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810U -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810U
CN220138810U CN202321537032.6U CN202321537032U CN220138810U CN 220138810 U CN220138810 U CN 220138810U CN 202321537032 U CN202321537032 U CN 202321537032U CN 220138810 U CN220138810 U CN 220138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lug
cylinder
sleev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70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奕宏
骆标标
熊新锋
张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pit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pit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pit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pit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70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包括导线一、导线二、接线器、子插头和母插座,其中:导线一和导线二的一端各固定安装有接线器,且导线一通过接线器与子插头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导线二通过接线器与母插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子插头与母插座拔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便可完成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接线工作,当导线一和导线二之间需要对接时,使母插座与子插头插在一块,即可完成两根导线之间的对接,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接线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电气领域,需要很多的线束,这些线束需要相应的端子对接在一起。
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在不借助外部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导线不便于与端子之间进行快速的连接,操作非常的麻烦。
因此,发明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包括导线一、导线二、接线器、子插头和母插座,其中:导线一和导线二的一端各固定安装有接线器,且导线一通过接线器与子插头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导线二通过接线器与母插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子插头与母插座拔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器包括接线筒一和接线筒二,且接线筒一的一端与接线筒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接线筒二同轴心,该接线筒一另一端的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接线筒一通过外螺纹与对应的子插头和母插座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筒一带有外螺纹的一端以接线筒一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环套二,该环套二与接线筒一同轴心;所述环套二上开设有L形槽口,且L形槽口的横槽在环套二的上表面上,并与环套二的中心处连通,该L形槽口的竖槽在环套二的周面上;所述接线筒二的一周均布开设有三个相同的槽口,且三个槽口把接线筒二进行三等分;所述接线筒一的外部套设有环套和压缩弹簧,且环套和压缩弹簧与接线筒一同轴心;所述环套的一端与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接线筒一靠近外螺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一和导线二的外皮通过对应的环套和压缩弹簧固定在对应的接线筒二中,且导线一和导线二的线芯穿过对应的接线筒二、接线筒一和环套二,并卡在L形槽口中。
优选的,所述接线筒一的直径小于接线筒二的直径,环套二的直径小于接线筒一的直径,环套34的内径大于接线筒一的直径,且环套的内径小于接线筒二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子插头和母插座的尾部各固定安装有内螺纹连接套,且子插头和母插座通过内螺纹连接套与对应的接线器上的外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子插头包括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固定连接,该支撑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与母插座拔插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卡,且弹性卡与母插座卡接。
优选的,所述母插座包括插座壳体,且插座壳体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固定连接,该插座壳体的上部开设有与电极头相匹配的电极腔;所述电极头与电极腔拔插连接;所述插座壳体外侧开设有与弹性卡相匹配的卡槽,且卡槽与弹性卡卡接。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连接套内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极柱,且电极柱的高度低于内螺纹连接套的高度,该电极柱与对应的电极头和电极腔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柱插在对应的环套二的中心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让导线一和导线二的线芯穿过对应的接线筒二、接线筒一和环套二,卡在对应的L形槽口中,并让导线一和导线二线芯的头端从对应的L形槽口中回到对应的接线筒一中,这时即可让子插头通过内螺纹连接套与导线一上的接线器的外螺纹固定连接,让母插座通过内螺纹连接套与导线二上的接线器的外螺纹固定连接,使各内螺纹连接套中的电极柱挤压住导线一和导线二处于对应接线器中的线芯即可,这样一来,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便可完成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接线工作,当导线一和导线二对接时,使母插座与子插头插在一块,即可完成两根导线之间的对接,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一与接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器与母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
