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2669U - 智能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2669U
CN220152669U CN202321662839.2U CN202321662839U CN220152669U CN 220152669 U CN220152669 U CN 220152669U CN 202321662839 U CN202321662839 U CN 202321662839U CN 220152669 U CN220152669 U CN 220152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iece
rocker
supply circu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28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昌
傅品慧
江锦标
蒋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uguang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uguang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uguang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uguang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28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2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2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2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设备,该智能控制设备包括面壳、固定座、电源组件、翘板开关组件、操作组件和控制器件;面壳盖设在固定座上,面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电源组件和翘板开关组件均安装于固定座,电源组件具有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适于连接到用电设备,第二供电电路用于连接到控制器件,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并联设置;翘板开关组件与第一供电电路相连,翘板开关组件包括翘板;操作组件活动安装于面壳,并且操作组件的致动部分从第一开口中露出;操作组件被配置为抵接翘板,并能相对翘板滑动,以致动翘板切换第一供电电路的通断。本申请公开的智能控制设备降低了开关被误触发的概率。

Description

智能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灯是以控制、灯光效果、创作、分享、光与音乐互动、光提升健康和幸福为特点的新型智能设备,其能在手机APP或其它遥控设备的操控下实现自动启闭、亮度调节、颜色变换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智能灯通常连接在传统墙壁开关上,以实现配网、死机重启等功能。然而传统墙壁开关容易被误关闭,导致智能灯断电掉线,无法联网,从而智能灯接收不到用户通过手机APP发出的控制请求,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设备,降低了开关被误触发的概率。
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设备,所述智能控制设备包括面壳、固定座、电源组件、翘板开关组件、操作组件和控制器件;
所述面壳盖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面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翘板开关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电源组件具有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电路适于连接到用电设备,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用于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并联设置;
所述翘板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相连,所述翘板开关组件包括翘板;
所述操作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面壳,并且所述操作组件的致动部分从所述第一开口中露出;
所述操作组件被配置为抵接所述翘板,并能相对所述翘板滑动,以致动所述翘板切换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面壳的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致动部分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延伸方向滑动。
可选地,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拨动件和滑动件;
所述拨动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所述致动部分位于所述拨动件上;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翘板接触,并在所述拨动件的带动下在所述翘板上滑动,使得所述翘板翘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在从所述拨动件指向所述翘板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可选地,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一指示件和第二指示件,所述第一指示件与所述面壳相连,所述第二指示件与所述拨动件相连;
所述第一指示件和所述第二指示件相配合,用于指示所述拨动件在所述面壳上的位置。
可选地,第一指示件包括两个第一凸起,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拨动件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二指示件包括两个第二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拨动件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所述的设定距离为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致动部分在所述第一开口中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拨动件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端彼此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端彼此靠近,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面壳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面壳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所述拨动件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三端彼此远离,所述第三表面的第四端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四端彼此靠近,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拨动件相连的一端,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拨动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面壳相连,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拨动件相连;
