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5003U - 新型折叠盒 - Google Patents

新型折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5003U
CN220115003U CN202320793511.8U CN202320793511U CN220115003U CN 220115003 U CN220115003 U CN 220115003U CN 202320793511 U CN202320793511 U CN 202320793511U CN 220115003 U CN220115003 U CN 220115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outer side
plate
peripheral fram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3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彩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oto Creative Desig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oto Creative Desig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oto Creative Desig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oto Creative Desig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35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5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5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5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外侧板,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底板和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内围框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下盒体内,内侧板与外侧板贴合,上盖用于扣合于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该折叠盒的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和内围框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能够折叠成平面结构,从而节省空间,节约运输、仓储成本。

Description

新型折叠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折叠盒。
背景技术
包装纸盒具有加工成本低、储运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印刷方式,而且纸盒适用于自动包装,便于销售和陈列,具有回收性好,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纸盒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欢迎。
现有包装纸盒不可折叠,占用空间大,运输、仓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折叠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纸盒不可折叠,运输和仓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
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所述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外侧板,所述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所述底板和所述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所述内围框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所述下盒体内,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贴合,所述上盖用于扣合于所述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成盒状态下,至少部分所述内围框外露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盒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包括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底板和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均包括第二外侧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侧用于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包括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个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底板在成盒状态下形成所述下盒体。本实施例的连接板与第一外侧板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外侧板展开状态下两个第一外侧板以及连接板钧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连接板与第一外侧板贴合,底板、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形成外盒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粘接连接。连接板和第一外侧板固定方式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面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用于在成盒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连接板背离第一外侧板的一面设置有双面胶,在第一外侧板折叠与底板呈垂直状态时,连接板通过双面胶与第一外侧板粘贴,底板、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形成外盒体。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为裱糊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底板通过内裱纸和外裱纸裱糊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底板均通过折痕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四内侧板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通过外裱纸和内裱纸裱糊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四内侧板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四内侧板粘接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为裱糊结构,所述裱糊结构的外裱纸为157g双铜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外侧板,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底板和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内围框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下盒体内,内侧板与外侧板贴合,上盖用于扣合于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该折叠盒的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和内围框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能够折叠成平面结构,从而节省空间,节约运输、仓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上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上盖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下盒体未成盒状态下平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内围框未成盒状态下平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下盒体的底板和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制作第一折叠结构的外裱纸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制作第一折叠结构的内裱纸B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制作第二折叠结构的卡纸C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制作第二折叠结构的瓦楞纸D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制作内围框的卡纸E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制作上盖的灰板F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制作上盖的裱糊纸G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盖; 2-下盒体;
3-内围框; 21-底板;
22-外侧板; 31-内侧板;
23-连接板; 24-双面胶;
221-第一外侧板; 222-第二外侧板;
311-第一内侧板; 312-第二内侧板;
313-第三内侧板; 314-第四内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固定”、“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上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上盖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下盒体未成盒状态下平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内围框未成盒状态下平铺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1、下盒体2及内围框3;
所述下盒体2和所述内围框3均为可折叠结构,所述下盒体2包括底板21和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外侧板22,所述内围框3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31;在成盒状态下,所述底板21和所述外侧板22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3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所述内围框3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所述下盒体2内,所述内侧板31与所述外侧板22贴合,所述上盖3用于扣合于所述内围框3的另一侧的开口上。
本实施例的上盖1、下盒体2及内围框3均为纸质结构,本实施例对所述上盖1、下盒体2及内围框3的具体尺寸不做特别限制,本实施例的折叠盒在成盒状态下,内围框3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下盒体2内,内围框3的内侧板31与下盒体2的外侧板22贴合,上盖1扣合于所述内围框3的另一侧的开口上,本实施例的内围框3和上盖1的尺寸与下盒体2的尺寸配合。
本实施例的下盒体2和内围框3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2包括底板21和与底板21连接的外侧板22,在未成盒状态时,下盒体2和内围框3都可以折叠成平铺状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节省空间,从而节省存储和运输费用。
