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630U -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630U
CN220135630U CN202321427739.1U CN202321427739U CN220135630U CN 220135630 U CN220135630 U CN 220135630U CN 202321427739 U CN202321427739 U CN 202321427739U CN 220135630 U CN220135630 U CN 220135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er
opening
tan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77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长参
陈建赐
陈占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Puru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Puru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Puru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Puru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77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属于加湿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储水罐和电解罐,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的下端之间的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电解罐的一端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上转动设置有一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浮球。本实用新型在产生雾气时,如果水被消耗使得水位下降,会使得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下降,从而控制阀门打开,使得储水罐内的水从底部进入电解罐内,补充电解罐内的水位,而在恢复到最高水位时,浮球可控制阀门关闭,阻止供水,并且供水是从底部进入电解桶内,不会影响水面雾气的产生,较为方便,并且提高了产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湿器应运而生,加湿器能通过对于水箱内的水分进行雾化,通过加湿器雾口排出,有效改善器件周边空气湿度,对于皮肤和呼吸道都有健康保护作用。
现有的家用加湿器通常是在使用前加水,然后启动开关进行产雾加湿,而在储水腔内的水量不足时,需要向储水腔内补充水,不能自动向储水腔内补充水,恢复原来的水位,并且在向储水腔内加水时,需要停止加湿器工作,停止雾气产生,因此较为不便,并且降低了加湿器产雾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器内,包括储水罐和电解罐,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的下端之间的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电解罐的一端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上转动设置有一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浮球;当水位下降时,所述阀门打开使得所述储水罐内的水进入所述电解罐内,当水位升高时,所述浮球升高关闭所述阀门,以便于随时向电解罐内供水。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阀门转动连接,其上端与所述浮球固定连接,以便于控制阀门。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阀门包括一固定座和一开合部,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进水管的端部,所述开合部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合部的另一端上,以便于阀门开合。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横向设置,位于所述开合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件内设置有一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合部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开合部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内,且其顶部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竖直设置,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右下方边缘处,所述第二限位件内设置有一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开口向左,所述开合部在进水状态时,水面接触到所述浮球之前,所述开合部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壁上,以防止开合部错位。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还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解罐的内壁上,其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连通,形成一第三限位凹槽,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且穿过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并且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侧壁上,以限制连接件脱离开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罐设置在所述加湿器的底座内,所述电解罐包括一盖体和一罐体,所述盖体卡合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盖体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电极棒,所述电极棒的电解处延伸进所述罐体的内部,其中两个电极棒连接电源负极,另外两个电极棒连接电源正极,以便于电解出负离子。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顶面呈一圆锥形,其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出雾口,所述出雾口内固定设置一出雾管道,所述出雾管道贯穿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所述出雾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一扩散雾气的喇叭口,以便于提高雾气流出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口处设置有一导雾管,所述喇叭口位于所述导雾管内,所述导雾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所述导雾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壳体上,并且其顶部与外界连通,以便提高雾气流入外界进行加湿。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封堵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密封连接,以便于对电解罐内的水进行雾化。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贯穿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其底部位于所述加湿器的底座内,其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壳体上,并且与外界连通,以便于注水以及观察水位。
