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7154U - 一种免疫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疫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7154U
CN220137154U CN202322916540.1U CN202322916540U CN220137154U CN 220137154 U CN220137154 U CN 220137154U CN 202322916540 U CN202322916540 U CN 202322916540U CN 220137154 U CN220137154 U CN 220137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module
needle
reagent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65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
张萌
余占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she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eid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eid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eid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65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7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7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7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免疫分析仪包括,试剂样本存放模块、洗针模块、转运模块、离心模块、磁分离模块、孵育反应模块、反应杯加载模块和检测模块;加样针模块被配置为: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运动;加样针模块至少包括Y轴组件和Z轴组件,Y轴组件包括Y轴支撑板;Y轴支撑板上设置Y轴主动轮和Y轴从动轮;Y轴主动轮和所述Y轴从动轮上环绕布置Y轴同步带;Z轴组件包括Z轴支撑板,Z轴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板;连接板与所述Y轴同步带连接;Z轴支撑板的另一侧安装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本实用新型针对多组分试剂添加,缩短试剂添加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免疫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疫分析仪。
背景技术
免疫分析仪,用于对样本进行分析,是临床诊断中常用设备。免疫分析仪中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样本加载、试剂加载、样本和试剂的分注、反应液混匀、反应液孵育反应、磁分离、检测。其中,试剂通常为单组分或多组分试剂,存储于试剂盒中。由加样针实现试剂的吸取和加注。每完成一种试剂加注,需要对加样针清洗,以避免试剂污染。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7036883U公开了一种折叠型加样臂,具有一个上下自由度和两个旋转自由度,可以实现三自由度加样。使用该加样臂,在面对多组分试剂时,需要通过精细控制进行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的程序,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占据大量检测时间。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16106571A公开了一种加样臂结构,该结构由两个两轴机械臂组成,在X轴方向上不可互相超越,整体结构复杂,使用该加样臂进行样本和试剂加样时,一个加样针进行样本加样,一个加样针进行试剂添加。在面对多组分试剂时,需要通过精细控制进行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的程序,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占据大量检测时间。
现有技术中,对多组分的检测试剂,每种试剂组分添加涉及吸取、加注、机械臂移动、清洗等多个步骤,通常占据大量检测时间,是提高检测效率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仪,以解决现有免疫分析仪多组分检测试剂添加占据大量检测时间,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所述免疫分析仪包括,试剂样本存放模块、洗针模块、转运模块、离心模块、磁分离模块、孵育反应模块、反应杯加载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转运模块包括转运模块盘,所述转运模块盘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所述转运模块盘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循环对准转运模块的转运模块放杯位;
所述洗针模块包括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清洗位和第二清洗位;
所述加样针模块被配置为: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运动;所述加样针模块至少包括Y轴组件和Z轴组件。
所述Y轴组件包括Y轴支撑板;所述Y轴支撑板上设置Y轴主动轮和Y轴从动轮;所述Y轴主动轮和所述Y轴从动轮上环绕布置Y轴同步带;
所述Z轴组件包括Z轴支撑板,所述Z轴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Y轴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支撑板的另一侧安装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
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清洗位和所述第二清洗位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第一清洗位和所述第二清洗位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清洗位与所述转运模块放杯位之间的间距。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Y轴支撑板上固定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滑动安装Y轴滑块;所述Z轴支撑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Y轴滑块固定。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Y轴主动轮由Y轴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固定Z轴第一导轨和Z轴第二导轨;
所述Z轴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Z轴第一滑块,所述Z轴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Z轴第二滑块;
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设置Z轴第一主动轮和Z轴第一从动轮;
所述Z轴第一主动轮和所述Z轴第一从动轮上环绕布置Z轴第一同步带,所述Z轴第一滑块与所述Z轴第一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设置Z轴第二主动轮和Z轴第二从动轮;
