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616U -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616U
CN220135616U CN202320569492.0U CN202320569492U CN220135616U CN 220135616 U CN220135616 U CN 220135616U CN 202320569492 U CN202320569492 U CN 202320569492U CN 220135616 U CN220135616 U CN 220135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tank
channe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94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龙
史俊茹
任高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94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包括预冷器、蒸发式冷凝器、压缩机和冷却水循环装置,预冷器设于压缩机和蒸发式冷凝器之间,预冷器设有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式冷凝器包括换热盘管、喷淋装置和集水池,压缩机、制冷剂通道和换热盘管依次连通。喷淋装置连通集水池,且集水池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喷淋装置喷淋至换热盘管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冷却水通道连通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对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解决了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表面容易结垢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作为国内中央空调行业新兴产品,具有高效集成、节省水电、安装快捷等优点。其中,蒸发式冷凝器由盘管、轴流风机、喷淋水装置、填料、挡水板、水箱等部件组成。喷淋水由水泵将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蒸发式冷凝器顶部的喷淋管,经喷嘴喷淋到盘管的外表面形成很薄的水膜,水膜中部分水吸热后蒸发为水蒸气,其余落入集水槽,供水泵循环使用。
水结垢指的是,当温度超过50℃,水中的碳酸根、氯酸根、和磷酸根与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的盐类会从水中析出。并且,这些盐类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中,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直接进入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中进行冷凝。通常,高温气态制冷剂的温度为60℃至70℃,如此,使得盘管表面温度较高且高于水的结垢温度。因此,当包含上述盐类的喷淋水喷淋至高温盘管的表面时,上述盐类极易在盘管表面析出并结垢。盘管表面结垢会大大降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以减缓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表面结垢的问题。
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包括预冷器、蒸发式冷凝器、压缩机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预冷器设于压缩机和蒸发式冷凝器之间。预冷器设有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式冷凝器包括换热盘管、喷淋装置和集水池。压缩机、制冷剂通道和换热盘管依次连通。喷淋装置连通集水池,且集水池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喷淋装置喷淋至换热盘管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冷却水通道连通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对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热水箱,冷却水通道的进液端通过第一换向阀选择性连通热水箱的出水口或集水池。冷却水通道的出液端通过第二换向阀选择性连通热水箱的进水口或喷淋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热水箱或者集水池向冷却水通道提供冷却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热水箱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的进液端连通集水池,且冷却水通道的出液端连通喷淋装置。集水池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和喷淋装置喷淋至换热盘管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向冷却水通道输送温度适宜的冷却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热水箱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的出液端连通热水箱的进水口,冷却水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热水箱的出水口。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能效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一排水阀,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热水箱内,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水箱内冷却水温度。第一电加热器位于热水箱内,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热水箱内冷却水温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电加热器加热运行。第一排水阀位于热水箱外,第一排水阀能够与热水箱连通,用于排出热水箱内冷却水。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不工作时,热水箱内的冷却水结冰,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排水阀位,热水箱排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组和第二喷淋组,第一水泵连通集水池和第一喷淋组。当热水箱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二水泵连通集水池和冷却水通道的进液端,冷却水通道的出液端连通第二喷淋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向换热盘管提供足量的冷却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热水箱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水泵的功率减小或第一水泵关闭。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节约能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蒸发式冷凝器还包括风机装置和淋水散热片,蒸发式冷凝器设有蒸发室,蒸发室的底部连通集水池,风机装置、淋水散热片和换热盘管均设于蒸发室内,且沿蒸发式冷凝器的高度方向,风机装置位于换热盘管远离集水池的一端,换热盘管位于风机装置两侧,淋水散热片位于换热盘管和集水池之间。蒸发式冷凝器的周侧设有进气通道,多个淋水散热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进气通道和蒸发室,风机装置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和气流通道吸入蒸发室,并自蒸发室从风机装置的顶部排出。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蒸发式冷凝器对制冷剂的冷凝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补水阀,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集水池内,集水池设有补水口,补水阀能够连通补水口。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水池内冷却水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补水阀打开补水口,以向集水池补充冷却水,并且,风机装置提高自身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降低集水池内冷却水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二电加热器和第二排水阀,第二电加热器位于集水池内,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水池内冷却水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第二电加热器加热运行。