本申请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包括储水罐和电解罐,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的下端之间的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电解罐的一端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上转动设置有一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浮球;本实用新型在产生雾气时,如果水被消耗使得水位下降,会使得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下降,从而控制阀门打开,使得储水罐内的水从底部进入电解罐内,补充电解罐内的水位,而在恢复到最高水位时,浮球可控制阀门关闭,阻止供水,并且供水是从底部进入电解桶内,不会影响水面雾气的产生,较为方便,并且提高了产雾效率。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罐结构示意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的阀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加湿器10、导雾管11、电解水装置20、储水罐21、电解罐22、盖体221、电极棒2211、出雾口2212、出雾管道2213、喇叭口2214、罐体222、雾化装置2221、第三限位件223、第三限位凹槽2231、进水管23、阀门24、固定座241、开合部242、第一限位件243、第一限位凹槽2431、第二限位件244、第二限位凹槽2441、控制部件245、浮球2451、连接件24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该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10电解水装置20,所述电解水装置20设置在所述加湿器10内,包括储水罐21和电解罐22,所述储水罐21和所述电解罐22的下端之间的设置有一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连通所述所述储水罐21和所述电解罐22,以便于使得储水罐21内的水流入电解罐22内,所述进水管23位于所述电解罐22的一端设置有一阀门24,阀门24的开合可用于控制水流的进入以及停止,所述阀门24上转动设置有一控制部件245,所述控制部件245包括一浮球2451,以用于控制阀门24的开合和关闭,当水位下降时,所述阀门24打开使得所述储水罐21内的水进入所述电解罐22内,当水位升高时,所述浮球2451升高关闭所述阀门24;具体的,在进水状态下,所述阀门24打开,所述储水罐21内的水进入所述电解罐22内,当水面与所述浮球2451接触时,水面带动所述浮球2451上升,所述浮球2451牵拉所述阀门24,直至所述阀门24关闭,进水停止;产雾状态下,所述电解罐22内水位下降,带动所述浮球2451下降,所述浮球2451牵拉所述阀门24打开,水流进入所述电解罐22内。
为了便于浮球2451控制阀门24,所述控制部件245还包括一连接件2452,所述连接件2452的下端与所述阀门24转动连接,其上端与所述浮球2451固定连接,所述浮球2451可通过牵拉连接件2452控制所述阀门24的打开与关闭,具体的,连接件2452的下端设置有一连接部,连接部的形状不做限定,其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连接部上靠近阀门24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一连接轴,连接轴转动连接在阀门24上。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24包括一固定座241和一开合部242,所述固定座241固定在所述进水管23的端部,所述开合部2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241上,所述连接件2452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合部242的另一端上;具体的,固定座241上设置有一与进水管23外壁直径相等的进水孔,所述固定座241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水管23的外壁上,并且所述固定座241与所述开合部242转动连接的一面与所述进水管23的端部平齐;具体的,所述开合部242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大于进水孔的直径,在关闭状态下,开合部242覆盖整个进水孔,并且开合部242靠近固定座241的一面与固定座241紧密贴合,以防止漏水,并且所述开合部242的一端向外衍生一条形部件,所述条形部件与所述开合部242一体成型,以增加条形部件的整体强度,防止条形部件与所述开合部242断裂,条形部件的末端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其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41固定连接,开合部242可以转轴为轴心转动;所述开合部24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上述连接轴具体的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孔内,以使得连接件2452以连接轴为轴心转动。
为了防止开合部242错位,所述固定座2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43和第二限位件244;所述第一限位件243横向设置,位于所述开合部242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件243内设置有一第一限位凹槽2431,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431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合部242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开合部242位于第一限位凹槽2431内,且其顶部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43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244竖直设置,位于所述固定座241的右下方边缘处,所述第二限位件244内设置有一第二限位凹槽2441,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441开口向左,所述开合部242在进水状态时,水面接触到所述浮球2451之前,所述开合部242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441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件243和第二限位件244为“L”形,并且第一限位凹槽2431开口向下设置,在阀门24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合部242置于第一限位凹槽2431内,以限制开合部242的位置,防止开合部242被堵住的水流在水平方向上打开;在进水时,水面未接触浮球2451,阀门24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所述开合部24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441内,以限制开合部242的位置,防止开合部242错位,不能及时关闭阀门24,停止进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241的上方还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件223,所述第三限位件22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解罐22的内壁上,其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连通,形成一第三限位凹槽2231,所述连接件2452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2231,且穿过所述第三限位凹槽2231,并且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2231的侧壁上;具体的,在水面未接触浮球2451时、水面接触浮球2451时以及水位下降阀门24打开时,所述连接件2452都会位于所述进水孔的前方,受到进入电解罐22内水流的冲击力,存在向电解罐22中间运动的趋势,所述连接件2452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2231的侧壁上,阻止所述连接件2452向所述电解罐22中间运动的趋势,防止连接件2452从阀门24上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罐22设置在所述加湿器10的底座内,所述电解罐22包括一盖体221和一罐体222,所述盖体221卡合在所述罐体222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盖体221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电极棒2211,所述电极棒2211的电解处延伸进所述罐体222的内部,其中两个电极棒2211连接电源负极,另外两个电极棒2211连接电源正极;具体的,所述盖体221的下端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罐体222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卡扣结构的水平位置,在盖合盖体221时,将卡块和卡扣结构交错放置,旋转盖体221,将卡扣结构卡合在卡块底部,从而将盖体221卡合在所述罐体222的顶部开口处,卡块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橡胶块,以使得卡块和卡扣结构扣合的更紧密,所述盖体221上与所述罐体222顶部水平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盖体221和罐体222之间的气密性;具体的,电极棒2211可使得水分子发生电解,产生负离子,例如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以及氯离子等,负离子到外界可结合空气中的正价离子,以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
