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8024U -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8024U
CN220158024U CN202321404179.8U CN202321404179U CN220158024U CN 220158024 U CN220158024 U CN 220158024U CN 202321404179 U CN202321404179 U CN 202321404179U CN 220158024 U CN220158024 U CN 220158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tube
clinical care
tube body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41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善彬
汪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4041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8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8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8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一褶皱管,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二褶皱管,第二管体上设置用于将吸管卡接在杯子上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的底座,底座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两个卡板;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组件可完成吸管与水杯的固定,避免吸管在水杯内晃动,从而大大降低卧床患者的饮水难度,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此外,通过易撕线可方便的将吸管的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沿易撕线撕裂下来,从而起到调节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长度的作用,使吸管与不同规格的水杯都能匹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形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主要是运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帮助人们吸食饮料、奶茶等液体。目前,市面上常用吸管可分为直管和可弯曲两种。参照图1,现有技术可弯曲的吸管包括两个管体(2)和连接在两个管体(2)之间的褶皱管(3)。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5万长期卧床病人,同时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2.49亿,占总人口数的17.9%,其中7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16.6%的老人是失能老人。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对于这些卧床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吃喝须由陪护人员辅助。例如当患者需要饮水时,陪护人员先将患者从病床上扶起保持患者上半身倾斜,将吸管放入到水杯中,用一只手支撑患者的背部,另一只手端起水杯,再将吸管送入患者口中。上述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吸管是活动的,吸管并没有与水杯固定,因此患者不容易含住吸管,给患者饮水增加了困难;二、由于传统吸管的长短规格都是一致的,当吸管的管体长度小于水杯的高度时,吸管就无法伸入到杯底,也就无法喝到水杯下部的水,当吸管的管体长度大于水杯的高度时,吸管容易从水杯中掉落;三、传统吸管只有一个褶皱管,其弯形能力有限,两个管体之间一般弯成L形使用(如图1所示),这样的设计对于卧床病人存在几个弊端:①露出水杯的管体一般是朝下,不利于患者吮吸;②由于这种L形管灵活性差,通常在喂养卧床病人时,需要把水杯倾斜配合病人体位,这样增加了水杯内液体侧漏;③这种L形的吸管在水杯倾斜时,至于杯中的一段只能保持直线状,不能让患者吮吸到杯底的液体。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17827456U公开了一种可弯曲多段式纸吸管,包括吸口管和直管,所述吸口管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折弯管,所述第一折弯管内壁下端活动套设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外壁靠下端活动套接有第二折弯管,所述直管固定设置于第二折弯管下端面,所述直管内壁下端活动套设有第二插接件。该专利设置有两个折弯管,解决了上述缺陷三,但是也未解决上述缺陷一和缺陷二,因此存在相同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吸管无法与水杯固定导致卧床患者饮水难度大,以及吸管长度不可调节以适应杯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一褶皱管,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二褶皱管,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用于将吸管卡接在杯子上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的底座,底座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两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的距离与杯子的壁厚匹配。
进一步的是,卡板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卡条。
进一步的是,卡条的截面为锥形。
进一步的是,底座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第二管体相连。
进一步的是,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上设置有若干易损式的压印,所述压印沿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的径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相邻所述压印之间间隔20mm~40mm。
进一步的是,相邻所述压印之间间隔30mm。
进一步的是,第二管体的长度为20mm~50mm。
进一步的是,卡接组件由硬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第一管体、第一褶皱管、第二管体、第二褶皱管和第三管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制备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吸管设置有两个褶皱管,因此吸管可弯折成多种形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以及使用环境的需求任意弯折吸管,以达到舒适的饮水姿态。
2、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组件可完成吸管与水杯的固定,避免吸管在水杯内晃动,从而大大降低卧床患者的饮水难度,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易撕线可方便的将吸管的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沿易撕线撕裂下来,从而起到调节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长度的作用,使吸管与不同规格的水杯都能匹配,满足卧床患者饮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可弯曲的吸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形态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形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形态图。
图中标记为:
1、水杯;2、管体;3、褶皱管;
4、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第一褶皱管;8、第二褶皱管;