导线一1、导线二2、接线器3、接线筒一31、接线筒二32、槽口33、环套34、压缩弹簧35、支撑板36、环套二37、L形槽口38、外螺纹39、子插头4、支撑板41、电极头42、弹性卡43、母插座5、插座壳体51、电极腔52、卡槽53、内螺纹连接套6、电极柱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包括导线一1、导线二2、接线器3、子插头4和母插座5,其中: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一端各固定安装有接线器3,通过接线器3的设置,便于快速的与对应的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进行连接,且导线一1通过接线器3与子插头4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导线二2通过接线器3与母插座5可拆卸固定连接;子插头4与母插座5拔插连接,通过子插头4与母插座5的设置,便于导线一1和导线二2快速的对接在一起;
接线器3包括接线筒一31和接线筒二32,且接线筒一31的一端与接线筒二32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接线筒一31的设置,便于与对应的子插头4和母插座5进行连接,通过接线筒二32的设置,便于与对应的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外皮进行连接,并与接线筒二32同轴心,该接线筒一31另一端的周面开设有外螺纹39,通过外螺纹39的设置,便于接线筒一31与对应的子插头4和母插座5进行拆装;接线筒一31通过外螺纹39与对应的子插头4和母插座5固定连接;接线筒一31带有外螺纹39的一端以接线筒一31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6,通过支撑板36的设置,能够让该环套二37与接线筒一31的一端产生一定的距离,便于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从环套二37中穿出后,在穿回到对应的接线筒一31中,从而提高线芯与接线器3之间的牢固性,且支撑板36上固定安装有环套二37,通过环套二37的设置,能够对对应的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进行限位,该环套二37与接线筒一31同轴心;环套二37上开设有L形槽口38,通过L形槽口38的设置,能够对对应的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进行限位,防止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从环套二37中脱落,同时便于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回到对应的接线筒一31中,且L形槽口38的横槽在环套二37的上表面上,并与环套二37的中心处连通,该L形槽口38的竖槽在环套二37的周面上;接线筒二32的一周均布开设有三个相同的槽口33,且三个槽口33把接线筒二32进行三等分,通过槽口33的设置,能够使接线筒二32发生形变,以便对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皮进行挤压固定;接线筒一31的外部套设有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通过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的设置,当需要固定导线一1和导线二2时,能够通过压缩弹簧35让环套34套在接线筒二32上,从而迫使接线筒二32向中心处收缩,这样一来,便会牢牢的把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皮挤压固定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中,当拆卸导线一1和导线二2时,只需压缩对应的压缩弹簧35,便会使环套34从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上移动到对应的接线筒一31上,接线筒二32便不会对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皮挤压,且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与接线筒一31同轴心;环套34的一端与压缩弹簧3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35的另一端与接线筒一31靠近外螺纹39的一侧固定连接;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外皮通过对应的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固定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中,且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穿过对应的接线筒二32、接线筒一31和环套二37,并卡在L形槽口38中。
子插头4包括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6固定连接,该支撑板4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电极头42,通过电极头42的设置,能够让子插头4与母插座5之间进行电性连接;电极头42与母插座5拔插连接;支撑板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卡43,且弹性卡43与母插座5卡接,通过弹性卡43的设置,能够保证子插头4与母插座5之间的牢固性。
母插座5包括插座壳体51,能够防止子插头4与母插座5的,且插座壳体51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6固定连接,该插座壳体51的上部开设有与电极头42相匹配的电极腔52,通过电极腔52的设置,能够防止子插头4与母插座5的连接处发生漏电现象;电极头42与电极腔52拔插连接;插座壳体51外侧开设有与弹性卡43相匹配的卡槽53,且卡槽53与弹性卡43卡接,通过卡槽53与弹性卡43的设置,能够保证子插头4与母插座5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便于子插头4与母插座5之间进行拆装。
内螺纹连接套6内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极柱61,通过电极柱61的设置,能够与对应的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进行接触,从而便于导线一1和导线二2之间进行导通,且电极柱61的高度低于内螺纹连接套6的高度,该电极柱61与对应的电极头42和电极腔52固定连接;电极柱61插在对应的环套二37的中心处。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压缩对应的压缩弹簧35,使环套34从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上移动到对应的接线筒一31上,这时让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皮穿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中,并让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从对应的接线筒二32、接线筒一21和环套二37中穿出,卡在对应的L形槽口38中,再让导线一1和导线二2线芯的头端从对应的L形槽口38中绕回到对应的接线筒一31中,这时复位压缩弹簧35,让环套34卡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上,从而使接线筒二32向中心处收缩,这样一来,便会牢牢的把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皮挤压固定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中,防止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从对应的环套二37中脱落下来,