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拨动件相对于所述面壳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三导向件和第四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与所述面壳相连,所述第四导向件与所述拨动件相连;
所述第三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拨动件相对于所述面壳的移动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和所述第四导向件位于所述拨动件的相对两侧,并且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件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电路板组件;
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面壳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在所述面壳内,并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控制设备中,固定座和面壳之间安装有电源组件、翘板开关组件和操作组件,电源组件的第一供电电路用于为用电设备供电,并且该供电电路上连接有翘板开关组件,以控制第一供电电路的通断;电源组件的第二供电电路用于为控制器件供电,这两条供电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其中,翘板开关组件通过操作组件进行致动,具体来讲,操作组件的致动部分从面壳的侧壁上露出,位于固定座之内的部分则抵接在翘板上,用户可通过致动操作组件的致动部分,使操作组件在翘板上滑动,进而触发翘板导通或切断第一供电电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操作组件的致动部分是从面壳的侧壁上露出,而没有设置在面壳的面板侧,因此降低了翘板开关组件被误触发的概率,进而保证了连接在该第一供电电路上的用电设备能始终保持通电、在线、联网状态,能及时响应用户终端发出的控制请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组件的第一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壳的第一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壳的第二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壳的第三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设备的局部爆炸图。
附图标记:
1、面壳;11、侧壁;12、第一开口;
2、固定座;
3、电源组件;31、第一供电电路;32、第二供电电路;
4、翘板开关组件;41、翘板;
5、操作组件;51、拨动件;511、致动部分;52、滑动件;
6、指示组件;61、第一指示件;611、第一凸起;6111、第一表面;6112、第二表面;62、第二指示件;621、第二凸起;6211、第三表面;6212、第四表面;
7、导向组件;71、第一导向件;72、第二导向件;73、第三导向件;74、第四导向件;
8、控制面板;
9、控制电路板组件;91、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控制设备包括面壳1、固定座2、电源组件3、翘板开关组件4、操作组件5和控制器件。面壳1盖设在固定座2上,面壳1的侧壁1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2;电源组件3和翘板开关组件均安装于固定座2,电源组件3具有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第一供电电路31适于连接到用电设备,第二供电电路32用于连接到控制器件,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并联设置;翘板开关组件4与第一供电电路31相连,翘板开关组件4包括翘板41。操作组件5活动安装于面壳1,并且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从第一开口12中露出;操作组件5被配置为抵接翘板41,并能相对翘板41滑动,以致动翘板41切换第一供电电路31的通断。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控制设备中,固定座2和面壳1之间安装有电源组件3、翘板开关组件4和操作组件5,电源组件3的第一供电电路31用于为用电设备供电,并且该供电电路上连接有翘板开关组件4,以控制第一供电电路31的通断;电源组件3的第二供电电路32用于为控制器件供电,这两条供电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其中,翘板开关组件4通过操作组件5进行致动,具体来讲,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从面壳1的侧壁11上露出,而操作组件5的位于固定座2之内的部分则是抵接在翘板开关组件4上,用户可通过致动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使操作组件5在翘板41上滑动,进而触发翘板41导通或切断第一供电电路3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是从面壳1的侧壁上露出的,而没有设置在面壳1的面板侧,因此降低了翘板开关组件4被误触发的概率,进而保证了连接在该第一供电电路31上的用电设备(例如智能灯)能始终保持通电、在线、联网状态,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终端发出的控制请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件例如可以为情景面板、控制屏、网关、调光开关等具有控制功能的功能器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制器件可以包括控制面板8和控制电路板组件9,控制面板8与面壳1远离固定座2的一侧相连,控制电路板组件9安装在面壳1内,并与第二供电电路3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组件9具有至少一个微动开关91,微动开关91于控制面板8相连。
电源组件3具有并联设置的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在图中分别以两种不同的虚线表示。第一供电电路31具有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第二供电电路32具有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其中,第一供电电路31的输入端口和第二供电电路32的输入端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2所示,输入端口可以包括零线输入端口N和火线输入端口L,第一输出端口可以是输出排针,第二输出端口可以包括火线输出端口L1、L2和L3。
第一供电电路31可以为强电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32可以为弱电供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31可以通过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到用电设备,例如灯具、家用电器等;第二供电电路32可以通过第二输出端口连接到控制器件的控制电路板组件9。