401、易撕线;501、底座;502、卡板;503、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2~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和第三管体6,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一褶皱管7,第二管体5和第三管体6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二褶皱管8。相比于传统只有一个褶皱管的可弯折吸管而言,本实施例的吸管设置有两个褶皱管,因此本实施例的吸管可弯折成多种形态,例如弯折成L形、U形、拱形等,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上述只是展示了吸管弯折的三种形态,但本实施例的吸管不仅限于上述三种形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以及使用环境的需求任意弯折吸管,以达到舒适的饮水姿态。本实施例的吸管采用塑料制成,吸管可通过热压或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再将成型后的吸管进行褶皱加工,通过专门的褶皱机在吸管对应部位加工出第一褶皱管和第二褶皱管即可。
其中,为解决吸管与水杯之间的固定问题,参照图3,本实施例在第二管体5上设置用于将吸管卡接在杯子上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第二管体5固定连接的底座501,底座501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两个卡板502,两个卡板502之间的距离与杯子的壁厚匹配。使用时,将卡接组件的两个卡板卡接在水杯顶部杯壁的两侧即可完成吸管与水杯的固定。在吸管完成固定后,吸管在水杯上的位置也就固定,也就避免了吸管在水杯内晃动。当卧床患者需要饮水时,就可轻而易举的含住吸管饮水,大大降低了卧床患者的饮水难度,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为保证卡接组件与水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参照图3,本实施例在两个所述卡板502相对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卡条503。卡条的设置减小了两个卡板之间的距离,可使吸管牢固的卡接在水杯上。
为进一步提高卡接组件与水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参照图3,本实施例将卡条503的截面设置为锥形。
为保证底座与第二管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底座501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第二管体5相连。
为保证卡接组件的强度,本实施例的卡接组件由硬质塑料制成,而且塑料材质的卡接组件可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变形,使两卡板之间的距离在一定区间内改变,从而使之适用于一定壁厚范围的杯子。
第二管体的长度不能设置过长,也不能设置过短,设置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吸管与水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为此,本实施例将第二管体5的长度为30mm。
实施例二
传统吸管的长短规格都是一致的,当吸管的管体长度小于水杯的高度时,吸管就无法伸入到杯底,也就无法喝到水杯下部的水,当吸管的管体长度大于水杯的高度时,吸管容易从水杯中掉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吸管,参图2、图4和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第一管体4和第三管体6上设置有若干易损式的易撕线401,所述易撕线401沿第一管体4和第三管体6的径向布置,相邻所述易撕线401之间间隔30mm。易撕线就是方便撕开的一道压线,是通过易撕线激光打标机制作而成,并不影响吸管的气密性,易撕线工艺应用领域广阔,像很多现有技术的纸质或塑料袋上都有应用。本实施例通过易撕线可很方便的将吸管的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沿易撕线撕裂下来,从而起到调节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长度的作用,从而使第一管体与水杯的高度匹配,可与不同规格的水杯匹配,第一管体可伸入到水杯的下部,满足卧床患者饮水;调节第三管体的长度也可使卧床患者处于较为舒适的姿态饮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包括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和第三管体(6),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一褶皱管(7),第二管体(5)和第三管体(6)之间设置有可弯曲的第二褶皱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上设置用于将吸管卡接在杯子上的卡接组件;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第二管体(5)固定连接的底座(501),底座(501)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两个卡板(502),两个卡板(502)之间的距离与杯子的壁厚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板(502)相对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卡条(5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503)的截面为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1)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第二管体(5)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4)和第三管体(6)上设置有若干易损式的易撕线(401),所述易撕线(401)沿第一管体(4)和第三管体(6)的径向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易撕线(401)之间间隔20mm~4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易撕线(401)之间间隔3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的长度为20mm~5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由硬质塑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4)、第一褶皱管(7)、第二管体(5)、第二褶皱管(8)和第三管体(6)采用一体成型的制备工艺。
CN202321404179.8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Active CN220158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4179.8U CN220158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4179.8U CN220158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8024U true CN220158024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4179.8U Active CN220158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8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58024U (zh)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多段弯曲的吸管
CN213666059U (zh) 一种造口袋
CN209915627U (zh) 多段式饮管及杯盖组件
CN111671652A (zh) 一种可以增加婴儿吸吮时口唇接触面的奶瓶
CN2501412Y (zh) 防漏蛇形吸管杯
CN206462755U (zh) 相连折叠双纸杯
CN201131926Y (zh) 卧床病人护理杯
CN215348250U (zh) 一种适用于卧床患者的吸管
CN218978555U (zh) 一种防撕裂塑料吸管
KR200440207Y1 (ko) 드링크 가이드가 부착된 종이컵
CN205144835U (zh) 尿套
CN217286655U (zh) 一种吸奶时防止乳头变形和乳晕疼痛的吸奶器
CN215839843U (zh) 女性接尿器
CN213220319U (zh) 一种氧气湿化瓶外表冷凝水收集装置
CN101006908A (zh) 便携式一次性纸尿壶
CN202525755U (zh) 一种卧床病人护理杯
CN218944089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使用防痰液喷溅的装置
CN2820212Y (zh) 带有口塞固定装置的气管插管
CN2702741Y (zh) 卧床病人用饮水器
CN2456582Y (zh) 蛇形吸管杯
CN217310778U (zh) 一种造口造瘘凹凸造口袋装置
CN220025462U (zh) 适用于患者护理的一次性大便器
CN207400928U (zh) 携带式奶瓶
CN209864679U (zh) 弯式口服液吸管
US20240082045A1 (en) Urination funnel for use with medical suction canister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