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3330U -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3330U
CN220153330U CN202321431275.1U CN202321431275U CN220153330U CN 220153330 U CN220153330 U CN 220153330U CN 202321431275 U CN202321431275 U CN 202321431275U CN 220153330 U CN220153330 U CN 220153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ixed
exchange tube
pip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12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涛
杨建光
段莹莹
程丽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ongli Automobile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ongli Automobile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ongli Automobile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ongli Automobile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12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3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3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3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涉及家电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板、连接杆、换热架和连通机构,两个连接板互相靠近的一面等距地固定有若干连接杆,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换热架,换热架包括上下对应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若干连接杆的上部共同固定有第一换热管,若干连接杆的下部共同固定有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前方一侧的端部固定有连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杆、换热架和连通机构,解决了换热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安装不便,且管路固定在安装结构上影响空气经过管路,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在家用设备中,空调和冰箱等,就需要用到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保证使用,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目前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采用单层的管式换热器,在换热的时候,需要采用较大的换热面积,工作的时候,通常增加翅片等结构,保证换热效果,但是额外增加的辅助换热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受力产生弯折,安装不便;
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换热的管路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再加上进入其中的制冷剂作用下,容易使得管路变形,所以需要将管路周侧固定在相应的连接结构上,但是将管路固定后,又会影响空气经过管路,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杆、换热架和连通机构,解决了换热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安装不便,且管路固定在安装结构上影响空气经过管路,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包括连接板、连接杆、换热架和连通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板互相靠近的一面等距地固定有若干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换热架,所述换热架包括上下对应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若干所述连接杆的上部共同固定有第一换热管,若干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共同固定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前方一侧的端部固定有连通机构,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将连接杆和换热架连接在其之间,通过连接杆将换热架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换热架将经过其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通过连通机构将换热架和输送制冷剂的结构连通。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下部固定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固定有保护网,保护框通过其中的保护网,保护换热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远离保护框的一侧下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等距地贯通开设有三个安装孔,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相应的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周侧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固定在连接槽内,连接杆通过连接槽固定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架还包括弯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远离连通机构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弯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弯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固定管、转接管、固定板、固定孔和连接螺筒,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远离弯管的一端皆固定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前端皆固定连通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部固定连通有连接螺筒,两个所述连接螺筒靠近换热架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转接管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转接管周侧靠近连接螺筒的一端部固定在固定孔内,连通机构通过固定管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连通,通过连接螺筒和输送制冷剂的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架和连通机构,解决了换热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安装不便的问题,制冷剂通过一个转接管导到固定管中,再导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换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弯管连通,制冷剂在第二换热管中换热后,导到其连通的固定管中再导到转接管中,通过转接管导出到相应的输送结构中,通过双层并且限制好的换热管库,保证使用时换热器可以缩小原本需要的换热面积,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杆和换热架,解决了换热器管路固定在安装结构上影响空气经过管路,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固定在连接杆上,被连接杆隔开,并使得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可以悬空地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保证使用时其不受外力影响,防止变形,且使用时悬空,不会影响空气经过,把这个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架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通机构拆分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连接板;101、保护框;102、保护网;103、安装板;104、安装孔;200、连接杆;201、连接槽;300、换热架;301、第一换热管;302、第二换热管;303、弯管;400、连通机构;401、固定管;402、转接管;403、固定板;404、固定孔;405、连接螺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包括连接板100、连接杆200、换热架300和连通机构400,两个连接板100互相靠近的一面等距地固定有若干连接杆200,两个连接板100将连接杆200和换热架300连接在其之间,通过连接杆200将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隔开,两个连接板100之间设置有换热架300,换热架300将经过其中的制冷剂中的热量散掉,换热架300包括上下对应的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若干连接杆200的上部共同固定有第一换热管301,若干连接杆200的下部共同固定有第二换热管302,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配合,将经过其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并通过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配合,增加制冷剂流经的换热路径,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前方一侧的端部固定有连通机构400,连通机构400将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与输送制冷剂的结构连通。
