动孔210,转动销300穿设于转动孔210中。
本实施例中,转动销300包括螺钉,转动孔210设于止挡件200,转动销300穿过转动孔210并连接于防护件100。该设置使得螺钉拧紧的状态下,可以将止挡件200和和防护件100固定,从而使得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和横梁51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实施例中,转动销300包括螺母,防护件100设有安装孔,转动销300穿过转动孔210和安装孔并与螺母螺纹配合。螺母焊接在防护件1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防护件100上设置螺孔。
转动孔210设于止挡件200的一端,止挡件200位于第二状态时,止挡件200的另一端连接于隔舱400。上述设置使得安装槽113得到了有效封堵。其中,止挡件200呈长条状。
参照图2所示,转动孔210为长条孔,止挡件200的另一端到转动孔210之间的最小距离L1小于转动销300和隔舱400之间的垂直距离L2,止挡件200的另一端到转动孔210之间的最大距离L3大于转动销300和隔舱400之间的垂直距离L2。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与止挡件200的延伸方向一致。借助上述设置,使得止挡件200可以先固定在防护件100上,当防护件100的安装槽113卡接于横梁510上后,将垂直向下的止挡件200向上移动,使得抵接于转动孔210的上端的侧壁的转动销300抵接于转动孔210的下端的侧壁,然后转动止挡件200使得止挡件200的另一端越过隔舱400和转动销300之间的垂直连线,然后将止挡件200向左移动,使得抵接于转动孔210的下端的侧壁的转动销300向转动孔210的另一端移动,当止挡件200抵接隔舱400时,通过转动销300将止挡件200和防护件100螺接并锁紧。
本实施例中,安装杆1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呈夹角设置,安装槽113位于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之间。第一杆111和防护件100连接,第二杆112和隔舱400抵接。止挡件200呈长条状,止挡件200位于第二状态时,止挡件200呈水平状态。其中,止挡件200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杆110和隔舱400的抵接点的上侧。该设置使得攀爬人员向上攀爬过程碰到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后,止挡件200可以起到止挡作用,从而限制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绕横梁510发生转动。
为提高和隔舱400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止挡件200的另一端设有斜面220,止挡件200位于第二状态时,斜面220和隔舱400平行,本实施例中,止挡件200位于第二状态时,斜面220贴合于隔舱400。
参照图2所示,由于安装槽113的开口向下,本实施例中,转动销300于防护件100的安装位置位于防护件100于安装槽113远离隔舱400的一侧。即安装孔位于防护件100于安装槽113远离隔舱400的一侧。其中,止挡件200呈板状结构。具体地,止挡件200为扁钢。安装槽113的槽底形状与横梁510的横截面相适配。具体地,横梁51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进一步防止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绕横梁510发生转动。本实施例中,横梁510的横截面为方形。
本实施例中,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采用挂钩形式,安装与拆除便捷。取消了繁琐的作业工序只需要往横梁510上一挂就能完成安装。大大降低了对于安装区域的破坏。无需前期的准备工作随时可以安装和拆除。一人就可以完成安装及拆除,简化了繁琐的安装工序并释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安装时产生的破坏区域少,减少了修补、打磨等工作量,降低工作成本。取消了电焊固定立杆这道工序,大大的降低了对船体本身的破坏。拆除时无需像以前一样对固定立杆进行切割拆除,减少工作量的同时避免了后续的修补和打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件(100),所述防护件(1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杆(110),所述安装杆(110)具有安装槽(113),所述安装杆(110)远离所述防护件(100)的一端抵接隔舱(400);
止挡件(200),所述止挡件(2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止挡件(200)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杆(110),所述止挡件(200)能封堵所述安装槽(113)的开口,并与所述安装槽(113)围设成安装通道,斜梯(500)的横梁(510)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00)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件(100),且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止挡件(200)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安装槽(113)的开口打开;所述安装槽(113)的开口被位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止挡件(200)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00)和所述防护件(100)二者中,一个设有转动销(300),另一个设有转动孔(210),所述转动销(300)穿设于所述转动孔(21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00)包括螺钉,所述转动孔(210)设于所述止挡件(200),所述转动销(300)穿过所述转动孔(210)并连接于所述防护件(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00)包括螺母,所述防护件(100)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销(300)穿过所述转动孔(210)和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210)设于所述止挡件(200)的一端,所述止挡件(200)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止挡件(20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隔舱(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210)为长条孔,所述止挡件(200)的另一端到所述转动孔(210)之间的最小距离L1小于所述转动销(300)和所述隔舱(400)之间的垂直距离L2,所述止挡件(200)的另一端到所述转动孔(210)之间的最大距离L3大于所述转动销(300)和所述隔舱(400)之间的垂直距离L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00)呈长条状,所述止挡件(200)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止挡件(200)呈水平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00)的另一端设有斜面(220),所述止挡件(200)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斜面(220)和所述隔舱(400)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00)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防护件(100)于所述安装槽(113)远离所述隔舱(400)的一侧。
CN202321081370.3U 2023-05-08 2023-05-08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Active CN220164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1370.3U CN220164128U (zh) 2023-05-08 2023-05-08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1370.3U CN220164128U (zh) 2023-05-08 2023-05-08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4128U true CN220164128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1370.3U Active CN220164128U (zh) 2023-05-08 2023-05-08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4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64128U (zh) 防脱离隔舱斜梯保护圈
CN20173754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厢锁定装置
CN102556890B (zh) 自升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CN218912806U (zh) 一种锚索钻机钻杆半自动化安全防护装置
CN116442172A (zh) 锚索防护套安装和拆除工具
KR200457436Y1 (ko) 주상 안전 유닛
CN207420080U (zh) 一种门窗洞口外防护架
CN110965797A (zh) 一种钢梁临边防护装置
CN20800823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检修用爬梯
CN21415832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包锁定结构的减震防坠锚点设备
CN219874849U (zh) 一种桥架盖板固定装置
CN210105360U (zh) 一种可调节固定的洞口防护装置
CN203389284U (zh) 攀爬防护结构
CN218261690U (zh) 一种塔吊过桥装置
CN203847135U (zh) 单体液压支柱安全保护装置
CN111998317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防护式铁道信号设备安装支架
CN205021402U (zh) 珩磨机辅助工作台
CN204166735U (zh) 垂直爬梯瞬间反倒体验设备
CN216663842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17689248U (zh) 一种便于检测高处的电力设备用绝缘检测装置
CN203319451U (zh) 升降机用配重端钢丝绳
CN21295758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升降机
CN219754103U (zh) 一种水平洞口防护装置
CN2185089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车
CN219175014U (zh) 一种桥面施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