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6005U -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 Google Patents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6005U
CN220116005U CN202321688247.8U CN202321688247U CN220116005U CN 220116005 U CN220116005 U CN 220116005U CN 202321688247 U CN202321688247 U CN 202321688247U CN 220116005 U CN220116005 U CN 220116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ng
telescopic
rail
upright
guar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82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旭禕
黄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82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6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6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6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包括后侧护栏、左前侧护栏和右前侧护栏,在压缩状态下,后侧护栏、左前侧护栏和右前侧护栏彼此独立且分离,在工作状态下,后侧护栏将左前侧护栏和右前侧护栏连接,后侧护栏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伸缩式立柱和第二伸缩式立柱,左前侧护栏包括能与第一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三伸缩式立柱,右前侧护栏包括能与第二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四伸缩式立柱,第一伸缩式立柱、第二伸缩式立柱、第三伸缩式立柱和第四伸缩式立柱分别位于轿顶保护空间的四个角落,并且各自能够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顶护栏采用独立的模块化设计,具有四个能够独立伸缩的伸缩式立柱,因此其安装难度较低,可满足单人操作需求。

Description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背景技术
电梯轿顶护栏是安装在电梯轿厢轿顶的部件。作为保护安装维保人员的装置,在国标GB/T7588.1-2020中,有着明确的设计要求:当护栏扶手内侧边缘与井道壁之间的水平净距离大于0.5m时,电梯轿顶护栏的高度应至少为1.1m。这个要求也会影响电梯井道的最小顶层高度,使其相应提高,导致一些井道顶层高度不够的电梯,无法满足国标要求。
目前市场上遇到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将电梯轿顶护栏设计成可以伸缩式的结构,在安装维保时,拉出伸缩式栏杆,使其高度满足最小1.1m的要求。在完成工作后,将护栏压缩,降低其高度。保证在井道顶层高度不够的情况下,也能安装满足国标要求的电梯。
然而,现有的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大都是一体式的。操作时,需要至少2名维护人员同时提升周围的护栏,导致操作不方便。同时,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一旦安装中有稍许偏差,就有可能导致立柱卡死,或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才能将护栏立柱拉出。这使得一个人操作非常困难且不安全,需要多人的合作才能将轿顶防护栏从压缩状态改变为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该电梯轿顶护栏采用独立的模块化设计并且具有四个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式立柱,因此其安装难度较低,可满足单人操作需求,操作比较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包括后侧护栏、左前侧护栏和右前侧护栏,在压缩状态下,所述后侧护栏、所述左前侧护栏和所述右前侧护栏彼此独立且分离,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后侧护栏将所述左前侧护栏和所述右前侧护栏连接,以界定出轿顶保护空间;所述后侧护栏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伸缩式立柱和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左前侧护栏包括能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三伸缩式立柱,所述右前侧护栏包括能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四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分别位于所述轿顶保护空间的四个角落,并且各自能够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分别包括固定段、可伸缩地插入于所述固定段中的伸缩段以及使所述伸缩段相对于所述固定段定位的分度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上各自设有限位开关机构,其配置为限定和监控每个伸缩式立柱的拉伸状态和压缩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每个伸缩式立柱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之间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固定栏杆和可活动栏杆,所述固定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固定段的上端,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的上端,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的上下伸缩带动所述可活动栏杆上下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之间的第一伸缩式栏杆,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以绕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而在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贴合的贴合位置和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第三伸缩式立柱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以及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之间的第二伸缩式栏杆,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以绕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而在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贴合的贴合位置和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第四伸缩式立柱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上端设有限位和监控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连接状态的第三限位开关,并且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上端设有限位和监控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连接状态的第四限位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之间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五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卡扣能够将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卡合到所述可活动栏杆,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用以限制并监控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相对于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之间设有第二卡扣和第六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卡扣能够将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卡合到所述可活动栏杆,所述第六限位开关用以限制并监控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相对于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二伸缩式立柱之间的后侧护脚板,所述后侧护脚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二伸缩式立柱的下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的第一固定立柱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第二固定立柱,所述左前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第三固定立柱,所述右前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第四固定立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通过操作分度销,可分别将四个角落上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伸缩式立柱至第四伸缩式立柱拉出至工作状态,然后分别将第一伸缩式栏杆和第二伸缩式栏杆拉出使其分别与第三伸缩式立柱和第四伸缩式立柱连接,由此完成将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的操作。