所述Z轴第二主动轮和所述Z轴第二从动轮上环绕布置Z轴第二同步带,所述Z轴第二滑块与所述Z轴第二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第一滑块上固定所述第一加样针,所述Z轴第二滑块上固定所述第二加样针。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Z轴第一主动轮由Z轴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Z轴第二主动轮由Z轴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样针顶部设置第一加样针液路接头,所述第二加样针顶部设置第二加样针液路接头。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针对多组分试剂添加,同时吸取试剂、同时清洗加样针,试剂添加环节缩短了加样针的移动行程,减少了加样针清洗程序,缩短试剂添加环节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分析仪各个模块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样针模块的Y轴组件和Z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样针模块的Y轴组件和Z轴组件的右视图(图2中箭头C方向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Y轴组件和Z轴组件运动至试剂盒上方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试剂盒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试剂盒的结构图和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分析仪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添加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执行单组分试剂添加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执行双组分试剂添加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执行三组分试剂添加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执行四组分试剂添加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包括: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洗针模块6、转运模块7、离心模块8、磁分离模块9、孵育反应模块10、反应杯加载模块11和检测模块12。
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用于存放试剂和样本。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包括样本盘2和试剂盘4。样本盘2上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样本管3,试剂盘4上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试剂盒5。样本管2内存放样本,试剂盒5内存放试剂。
样本盘2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样本管3循环对准加样针运动区域A,试剂盘4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试剂盒5循环对加样针运动区域A(加样针在下文中阐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样本盘2的旋转运动与试剂盘4的旋转运动为相对运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样本盘2试剂盘4同步旋转运动。优选地,样本盘2和试剂盘4的旋转运动由电机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免疫分析仪还包括:反应杯夹爪模块和加样针模块(下文中详细阐述)。
反应杯加载模块11,用于存放反应杯15。离心模块8,用于放置反应杯15,并对反应杯15内的样本进行离心。
具体地,离心模块8包括离心模块盘803,离心模块盘803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离心模块放杯孔802,离心模块放杯孔802用于放置反应杯15。
离心模块盘803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离心模块放杯孔802循环对准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8放杯位801优选地,离心模块盘803的旋转运动由电机驱动。
当离心模块盘803旋转时,带动离心模块放杯孔802内的反应杯15旋转,从而对反应杯15内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例如将全血样本离心出血浆。
转运模块7,用于放置反应杯15,并对反应杯15内的试剂和样本进行混匀。具体地,转运模块7包括转运模块盘703,转运模块盘703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转运模块放杯孔704用于放置反应杯15(如图4所示)。
转运模块盘703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循环对准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放杯位701,并且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循环对准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混匀位702。优选地,转运模块盘703的旋转运动由电机驱动。
孵育反应模块10,用于对反应杯15内的样本进行孵育。具体地,孵育反应模块10设置孵育反应模块放杯孔,用于放置反应杯15。反应杯15置于孵育反应模块10后,由孵育反应模块10对反应杯15内混匀后的样本进行孵育反应(样本和试剂反应)。
磁分离模块9,用于对孵育反应模块10孵育完成的样本进行磁分离。具体地,磁分离模块9包括磁分离模块盘902,磁分离模块盘902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磁分离模块放杯孔903,磁分离模块放杯孔903用于放置反应杯15。
磁分离模块盘902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磁分离模块放杯孔903循环对准磁分离模块3的磁分离模块放杯位901。优选地,磁分离模块盘902的旋转运动由电机驱动。
检测模块12,用于对磁分离模块9磁分离完成的样本进行检测。具体地,检测模块12包括检测模块盘1203和检测单元1202。检测模块盘1203和检测单元1202衔接。
检测模块盘1203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检测模块放杯孔1204,检测模块放杯孔1204用于放置反应杯15。检测模块盘1203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检测模块放杯孔1204循环对准检测模块12的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
洗针模块6布置在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和转运模块7之间。加样针模块被配置为: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使加样针在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离心模块8、洗针模块6和转运模块7之间转移。
反应杯夹爪模块被配置为:带动反应杯夹爪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使反应杯15在反应杯加载模块11、离心模块8、转运模块7、孵育反应模块10、磁分离模块9和检测模块12之间转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杯夹爪模块优选机械手或者三轴运动机构带动反应杯夹爪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将在下文中阐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和加样针运动区域A至少部分重叠。具体地,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覆盖反应杯加载模块11、孵育反应模块10、转运模块7,以及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放杯位801、磁分离模块9的磁分离模块放杯位901和检测模块12的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
加样针运动区域A覆盖洗针模块6、部分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放杯位801和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分析仪的检测过程为:
取样:将样本(例如全血样)加入到样本盘2的样本管3,将试剂加入到试剂盘4的试剂盒5内。
放杯: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反应杯加载模块11,反应杯夹爪抓取应杯加载模块11存放的反应杯15(空的反应杯),之后将反应杯15置于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杯位801对准的离心模块放杯孔802。
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反应杯加载模块11,反应杯夹爪抓取应杯加载模块11存放的反应杯15(空的反应杯),之后将反应杯15置于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放杯位701对准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
加样: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9运动至加样针对准的样本管3,从样本管3内抽取样本(例如全血样),之后将样本本注入到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杯位801对准的离心模块放杯孔802内的反应杯15。
离心: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盘803旋转,对反应杯801内的全血样本离心出血浆。
加血浆: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至洗针模块6,对加样针进行清洗。
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至离心模块8的离心模块杯位801,加样针从离心模块杯位801对准的离心模块放杯孔802内的反应杯15抽取血浆,之后将血浆注入到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放杯位701对准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内的反应杯15。
加试剂: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至洗针模块6,对加样针进行清洗。
加样针模块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至加样针对准的试剂盒5,从试剂盒5内抽取试剂,之后将试剂注入到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放杯701对准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内的反应杯15。
混匀:转运模块盘703旋转,带动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内的反应杯15对准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混匀位702。在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混匀位702对转运模块7的反应杯15内的血浆和试剂混匀。
孵育: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15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混匀位702,反应杯夹爪抓取转运模块7的转运模块混匀位702对准的转运模块放杯孔704内的反应杯15(反应杯15内具有混匀的血浆和试剂),之后将反应杯15置于孵育反应模块10,孵育反应模块10对反应杯15内的样本进行孵育。
磁分离: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孵育反应模块10,反应杯夹爪抓取孵育反应模块10的反应杯15(反应杯15内具有孵育完成的血浆),之后将反应杯15置于磁分离模块9的磁分离模块放杯位901对准的磁分离模块放杯孔903,磁分离模块9对孵育反应模块10孵育完成的样本进行磁分离。
检测: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磁分离模块9的磁分离模块放杯位901,反应杯夹爪抓取磁分离模块9的磁分离模块放杯位901对准的磁分离模块放杯孔903内的反应杯15(反应杯15内具有磁分离完成的血浆),之后将反应杯15置于检测模块12的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对准的检测模块放杯孔1204。
检测模块盘1203旋转,带动反应杯15由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旋转至检测单元1202,检测单元1202对反应杯15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抛杯:检测模块12带动反应杯15由检测单元1202旋转至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反应杯夹爪模块带动反应杯在反应杯夹爪运动区域B运动至检测模块12的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反应杯夹爪抓取检测模块12的检测模块放杯位1201对准的检测模块放杯孔1204内的反应杯15(反应杯15内具有检测完成的废液),将反应杯15抛弃至废篓。
检测过程中,加样针需要多次重复在加样针运动区域A运动,特别是针对多组分试剂添加程序中,加样针需要不断在试剂盒5、洗针模块6和转运模块7之间往复运动,导致加样环节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占据大量检测时间,检测效率低。
为了解决加样环节大量重复清洗加样针,占据大量检测时间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2中箭头C方向的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样针模块至少包括Y轴组件13和Z轴组件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得以清晰的说明,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如1至图4所示。
Z轴组件14被配置为: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Z轴组件14上安装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第一加样针1408被配置为: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加样针1416被配置为: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Y轴组件13包括Y轴支撑板1301。Y轴支撑板1301上设置Y轴主动轮1305和Y轴从动轮1306,Y轴主动轮1305和Y轴从动轮1306上环绕布置Y轴同步带1307。Y轴主动轮1305由Y轴驱动电机1304驱动旋转。
Y轴支撑板13001上固定Y轴导轨1302,Y轴导轨1302上滑动安装Y轴滑块1303。
Z轴组件14包括Z轴支撑1401板,Z轴支撑板1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板1418,连接板1418与Y轴同步带1304连接。Z轴支撑板1401的另一侧安装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Z轴支撑板1401固定连接板1418的一侧与Y轴滑块1303固定。
当Y轴驱动电机1304驱动Y轴主动轮1305旋转时,Y轴同步带1307带动Z轴支撑板1401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Z轴组件14整体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
当Y轴驱动电机1304驱动Y轴主动轮1305旋转,Y轴同步带1307带动Z轴组件14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时,Y轴滑块1303沿Y轴导轨1302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Z轴支撑板1401安装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的一侧固定Z轴第一导轨1402和Z轴第二导轨1410。Z轴第一导轨1402上滑动安装Z轴第一滑块1403,Z轴第二导轨1410上滑动安装Z轴第二滑块1411。
Z轴支撑板1401安装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的一侧设置Z轴第一主动轮1405和Z轴第一从动轮1406。Z轴第一主动轮1405和Z轴第一从动轮1406上环绕布置Z轴第一同步带1407,Z轴第一滑块1403与Z轴第一同步带1407连接。Z轴第一主动轮1405由Z轴第一驱动电机1404驱动旋转。
