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6269U -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6269U
CN220156269U CN202321633301.9U CN202321633301U CN220156269U CN 220156269 U CN220156269 U CN 220156269U CN 202321633301 U CN202321633301 U CN 202321633301U CN 220156269 U CN220156269 U CN 220156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emperature
circuit
electric energ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33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琦
张起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rui Wat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rui Wat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rui Wat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rui Wat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33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6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6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6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第一测温电路、温控电路、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第一测温电路用于监测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温控电路用于当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输出给升温装置,升温装置用于当获取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时,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进行升温。其中,温控电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和调节控制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光伏电路输出的电能进行过流保护,调节控制电路用于向升温装置提供电能。由于低温时通过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进行升温,使得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蓄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很多户外设备需要用到移动储能电源进行供电,一般的移动储能电源只考虑到移动储能电源在高温环境下,如何进行降温,例如在移动储能电源上设置风扇进行散热,而并未考虑到如何在低温环境下保证移动储能电源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自适应低温环境的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第一测温电路、温控电路、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用于监测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并将监测获取的环境温度值转换成温控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与所述环境温度值成反比;
所述光伏电路用于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所述温控电路用于当所述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所述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输出给所述升温装置;
所述升温装置用于当获取所述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时,对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进行升温;
所述温控电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和调节控制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光伏连接端和温控连接端,所述光伏连接端与所述光伏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连接端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光伏电路输出的电能进行过流保护;
所述调节控制电路包括电能输入端、电能正输出端、电能负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2、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和第五电阻R15;
所述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温控连接端连接;所述电能正输出端和所述电能负输出端与所述升温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升温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连接,用于所述温控电信号的输入;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正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
第二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
第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
第四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第五电阻R1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漏极与所述电能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源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所述第一二极管D11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12并联,并联后的正连接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并联后的负连接端与所述电能正输出端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13,所述第三二极管D13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14,所述第四二极管D14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15,所述第五二极管D15的正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D15的负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六电阻R31、第七电阻R32、第八电阻R33、第六二极管D31和第三三级管Q31;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一测温电信号HEAT的输入;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输出所述温控电信号;
所述第六电阻R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八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31的负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31的正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发射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还包括第二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用于监测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温度,并当所述蓄能电池温度大于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的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端保险丝,所述三端保险丝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调节控制电路和所述光伏连接端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九电阻R41、第十电阻R42、第十一电阻R43和第四三级管Q41;
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二测温电信号CTR的输入;
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R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R4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阻R4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发射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所述升温装置包括加热棉,所述加热棉是环绕在所述蓄能电池的电池包中间的。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由于低温时通过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进行升温,使得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电路框架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在低温环境下不能正常工作,工作环境的温度低于0度时不能充电,低于0下20度时不能放电,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储能电源就不能使用了,这大大影响了移动储能电源的使用场景。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电路框架示意图,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第一测温电路1、温控电路2、光伏电路3、第二测温电路6和升温装置4。第一测温电路1用于监测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并将监测获取的环境温度值转换成温控电信号发送给温控电路2,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与环境温度值成反比。光伏电路3用于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温控电路2用于当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输出给升温装置4。升温装置4用于当获取光伏电路3转换的电能时,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5进行升温。
请参考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温控电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20和调节控制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包括光伏连接端和温控连接端,光伏连接端与光伏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温控连接端与调节控制电路10连接。过流保护电路20用于对光伏电路输出的电能进行过流保护。调节控制电路10包括电能输入端、电能正输出端、电能负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2、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和第五电阻R15。电能输入端与温控连接端连接。电能正输出端和电能负输出端与升温装置连接,用于向升温装置提供电能。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与第一测温电路连接,用于温控电信号的输入。第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能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入端与电能正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电能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第五电阻R1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漏极与电能负输出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源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调节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并联,并联后的正连接端与电能输入端连接,并联后的负连接端与电能正输出端连接。一实施例中,调节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13,第三二极管D13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一实施例中,调节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14,第四二极管D14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一实施例中,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15,第五二极管D15的正连接端接地,第五二极管D15的负连接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第一测温电路30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六电阻R31、第七电阻R32、第八电阻R33、第六二极管D31和第三三级管Q31。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一测温电信号HEAT的输入。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输出温控电信号。第六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第七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R33的一端与第三三级管Q3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六二极管D31的负连接端连接,第六二极管D31的正连接端与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三级管Q31的发射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还包括第二测温电路40,第二测温电路40与过流保护电路20连接,用于监测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5温度,并当蓄能电池5温度大于一预设值时断开过流保护电路20与调节控制电路10的连接。
