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1208U - 一种无尘传递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传递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1208U
CN220151208U CN202321510196.XU CN202321510196U CN220151208U CN 220151208 U CN220151208 U CN 220151208U CN 202321510196 U CN202321510196 U CN 202321510196U CN 220151208 U CN220151208 U CN 220151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leeve
fixing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01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林华
金松松
曹杰
王江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ll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ll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ll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ll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01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1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1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1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尘传递窗,包括墙体与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位于墙体内部的两侧,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内部设置有自动递物机构与杀菌机构,一组固定插杆另一端插入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与墙体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转动拨轮使得一组螺纹套在与螺纹槽的啮合作用下上下移动,使得固定插杆插入或拔出墙体内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将固定插杆拔出后只需向两侧拔出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便可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无需破坏墙体,可以有效避免拆除墙体产生的灰尘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传递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尘传递窗。
背景技术
洁净室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域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65536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洁净室用无尘净化传递窗,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互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递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传递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该洁净室用传递窗安装时固定嵌设在墙体内,如果传递窗出现问题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检修,一方面需要破坏墙体拆卸不便,另一方面拆卸过程中墙体的粉尘会污染洁净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尘传递窗,包括墙体与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位于墙体内部的两侧,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内部设置有自动递物机构与杀菌机构,固定机构为一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一侧与第一固定套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侧板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内部固定板,一组内部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杆,转杆顶部与底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槽,一组螺纹槽外壁均啮合连接有螺纹套,一组螺纹套的顶部或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一组固定插杆另一端插入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与墙体内部。
优选地,一组螺纹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第二固定套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一组第二侧板与一组第一侧板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一组限位杆另一端与一组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转杆外壁固定连接有拨轮,拨轮位于一组内部固定板之间。
优选地,转杆顶端与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转动连接,转杆两端的螺纹槽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内侧均开设有接口槽,一组接口槽相互配合,第一固定套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口,第二固定套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口,第一套口与第二套口的内侧均与墙体表面贴合,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
优选地,第一套口与第二套口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一组密封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启门与第二开启门,第一开启门、第二开启门与第一套口、第二套口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第一开启门与第二开启门表面均设置有拉手。
优选地,自动递物机构为液压杆和第一伸缩杆,液压杆与第一伸缩杆底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套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液压杆顶端与第一伸缩杆顶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递板,传递板设置为船型。
优选地,杀菌机构为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顶部内壁设置有多个支杆,多个支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紫外线杀菌灯,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与第二伸缩杆,弹性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托板,一组托板底部均设置有消毒液瓶,消毒液瓶输出端均设置有喷头,第二伸缩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抱箍内部与喷头外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转动拨轮使得转杆转动,使得一组螺纹套在与螺纹槽的啮合作用下上下移动,使得固定插杆插入或拔出墙体内部,插入后可将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墙体三者之间固定,可有效防止使用者打开第一开启门或第二开启门时用力过大造成传递窗变形,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将固定插杆拔出后只需向两侧拔出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便可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无需破坏墙体,可以有效避免拆除墙体产生的灰尘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无尘;