Z轴第一滑块1403上固定第一加样针1408,当Z轴第一驱动电机1404驱动Z轴第一主动轮1405旋转时,第一同步带1407带动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
Z轴支撑板1401安装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的一侧设置Z轴第二主动轮1413和Z轴第二从动轮1414。Z轴第二主动轮1413和Z轴第二从动轮1414上环绕布置Z轴第二同步带1415,Z轴第二滑块1411与Z轴第二同步带1415连接。Z轴第二主动轮1413由Z轴第二驱动电机1412驱动旋转。
Z轴第二滑块1411上固定第二加样针1416,当Z轴第二驱动电机1412驱动Z轴第二主动轮1413旋转时,第二同步带1415带动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加样针1408顶部设置第一加样针液路接头1409,第二加样针1416顶部设置第二加样针液路接头1417。
本实用新型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Y方向和Z方向的运动,由Y轴组件13和Z轴组件14驱动。对于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X方向的运动,可以通过机械手或者增加机械臂实现,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结合图1、图4、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洗针模块6包括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转运模块7配置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第一清洗位601、第二清洗位604和转运模块放杯位7沿Y轴方向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第一加样针1408和/或第二加样针1416从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抽取样本或者试剂时,样本盘2带动样本管3旋转至第一清洗位601、第二清洗位604和转运模块放杯位7所处的同一条直线位置,试剂盘4带动试剂盒5旋转至第一清洗位601、第二清洗位604和转运模块放杯位7所处的同一条直线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之间的间距,并且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清洗位601与转运模块放杯位701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第一清洗位601设置第一清洗液入口602和第一清洗液出口603,第二清洗位604设置第一清洗液入口605和第一清洗液出口6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试剂盒5上至少开设多个试剂仓,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试剂仓之间的间距。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试剂盒5开设四个试剂仓,分别为第一试剂仓501、第二试剂仓502、第三试剂仓503和第四试剂仓504。第一试剂仓501、第二试剂仓502、第三试剂仓503和第四试剂仓504两两相邻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试剂盒5上开设四个试剂仓,可以用于四组分试剂添加的检测项目,也可以用于少于四组分试剂添加的检测项目。在一些实施例中,少于四组分试剂添加的检测项目可以选择开设一个试剂仓的试剂盒5、开设两个试剂仓的试剂盒5或者开设三个试剂仓的试剂盒5,如图5所示。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总线400和下位机总线600。上位机总线400和下位机总线600之间,通过通信接口500进行通信连接。
上位机总线400通信连接处理器200和存储器300,处理器200通信连接人机接口100。
下位机总线600通信连接试剂样本存放模块1、离心模块2、转运模块4、磁分离模块3、检测模块6、加样针模块和反应杯夹爪模块。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添加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获取检测项目类型,根据检测项目读取试剂类型。
从人机接口100获取检测项目类型,处理器200根据检测项目读取存储器300存储的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类型。
步骤S2、判断试剂类型是否为单组分试剂添加,若是则执行单组分试剂添加,否则进入步骤S3。
结合图1、图4、图6和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执行单组分试剂添加:
步骤S201、选取第一加样针1408或第二加样针1416中的任一加样针,作为试剂添加加样针,例如本实施例中选取第一加样针1408作为试剂添加加样针。
步骤S202、读取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选取需要添加试剂的试剂仓,作为添加试剂仓。
处理器200读取存储器300存储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试剂仓501存储的试剂为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类型,将第一试剂仓501作为添加试剂仓。
步骤S203、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添加试剂仓(第一试剂仓501)。
步骤S204、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从添加试剂仓(第一试剂仓501)中抽取试剂。
步骤S205、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步骤S206、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207、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对(第一加样针1408)准洗针模块6的第一清洗位601或第二清洗位604。
步骤S208、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或第二清洗位604清洗后复位。
步骤S3、断试剂类型是否为双组分试剂添加,若是则执行双组分试剂添加,否则进入步骤S4。
结合图1、图4、图6和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执行双组分试剂添加:
步骤S301、读取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选取需要添加试剂的两个试剂仓,作为添加试剂仓。
处理器200读取存储器300存储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三试剂仓503存储的试剂为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类型,将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三试剂仓503作为添加试剂仓。
步骤S302、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分别对准两个添加试剂仓(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三试剂仓503)。
步骤S303、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分别从两个添加试剂仓(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三试剂仓503)中抽取试剂。
具体地,首先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第一试剂仓501,第一加样针1408第一试剂仓501中抽取试剂。
之后,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第三试剂仓503,第二加样针1408第三试剂仓503中抽取试剂。
步骤S304、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305、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在步骤S303至步骤S305,添加试剂的过程中,无需对加样针清洗,直接完成两种试剂的添加。
