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0369U -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0369U
CN220110369U CN202321607692.7U CN202321607692U CN220110369U CN 220110369 U CN220110369 U CN 220110369U CN 202321607692 U CN202321607692 U CN 202321607692U CN 220110369 U CN220110369 U CN 220110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upport frame
exercising
pressur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76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ke Cloud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ke Cloud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ke Cloud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ke Cloud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76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0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0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0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承压肘垫板、连接转轴、手柄握持摆动件、连杆角度调节件和可调重量配重组件,所述连杆角度调节件包括定位转盘和定位销,所述定位转盘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上,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连杆对应所述调节孔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通过定位孔和调节孔可拆卸定位所述连杆和所述定位转盘。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将定位销调整到远离人体一侧的调节孔内,可用于锻炼肱二头肌,将定位销调整到靠近人体一侧的调节孔内,可用于锻炼肱三头肌。本装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人群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身。传统方式中锻炼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经常利用哑铃锻炼,如果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普通人盲目锻炼,经常会造成运动损伤,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动作错误,造成身体关节受到过大压力,形成关节损伤。
2、动作不到位,或角度不对,造成关节错误扭曲,形成关节损伤。
3、强度不合适,造成肌肉、骨骼压力过大,形成劳损。
而且市面上的健身器材功能性较为单一,当前的运动装置没有一种能够既能锻炼肱三头肌又能锻炼肱二头肌的锻炼装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易于掌握、并且方便调节、能适用于大多数人群的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包括:
支撑架;
承压肘垫板,所述承压肘垫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一侧上端;
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一端与所述承压肘垫板一侧转动连接,其轴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另一侧上端;
手柄握持摆动件,所述手柄握持摆动件包括连杆和手柄握持部,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转轴,手柄握持部与所述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对应所述承压肘垫板上方;
连杆角度调节件,所述连杆角度调节件包括定位转盘和定位销,所述定位转盘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上,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连杆对应所述调节孔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通过定位孔和调节孔可拆卸定位所述连杆和所述定位转盘;
可调重量配重组件,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定位销调整到远离人体一侧的调节孔内,可用于锻炼肱二头肌,将定位销调整到靠近人体一侧的调节孔内,可用于锻炼肱三头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根据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的锻炼需求,只需改变定位销的插接位置即可调整连杆的角度,从而适应手臂弯曲的角度以进行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的锻炼。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向靠近其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承压肘垫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顶端;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下端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端对应所述承压肘垫板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转轴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垂直所述连接转轴且与所述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平行所述连接转轴布置且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握持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肘垫板靠近所述手柄握持部的一侧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承压肘垫板与水平面夹角为20°。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包括摆臂和可调重量配重物,所述摆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摆臂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物包括多个哑铃片,多个所述哑铃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摆臂远离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可对所述摆臂限位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平行所述连接转轴布置其一端可拆卸定位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另一端可与所述摆臂抵接以对所述摆臂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固定有可调高度座椅,所述可调高度座椅包括伸缩杆和座椅,所述伸缩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的一端,所述座椅固定在所述伸缩杆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支撑管、滑杆和锁紧螺杆,所述支撑管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滑杆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支撑管上端内壁且可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滑动,所述座椅固定在所述滑杆顶端;所述锁紧螺杆垂直贯穿所述支撑管侧壁与所述滑杆抵接以对所述滑杆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肘垫板靠近所述座椅一侧的侧壁为弧形面。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销与定位转盘上调节孔的配合,可将连杆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以便于进行对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的锻炼。
2.手柄握持部可以转动,方便调整抓握方向和调节大小臂之间的角度,满足不同臂长的人群。
