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3659U - 一种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3659U
CN220133659U CN202321747550.0U CN202321747550U CN220133659U CN 220133659 U CN220133659 U CN 220133659U CN 202321747550 U CN202321747550 U CN 202321747550U CN 220133659 U CN220133659 U CN 220133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shed
curtain
roof
shed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75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gzan Zhejiang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gzan Zhejiang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zan Zhejiang Home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zan Zhejiang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75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3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3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3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包括棚顶和棚身,棚顶和棚身之间可拆卸连接,棚顶包括两个顶面,顶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倒V”型棚顶,棚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棚身上时,棚顶的侧面与所述棚身之间留有间隙;将帐篷的棚顶和棚身设计成可拆卸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棚身,丰富帐篷的使用形式,并且拆分后可以缩小帐篷的体积,便于移动;其次,棚顶的侧面与所述棚身之间留有间隙,棚顶既能起到遮挡的效果,同时通过间隙增加帐篷的透气性,避免帐篷内部过于闷热。

Description

一种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外出旅游日益频繁,帐篷成为户外活动中不可缺的装备且得到广泛的应用,简易帐篷建构为数个弓起的支撑杆将篷布撑起,进而搭建成型帐篷,这种结构在安装时,支撑杆需要穿过整个帐篷的表面,不便于拆装。
为解决帐篷不便于拆装的弊端,对帐篷进行设计,如公开号为CN2177830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六角折叠连接一体自动帐篷,包括“连接架,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套杆,套杆的内侧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内侧插设有顶棚杆,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底布”,通过连接架、套杆和顶棚杆的配合,给该帐篷的收纳提供方便,使其在拆卸过程中,无需拆除底布和侧布,直接采用折叠的方式进行整体收纳工作,拆装更为方便;但其帐篷为一体化结构,棚顶和棚身之间无法拆分,使用形式单一,移动不方便,且帐篷整体不具备透气窗,使用时容易闷热,造成使用者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帐篷,简化帐篷拆装步骤的同时,将帐篷设计为可拆卸形式,丰富使用形式;且设计透气结构,增加使用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包括棚顶和棚身,所述棚顶和棚身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棚顶包括两个顶面,所述顶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倒V”型棚顶,所述棚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棚身上时,所述棚顶的侧面与所述棚身之间留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帐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帐篷的棚顶和棚身设计成可拆卸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棚身,丰富帐篷的使用形式,如可以拆下棚顶可以将帐篷变为围栏,供婴幼儿使用,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拆分后可以缩小帐篷的体积,便于移动;其次,顶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倒V”型棚顶,棚顶的侧面与所述棚身之间留有间隙,棚顶既能起到遮挡的效果,同时通过间隙增加帐篷的透气性,避免帐篷内部过于闷热。
优选的,所述棚顶和/或棚身上设有快撑支架,所述快撑支架包括若干根辐射状连接的快接杆和中心件,所述快接杆的一端可旋转固定在中心件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帐篷的篷布上,一所述快撑支架撑开后,形成一支撑平面。
通过快撑支架有利于实现帐篷的快速拆装,仅需拉动中心件便可以将一快撑支架撑开形成一支撑平面,节省了利用弓起的支撑杆插入篷布内将篷布撑起,进而搭建成型帐篷的繁琐步骤,使用省力方便。
优选的,所述中心件上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棚布的外侧;拉手方便撑起时拉取抓握,并且在户外时拉手可用拉绳固定地面,稳定防风。
优选的,所述中心件的内侧设有遮挡盖,所述快接杆和中心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遮挡盖和所述篷布之间,通过遮挡盖可以遮挡快接杆和中心件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处夹到手,保证使用安全,同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婴儿碰到零部件受伤。