步骤S306、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分别对准洗针模块的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
步骤S307、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清洗后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存储在试剂盒5相邻的两个试剂仓,例如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存储在试剂盒5的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则上述步骤S302至303中,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无需分别进行抽取试剂,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从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中抽取试剂,进一步缩短添加试剂的时间。
步骤S4、断试剂类型是否为三组分试剂添加,若是则执行三组分试剂添加,否则进入步骤S5。
结合图1、图4、图6和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执行三组分试剂添加:
步骤S401、读取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选取需要添加试剂的三个试剂仓,作为添加试剂仓。
处理器200读取存储器300存储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试剂仓501、第二试剂仓502和第三试剂仓503存储的试剂为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类型,将第一试剂仓501、第二试剂仓502和第三试剂仓503作为添加试剂仓。
步骤S402、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两个相邻的添加试剂仓。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
步骤S403、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同时从两个相邻的添加试剂仓中抽取试剂。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从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中抽取试剂。
步骤S404、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405、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406、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洗针模块6的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
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清洗。
步骤S407、选取第一加样针1408或者第二加样针1416中的任一加样针,作为试剂添加加样针,例如本实施例中选取第一加样针1408作为试剂添加加样针。
步骤S408、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未抽取试剂的添加试剂仓。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未抽取试剂的添加试剂仓为第三试剂仓503。
步骤S409、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从未抽取试剂的添加试剂仓(第三试剂仓503)中抽取试剂。
步骤S410、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411、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洗针模块6的第一清洗位601或第二清洗位604。
步骤S412、试剂添加加样针(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或第二清洗位604清洗后复位。
步骤S5、执行四组分试剂添加。
结合图1、图4、图6和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执行四组分试剂添加:
步骤S501、读取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选取需要添加试剂的四个试剂仓,并将四个试剂仓分为第一组添加试剂仓和第二组添加试剂仓。
其中,第一组添加试剂仓包括两个相邻的试剂仓,第二组添加试剂仓包括两个相邻的试剂仓。
处理器200读取存储器300存储试剂盒5不同试剂仓的配置信息,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试剂仓501、第二试剂仓502、第三试剂仓503和第四试剂仓504存储的试剂为对应检测项目类型的试剂类型,将相邻的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作为第一组添加试剂仓,将第三试剂仓503和第四试剂仓504作为第二组添加试剂仓。
步骤S502、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第一组添加试剂仓。
具体地,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第一试剂仓501,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第二试剂仓502。
步骤S503、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同时从第一组添加试剂仓两个相邻的试剂仓(第一试剂仓501和第二试剂仓502)中抽取试剂。
步骤S504、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505、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506、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洗针模块6的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
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清洗。
步骤S507、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第二组添加试剂仓。
具体地,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第三试剂仓503,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第四试剂仓504。
步骤S508、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同时从第二组添加试剂仓两个相邻的试剂仓(第三试剂仓503和第四试剂仓504)中抽取试剂。
步骤S509、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一加样针1408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510、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二加样针1416对准转运模块放杯位701。
第二加样针1416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将试剂添加到转运模块放杯位701的反应杯15。
步骤S511、Z轴组件14在Y轴组件13上沿Y轴方向运动,使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对准洗针模块6的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
步骤S512、第一加样针1408和第二加样针1416同时在Z轴组件14上沿Z轴方向运动,在第一清洗位601和第二清洗位604清洗后复位。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分析仪包括,试剂样本存放模块、洗针模块、转运模块、离心模块、磁分离模块、孵育反应模块、反应杯加载模块、检测模块和加样针模块;
所述转运模块包括转运模块盘,所述转运模块盘配置多个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所述转运模块盘被配置为旋转运动,使呈环形排布的转运模块放杯孔循环对准转运模块的转运模块放杯位;