一实施例中,过流保护电路20包括三端保险丝,三端保险丝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第二测温电路40、调节控制电路10和光伏连接端电连接。一实施例中,第二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九电阻R41、第十电阻R42、第十一电阻R43和第四三级管Q41。第二测温电路40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二测温电信号CTR的输入。第二测温电路40的第二连接端用于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第九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测温电路40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第十电阻R42的一端与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43的一端与第四三级管Q4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测温电路40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四三级管Q41的发射极接地。
一实施例中,升温装置4包括加热棉,加热棉是环绕在蓄能电池5的电池包中间的。
本申请公开的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第一测温电路、温控电路、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第一测温电路用于监测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温控电路用于当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输出给升温装置,升温装置用于当获取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时,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进行升温。其中,温控电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和调节控制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光伏电路输出的电能进行过流保护,调节控制电路用于向升温装置提供电能。由于低温时通过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对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进行升温,使得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工作。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温电路、温控电路、光伏电路和升温装置;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用于监测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并将监测获取的环境温度值转换成温控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与所述环境温度值成反比;
所述光伏电路用于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所述温控电路用于当所述温控电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所述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输出给所述升温装置;
所述升温装置用于当获取所述光伏电路转换的电能时,对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进行升温;
所述温控电路包括过流保护电路和调节控制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光伏连接端和温控连接端,所述光伏连接端与所述光伏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连接端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光伏电路输出的电能进行过流保护;
所述调节控制电路包括电能输入端、电能正输出端、电能负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2、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和第五电阻R15;
所述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温控连接端连接;所述电能正输出端和所述电能负输出端与所述升温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升温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连接,用于所述温控电信号的输入;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正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
第二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
第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
第四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第五电阻R1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漏极与所述电能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源极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所述第一二极管D11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12并联,并联后的正连接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连接,并联后的负连接端与所述电能正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13,所述第三二极管D13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14,所述第四二极管D14的正连接端和负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15,所述第五二极管D15的正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D15的负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0的栅极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六电阻R31、第七电阻R32、第八电阻R33、第六二极管D31和第三三级管Q31;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一测温电信号HEAT的输入;
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用于输出所述温控电信号;
所述第六电阻R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八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31的负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31的正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三三级管Q31的发射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用于监测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的蓄能电池温度,并当所述蓄能电池温度大于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与所述调节控制电路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端保险丝,所述三端保险丝的三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所述调节控制电路和所述光伏连接端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九电阻R41、第十电阻R42、第十一电阻R43和第四三级管Q41;
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用于第二测温电信号CTR的输入;
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R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R4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阻R4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极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测温电路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四三级管Q41的发射极接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包括加热棉,所述加热棉是环绕在所述蓄能电池的电池包中间的。
CN202321633301.9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Active CN220156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3301.9U CN22015626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3301.9U CN22015626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6269U true CN220156269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3301.9U Active CN22015626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6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3668Y (zh) 一种过电流保护电路及其应用的电机控制器
JP3069192U (ja) 緊急補助充電装置
JP2004135400A (ja) 保護回路付き二次電池
CN211426702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板卡电源过流短路保护的测试装置
CN109245056A (zh) 一种直流电源适配器保护装置
CN220156269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
CN205489483U (zh) 电池保护装置及电源组件
CN203368004U (zh) 电源保护电路和开关电源
CN203366023U (zh) 交流控制开关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
CN110120691A (zh) 一种充电底座
CN113394013B (zh) 智能电压互感器
CN216146109U (zh) 一种应用于单节锂电池管理的新型尖峰电压吸收电路
CN202150690U (zh) 辅助电源的保护装置
CN208667854U (zh) 阴极保护设备调试保护装置
CN209692345U (zh) 一种用于限制电流过冲的恒流源电路
CN113555842A (zh) 智能物联网供电终端的系统
CN107134756A (zh) 电池保护装置及电源组件
CN220440689U (zh) 固态继电器保护设定装置
CN212343373U (zh) 一种具有高频开关电源的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04046204U (zh) 充放电电路
CN219164209U (zh) 一种快速保护电路
CN216390546U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保护电路
CN213181825U (zh) 一种过流保护性能的测试电路
CN209375123U (zh) 一种晶闸管保护继电器
CN203339651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