控制器件还包括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面板8安装在面壳1的面板侧,也即面壳1远离固定座2的一侧,面壳1的面板侧与面壳1的侧壁11相邻。其中当控制器件为情景面板时,在情景面板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微动开关91,控制面板8与微动开关91相连,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致动控制面板8,触发微动开关91执行通断控制动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控制设备在安装后,正对用户的面板侧是情景面板的控制面板8,而用于控制智能灯通断的翘板开关组件4设置在面壳1的侧壁11上,在视觉上达到了一定的隐藏效果,不容易被误触发,因此保证了连接在第一供电电路31上的用电设备的通电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组件5抵接在翘板41上,并且能相对于翘板41滑动。随着操作组件5的滑动,操作组件5与翘板41上的不同部分接触,从而致动翘板41翘动,进而引起第一供电电路31导通或断开。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2沿着面壳1的侧壁11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第一开口12内的致动部分511沿着第一开口12的延伸方向滑动。
操作组件5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一开口12的延伸方向,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2来限制操作组件5的滑动距离。示例性地,使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只能在第一开口12位于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之间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操作组件5包括拨动件51和滑动件52,拨动件51与滑动件52相连,致动部分511位于拨动件51上;滑动件52与翘板41接触,并在拨动件51的带动下在翘板41上滑动,从而使得翘板41翘动。
通过操作拨动件51的致动部分511移动,可以控制滑动件52在翘板41上滑动。滑动件52对翘板41施加抵压作用力,当滑动件52抵压在翘板41的一侧时,翘板开关导通,翘板41的另一侧翘起;当滑动件52在拨动件51的带动下,从翘板41的一侧滑动至翘板41的另一侧时,翘板41的另一侧被抵压,翘板开关断开,翘板41的一侧翘起。
可选地,拨动件51上除致动部分511之外的其余部分与翘板41正对设置,滑动件52的一端与拨动件51垂直相连,另一端垂直抵压在翘板41朝向拨动件51的表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52在从拨动件51指向翘板41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如图3所示,翘板41上各部分与拨动件51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不相等,需要对位于翘板41和拨动件51之间的滑动件52进行长度补偿,以保证滑动件52能对翘板41施加稳定的抵压作用力。
从翘板41的端部滑动到中间位置,翘板41上各部分与拨动件51之间的垂直距离减小,因此该过程中滑动件52的长度也需要随之减小;从翘板41的中间位置滑动到端部,翘板41上各部分与拨动件51之间的垂直距离增大,因此该过程中滑动件52的长度也需要随之增大。采用自身具有弹性的滑动件52,并使滑动件5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翘板41和拨动件51上,能够实现以滑动件52的自身弹性形变进行长度补偿,并且对翘板41施加稳定的抵压作用力。
可选地,如图4所示,滑动件52为弹簧针,弹簧针的固定端连接在拨动件51上,伸缩端抵压在翘板41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指示组件6。如图5所示,指示组件6包括第一指示件61和第二指示件62,第一指示件61与面壳1相连,第二指示件62与拨动件51相连;第一指示件61和第二指示件62相配合,用于指示拨动件51在面壳1上的位置。
分别对应于拨动件51滑动至翘板41的一端致使翘板开关导通,以及拨动件51滑动至翘板41的另一端致使翘板开关断开,指示组件6为这两个状态提供指示信号,以提醒用户当前第一供电电路31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可选地,指示组件6所提供的指示信号可以是视觉信号,例如文字、标识等;也可以是触觉信号,例如与其他位置不同的滑动手感或滑动阻力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指示件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611,两个第一凸起611在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如图7所示,第二指示件62包括两个第二凸起621,两个第二凸起621在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两个第一凸起61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凸起621之间的距离。
第一凸起611和第二凸起621彼此配合,以指示滑动件52在翘板41上已滑动到位。例如,第二凸起621可对第一凸起611进行阻挡,当第一凸起611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相抵时,且无法继续移动时,可以确定滑动件52在翘板41上已滑动到位。又如,第二凸起621和第一凸起611可以进行滑动配合,当第一凸起611移动并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上滑过时,可以确定滑动件52在翘板41上已滑动到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两个第一凸起611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设定距离为第二凸起621之间的距离与致动部分511在第一开口12中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
其中,致动部分511在第一开口12中的最大移动距离,指的是致动部分511从第一开口12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开口12的延伸方向上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第二凸起621之间的距离与致动部分511在第一开口12中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定义为设定距离。使两个第一凸起611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意味着在拨动件51移动过程中,其中一个第一凸起611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的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直至另一个第一凸起611位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为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如图5所示,当拨动件51移动到翘板41的一个端部时,第一凸起611会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产生滑动配合,具体表现为第一凸起611会从对应的第二凸起621的第一侧滑动到第二侧,以实现越过第二凸起621。因此在第一凸起611和第二凸起621滑动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顿挫感,以指示当前滑动件52在翘板41上已滑动到位。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凸起611具有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在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表面6111的第一端和第二表面6112的第一端彼此远离,并且第一表面6111的第二端和第二表面6112的第二端彼此靠近,其中第一端为第一凸起611与面壳1相连的一端,第二端为第一凸起611远离面壳1的一端。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二凸起621具有第三表面6211和第四表面6212,第三表面6211和第四表面6212在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三表面6211的第三端和第四表面6212的第三端彼此远离,并且第三表面6211的第四端和第四表面6212的第四端彼此靠近,其中第三端为第二凸起621与拨动件51相连的一端,第四端为第二凸起621远离拨动件51的一端。