所述洗针模块包括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清洗位和第二清洗位;
所述加样针模块被配置为:带动加样针在加样针运动区域运动;所述加样针模块至少包括Y轴组件和Z轴组件,
所述Y轴组件包括Y轴支撑板;所述Y轴支撑板上设置Y轴主动轮和Y轴从动轮;所述Y轴主动轮和所述Y轴从动轮上环绕布置Y轴同步带;
所述Z轴组件包括Z轴支撑板,所述Z轴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Y轴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支撑板的另一侧安装沿Y轴方向排布的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
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清洗位和所述第二清洗位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第一清洗位和所述第二清洗位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清洗位与所述转运模块放杯位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支撑板上固定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滑动安装Y轴滑块;所述Z轴支撑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Y轴滑块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主动轮由Y轴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固定Z轴第一导轨和Z轴第二导轨;
所述Z轴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Z轴第一滑块,所述Z轴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Z轴第二滑块;
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设置Z轴第一主动轮和Z轴第一从动轮;
所述Z轴第一主动轮和所述Z轴第一从动轮上环绕布置Z轴第一同步带,所述Z轴第一滑块与所述Z轴第一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支撑板安装所述第一加样针和所述第二加样针的一侧设置Z轴第二主动轮和Z轴第二从动轮;
所述Z轴第二主动轮和所述Z轴第二从动轮上环绕布置Z轴第二同步带,所述Z轴第二滑块与所述Z轴第二同步带连接;
所述Z轴第一滑块上固定所述第一加样针,所述Z轴第二滑块上固定所述第二加样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第一主动轮由Z轴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Z轴第二主动轮由Z轴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样针顶部设置第一加样针液路接头,所述第二加样针顶部设置第二加样针液路接头。
CN202322916540.1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免疫分析仪 Active CN220137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6540.1U CN220137154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免疫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6540.1U CN220137154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免疫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7154U true CN220137154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6540.1U Active CN220137154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免疫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7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2768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8226549B (zh)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时序控制方法与系统
JP2020180989A (ja) 前処理カルーセルを有する診断分析装置および関連方法
JP2825768B2 (ja) 分析装置
JP2020106538A (ja)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装置の操作方法
EP2296819B1 (en) Centrifuge loading process within an automated laboratory system
US20050158212A1 (en) Automated laboratory system and analytical module
EP035582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the automatic analytical testing of samples
KR20190104193A (ko) 자동 분석 장치 및 샘플 분석 방법
US10613106B2 (en) Reaction vessel handling apparatu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KR20190103293A (ko) 반응 배양 장치, 면역 분석기 및 반응 배양 방법
CN105745546A (zh) 具有后面可进入轨道系统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WO2013155958A1 (zh)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218412570U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US11835534B2 (en) Automatic cleaning and separating device
CN110346586A (zh) 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07366582U (zh) 一种轨道式样本前处理系统
WO2022037646A1 (zh) 一种用于免疫诊断分析的检测系统
CN110146712B (zh) 一种旋转抽样微型转盘式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CN220137154U (zh) 一种免疫分析仪
CN117607473A (zh) 一种免疫分析仪、免疫分析仪控制系统及试剂添加方法
CN110231472A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5005420U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P4202420A1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CN115327090A (zh) 血小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01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Area,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o. 88 Jinjihu Aven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E2-401 (This address is not allowed for retail)

Patentee after: Qianshe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Unit E2-4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No. 88, Jinji Lake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imeide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