其中如图1、2所示,两个连接板100之间的下部固定有保护框101,保护框101将保护网102和连接板100连接在一起,保护框101内固定有保护网102,通过保护网102对换热架300进行保护.且保护网102采用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制作,可以吸收受到撞击时的冲击。
其中如图1、2所示,连接板100远离保护框101的一侧下部固定有安装板103,安装板103的顶部等距地贯通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04,安装时,通过将安装板103对准相应的安装结构,再将相应的安装螺栓插入安装孔104内,并和安装结构旋紧,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相应的结构上。
其中如图1、3、4所示,连接杆200周侧与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连接槽201,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固定在连接槽201内,连接杆200通过连接槽201固定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
其中如图1、4所示,换热架300还包括弯管303,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远离连通机构400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弯管303,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通过弯管303连通。
其中如图1、5所示,连通机构400包括固定管401、转接管402、固定板403、固定孔404和连接螺筒405,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远离弯管303的一端皆固定连通有固定管401,固定管401将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和转接管402连通,固定管401的前端皆固定连通有转接管402,转接管402将固定管401和连接螺筒405连通,转接管402远离固定管401的一端部固定连通有连接螺筒405,连接螺筒405与输送制冷剂相应的结构连接,使得制冷剂可以通过连通机构400输入和输出换热架300中,两个连接螺筒405靠近换热架300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403,固定板403与转接管402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固定孔404,转接管402周侧靠近连接螺筒405的一端部固定在固定孔404内,两个转接管402通过固定板403共同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首先将安装板103对准相应的安装结构,再将安装用的螺栓插入安装孔104中,并旋入安装结构内旋紧,安装好连接板100和保护框101,将输入和输出制冷剂的相应管路与连接螺筒405连接,完成安装步骤,工作时,制冷剂通过一个转接管402导到固定管401中,再导到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中换热,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通过弯管303连通,制冷剂在第二换热管302中换热后,导到其连通的固定管401中再导到转接管402中,通过转接管402导出到相应的输送结构中,工作时,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通过保护框101保护,防止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导致换热架300受损,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通过固定在连接杆200上,被连接杆200隔开,并使得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可以悬空地连接在两个连接板100之间,保证使用时其不受外力影响,防止变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包括连接板(100)、连接杆(200)、换热架(300)和连通机构(4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00)互相靠近的一面等距地固定有若干连接杆(200),两个所述连接板(100)之间设置有换热架(300),所述换热架(300)包括上下对应的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若干所述连接杆(200)的上部共同固定有第一换热管(301),若干所述连接杆(200)的下部共同固定有第二换热管(302),所述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前方一侧的端部固定有连通机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00)之间的下部固定有保护框(101),所述保护框(101)内固定有保护网(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0)远离保护框(101)的一侧下部固定有安装板(103),所述安装板(103)的顶部等距地贯通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0)周侧与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连接槽(201),所述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固定在连接槽(2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架(300)还包括弯管(303),所述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远离连通机构(400)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弯管(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机构(400)包括固定管(401)、转接管(402)、固定板(403)、固定孔(404)和连接螺筒(405),所述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远离弯管(303)的一端皆固定连通有固定管(401),所述固定管(401)的前端皆固定连通有转接管(402),所述转接管(402)远离固定管(401)的一端部固定连通有连接螺筒(405),两个所述连接螺筒(405)靠近换热架(300)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403),所述固定板(403)与转接管(402)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固定孔(404),所述转接管(402)周侧靠近连接螺筒(405)的一端部固定在固定孔(404)内。
CN202321431275.1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20153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275.1U CN2201533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275.1U CN2201533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3330U true CN220153330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1275.1U Active CN2201533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3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4153B (zh) 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20153330U (zh)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CN203249520U (zh)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103017576A (zh) 一种换热器管翅式芯体及其胀接方法
CN202328931U (zh) 带有过冷管的高能效干式壳管冷凝换热器
CN208872163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715505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效换热空气冷却器
CN216620756U (zh) 一种具有防潮防静电结构的换热器
CN211425124U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
CN201935610U (zh) 管式换热器
CN213040660U (zh) 一种用于壁挂式风机盘管的表冷器结构
CN206300522U (zh) 一种模块化串接换热器
CN108020099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6235200U (zh) 外导流折流杆u管u壳纯逆流换热器
CN217900559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CN215864775U (zh) 发夹式高效换热器
CN213811882U (zh) 一种防堵塞的板式换热器
CN210198180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5725304U (zh) 一种带副管板缠绕管换热器
CN220566851U (zh) 一种弯头式拉杆波纹补偿器
CN216592952U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的复合管板及换热器管束
CN214950798U (zh) 一种z型换热装置
CN221147280U (zh) 一种壳管翅片式换热器
CN201945089U (zh) 一种环形结构的管片式换热器
CN205482465U (zh) 固定管板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