为了提高雾气流出效率,所述盖体221的顶面呈一圆锥形,以便于雾气能够沿着锥形面汇集在盖体221中央,其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出雾口2212,所述出雾口2212内固定设置一出雾管道2213,以用于汇集在盖体221中央的雾气向外流出,所述出雾管道2213贯穿所述加湿器10的底座顶部,所述出雾管道22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一扩散雾气的喇叭口2214,以提高雾气流出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口2214处设置有一导雾管11,以起到导雾的作用,所述喇叭口2214位于所述导雾管11内,所述导雾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10的底座顶部,所述导雾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10的壳体上,并且其顶部与外界连通,具体的,所述加湿器10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雾孔,所述导雾管11的顶部与所述出雾孔固定连接,从所述喇叭口2214内流出的雾气沿着导雾管11上升,从出雾孔进入外界,进行加湿。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222的底部开口,所述罐体222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雾化装置2221,所述雾化装置2221封堵所述罐体222的底部,与所述罐体222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装置2221可使得所述电解罐22内的水变成雾气,带着已电解的氢氧根离子通过所述出雾管道2213以及导雾管11进入外界,对外界空气起到净化以及加湿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21贯穿所述加湿器10的底座顶部,其底部位于所述加湿器10的底座内,其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10的壳体上,并且与外界连通;具体的,所述加湿器10的壳体上开设一注水口,所述储水罐21的顶部与所述注水口固定连接,以便于随时观察储水罐21内的水位情况并向储水罐21内注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和电解罐,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的下端之间的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电解罐,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电解罐的一端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上转动设置有一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浮球;
当水位下降时,所述阀门打开使得所述储水罐内的水进入所述电解罐内,当水位升高时,所述浮球升高关闭所述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阀门转动连接,其上端与所述浮球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包括一固定座和一开合部,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进水管的端部,所述开合部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合部的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横向设置,位于所述开合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件内设置有一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合部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开合部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内,且其顶部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竖直设置,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右下方边缘处,所述第二限位件内设置有一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开口向左,所述开合部在进水状态时,水面接触到所述浮球之前,所述开合部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还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解罐的内壁上,其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连通,形成一第三限位凹槽,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且穿过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并且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罐设置在所述加湿器的底座内,所述电解罐包括一盖体和一罐体,所述盖体卡合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盖体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电极棒,所述电极棒的电解处延伸进所述罐体的内部,其中两个电极棒连接电源负极,另外两个电极棒连接电源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顶面呈一圆锥形,其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出雾口,所述出雾口内固定设置一出雾管道,所述出雾管道贯穿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所述出雾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一扩散雾气的喇叭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喇叭口处设置有一导雾管,所述喇叭口位于所述导雾管内,所述导雾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所述导雾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壳体上,并且其顶部与外界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封堵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罐贯穿所述加湿器的底座顶部,其底部位于所述加湿器的底座内,其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加湿器的壳体上,并且与外界连通。
CN202321427739.1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Active CN220135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739.1U CN2201356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739.1U CN2201356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630U true CN220135630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7739.1U Active CN22013563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3381U (zh) 一种上加水式加湿器
CN110513802B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206338904U (zh) 一种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20135630U (zh) 一种加湿器电解水装置
CN206414576U (zh) 一种雾化器
CN203116216U (zh) 一种壁挂式全自动串接供水加湿器
CN105409754B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超声波雾气产生装置
CN106936073A (zh) 自动补水式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及方法
CN106765814A (zh) 一种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08382449U (zh) 一种浮子方便拆装的加湿器
CN21485953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消毒组件及无叶风扇
CN216495138U (zh) 清洁机器人的水箱、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218480701U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08871779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用加湿装置
CN205561125U (zh) 一种利用电解水生成富氢水的室内加湿装置
CN206384895U (zh) 水处理装置
CN208844667U (zh) 安全卫生储水装置
CN203550099U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215295220U (zh) 一种改进的潜水式加湿器
CN221005341U (zh) 加湿器
CN112856650A (zh) 一种室内用便携式智能加湿器
CN208234999U (zh) 一种氢气呼吸机
CN203375590U (zh) 一种具有加湿空气功能的空调
CN212720098U (zh) 一种可自动蓄水的加湿器
CN210070122U (zh) 一种加湿器雾化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