由于第一表面6111、第二表面6112、第三表面6211和第四表面6212都是倾斜设置的,并且倾斜方向与拨动件51和面盖的相对滑动方向相适配,因此当第一凸起611从对应第二凸起621上滑过时,具有较小的阻力,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可选地,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之间圆滑过渡,和/或,第三表面6211和第四表面6212之间圆滑过渡,以提高拨动件51的滑动顺畅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导向组件7。如图9所示,导向组件7包括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第一导向件71与面壳1相连,第二导向件72与拨动件51相连。第一导向件71与第二导向件72相配合,以限制拨动件51相对于面壳1的移动方向。
导向组件7用于引导拨动件51沿设定方向滑动,以防止其在滑动过程中发生歪斜,导致弹性件脱离翘板41。
可选地,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分别包括凸起和凹槽中的一种和另一种。如图9所示,第一导向件71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导向件72包括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平行于致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每个凸起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并能在该凹槽内滑动。
继续参见图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7还包括第三导向件73和第四导向件74,第三导向件73与面壳1相连,第四导向件74与拨动件51相连,第三导向件73和第四导向件74相配合,以限制拨动件51相对于面壳1的移动方向,其中,第二导向件72和第四导向件74位于拨动件51的相对两侧,并且错位设置。
如图9所示,第二导向件72位于第一拨动件51朝向固定座2的表面上,第四导向件74位于第一拨动件51背离固定座2的表面上。对应地,第一导向件71位于面盖背离固定座2的表面上,第三导向件73位于面盖朝向固定座2的表面上。
可选地,第三导向件73和第四导向件74分别包括凸起和凹槽中的一种和另一种。如图9所示,第三导向件73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第四导向件74包括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平行于致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每个凸起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并能在该凹槽内滑动。
其中,当第二导向件72和第四导向件74均为凹槽时,第二导向件72和第四导向件74不应彼此正对设置,而是需要错位设置,以避免对拨动件51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设备,电源组件3具有并联设置的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其中第一供电电路31上连接有翘板开关,翘板开关可以控制第一供电电路31的通断。翘板开关由抵靠在其翘板41上的操作组件5进行致动,该操作组件5中的滑动件52能在翘板41上滑动。其中,由于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是在面壳1的侧壁11上露出,而没有设置在面壳1的面板侧,因此降低了翘板开关组件4被误触发的概率,进而保证了连接在该电源组件3上的用电设备能始终保持在线状态。
第一供电电路31适于连接到用电设备,第二供电电路32适于连接到控制器件。由于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之间是并联关系,因此当需要对接入第一供电电路31的用电设备进行通断控制时,不会对连接在第二供电电路32上的控制器件造成影响。例如在情景灯光控制场景下,可以将智能无主灯连接在第一供电电路31上,将情景面板连接在第二供电电路32上,此时若通过翘板开关组件4关断智能无主灯,则不会影响到情景面板的正常供电,从而保证了智能面板的正常使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为智能无主灯和情景面板分别配置控制开关产品,以分别控制它们通断的方案,成本更低,所占用的布置空间也更小。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包括面壳(1)、固定座(2)、电源组件(3)、翘板开关组件(4)、操作组件(5)和控制器件;
所述面壳(1)盖设在所述固定座(2)上,所述面壳(1)的侧壁(1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2);
所述电源组件(3)和所述翘板开关组件(4)均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所述电源组件(3)具有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所述第一供电电路(31)适于连接到用电设备,所述第二供电电路(32)用于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31)和第二供电电路(32)并联设置;
所述翘板开关组件(4)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31)相连,所述翘板开关组件(4)包括翘板(41);
所述操作组件(5)活动安装于所述面壳(1),并且所述操作组件(5)的致动部分(511)从所述第一开口(12)中露出;
所述操作组件(5)被配置为抵接所述翘板(41),并能相对所述翘板(41)滑动,以致动所述翘板(41)切换所述第一供电电路(31)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2)沿所述面壳(1)的侧壁(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致动部分(511)沿所述第一开口(12)的延伸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5)包括拨动件(51)和滑动件(52);
所述拨动件(51)与所述滑动件(52)相连,所述致动部分(511)位于所述拨动件(51)上;
所述滑动件(52)与所述翘板(41)接触,并在所述拨动件(51)的带动下在所述翘板(41)上滑动,使得所述翘板(41)翘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52)在从所述拨动件(51)指向所述翘板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一指示件(61)和第二指示件(62),所述第一指示件(61)与所述面壳(1)相连,所述第二指示件(62)与所述拨动件(51)相连;