2.通过设置的自动递物机构,传递窗一侧将需要传递的物品放置于传递板之后液压杆工作使得传递板一端抬起,另一端在第一伸缩杆的作用下下降,使得物品在船型传递板的作用下自动滑至对面,防止传递窗深度较深导致使用者拿取物品不便,同时有效保证了无菌无尘无接触的传递;
3.通过设置的杀菌机构,利用紫外线杀菌灯对物品进行紫外线杀菌,确保物品传递不带入细菌等进入室内,同时将紫外线杀菌灯放置在中间位置可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而在传递窗的两侧均设置有消毒液瓶与喷头,可对第一开启门与第二开启门打开时涌入的空气进行杀菌,提高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的镶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提出的一种无尘传递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墙体;2、第一固定套;3、第二固定套;4、第一套口;5、第二套口;6、第一侧板;7、内部固定板;8、转杆;9、螺纹槽;10、螺纹套;11、固定插杆;12、限位杆;13、第二侧板;14、限位槽;15、拨轮;16、接口槽;17、第一螺栓;18、第二螺栓;19、密封槽;20、第一开启门;21、第二开启门;22、铰链;23、拉手;24、液压杆;25、传递板;26、支杆;27、紫外线杀菌灯;28、弹性杆;29、托板;30、消毒液瓶;31、第二伸缩杆;32、抱箍;33、喷头;34、第一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无尘传递窗,包括墙体1与第一固定套2、第二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位于墙体1内部的两侧,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内部设置有自动递物机构与杀菌机构,固定机构为一组第一侧板6,第一侧板6一侧与第一固定套2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侧板6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内部固定板7,一组内部固定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杆8,转杆8顶部与底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槽9,一组螺纹槽9外壁均啮合连接有螺纹套10,一组螺纹套10的顶部或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11,一组固定插杆11另一端插入第一固定套2、第二固定套3与墙体1内部。
同时,一组螺纹套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第二固定套3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3,一组第二侧板13与一组第一侧板6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一组限位杆12另一端与一组限位槽14内壁滑动连接,转杆8外壁固定连接有拨轮15,拨轮15位于一组内部固定板7之间,转杆8顶端与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2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转动连接,转杆8两端的螺纹槽9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内侧均开设有接口槽16,一组接口槽16相互配合,第一固定套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口4,第二固定套3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口5,第一套口4与第二套口5的内侧均与墙体1表面贴合,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17与第二螺栓18,第一套口4与第二套口5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19,一组密封槽1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启门20与第二开启门21,第一开启门20、第二开启门21与第一套口4、第二套口5之间通过铰链22铰接,第一开启门20与第二开启门21表面均设置有拉手23,自动递物机构为液压杆24和第一伸缩杆34,液压杆24与第一伸缩杆34底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2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液压杆24顶端与第一伸缩杆34顶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递板25,传递板25设置为船型,杀菌机构为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顶部内壁设置有多个支杆26,多个支杆26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紫外线杀菌灯27,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8与第二伸缩杆31,弹性杆28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托板29,一组托板29底部均设置有消毒液瓶30,消毒液瓶30输出端均设置有喷头33,第二伸缩杆3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32,抱箍32内部与喷头33外壁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由墙体1两侧分别推入,使得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之间的一组接口槽16相互贴合,在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推入并贴合时,第一侧板6另一侧的一组限位杆12插入第二侧板13内侧与限位槽14内部,此时转动拨轮15使得转杆8转动,使得一组螺纹套10在与螺纹槽9的啮合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固定插杆11插入墙体1内部,插入后可将第一固定套2、第二固定套3、墙体1三者之间固定,而后利用第一螺栓17与第二螺栓18将第一套口4、第二套口5与墙体1两面固定,再利用液压杆24与第一伸缩杆34将传递板25安装在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底部,利用多个支杆26将紫外线杀菌灯27安装在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顶部,将消毒液瓶30安装在紫外线杀菌灯27两侧,完成安装。
使用时,传递窗一侧将需要传递的物品放置于传递板25上,而后液压杆24工作使得传递板25一端抬起,另一端在第一伸缩杆34的作用下下降,使得物品在船型传递板25的作用下自动滑至对面,防止传递窗深度较深导致使用者拿取物品不便,同时有效保证了无菌无尘无接触的传递,利用紫外线杀菌灯27对物品进行紫外线杀菌,确保物品传递不带入细菌等进入室内,同时将紫外线杀菌灯27放置在中间位置可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而在传递窗的两侧均设置有消毒液瓶30与喷头33,可对第一开启门20与第二开启门21打开时涌入的空气进行杀菌,提高清洁度。
