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7215U -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7215U
CN220157215U CN202321408880.7U CN202321408880U CN220157215U CN 220157215 U CN220157215 U CN 220157215U CN 202321408880 U CN202321408880 U CN 202321408880U CN 220157215 U CN220157215 U CN 220157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support
greenhouse
fixedly arranged
adjus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88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yang Junju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yang Junju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yang Junju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yang Junju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88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7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7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7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包括大棚顶部支架,棚顶支撑板,支撑架,多层调整结构,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其中:棚顶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的两端,且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棚顶支撑板的底部,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多层调整结构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的下方,且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层调整结构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大棚顶部支架和多层调整结构的设置,可以在路径上进行食用菌的栽培,可以使所有的食用菌栽培架均被人员所接触到。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培育主要是在大棚中进行培育,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产量,食用菌的菌棒通过货架和吊挂进行码放,在食用菌生栽培程中,需要定期的对食用菌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食用菌栽培大棚依然存在着无法在路径上进行食用菌的栽培,不能使所有的食用菌栽培架均被人员所接触到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以解决现有的食用菌栽培大棚依然存在着无法在路径上进行食用菌的栽培,不能使所有的食用菌栽培架均被人员所接触到的问题。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包括大棚顶部支架,棚顶支撑板,支撑架,多层调整结构,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其中:棚顶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的两端,且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棚顶支撑板的底部,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多层调整结构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的下方,且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层调整结构的两端。
多层调整结构包括主体安装架,定滑轮,牵引钢缆,安装支撑板和曳引机构,且主体安装架最少采用两对,并分别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的下方,该主体安装架两两为一对;所述定滑轮分别通过轴体安装在主体安装架的内部,且定滑轮最少采用两对,且两两为一对;所述牵引钢缆分别搭设在两对定滑轮的表面,并向下延伸;所述牵引钢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撑板;所述两组安装支撑板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
大棚顶部支架均采用钢结构后,且大棚顶部支架采用4根钢制金属杆组成,该大棚顶部支架的两端通过棚顶支撑板形成一个金属支撑结构;所述大棚顶部支架的内部形成一个空间,该大棚顶部支架内部的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曳引电机;所述大棚顶部支架内部的曳引电机与曳引机构进行连接固定,用于形成栽培大棚的顶部,并与棚顶支撑板和支撑架形成食用菌栽培大棚,且可以通过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形成多层,以方便大量使用均的栽培。
多层调整结构采用若干定滑轮形成的悬吊结构,且多层调整结构内部牵引钢缆两端通过安装支撑板连接到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该多层调整结构一端的第二栽培支架的重量小于第一栽培支架的重量;所述曳引机构仅安装在第一栽培支架的顶部,并与大棚顶部支架内部的曳引电机进行连接固定,在普通的栽培大棚种为了留出人员走动的过道,过道处自然无法形成栽培食用菌的空间,而多层调整结构的参与,可以使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依次的升降,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均可在上升后留出人员过道,供人员通过,且不会影响栽培支架的使用,因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重量不一样,第一栽培支架会率先落下,在需要第二栽培支架落下时,仅通过曳引机构的拉升第一栽培支架即可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大棚顶部支架的设置,用于形成栽培大棚的顶部,并与棚顶支撑板和支撑架形成食用菌栽培大棚,且可以通过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形成多层,以方便大量使用均的栽培。
2.本实用新型多层调整结构的设置,在普通的栽培大棚种为了留出人员走动的过道,过道处自然无法形成栽培食用菌的空间,而多层调整结构的参与,可以使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依次的升降,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均可在上升后留出人员过道,供人员通过,且不会影响栽培支架的使用,因第一栽培支架和第二栽培支架重量不一样,第一栽培支架会率先落下,在需要第二栽培支架落下时,仅通过曳引机构的拉升第一栽培支架即可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