此时即可让子插头4通过内螺纹连接套6与导线一1上的接线器3的外螺纹39固定连接,让母插座5通过内螺纹连接套6与导线二2上的接线器3的外螺纹39固定连接,直至各内螺纹连接套6中的电极柱61挤压住导线一1和导线二2处于对应环套二37中的线芯即可,这样一来,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便完成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接线工作,然后使母插座5与子插头4插在一块,即可完成导线一1与导线二2之间的对接,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一(1)、导线二(2)、接线器(3)、子插头(4)和母插座(5),其中: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一端各固定安装有接线器(3),且导线一(1)通过接线器(3)与子插头(4)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导线二(2)通过接线器(3)与母插座(5)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子插头(4)与母插座(5)拔插连接;
所述接线器(3)包括接线筒一(31)和接线筒二(32),且接线筒一(31)的一端与接线筒二(3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接线筒二(32)同轴心,该接线筒一(31)另一端的周面开设有外螺纹(39);所述接线筒一(31)通过外螺纹(39)与对应的子插头(4)和母插座(5)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筒一(31)带有外螺纹(39)的一端以接线筒一(31)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6),且支撑板(36)上固定安装有环套二(37),该环套二(37)与接线筒一(31)同轴心;所述环套二(37)上开设有L形槽口(38),且L形槽口(38)的横槽在环套二(37)的上表面上,并与环套二(37)的中心处连通,该L形槽口(38)的竖槽在环套二(37)的周面上;所述接线筒二(32)的一周均布开设有三个相同的槽口(33),且三个槽口(33)把接线筒二(32)进行三等分;所述接线筒一(31)的外部套设有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且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与接线筒一(31)同轴心;所述环套(34)的一端与压缩弹簧(3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35)的另一端与接线筒一(31)靠近外螺纹(3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外皮通过对应的环套(34)和压缩弹簧(35)固定在对应的接线筒二(32)中,且导线一(1)和导线二(2)的线芯从对应的接线筒二(32)、接线筒一(31)和环套二(37)中穿出,并卡在L形槽口(38)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筒一(31)的直径小于接线筒二(32)的直径,环套二(37)的直径小于接线筒一(31)的直径,环套(34)的内径大于接线筒一(31)的直径,且环套(34)的内径小于接线筒二(3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插头(4)和母插座(5)的尾部各固定安装有内螺纹连接套(6),且子插头(4)和母插座(5)通过内螺纹连接套(6)与对应的接线器(3)上的外螺纹(39)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插头(4)包括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6)固定连接,该支撑板(4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电极头(42);所述电极头(42)与母插座(5)拔插连接;所述支撑板(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卡(43),且弹性卡(43)与母插座(5)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座(5)包括插座壳体(51),且插座壳体(51)的底部与对应的内螺纹连接套(6)固定连接,该插座壳体(51)的上部开设有与电极头(42)相匹配的电极腔(52);所述电极头(42)与电极腔(52)拔插连接;所述插座壳体(51)外侧开设有与弹性卡(43)相匹配的卡槽(53),且卡槽(53)与弹性卡(43)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连接套(6)内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极柱(61),且电极柱(61)的高度低于内螺纹连接套(6)的高度,该电极柱(61)与对应的电极头(42)和电极腔(52)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柱(61)插在对应的环套二(37)的中心处。
CN202321537032.6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Active CN220138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032.6U CN2201388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032.6U CN2201388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810U true CN220138810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7032.6U Active CN2201388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38810U (zh) 一种便携式接线端子
CN219371540U (zh)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组件
CN210298206U (zh) 一种低电压补偿电路
CN21790363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多功能插头
CN216488633U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11014375U (zh) 模块化电气装置连接系统
CN210245763U (zh) 一种新型插针式接线端子
CN210272745U (zh) 一种板对板防脱连接器
CN209844054U (zh) 可替换式便携电转换插座
CN219779321U (zh) 一种医疗自锁充电接口结构
CN219419560U (zh) 一种导线与导线可快速拆装的接线端子
CN210326325U (zh) 一种低压柜成套电缆组件
CN218040022U (zh) 一种可快速接线的电源连接器
CN219739459U (zh) 一种激光美容仪连接器
CN211907785U (zh) 一种射线机接线器
CN220510375U (zh) 一种新型的连接器
CN210628512U (zh) 一种连接用铜端子
CN211126372U (zh) 一种可夹装固定的插线板
CN212304011U (zh) 一种快速拆装模块化式连接器
CN217522285U (zh) 一种弯头数据线
CN216901043U (zh) 一种光纤通信用连接器
CN218160894U (zh) 一种张紧式航空接头
CN219226835U (zh) 可拆卸插座
CN215268654U (zh) 一种自动识别ctia、omtp耳机类型的识别器
CN213026626U (zh) 一种具有插针组的电路板插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