第二排水阀位于集水池外,第二排水阀能够与集水池连通,用于排出集水池内冷却水。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避免集水池内的冷却水结冰,并且,方便排出集水池内的冷却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在进入换热盘管之前,先进入预冷器的制冷剂通道,并且,由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通道对制冷剂通道内的气态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如此,降低了进入盘管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而有利于降低盘管的表面温度以及喷淋到盘管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盘管表面温度低于50℃),由于碳酸根、氯酸根、和磷酸根与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的盐类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通过降低喷淋到盘管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能够提高冷却水中上述盐类的溶解度,从而能够有效减少上述盐类的析出,也即,能够有效减少由喷淋装置喷出的冷却水在换热盘管表面结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系统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系统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1、预冷器;11、制冷剂通道;12、冷却水通道;2、蒸发式冷凝器;21、换热盘管;212、第一换热部;211、第二换热部;213、进气通道;22、喷淋装置;222、第一喷淋组;221、第二喷淋组;23、集水池;231、第二排水阀;24、蒸发室;3、压缩机;5、油分离器;6、干燥过滤筒;7、电子膨胀阀;8、蒸发器;9、制冷剂管路;10、热水箱;110、冷却水补水口;120、冷却水溢出口;130、第一排水阀;20、第一电加热器;30、第一换向阀;40、第二换向阀;50、第一温度传感器;60、第一水泵;70、第二水泵;80、风机装置;90、淋水散热片;100、第二温度传感器;200、第二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作为国内中央空调行业新兴产品,具有高效集成、节省水电、安装快捷等优点。其中,蒸发式冷凝器由盘管、轴流风机、喷淋水装置、填料、挡水板、水箱等部件组成。喷淋水由水泵将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蒸发式冷凝器顶部的喷淋管,经喷嘴喷淋到盘管的外表面形成很薄的水膜,水膜中部分水吸热后蒸发为水蒸气,其余落入集水槽,供水泵循环使用。
水结垢指的是,当温度超过50℃时,水中的碳酸根、氯酸根、和磷酸根与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的盐类会从水中析出。并且,这些盐类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中,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直接进入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中进行冷凝。通常,高温气态制冷剂的温度为60℃至70℃,如此,使得盘管表面温度较高且高于水的结垢温度。因此,当包含上述盐类的喷淋水喷淋至高温盘管的表面时,上述盐类极易在盘管表面析出并结垢。盘管表面结垢会大大降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请参阅图1-图3,为了解决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表面容易结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具体地,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包括预冷器1、蒸发式冷凝器2、压缩机3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沿制冷剂流动方向,预冷器1设于压缩机3和蒸发式冷凝器2之间,预冷器1设有制冷剂通道11和冷却水通道12,蒸发式冷凝器2包括换热盘管21、喷淋装置22和集水池23。压缩机3、制冷剂通道11和换热盘管21依次连通。喷淋装置22连通集水池23,且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喷淋装置22喷淋至换热盘管21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23。冷却水通道12连通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12对制冷剂通道11内的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
从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在进入换热盘管21之前,先进入预冷器1的制冷剂通道11,并且,由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通道12对制冷剂通道11内的气态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如此,降低了进入盘管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而有利于降低盘管的表面温度以及喷淋到盘管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盘管表面温度低于50℃),由于碳酸根、氯酸根、和磷酸根与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的盐类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通过降低喷淋到盘管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能够提高冷却水中上述盐类的溶解度,从而能够有效减少上述盐类的析出,也即,能够有效减少由喷淋装置22喷出的冷却水在换热盘管21表面结垢。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预冷器1为壳管式换热器,其中壳管式换热器的壳程构成制冷剂通道11,壳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构成冷却水通道12。
但不限于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冷器1也可以是板式换热器,通过板片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相隔,并通过密封垫片压制形成相邻的制冷剂通道11和冷却水通道12,制冷剂和冷却水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油分离器5、干燥过滤筒6、电子膨胀阀7、蒸发器8和制冷剂管路9。压缩机3、油分离器5、制冷剂通道11、蒸发式冷凝器2的换热盘管21、干燥过滤筒6、电子膨胀阀7和蒸发器8通过制冷剂管路9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工作过程为:压缩机3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其进行压缩后,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油分离器5,经油气分离后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3,而经油气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进入预冷器1的制冷剂通道11,制冷剂通道11内的气态制冷剂与冷却水通道12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之后,降低温度进入蒸发式冷凝器2的换热盘管21。换热盘管21内的气态制冷剂或气液两相制冷剂与换热盘管21表面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并被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干燥过滤桶后进入电子膨胀阀7,电子膨胀阀7对其进行节流降压,使液态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接着,制冷剂通过进入蒸发器8,在蒸发器8内完全蒸发吸热气化后又被吸入压缩机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热水箱10。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以使热水箱10构成冷却水循环装置。
定义此时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以第一预冷模式运行,当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处于第一预冷模式时,热水箱10能够为冷却水通道12提供冷却水,并回收冷却水通道12内与制冷剂发生过热交换之后升温的冷却水,如此,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使得冷却水循环装置较为简单。并且,热水箱10能够收集冷凝热,从而有利于提高机组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集水池23,且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喷淋装置22,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12和喷淋装置22喷淋至换热盘管21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23,以使集水池23和喷淋装置22构成冷却水循环装置。定义此时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以第二预冷模式运行。