以此方式,在减小安装难度的同时,可满足单人操作且操作简便的产品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电梯轿顶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于压缩状态的电梯轿顶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侧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示出设置于每个伸缩式立柱上的限位开关机构的工作原理的视图,其中,伸缩式立柱处于工作状态;
图6为示出设置于每个伸缩式立柱上的限位开关机构的工作原理的视图,其中,伸缩式立柱处于移动状态;
图7为示出设置于每个伸缩式立柱上的限位开关机构的工作原理的视图,其中,伸缩式立柱处于压缩状态;
图8为示出第三伸缩式立柱与第一伸缩式栏杆的连接处的第三限位开关的工作原理的视图;
图9为示出第一伸缩式栏杆和第二伸缩式栏杆分别与可活动栏杆的触点处的第五限位开关的工作原理的视图;
图10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1;
图11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2;
图12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3;
图13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4;
图14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5;
图15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6;
图16示出了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顶护栏,包括后侧护栏10、左前侧护栏20和右前侧护栏30,在压缩状态下,后侧护栏10、左前侧护栏20和右前侧护栏30彼此独立,如图2所示,而在工作状态下,后侧护栏10将左前侧护栏20和右前侧护栏30连接,以界定出轿顶保护空间,如图1所示。
后侧护栏10包括彼此平行且互相连接的第一伸缩式立柱11和第二伸缩式立柱12。左前侧护栏20包括能与第一伸缩式立柱11连接的第三伸缩式立柱21。右前侧护栏30包括能与第二伸缩式立柱12连接的第四伸缩式立柱31。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分别位于轿顶保护空间的四个角落,并且各自能够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由此,在工作状态下,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均处于拉伸状态并且彼此平行,从而可限定出“口”字形或半口字形轿顶保护空间。由于四个伸缩式立柱可以独立伸缩,因此可以满足单人操作需求,从而减少了安装难度。
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固定段、可伸缩地插入于固定段中的伸缩段以及使伸缩段相对于固定段定位的分度销40。通过拔出分度销40,可以使各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相对于其固定段竖直移位,从而可使每一伸缩式立柱实现拉伸和压缩,而在每一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移动到预设位置时,可以插入分度销40使伸缩段相对于固定段固定。此外,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中的每一者的伸缩段的上端部还设有拉手60(如图3所示),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每个伸缩式立柱进行抓握。
后侧护栏1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与第二伸缩式立柱12之间的固定栏杆13和可活动栏杆14。固定栏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和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固定段的上端,而可活动栏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和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伸缩段的上端,当第一伸缩式立柱11和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伸缩段上下移位时,可分别带动可活动栏杆14的两端上下移动。在工作状态下,可活动栏杆14和固定栏杆13上下平行。
后侧护栏10还包括第一伸缩式栏杆15和第二伸缩式栏杆16。在压缩状态下,第一伸缩式栏杆15和第二伸缩式栏杆16均贴合于可活动栏杆14。在工作状态下,第一伸缩式栏杆15能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连接,第二伸缩式栏杆16能与第四伸缩式立柱31连接。第一伸缩式栏杆15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由此可绕第一伸缩式立柱11而在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贴合的贴合位置和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第一伸缩式栏杆15是可伸缩的,可被拉伸以连接到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上端,并且根据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之间的距离调整自身长度。第二伸缩式栏杆16的一端铰接于第二伸缩式立柱12,由此可以绕第二伸缩式立柱12而在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可活动栏杆14贴合的贴合位置和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第四伸缩式立柱31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第二伸缩式栏杆16是可伸缩的,可被拉伸以连接到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上端,并且根据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第四伸缩式立柱31之间的距离调整其长度。
并且,在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之间可设置第一卡扣50,第一卡扣50可以将第一伸缩式栏杆15卡合到可活动栏杆14,同样地,在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可活动栏杆14之间可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可以将第二伸缩式栏杆16卡合到可活动栏杆14。第二卡扣的结构与第一卡扣50的结构可以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卡扣50和第二卡扣,可以使得第一伸缩式栏杆15和第二伸缩式栏杆16在压缩状态下稳定地贴合于可活动栏杆14,从而使后侧护栏10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后侧护栏10在压缩状态下的占用面积,同时可确保第一伸缩式栏杆15和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可活动栏杆14贴合紧密,防止因电梯运行时的振动而产生分离。
优选地,后侧护栏1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与二伸缩式立柱之间的后侧护脚板17,后侧护脚板17的两侧分别连接到第一伸缩式立柱11与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固定段的下端,由此不但可以保护维护人员的脚部免受挤压,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梯轿顶护栏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后侧护栏1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的第一固定立柱18和连接于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第二固定立柱19。第一固定立柱18的上端通过第一横向栏杆181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的固定段的上端,第一固定立柱18的下端可通过第一护脚板182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的固定段的下端。第一横向栏杆181和固定栏杆13彼此相交,例如垂直,第一护脚板和后侧护脚板17彼此相交,例如垂直。同样地,第二固定立柱19的上端通过第二横向栏杆连接于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固定段的上端,第二固定立柱19的下端可通过第二护脚板连接于第一伸缩式立柱11的固定段的下端。第二横向栏杆和固定栏杆13彼此相交,例如垂直,第二护脚板和后侧护脚板17彼此相交,例如垂直。第一固定立柱18和第二固定立柱19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后侧护栏10的直立稳定性。