所述第一指示件(61)和所述第二指示件(62)相配合,用于指示所述拨动件(51)在所述面壳(1)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指示件(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611),两个所述第一凸起(611)在所述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二指示件(62)包括两个第二凸起(621),两个所述第二凸起(621)在所述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凸起(61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621)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611)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为两个所述第二凸起(62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致动部分(511)在所述第一开口(12)中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611)具有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所述第一表面(6111)和所述第二表面(6112)在所述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61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表面(6112)的第一端彼此远离,所述第一表面(61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表面(6112)的第二端彼此靠近,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凸起(611)与所述面壳(1)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凸起(611)远离所述面壳(1)的一端;
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621)具有第三表面(6211)和第四表面(6212),所述第三表面(6211)和所述第四表面(6212)在所述拨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表面(6211)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四表面(6212)的第三端彼此远离,所述第三表面(6211)的第四端和所述第四表面(6212)的第四端彼此靠近,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二凸起(621)与所述拨动件(51)相连的一端,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二凸起(621)远离所述拨动件(51)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所述第一导向件(71)与所述面壳(1)相连,所述第二导向件(72)与所述拨动件(51)相连;
所述第一导向件(71)和所述第二导向件(72)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拨动件(51)相对于所述面壳(1)的移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三导向件(73)和第四导向件(74),所述第三导向件(73)与所述面壳(1)相连,所述第四导向件(74)与所述拨动件(51)相连;
所述第三导向件(73)和所述第四导向件(74)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拨动件(51)相对于所述面壳(1)的移动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72)和所述第四导向件(74)位于所述拨动件(51)的相对两侧,并且错位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件包括控制面板(8)和控制电路板组件(9);
所述控制面板(8)与所述面壳(1)远离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9)安装在所述面壳(1)内,并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3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9)具有至少一个微动开关(91),所述微动开关(91)与所述控制面板(8)相连。
CN202321662839.2U 2023-06-27 2023-06-27 智能控制设备 Active CN220152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839.2U CN220152669U (zh) 2023-06-27 2023-06-27 智能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839.2U CN220152669U (zh) 2023-06-27 2023-06-27 智能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2669U true CN220152669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2839.2U Active CN220152669U (zh) 2023-06-27 2023-06-27 智能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2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78830A1 (en) Modular Photoelectric-switch Keyboard Key
CN107134384A (zh) 基于双弹性件的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CN106992085B (zh) 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CN220152669U (zh) 智能控制设备
CN110060897B (zh) 一种集成开关
CN111446102A (zh) 一种带指示灯的三档开关
CN220205658U (zh) 智能控制设备
CN212783161U (zh) 按键开关组件及智能按键面板
CN118098857A (zh)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CN209418381U (zh) 开关及干发器
CN203552980U (zh) 带灯按键开关
CN210516544U (zh) 一种单刀双掷型按键开关
CN211700088U (zh) 微动开关面板
CN214848297U (zh) 一种按压式开关
FI65684C (fi) Elektrisk driftskoppling
CN220152668U (zh) 智能控制设备
CN218351360U (zh) 开关
CN215731422U (zh) 双导通按钮开关
CN220065521U (zh) 一种调光调速开关
CN209962927U (zh) 一种带灯双控电源开关
CN216562886U (zh) 一种带灯的双翘板开关
CN217589660U (zh) 一种插座
CN107026043A (zh) 双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CN116092865A (zh) 一种多向开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轨道灯
CN110739172B (zh) 一种绝缘轻触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