其中,由于水的最低结垢温度是50℃,因此,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小于或者等于50°的某一温度值。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45℃。
由于当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时,热水箱10能够为冷却水通道12提供冷却水,并回收冷却水通道12内与制冷剂发生过热交换之后升温的冷却水,随着冷却水的循环,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温度会逐渐升高,一旦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超过50°,则使得预冷器1对制冷剂的预冷效果降低,从而难以避免冷却水在盘管表面结垢。因此,通过设置当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集水池23,且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喷淋装置22,使得集水池23能够为冷却水通道12提供冷却水。也即,使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以第二预冷模式运行。
如此,使得预冷器1的冷却水通道12和热水箱10处于常通状态,只有当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时,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才切换至第二预冷模式运行,在保证预冷器1对制冷剂的预冷效果的同时,有利于热水箱10优先收集冷凝热,从而有利于提高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热水箱10设有冷却水补水口110和冷却水溢出口120,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能够从冷却水溢出口120排出以供用户侧使用生活热水,且冷却水能够从冷却水补水口110进入热水箱10,以补充用户侧使用的生活热水并降低了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当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切换,使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以第一预冷模式运行,也即,重新使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
第二预设温度值可以是35℃至43℃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值,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值可以是40℃。
通过设置冷却水溢出口120和冷却水补水口110,使得热水箱10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能够从冷却水溢出口120排出,并且用户侧温度较低冷却水能够从冷却水补水口110进入热水箱10,以降低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并使得热水箱10保持一定的冷却水量。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当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有利于热水箱10优先收集冷凝热,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能效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电加热器20,第一电加热器20设于热水箱10内,当在冬季环境,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停止工作且当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电加热器20开始加热,以避免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结冰。其中,第三预设温度是1℃至4℃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值,优选地,第三预设温度可以是2℃。
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排水阀130,第一排水阀130位于热水箱10外,且第一排水阀130能够与热水箱10连通,当需要清洗热水箱10时,可以打开第一排水阀130,用于排出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换向阀30和第二换向阀40,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通过第一换向阀30选择性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或集水池23,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通过第二换向阀40选择性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或喷淋装置22。当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通过第一换向阀30连通集水池23,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通过第二换向阀40连通喷淋装置22。当热水箱10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通过第一换向阀30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通过第二换向阀40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
通过设置第一换向阀30和第二换向阀40,有利于简化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管路结构。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进液集流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和出液集流管。第一进液管一端连接热水箱10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第一换向阀30。第二进液管一端连接集水池23,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换向阀30,进液集流管一端连接第一换向阀30,另一端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出液集流管一端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另一端连接第二换向阀40。第一出液管一端连接第二换向阀40,另一端连接热水箱10的进水口,第二出液管一端连接第二换向阀40,另一端连接喷淋装置22。
再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换向阀30和第二换向阀40都是三通阀。
当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处于第一预冷模式时,第一进液管通过第一换向阀30连通进液集流管,且第一出液管通过第二换向阀40连通出液集流管。当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处于第二预冷模式时,第二进液管通过第一换向阀30连通进液集流管,且第二出液管通过第二换向阀40连通出液集流管。
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热水箱10的出水口通过一个截止阀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集水池23通过另一个截止阀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通过分别控制两个截止阀的连通或者隔断,以使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选择性地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或者,使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选择性地连通集水池23。