左前侧护栏20还包括连接于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第三固定立柱22。第三固定立柱22的上端通过第三横向栏杆23连接于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固定段的上端,第三固定立柱22的下端可选地通过第三护脚板24连接于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固定段的下端。第三固定立柱22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固定立柱22彼此成夹角地设置。优选地,第三固定立柱22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固定立柱22彼此成直角地设置。第三固定立柱22的设置可以增加左前侧护栏20的直立稳定性。
右前侧护栏30还包括连接于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第四固定立柱32。第四固定立柱32的上端通过第四横向栏杆33连接于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固定段的上端,第四固定立柱32的下端可选地通过第四护脚板34连接于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固定段的下端。第四固定立柱32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多个第四固定立柱32彼此成夹角地设置。优选地,第四固定立柱32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两个第四固定立柱32彼此成直角地设置。第四固定立柱32的设置可以增加右前侧护栏30的直立稳定性。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电梯轿顶护栏的直立稳定性,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以及第一固定立柱18、第二固定立柱19、第三固定立柱22、第四固定立柱32中的每一者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例如,如3所示的连接板25和26),各连接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均大于其所对应的立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由此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电梯轿顶护栏的直立稳定性。
此外,为了确保电梯轿顶护栏的所有操作步骤安全可靠,第一伸缩式立柱11、第二伸缩式立柱12、第三伸缩式立柱21和第四伸缩式立柱31上各自设有限位开关机构,其配置为限定和监控每个伸缩式立柱的拉伸状态和压缩状态。限位开关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每个伸缩式立柱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开关S1和第二限位开关S2,第一限位开关S1和第二限位开关S2相互配合来监控每个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相对于固定段的移动状态。下面参考图5至图6来描述限位开关机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5所示,当每个伸缩式立柱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限位开关S1处于自由状态,而第二限位开关S2处于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当每个伸缩式立柱处于移动状态时,第一限位开关S1和第二限位开关S2都处于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当每个伸缩式立柱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限位开关S1处于工作状态,第二限位开关S2处于自由状态。
优选地,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和监控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连接状态的第三限位开关S3。图8示出了第三伸缩式立柱与第一伸缩式栏杆的连接处的第三限位开关S3的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当第一伸缩式栏杆15没有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连接时,第三限位开关S3处于自由状态;而当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第三伸缩式立柱21连接时,第三限位开关S3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第一伸缩式栏杆15相对于第三伸缩式立柱21固定连接。同样地,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和监控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连接状态的第四限位开关(图中未示出),其工作原理与第三限位开关S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之间设有第五限位开关S4,其用以限制并监控第一伸缩式栏杆15相对于可活动栏杆14的位置。图9示出了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的触点处的第五限位开关S4的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当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分离时,第五限位开关S4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贴合时,第五限位开关S4处于连接状态,由此可确保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与可活动栏杆14贴合紧密,并且不会因为电梯运行时的振动而产生分离。同样地,在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与可活动栏杆14之间设有第六限位开关,其工作原理与第五限位开关S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11和图16来描述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从压缩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步骤:
步骤1: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处于压缩状态;
步骤2:拔出后侧护栏10的一端的第一伸缩式立柱11的分度销40,把第一伸缩式立柱11拉出,接着将分度销40复原,保证分度销40插入第一伸缩式立柱11上的定位孔中;
步骤3:类似步骤2的操作,拉出后侧护栏10另一端的的第二伸缩式立柱12的分度销40,把第二伸缩式立柱12拉出,接着将分度销40复原,保证分度销40插入第二伸缩式立柱12上的定位孔中;
步骤4:拉出后侧护栏10的一端的第一伸缩式栏杆15;
步骤5:拔出与步骤4中同侧的左前侧护栏20的第三伸缩式立柱21的分度销40,拉出第三伸缩式立柱21,使其与第一伸缩式栏杆15连接,随后分别将第三伸缩式立柱21与第一伸缩式栏杆15上的分度销40复位,保证分度销40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
步骤6:类似步骤4的操作,拉出后侧护栏10的另一端的第二伸缩式栏杆16;
步骤7:类似步骤5的操作,拔出与步骤6中同侧的右前侧护栏30的第四伸缩式立柱31的分度销40,拉出第四伸缩式立柱31,使其与第二伸缩式栏杆16连接,随后分别将第四伸缩式立柱31与第二伸缩式栏杆16上的分度销40复位,保证分度销40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
在完成上述七个步骤后,伸缩式电梯轿顶护栏将处于工作状态。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了先连接左前侧护栏20再连接右前侧护栏30,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先连接右前侧护栏30再连接左前侧护栏20,即步骤2和3的顺序可以互换,步骤4和步骤5以及步骤6和步骤7的次序也可以互换。
当需要将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从工作状态转换到压缩状态,可以颠倒的次序执行上述步骤7至步骤1,即可完成将电梯轿顶护栏从工作状态转换到压缩状态的操作。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作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包括后侧护栏、左前侧护栏和右前侧护栏,其特征在于,