本实施例的新型折叠盒在成盒状态下,内围框3位于下盒体2内,内围框3与下盒体2的侧板贴合,上盖1扣合于内围框3的顶部,本实施例的折叠盒在成盒状态下,下盒体2的底板21和外侧板22围成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3形成两端具有开口的结构,将内围框3从下盒体2的开口放入下盒体,内围框3与下盒体2的侧板贴合,上盖1用于扣合于内围框3的另一侧的开口上,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上盖1扣合于内围框3上后,至少部分内围框3外露于上盖1和所述下盒体2之间,整个盒体外观漂亮。本实施例的内围框3的颜色可以与上盖1和下盒体2的颜色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外侧板,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底板和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内围框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下盒体内,内侧板与外侧板贴合,上盖用于扣合于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该折叠盒的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和内围框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能够折叠成平面结构,从而节省空间,节约运输、仓储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盒体2包括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底板21和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1两侧的第一外侧板221,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均包括第二外侧板222和位于所述第二外侧板222两侧用于与所述第一外侧板221固定的连接板23,所述第二外侧板222与所述连接板223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板222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22包括所述第一外侧板221和所述第二外侧板222,两个所述第二外侧板222、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和所述底板21在成盒状态下形成所述下盒体2。本实施例的连接板23与第一外侧板221固定连接,在第一外侧板221展开状态下两个第二外侧板222以及连接板223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连接板23与第一外侧板221贴合,底板21、第一外侧板221、第二外侧板222形成外盒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3与所述第一外侧板221粘接连接。连接板23和第一外侧板221固定方式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3背离所述第一外侧板221的一面设置有双面胶24,所述双面胶24用于在成盒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外侧板22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连接板23背离第一外侧板的221一面设置有双面胶24,在第一外侧板221折叠与底板21呈垂直状态时,连接板23通过双面胶24与第一外侧板221粘贴,底板21、第一外侧板221、第二外侧板222形成下盒体2。
可选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以及所述底板21为裱糊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与所述底板21通过内裱纸和外裱纸裱糊连接,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外侧板221以及底板21为裱糊结构,成盒后牢固耐用而且外观美观。
可选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以及所述底板21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与所述底板21均通过折痕连接。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外侧板221以及底板21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221与底板21均通过折痕连接,制作方式简单。
可选地,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所述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311与所述第四内侧板3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为一体结构,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通过折痕连接,制作方式简单。
或者,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所述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通过外裱纸和内裱纸裱糊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311和所述第四内侧板3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内围框的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为裱糊结构,成盒后牢固耐用而且外观美观。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板311和所述第四内侧板314粘接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上盖1为裱糊结构,所述裱糊结构的外裱纸为157g双铜纸。本实施例的157g双铜纸表示每平方米纸是157克的双面涂布的纸张,表面平滑细致。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的下盒体的底板和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制作第一折叠结构的外裱纸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制作第一折叠结构的内裱纸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制作第二折叠结构的卡纸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制作第二折叠结构的瓦楞纸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制作内围框的卡纸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制作上盖的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制作上盖的裱糊纸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折叠盒的制作过程如下:1、制作第一折叠结构,底板21、第一外侧板221采用2、0mm瓦楞纸通过外裱纸A和内裱纸B形成裱糊结构,其中外裱纸A和内裱纸B均为157g双铜纸。2、制作第二折叠结构,选取210g卡纸C和2、0mm瓦楞纸D,将瓦楞纸D包覆于卡纸C内,卡纸C上与瓦楞纸D对应部分和瓦楞纸D形成第二外侧板222,通过折叠、裁切,卡纸位于第二外侧板222两侧的其余部分形成连接板23,两侧的连接板23分别与第二外侧板222通过折痕连接,将第二外侧板222固定于第一外侧板221上,两个连接板23分别固定于第一外侧板221上,在制作完一侧的第二外侧板222和连接板23后以同样的方式制作另一侧第二外侧板222和连接板23。3、制作内围框3,本实施例的内围框3采用300g白卡纸E通过折叠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内侧板311、第二内侧板312、第三内侧板313和第四内侧板314,第一内侧板311和第四内侧板314粘贴固定连接。4、制作上盖1,采用2、0mm的灰板F作为上盖1的主体以及157g双铜纸作为裱糊纸G,采用裱糊方式制作上盖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折叠盒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外侧板,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底板和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围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的结构,内围框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下盒体内,内侧板与外侧板贴合,上盖用于扣合于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该折叠盒的下盒体和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下盒体和内围框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能够折叠成平面结构,从而节省空间,节约运输、仓储成本。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盖、下盒体及内围框;
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为可折叠结构,所述下盒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外侧板,所述内围框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在未成盒状态下,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围框均可折叠成平面结构,在成盒状态下,所述底板和所述外侧板围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内围框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所述内围框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位于所述下盒体内,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贴合,所述上盖用于扣合于所述内围框的另一侧的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在成盒状态下,至少部分所述内围框外露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盒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包括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底板和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均包括第二外侧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侧用于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包括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个所述第二外侧板、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底板在成盒状态下形成所述下盒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面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用于在成盒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为裱糊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底板通过内裱纸和外裱纸裱糊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底板均通过折痕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四内侧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框包括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通过外裱纸和内裱纸裱糊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四内侧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四内侧板粘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裱糊结构,所述裱糊结构的外裱纸为157g双铜纸。
CN202320793511.8U 2023-04-11 2023-04-11 新型折叠盒 Active CN220115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3511.8U CN220115003U (zh) 2023-04-11 2023-04-11 新型折叠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3511.8U CN220115003U (zh) 2023-04-11 2023-04-11 新型折叠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5003U true CN220115003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3511.8U Active CN220115003U (zh) 2023-04-11 2023-04-11 新型折叠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5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15003U (zh) 新型折叠盒
CN218578255U (zh) 屋顶形折叠盒
CN111361831B (zh) 一种手机包装盒、包装盒盒坯及其折叠方法
CN219172943U (zh) 双开门折叠盒
CN216660656U (zh) 折叠盒
CN215226219U (zh) 一种便携式纸板床
CN212244208U (zh) 内衬、折叠包装盒和包装组件
CN215972631U (zh) 一种新型的折叠包装盒
CN216709950U (zh) 一种轻便型礼品盒
CN216735218U (zh) 一种方便回收利用的组装式纸箱
CN214649666U (zh) 折叠式包装盒
CN220924831U (zh) 一种方便运输和生产的收纳包装盒
CN220948980U (zh) 一种一体成型包装盒
CN215664425U (zh) 包装纸盒配件
CN212557204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用减震型包装箱
CN216333388U (zh) 一种单侧插扣式折叠包装盒
CN214824875U (zh) 一种可折叠的盒体结构
CN218807283U (zh) 一种折叠式纸箱
CN215437328U (zh)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飞机盒
CN216509716U (zh) 三角折叠盒
CN21566440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折叠式纸箱
CN214241656U (zh) 礼品包装盒
CN219340025U (zh) 一种折叠展开式包装盒
CN215664440U (zh) 一种可支立展示的礼品盒
CN215707793U (zh) 一种多功能展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