同样地,热水箱10的进水口通过一个截止阀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喷淋装置22通过另一个截止阀连接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通过分别控制两个截止阀的连通或者隔断,以使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选择性地连通热水箱10的进水口或者,或者,使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选择性地连通集喷淋装置2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50和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50设于热水箱10内,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一换向阀30和第二换向阀40分别电连接控制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0测得热水箱10的冷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换向阀30连通集水池23和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且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换向阀40连通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和喷淋装置22。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0测得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换向阀30连通热水箱10的出水口和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且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换向阀40连通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和热水箱10的进水口。
如此,有利于快速切换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工作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发式冷凝器2设有蒸发室24,换热盘管21设于蒸发室24内,喷淋装置22包括第一喷淋组222和第二喷淋组221,第一喷淋组222一端连通集水池23,另一端连通蒸发室24,以使冷却水能够从集水池23通过第一喷淋组222喷淋至换热盘管21表面,蒸发室24的底部连通集水池23,以使冷却水能够通过蒸发室24的底部回流至集水池23。
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经过喷淋装置22喷淋到换热盘管21表面后,部分冷却水又能回流至集水池23,如此,形成一个喷淋回路,有利于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集水池23,且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第二喷淋组221,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水通道12和第二喷淋组221喷淋至换热盘管21表面,并回流至集水池23,以使集水池23和第二喷淋组221构成冷却水循环装置。
如此,形成两个独立工作的喷淋回路,从而有利于为换热盘管21提供充足的冷却水,以提高蒸发式冷凝器2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换热盘管21包括第一换热部212和第二换热部211,第一换热部212和第二换热部211间隔设置。第一喷淋组222用于向第一换热部212喷淋冷却水,第二喷淋组221用于向第二换热部211喷淋冷却水。
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喷淋装置22只设有一个喷淋组,这个喷淋组共同对第一换热部212和第二换热部211进行喷淋冷却水。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一水泵60和第二水泵70,第一水泵60和第二水泵70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第一水泵60连通集水池23和第一喷淋组222,以向第一喷淋组222输送冷却水,第二水泵70连通第一换向阀30和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以向冷却水通道12输送冷却水。当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能够控制第一水泵60减小自身功率,或者控制第一水泵60关闭。
当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喷淋组222和第二喷淋组221同时向换热盘管21喷淋冷却水,因此,在保证为换热盘管21提供充足的冷却水的情况下,减小第一水泵60的功率,有利于提高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节能效果。也可以关闭第一水泵60,只通过第二喷淋组221向换热盘管21喷淋冷却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发式冷凝器2还包括风机装置80,风机装置80电连接控制器,沿蒸发式冷凝器2的高度方向,风机装置80设于换热盘管21远离集水池23的一端,换热盘管21位于风机装置80的两侧,蒸发式冷凝器2的周侧设有进气通道213,进气通道213设于集水池23和换热盘管21之间,且进气通道213连通外部环境和蒸发室24,风机装置80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13吸入蒸发室24,并自蒸发室24内从风机装置80的顶部排出。
通过设置风机装置80,有利于将换热盘管21表面的部分冷却水快速蒸发成水蒸气,并将水蒸气排出蒸发室24,同时,将冷却水吸收的冷媒热量散至周围空气环境中,从而有利于保证预冷后冷媒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发式冷凝器2还包括淋水散热片90,淋水散热片90设于换热盘管21和集水池23之间,且多个淋水散热片90形成连通进气通道213和蒸发室24的气流通道。
当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从进气通道213进入气流通道时,能够降低位于淋水散热片90处冷却水的温度,从而使得喷淋在换热盘管21表面的另一部分冷却水在流经淋水散热片90时,经淋水散热片90充分散热后,降低温度流入集水池23。如此,有利于降低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从而有利于集水池23向预冷器1提供适宜温度的冷却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0和补水阀(未图示)。第二温度传感器100和补水阀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100设于集水池23内,集水池23设有补水口,补水阀能够连通补水口,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00测得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能够控制补水阀打开补水口,以向集水池23补充冷却水,降低集水池23内冷却水温度,并且,控制器能够控制风机装置80提高自身转速。
通过控制风机装置80提高自身转速,有利于快速蒸发蒸发室24内的冷却水,进一步地,通过控制补水阀打开补水口,以向集水池23补充冷却水,有利于快速降低集水池23内的水温,并使得集水箱内保持一定的冷却水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二电加热器200,第二电加热器200设于集水池23内,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第二电加热器200开始加热运行。其中第四预设温度指的是1℃至4℃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值,优选地,第四预设温度可以是2℃。
在冬季环境下,当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停止工作且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2℃,第二电加热器200开始加热,以避免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结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第二排水阀231,第二排水阀231位于集水池23外,且第二排水阀231能够与集水池23连通,当需要清洗集水池23时,可以打开第二排水阀231,以排出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器(1)、蒸发式冷凝器(2)、压缩机(3)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所述预冷器(1)设于所述压缩机(3)和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之间,所述预冷器(1)设有制冷剂通道(11)和冷却水通道(12),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包括换热盘管(21)、喷淋装置(22)和集水池(23),所述压缩机(3)、所述制冷剂通道(11)和所述换热盘管(21)依次连通,所述喷淋装置(22)连通所述集水池(23),且所述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所述喷淋装置(22)喷淋至所述换热盘管(21)表面,并回流至所述集水池(23),
所述冷却水通道(12)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所述冷却水通道(12)对所述制冷剂通道(11)内的制冷剂进行预冷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向阀(30)和第二换向阀(40),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热水箱(10),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30)选择性连通所述热水箱(10)的出水口或所述集水池(23),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40)选择性连通所述热水箱(10)的进水口或所述喷淋装置(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集水池(23),且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喷淋装置(22),