优选的,所述棚身包括六个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宽度相同,“倒V”型棚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支撑平面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棚顶还包括顶帘,所述顶帘设置在所述“倒V”型棚顶的两侧,所述顶帘与所述棚身的支撑平面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置顶帘防止蚊虫等进入帐篷内。
优选的,所述棚身上设有可供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帘,所述门帘的固定边与开口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门帘剩余边缘与开口剩余边缘通过可分离连接,设置开口可以便于使用者进出。
优选的,所述门帘和/或顶帘采用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外层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双层结构的内层为透气纱网。
门帘和/或顶帘的外层为不透光材料,可以起到防晒或防雨的作用,双层结构的内层为透气纱网,既保证透气性,也防止蚊虫等进入帐篷内。
优选的,所述门帘和/或顶帘还设有用于捆绑门帘和/或顶帘的收纳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弹性绳圈和柱状绑头,所述弹性绳圈和柱状绑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边的内外两侧,所述弹性绳圈绕过门帘和/或顶帘扣至柱状绑头上,通过收纳结构将门帘或顶帘捆绑,避免门帘或顶帘散落,保证帐篷整体的美观并且防止门帘散落影响使用者进出,在使用者进出时将其绊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棚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棚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棚顶和棚身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帘打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帐篷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棚身处于长方形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棚身处于多边形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棚顶;2、棚身;20、支撑平面;21、开口;22、通管;3、快撑支架;30、快接杆;31、中心件;310、拉手;311、遮挡盖;4、顶帘;
5、门帘;6、收纳结构;60、弹性绳圈;61、柱状绑头;7、横杆;8、环圈;
9、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帐篷,包括棚顶1和棚身2,棚顶1和棚身2之间可通过按扣、磁吸、插扣和拉链拆卸连接,如图4所示,棚顶1和棚身2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棚顶1边沿设有帽檐,当棚顶1连接在棚身2上时,拉链位于帽檐下方,帽檐遮挡拉链,避免下雨时雨水从拉链处进入帐篷内部;当棚顶1从棚身2拆下后帐篷可以变为供婴幼儿使用的围栏,起到保护婴幼儿的作用(如图6、如图7),丰富帐篷的使用功能,提升帐篷的实用性。
棚顶1包括两个顶面,两个顶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倒V”型棚顶1,棚身2包括六个支撑平面20,棚身2上设有可供进出的开口21,棚身2可以设计为正六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当棚身2为正六边形时,棚身2的每个支撑平面20的宽度相同,棚顶1的两端固定在棚身2上时,“倒V”型棚顶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支撑平面20的顶部,棚顶1的侧面与棚身2之间留有间隙(参见图5)。
棚顶1和/或棚身2的每一面上均设有一个快撑支架3,每个快撑支架3包括四根快接杆30和一个中心件31,四根快接杆30如雨伞的骨架般辐射状连接,四根快接杆30的一端可旋转固定在中心件31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帐篷的篷布上,一快撑支架3撑开后,形成一支撑平面20,支撑平面20呈向外扩出的弧状面,增加内部使用空间,并提升立体感。
中心件31上设有拉手310,拉手310位于棚布的外侧,方便撑起时拉取抓握,并且在户外时拉手310可与拉风绳连接,通过拉风绳子与周围固定物连接,保证帐篷稳定防风;中心件31的内侧设有遮挡盖311,快接杆30和中心件31的连接处位于遮挡盖311和篷布之间,通过遮挡盖311可以遮挡快接杆30和中心件31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处夹到手,保证使用安全。
使用时,拉动帐篷每一支撑平面20上的拉手310,带动快接杆30与中心件31相连接的一端向外移动,使快接杆30撑直与中心件31相互挤压,快撑支架3撑开形成支撑平面20,将所有快撑支架3都开来,使得帐篷成形;折叠时,无需将棚顶1和棚身2拆卸后分开折叠,仅需先向内推棚顶1中心件31,使棚顶1向棚身2内凹陷;再向内推棚身2上的中心件31,带动棚身2上的快接杆30与与中心件31相连接的一端向内移动,使棚身2上的快撑支架3折叠,完成帐篷折叠,便于收纳(如图6)。
棚顶1还包括顶帘4,顶帘4设置在“倒V”型棚顶1的两侧,顶帘4与棚身2的支撑平面20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棚身2还包括门帘5,门帘5的固定边与开口21的底边固定连接,门帘5剩余边缘与开口21剩余边缘通过拉链可分离连接。
门帘5和/或顶帘4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外层采用兼具uv指数防晒和防泼水性能的不透光材料,可以起到防晒以及防雨的作用,双层结构的内层为兼具透气和透光功能的纱网,保证帐篷透气性的同时,也防止蚊虫等进入帐篷内,门帘5和/或顶帘4还设有用于捆绑门帘5和/或顶帘4的收纳结构6,收纳结构6包括弹性绳圈60和柱状绑头61,弹性绳圈60和柱状绑头61分别设置在固定边的内外两侧,弹性绳圈60绕过门帘5和/或顶帘4扣至柱状绑头61上。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技术点在于:
增设横杆7,棚身2顶部设有可供横杆7插入的通管22,当帐篷作为围栏使用时,横杆7插入棚身2顶部的通管22中,增加围栏结构强度,并让围栏更加立体。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技术点在于:
还包括有用于固定帐篷的若干个环圈8和若干个地钉9,环圈8固定连接棚身2的上和下边缘,环圈8位于各个支撑平面20的连接处,使用帐篷或围栏时,地钉9插入位于棚身2下边缘的环圈8中并插入地面;防风绳与分别连接棚身2上边缘的环圈8和地钉9,地钉9插入底面,以实现帐篷或围栏的稳定固定。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帐篷,包括棚顶(1)和棚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1)和棚身(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棚顶(1)包括两个顶面,所述顶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倒V”型棚顶(1),所述棚顶(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棚身(2)上时,所述棚顶(1)的侧面与所述棚身(2)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1)和/或棚身(2)上设有快撑支架(3),所述快撑支架(3)包括若干根辐射状连接的快接杆(30)和中心件(31),所述快接杆(30)的一端可旋转固定在中心件(31)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帐篷的篷布上,一所述快撑支架(3)撑开后,形成一支撑平面(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件(31)上设有拉手(310),所述拉手(310)位于所述篷布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件(31)的内侧设有遮挡盖(311),所述快接杆(30)和中心件(3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遮挡盖(311)和所述篷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身(2)包括六个支撑平面(20),所述支撑平面(20)的宽度相同,“倒V”型棚顶(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支撑平面(20)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1)还包括顶帘(4),所述顶帘(4)设置在所述“倒V”型棚顶(1)的两侧,所述顶帘(4)与所述棚身(2)的支撑平面(20)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身(2)上设有可供进出的开口(21),所述开口(21)处设有门帘(5),所述门帘(5)的固定边与开口(21)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门帘(5)剩余边缘与开口(21)剩余边缘通过可分离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5)和/或顶帘(4)采用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外层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双层结构的内层为透气纱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5)和/或顶帘(4)还设有用于捆绑门帘(5)和/或顶帘(4)的收纳结构(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结构(6)包括弹性绳圈(60)和柱状绑头(61),所述弹性绳圈(60)和柱状绑头(6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边的内外两侧,所述弹性绳圈(60)绕过门帘(5)和/或顶帘(4)扣至柱状绑头(61)上。
CN202321747550.0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帐篷 Active CN220133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550.0U CN22013365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550.0U CN22013365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3659U true CN22013365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6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7550.0U Active CN22013365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3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65261A (en) Tent
US8161991B2 (en) Multipurpose camping hammock
US7673642B1 (en) Single pole freestanding shelter
US20050194030A1 (en) Shelter having an extendable roof
CN220133659U (zh) 一种帐篷
US11035145B2 (en) Portable sun-shade assembly
KR101860751B1 (ko) 에어 주입식 캠핑텐트
CN214833483U (zh) 一种方舱扩展帐篷
CN209324126U (zh) 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
KR200474998Y1 (ko) 타프
CN219491899U (zh) 一种具有外帐的帐篷
CN217760357U (zh) 一种便于展开的多功能帐篷
CN219491902U (zh) 一种具有展开式外帐的帐篷
KR20160093897A (ko) 가변형 다용도 텐트
CN220580689U (zh)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CN221053347U (zh) 一种气动液压快速收搭帐篷
CA2505778A1 (en) Multi-purpose ocst tents
CN220319249U (zh) 一种围栏式自动帐篷
CN215978735U (zh) 一种帐篷
CN213391457U (zh) 一种临时防雨棚
CN215520293U (zh) 一种多功能帐篷
AU2021107147A4 (en) Shade tent
CN220667154U (zh) 一种底部可拆卸的速开帐篷
CN220133658U (zh) 一种多功能帐篷
CN220081008U (zh) 一种天幕帐篷及帐篷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