3.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牢固稳定,不易倾倒,有利于保护健身者。
4.肘垫倾斜设置,便于支撑和保护健身者。
5.通过限位销可以限制摆臂摆动的范围,便于进行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的锻炼。
6.配重可调节,满足不同力量大小的人群,扩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7.本装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人群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锻炼肱二头肌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锻炼肱三头肌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锻炼肱三头肌时去掉可调重量配重物的结构图。
图中:1、支撑架,101、第一支撑架,102、第二支撑架,2、承压肘垫板,3、连接转轴、4、连杆,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5、手柄握持部,6、定位转盘,601、调节孔,7、定位销,8、摆臂,9、可调重量配重物,10、限位销,11、座椅,12、伸缩杆、1201、支撑管、1202、滑杆,1203、锁紧螺杆,13、卡簧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包括:
支撑架1,
承压肘垫板2,承压肘垫板2固定在支撑架1一侧上端;
连接转轴3,连接转轴3一端与承压肘垫板2一侧转动连接,其轴身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另一侧上端;
手柄握持摆动件,手柄握持摆动件包括连杆4和手柄握持部5,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转轴3,手柄握持部5与连杆4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对应承压肘垫板2上方;
连杆角度调节件,连杆角度调节件包括定位转盘6和定位销7,定位转盘6固定在连接转轴3上,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调节孔601,连杆4对应调节孔601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销7通过定位孔和调节孔601可拆卸定位连杆4和定位转盘6;
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在连接转轴3另一端。
将定位销7调整到远离人体一侧的调节孔601内,可用于锻炼肱二头肌,将定位销7调整到靠近人体一侧的调节孔601内,可用于锻炼肱三头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既能进行肱二头肌锻炼又能进行肱三头肌锻炼。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1包括:
第一支撑架101,第一支撑架101顶部向靠近其中心的方向倾斜,承压肘垫板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01顶端;
第二支撑架102,第二支撑架102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101下端中部,第二支撑架102上端对应承压肘垫板2的位置开设有穿孔,连接转轴3远离承压肘垫板2的一端穿过穿孔与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102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101中部,第一支撑架101顶端倾斜设置使装置整体重心靠近装置中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不易倾倒,有利于保护健身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杆4包括:
第一连杆401,第一连杆401垂直连接转轴3且与连接转轴3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01上开设有定位孔;
第二连杆402,第二连杆402平行连接转轴3布置且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401远离连接转轴3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手柄握持部5转动连接。
手柄握持部5可以转动便于调整抓握方向。拔出定位销7,转动第一连杆401,可调节第一连杆401与承压肘垫板2之间的角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承压肘垫板2靠近手柄握持部5的一侧向下倾斜布置,承压肘垫板2与水平面夹角为20°。使锻炼者手肘向下倾斜,便于发力锻炼,同时便于支撑锻炼者上半身的重心,保护锻炼者安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包括摆臂8和可调重量配重物9,摆臂8位于第二支撑架102远离承压肘垫板2的一侧且与连接转轴3固定连接,可调重量配重物9可拆卸连接在摆臂8另一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可调重量配重物9包括多个哑铃片,多个哑铃片可拆卸安装在摆臂8远离连接转轴3的一端,摆臂8下端远离第二支撑架102的一侧套设有用于固定多个哑铃片的卡簧夹13。改变配重可适应不同强度的训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架102上安装有可对摆臂8限位的限位销10,限位销10平行连接转轴3布置可拆卸定位连接在第二支撑架102上对应摆臂8靠近多个哑铃片的位置。由于在进行不同的锻炼时,需要调整第一连杆401的角度以调整定位销601的插接位置,此时需要将连接转轴3固定才能转动第一连杆401调整其角度,因此设置限位销10,将与连接转轴3固定连接的摆臂8通过限位销10卡设在靠近或远离人体的一侧,进而使转动第一连杆401时连接转轴3可以不发生转动以完成第一连杆401角度的调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101上还固定有可调高度座椅,可调高度座椅包括伸缩杆12和座椅11,伸缩杆1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01远离承压肘垫板2的一端,座椅11固定在伸缩杆12顶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12包括支撑管1201、滑杆1202和锁紧螺杆1203,支撑管1201底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01上,滑杆1202的下端插接在支撑管1201内且可沿支撑管1201的轴向滑动,座椅11固定在滑杆1202顶端,锁紧螺杆1203一端垂直贯穿支撑管1201侧壁与滑杆1202抵接以对滑杆1202限位,其另一端固定有旋钮。座椅11的高度可以调节,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可通过旋拧旋钮将滑杆1202锁紧固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承压肘垫板2靠近座椅11一侧的侧壁为弧形面。提高肘垫3与人体接触部分的舒适度。
承压肘垫板2和座椅11的外部均包覆有海绵垫,海绵垫的外部包覆有皮革。提高承压肘垫板2和座椅11的舒适度。
手柄握持部5套设有防滑海绵套,提高抓握时的舒适度同时起到防滑作用,保护健身者的安全。
实施例1: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锻炼肱二头肌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座椅11根据自身身高调节到合适位置。
S2、拔出限位销10,转动摆臂8将其置于远离人体的一侧,插入限位销10。
S3、拔出定位销7,根据自身小臂长度推动手柄握持部5使第一连杆401调节到合适角度,此时定位销7插入远离人体一侧的调节孔601中将第一连杆401与定位转盘6固定。
S4、调节完成后,将双肘置于承压肘垫板2上。
S5、双手手心朝向人体一侧反握手柄握持部5,根据自身小臂长度转动手柄握持部5使其处于靠近人体一侧。
S6、保持手柄握持部5与第二连杆402之间的角度不变,以肘为支点向靠近身体的方向用力拉动手柄握持部5,摆臂8向远离人体的方向转动。
S7、以肘为支点小臂做往复运动,运动起点为小臂与大臂夹角170度,运动终点为小臂与大臂夹角60度,运动的时候,大臂与肘不要晃动或移动,达到锻炼肱二头肌的目的。
实施例2: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锻炼肱三头肌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座椅11根据自身身高调节到合适位置。
S2、拔出限位销10,转动摆臂8将其置于靠近人体的一侧,插入限位销10。
S3、拔出定位销7,据自身小臂长度将第一连杆401调节到合适角度,此时定位销7插入靠近人体一侧的调节孔601中将第一连杆401与定位转盘6固定。
S4、调节完成后,将双肘置于承压肘垫板2上。
S5、双手手心背向人体一侧正握手柄握持部5,根据自身小臂长度转动手柄握持部5使其处于远离人体一侧。
S6、保持手柄握持部5与第二连杆402之间的角度不变,以肘为支点向远离身体的方向用力推动手柄握持部5,摆臂8向靠近人体的方向转动。
S7、以肘为支点小臂做往复运动,运动起点为小臂与大臂夹角90度,运动终点为小臂与大臂夹角180度,运动的时候,大臂与肘不要晃动或移动,达到锻炼肱三头肌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