在压缩状态下,所述后侧护栏、所述左前侧护栏和所述右前侧护栏彼此独立且分离,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后侧护栏将所述左前侧护栏和所述右前侧护栏连接,以界定出轿顶保护空间;
所述后侧护栏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伸缩式立柱和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左前侧护栏包括能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三伸缩式立柱,所述右前侧护栏包括能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连接的第四伸缩式立柱;
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分别位于所述轿顶保护空间的四个角落,并且各自能够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中的每一者分别包括固定段、可伸缩地插入于所述固定段中的伸缩段以及使所述伸缩段相对于所述固定段定位的分度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上各自设有限位开关机构,其配置为限定和监控每个伸缩式立柱的拉伸状态和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开关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每个伸缩式立柱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之间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固定栏杆和可活动栏杆,所述固定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固定段的上端,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的上端,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伸缩段的上下伸缩带动所述可活动栏杆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之间的第一伸缩式栏杆,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以绕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而在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贴合的贴合位置和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第三伸缩式立柱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以及
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之间的第二伸缩式栏杆,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以绕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而在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贴合的贴合位置和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第四伸缩式立柱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上端设有限位和监控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连接状态的第三限位开关,并且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上端设有限位和监控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连接状态的第四限位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之间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五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卡扣能够将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卡合到所述可活动栏杆,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用以限制并监控所述第一伸缩式栏杆相对于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与所述可活动栏杆之间设有第二卡扣和第六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卡扣能够将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卡合到所述可活动栏杆,所述第六限位开关用以限制并监控所述第二伸缩式栏杆相对于所述可活动栏杆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二伸缩式立柱之间的后侧护脚板,所述后侧护脚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与所述二伸缩式立柱的下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式立柱的第一固定立柱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式立柱的第二固定立柱,所述左前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伸缩式立柱的第三固定立柱,所述右前侧护栏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式立柱的第四固定立柱。
CN202321688247.8U 2023-06-29 2023-06-29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Active CN220116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8247.8U CN220116005U (zh) 2023-06-29 2023-06-29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8247.8U CN220116005U (zh) 2023-06-29 2023-06-29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6005U true CN220116005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5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8247.8U Active CN220116005U (zh) 2023-06-29 2023-06-29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6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798B (zh) 一种轿顶平台
CN111689344B (zh) 一种具备旋转爬梯功能的电梯轿顶
KR101884626B1 (ko) 랙방식으로 연결되는 고소작업대
EP1509473B1 (en) Safety fence at upper part of cab
CN220116005U (zh) 可独立伸缩的电梯轿顶护栏
CN109610807B (zh)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
US20050230194A1 (en) Safety fence at upper part of cab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CN211829943U (zh) 一种高档住宅小区电力电缆维修装置
CN116335378A (zh) 可升降的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58688U (zh) 一种可变截面爬模施工用高效爬模设备
CN21525443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CN109665414A (zh) 一种底部悬空式外用井道电梯系统
CN210735899U (zh) 一种折叠式轿顶护栏
CN210713725U (zh) 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的移动脚手架
CN111779251A (zh) 一种机电安装装置
CN110629997A (zh) 一种集成式爬架
CN215670900U (zh) 便于安装的支撑架
CN21627538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块化护栏
CN215717602U (zh) 一种森林用防火瞭望台
CN109368450B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的轿顶护栏
CN216549284U (zh) 一种基于起重设备用安全远离显示装置
CN2178407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平台
CN218970561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具有防护结构的施工平台
CN214531893U (zh) 一种采用升降式操作平台的爬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