所述集水池(23)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所述冷却水通道(12)和所述喷淋装置(22)喷淋至所述换热盘管(21)表面,并回流至所述集水池(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水箱(10)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热水箱(10)的进水口,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热水箱(10)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一电加热器(20)和第一排水阀(13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0)位于所述热水箱(10)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热水箱(10)内冷却水温度;
所述第一电加热器(20)位于所述热水箱(10)内,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0)测得所述热水箱(10)内冷却水温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电加热器(20)加热运行;
所述第一排水阀(130)位于所述热水箱(10)外,所述第一排水阀(130)能够与所述热水箱(10)连通,用于排出所述热水箱(10)内冷却水。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60)和第二水泵(70),所述喷淋装置(22)包括第一喷淋组(222)和第二喷淋组(221),所述第一水泵(60)连通所述集水池(23)和所述第一喷淋组(222);
当所述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水泵(70)连通所述集水池(23)和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进液端,所述冷却水通道(12)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组(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水箱(10)的冷却水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水泵(60)的功率减小或所述第一水泵(60)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还包括风机装置(80)和淋水散热片(90),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设有蒸发室(24),所述蒸发室(24)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水池(23),所述风机装置(80)、所述淋水散热片(90)和所述换热盘管(21)均设于所述蒸发室(24)内,且沿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的高度方向,所述风机装置(80)位于所述换热盘管(21)远离所述集水池(23)的一端,所述换热盘管(21)位于所述风机装置(80)两侧,所述淋水散热片(90)位于所述换热盘管(21)和所述集水池(23)之间;
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的周侧设有进气通道(213),多个所述淋水散热片(9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13)和所述蒸发室(24),所述风机装置(80)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13)和所述气流通道吸入所述蒸发室(24),并自所述蒸发室(24)从所述风机装置(80)的顶部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0)和补水阀,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0)设于所述集水池(23)内,所述集水池(23)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阀能够连通所述补水口,
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0)测得所述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补水阀打开所述补水口,以向所述集水池(23)补充冷却水,并且,所述风机装置(80)提高自身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加热器(200)和第二排水阀(231),所述第二电加热器(200)位于所述集水池(23)内,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0)测得所述集水池(23)内冷却水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电加热器(200)加热运行;
所述第二排水阀(231)位于所述集水池(23)外,所述第二排水阀(231)能够与所述集水池(23)连通,用于排出所述集水池(23)内冷却水。
CN202320569492.0U 2023-03-16 2023-03-16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Active CN220135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9492.0U CN220135616U (zh) 2023-03-16 2023-03-16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9492.0U CN220135616U (zh) 2023-03-16 2023-03-16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616U true CN220135616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9492.0U Active CN220135616U (zh) 2023-03-16 2023-03-16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9715B (zh) 高效节能空调机组
CN202133043U (zh) 一种水冷却家用空调室外机组
CN102997510A (zh) 蒸发式冷凝器、应用该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56786B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机组
CN108278767B (zh) 一种蒸发冷却/风冷换热复合式冷凝器
CN203550344U (zh)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该蒸发式冷凝器的蒸发冷却式压缩冷凝机组及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CN209782878U (zh) 一种热管蒸发冷却式屋顶空调机组
CN201448953U (zh) 风冷式中小型中央空调冷热水机组
CN105020815B (zh)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暖空调
CN108775730A (zh) 蒸发冷低温型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
CN208832629U (zh) 一种低温冷水机组
CN111594962B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12253004U (zh) 一种双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7146744U (zh)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
CN202133042U (zh) 一种改进室外机换热器的水冷却家用空调
CN220135616U (zh) 多功能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CN108931070B (zh) 一种湿膜式低温型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
CN217584935U (zh) 制冷装置及供冷系统
CN213514206U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5957530U (zh) 水风复合冷却式蒸汽压缩循环水机组
CN205843110U (zh) 一种循环式制冷系统
WO2005083335A1 (fr) Installation de refrigeration modulaire dotee d'un systeme de vaporisation de trop-plein
CN113701256A (zh) 蒸发冷却装置、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208901670U (zh) 蒸发冷低温型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
CN218380004U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水回收系统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