大棚顶部支架1,棚顶支撑板2,支撑架3,多层调整结构4,主体安装架41,定滑轮42,牵引钢缆43,安装支撑板44,曳引机构45,第一栽培支架5,第二栽培支架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包括大棚顶部支架1,棚顶支撑板2,支撑架3,多层调整结构4,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其中:棚顶支撑板2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两端,且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棚顶支撑板2的底部,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多层调整结构4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下方,且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分别固定安装在多层调整结构4的两端。
多层调整结构4包括主体安装架41,定滑轮42,牵引钢缆43,安装支撑板44和曳引机构45,且主体安装架41最少采用两对,并分别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下方,该主体安装架41两两为一对;所述定滑轮42分别通过轴体安装在主体安装架41的内部,且定滑轮42最少采用两对,且两两为一对;所述牵引钢缆43分别搭设在两对定滑轮42的表面,并向下延伸;所述牵引钢缆43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撑板44;所述两组安装支撑板44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
大棚顶部支架1均采用钢结构后,且大棚顶部支架1采用4根钢制金属杆组成,该大棚顶部支架1的两端通过棚顶支撑板2形成一个金属支撑结构;所述大棚顶部支架1的内部形成一个空间,该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曳引电机;所述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曳引电机与曳引机构45进行连接固定,用于形成栽培大棚的顶部,并与棚顶支撑板2和支撑架3形成食用菌栽培大棚,且可以通过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形成多层,以方便大量使用均的栽培;多层调整结构4采用若干定滑轮形成的悬吊结构,且多层调整结构4内部牵引钢缆43两端通过安装支撑板44连接到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该多层调整结构4一端的第二栽培支架6的重量小于第一栽培支架5的重量;所述曳引机构45仅安装在第一栽培支架5的顶部,并与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曳引电机进行连接固定,在普通的栽培大棚种为了留出人员走动的过道,过道处自然无法形成栽培食用菌的空间,而多层调整结构4的参与,可以使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依次的升降,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均可在上升后留出人员过道,供人员通过,且不会影响栽培支架的使用,因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重量不一样,第一栽培支架5会率先落下,在需要第二栽培支架6落下时,仅通过曳引机构45的拉升第一栽培支架5即可完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顶部支架(1),棚顶支撑板(2),支撑架(3),多层调整结构(4),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其中:棚顶支撑板(2)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两端,且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棚顶支撑板(2)的底部,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多层调整结构(4)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下方,且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分别固定安装在多层调整结构(4)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调整结构(4)包括主体安装架(41),定滑轮(42),牵引钢缆(43),安装支撑板(44)和曳引机构(45),且主体安装架(41)最少采用两对,并分别安装在大棚顶部支架(1)的下方,该主体安装架(41)两两为一对;所述定滑轮(42)分别通过轴体安装在主体安装架(41)的内部,且定滑轮(42)最少采用两对,且两两为一对;所述牵引钢缆(43)分别搭设在两对定滑轮(42)的表面,并向下延伸;所述牵引钢缆(43)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撑板(44);所述两组安装支撑板(44)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顶部支架(1)均采用钢结构后,且大棚顶部支架(1)采用4根钢制金属杆组成,该大棚顶部支架(1)的两端通过棚顶支撑板(2)形成一个金属支撑结构;所述大棚顶部支架(1)的内部形成一个空间,该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曳引电机;所述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曳引电机与曳引机构(45)进行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调整结构(4)采用若干定滑轮形成的悬吊结构,且多层调整结构(4)内部牵引钢缆(43)两端通过安装支撑板(44)连接到第一栽培支架(5)和第二栽培支架(6),该多层调整结构(4)一端的第二栽培支架(6)的重量小于第一栽培支架(5)的重量;所述曳引机构(45)仅安装在第一栽培支架(5)的顶部,并与大棚顶部支架(1)内部的曳引电机进行连接固定。
CN202321408880.7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Active CN220157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880.7U CN22015721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880.7U CN22015721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7215U true CN220157215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8880.7U Active CN22015721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7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8299B (zh) 一种用于温室果蔬栽培的滑轨式吊蔓装置
CN220157215U (zh)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多层立体栽培大棚
CN204968845U (zh) 一种可调节草莓立体栽培架
CN204669995U (zh) 火龙果的生长架
CN106472296A (zh) 一种多排多层吊挂升降式栽培系统
CN212629409U (zh) 蘑菇养殖立体设备
CN206078442U (zh) 新型多排多层吊挂升降式栽培系统
CN206389868U (zh) 垂直循环农作物种植装置
CN205124776U (zh) 蚕卵平附种的催青省力装置
CN206506954U (zh) 一种葡萄栽培大棚
CN213960974U (zh) 一种玉米栽培育苗装置
CN205060970U (zh) 挂帘式叠片机
CN203399544U (zh) 一种双孢菇栽培架床
CN218218677U (zh) 一种交互升降式立体园艺无土栽培系统
CN205082280U (zh) 一种新型工业化双孢菇栽培床架
CN210683057U (zh) 一种采菇平台的升降装置
CN210480728U (zh) 一种双吊钩吊毡机构
CN212927167U (zh) 一种恒温恒湿室
CN210247777U (zh) 一种羊肚菌立体栽培装置
CN206576066U (zh) 一种水产养殖大棚
CN101352138A (zh) 一种葡萄栽培的新架式——阶梯架
CN215223534U (zh) 一种高光效双层葡萄架
CN217549837U (zh) 一种双孢菇发酵料生产用的无菌生产台
CN216795968U (zh) 一种适用于工厂化食用菌种植的装置
CN205431147U (zh) 一种双孢菇栽培架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