承压肘垫板(2),所述承压肘垫板(2)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一侧上端;
连接转轴(3),所述连接转轴(3)一端与所述承压肘垫板(2)一侧转动连接,其轴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另一侧上端;
手柄握持摆动件,所述手柄握持摆动件包括连杆(4)和手柄握持部(5),所述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转轴(3),手柄握持部(5)与所述连杆(4)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对应所述承压肘垫板(2)上方;
连杆角度调节件,所述连杆角度调节件包括定位转盘(6)和定位销(7),所述定位转盘(6)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3)上,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调节孔(601),所述连杆(4)对应所述调节孔(601)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7)通过定位孔和调节孔(601)可拆卸定位所述连杆(4)和所述定位转盘(6);
可调重量配重组件,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3)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
第一支撑架(101),所述第一支撑架(101)顶部向靠近其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承压肘垫板(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1)顶端;
第二支撑架(102),所述第二支撑架(10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下端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02)上端对应所述承压肘垫板(2)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转轴(3)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2)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包括:
第一连杆(401),所述第一连杆(401)垂直所述连接转轴(3)且与所述连接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01)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第二连杆(402),所述第二连杆(402)平行所述连接转轴(3)布置且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401)远离所述连接转轴(3)的一端,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握持部(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肘垫板(2)靠近所述手柄握持部(5)的一侧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承压肘垫板(2)与水平面夹角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组件包括摆臂(8)和可调重量配重物(9),所述摆臂(8)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02)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2)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物(9)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摆臂(8)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重量配重物(9)包括多个哑铃片,多个所述哑铃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摆臂(8)远离所述连接转轴(3)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02)上安装有可对所述摆臂(8)限位的限位销(10),所述限位销(10)平行所述连接转轴(3)布置其一端可拆卸定位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02)上,另一端可与所述摆臂(8)抵接以对所述摆臂(8)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还固定有可调高度座椅,所述可调高度座椅包括伸缩杆(12)和座椅(11),所述伸缩杆(1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1)远离所述承压肘垫板(2)的一端,所述座椅(11)固定在所述伸缩杆(12)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2)包括支撑管(1201)、滑杆(1202)和锁紧螺杆(1203),所述支撑管(1201)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所述滑杆(1202)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支撑管(1201)上端内壁且可沿所述支撑管(1201)的轴向滑动,所述座椅(11)固定在所述滑杆(1202)顶端;所述锁紧螺杆(1203)垂直贯穿所述支撑管(1201)侧壁与所述滑杆(1202)抵接以对所述滑杆(1202)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肘垫板(2)靠近所述座椅(11)一侧的侧壁为弧形面。
CN202321607692.7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Active CN220110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7692.7U CN220110369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7692.7U CN220110369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0369U true CN220110369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7692.7U Active CN220110369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0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6081B2 (en) Exercise machine handle system
US5244444A (en) Exerciser
US9604086B2 (en) Assisted chin/dip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chin-up/pull-up handles
US7056268B2 (en) Free weight lifting bar with adjustable handles
US6902515B2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e apparatus
US5062633A (en) Body-building exercise apparatus
US20170100625A1 (en) Exercise Machine Handle System
US5205802A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5820520A (en) Exercise device
CA2869881A1 (en) Exercise device
JP2009213896A (ja) 回転可能なハンドルと回動可能なバーとを備えた引き上げ運動用組立体
US5087031A (en) Arm exerciser
US7303507B1 (en) Forearm-mounted, adjustable exercise device
US7572209B2 (en) Giant trainer
US5449335A (en) Waist-trimming exercise apparatus
CA2769993A1 (en) Exercise system
US2005015927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US20090017931A1 (en) Golf swing training device
CN220110369U (zh) 一种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装置
US11364414B2 (en) Overhead bar mount exercise training device
KR101108673B1 (ko) 휴대용 팔씨름 단련기
US11364415B2 (en) Overhead bar mount exercise training device
US20020137599A1 (en) Strenght-training device
CN212700279U (zh) 一种椭圆机用可调节踏板
US6620082B1 (en) Exercis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