若需要对传递窗进行维修更换,转动拨轮15使得转杆8转动,使得一组螺纹套10在与螺纹槽9的啮合作用下向下移动,将固定插杆11拔出后只需向两侧拔出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便可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无需破坏墙体,可以有效避免拆除墙体产生的灰尘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无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尘传递窗,包括墙体(1)与第一固定套(2)、第二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位于墙体(1)内部的两侧,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内部设置有自动递物机构与杀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一组第一侧板(6),第一侧板(6)一侧与第一固定套(2)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侧板(6)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内部固定板(7),一组内部固定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杆(8),转杆(8)顶部与底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槽(9),一组螺纹槽(9)外壁均啮合连接有螺纹套(10),一组螺纹套(10)的顶部或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11),一组固定插杆(11)另一端插入第一固定套(2)、第二固定套(3)与墙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螺纹套(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第二固定套(3)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3),一组第二侧板(13)与一组第一侧板(6)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一组限位杆(12)另一端与一组限位槽(14)内壁滑动连接,转杆(8)外壁固定连接有拨轮(15),拨轮(15)位于一组内部固定板(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8)顶端与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2)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转动连接,转杆(8)两端的螺纹槽(9)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内侧均开设有接口槽(16),一组接口槽(16)相互配合,第一固定套(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口(4),第二固定套(3)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口(5),第一套口(4)与第二套口(5)的内侧均与墙体(1)表面贴合,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17)与第二螺栓(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口(4)与第二套口(5)表面均开设有密封槽(19),一组密封槽(1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启门(20)与第二开启门(21),第一开启门(20)、第二开启门(21)与第一套口(4)、第二套口(5)之间通过铰链(22)铰接,第一开启门(20)与第二开启门(21)表面均设置有拉手(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递物机构为液压杆(24)和第一伸缩杆(34),液压杆(24)与第一伸缩杆(34)底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2)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液压杆(24)顶端与第一伸缩杆(34)顶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递板(25),传递板(25)设置为船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机构为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顶部内壁设置有多个支杆(26),多个支杆(26)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紫外线杀菌灯(27),第一固定套(2)与第二固定套(3)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8)与第二伸缩杆(31),弹性杆(28)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托板(29),一组托板(29)底部均设置有消毒液瓶(30),消毒液瓶(30)输出端均设置有喷头(33),第二伸缩杆(3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32),抱箍(32)内部与喷头(33)外壁固定。
CN202321510196.X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无尘传递窗 Active CN220151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0196.XU CN220151208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无尘传递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0196.XU CN220151208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无尘传递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1208U true CN220151208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0196.XU Active CN220151208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无尘传递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1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1734A (zh) 一种医疗用的手术器械清洗杀菌设备
CN210301785U (zh) 一种医用器械消毒装置
CN111281716A (zh) 一种预防感染用伤口清洗消毒装置
CN112891226A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呕吐物收集装置
CN220151208U (zh) 一种无尘传递窗
CN111729108A (zh) 一种护理用消毒灭菌装置
CN211796859U (zh) 一种移动式带杀菌机构的急诊科用医疗推车
CN213759687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器械消毒装置
CN112915236A (zh) 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
CN21325075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妇产科护理托盘
CN114933101A (zh) 医用护理操作台
CN211244278U (zh) 医用护理推车
CN210205417U (zh) 一种医疗床的清洗消毒装置
CN114587869A (zh) 一种妇科阴部杀菌装置
CN112915023B (zh) 一种结核病患者管理用辅助服药装置
CN113288444A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器械输送装置
CN113229272A (zh) 一种优化细胞保存的细胞存储装置和细胞存储方法
CN112298873A (zh) 一种智慧城市管理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213130007U (zh) 一种消化护理用防止交叉感染的清洗消毒装置
CN114259587B (zh) 一种便捷式医疗器械消毒盒
CN205034603U (zh) 一种新型自动清洗消毒垃圾桶
CN220046074U (zh) 一种器械收纳台
CN211214553U (zh)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盒
CN215775328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消毒装置
CN213406390U (zh) 一种口腔科医疗器械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