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7641U -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7641U
CN220107641U CN202321626883.8U CN202321626883U CN220107641U CN 220107641 U CN220107641 U CN 220107641U CN 202321626883 U CN202321626883 U CN 202321626883U CN 220107641 U CN220107641 U CN 220107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ain body
plate
groov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68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彧
肖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68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7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7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7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供电主体和雾化主体,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用于给所述雾化主体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利用光能给所述供电组件充电的光电转化组件,所述光电转化组件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光电转化组件可自行给供电组件充电,不仅可以实现电子雾化装置无限续航,而且还可解决出行携带时未携带充电设备无法充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只能通过不可移动和可移动的充电设备在室内充电,不仅充电过程中需要等待,而且充电后续航时间有限,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未携带可移动充电设备,导致电子雾化装置不能充电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在户外未携带移动充电设备,导致不能充电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供电主体和雾化主体,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用于给所述雾化主体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利用光能给所述供电组件充电的光电转化组件,所述光电转化组件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电转化组件包括第一光电转化板、第二光电转化板、第一透光板,以及第二透光板,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与所述第一透光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与所述第二透光板相对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和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是由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和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的材质包括单晶硅、双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中的其中一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二透光板是由亚克力材质、玻璃材质、PC材质、石英材质中的其中一种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壳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透光板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设在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透光板设在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设在第四凹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芯和充电板,以及控制板,所述电芯和所述充电板,以及所述控制板均位于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芯分别与所述充电板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主体壳内与所述充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主体壳内与所述充电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在主体壳内,所述电芯和所述充电板,以及所述控制板均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外壁与所述主体壳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雾化主体插入所述主体壳内,所述基座顶端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控制板与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主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气管,所述雾气管内设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的发热芯,所述雾化主体顶端开设有与所述雾气通道相通的吸烟口。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座顶端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所述雾化主体插入所述主体壳内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相吸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供电主体上设计光电转化组件,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光电转化组件可自行给供电组件充电,不仅可以实现电子雾化装置无限续航,而且还可解决出行携带时未携带充电设备无法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主体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供电主体100和雾化主体1,供电主体100内设有用于给雾化主体1供电的供电组件200,供电主体100上设有利用光能给供电组件200充电的光电转化组件300,光电转化组件300与供电组件20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供电主体100上设计光电转化组件300,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光电转化组件300可自行给供电组件200充电,不仅可以实现电子雾化装置无限续航,而且还可解决出行携带时未携带充电设备无法充电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电转化组件300包括第一光电转化板12、第二光电转化板14、第一透光板11,以及第二透光板13,第一光电转化板12与第一透光板11相对应,第二光电转化板14与第二透光板13相对应。其中,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用于光照后产生电压和电流,然后给供电组件200充电,第一透光板11和第二透光板13用于保护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上,同时用于透光和防止光反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是由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材质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即就是太阳能充电板9,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的材质包括单晶硅、双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中的其中一种。本实施例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第二光电转化板14的材质优选采用多晶硅,材料的造价低、便于获取、比较环保、吸收光子速度快、耗能小、所产生的电压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板11和第二透光板13是由亚克力材质、玻璃材质、PC材质、石英材质中的其中一种材质制成。本实施例第一透光板11和第二透光板13优选采用亚克力材质,材料透光率高、防水、防反射、防腐蚀,并且具有绝缘性、质地坚硬结实耐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主体100包括主体壳10,主体壳10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001,主体壳10远离第一凹槽1001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04,第一凹槽1001的底壁开设有第三凹槽1002,第二凹槽1004的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1005,第一透光板11设在第一凹槽1001,第一光电转化板12设在第三凹槽1002,第二透光板13设在第二凹槽1004,第二光电转化板14设在第四凹槽1005。其中,第一凹槽1001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透光板11,同时可使第一透光板11裸露在主体壳10一侧侧壁上方便透光,第三凹槽1002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光电转化板12,同时使第一透光板11与第一光电转化板12相对应,并通过第一透光板11将第一光电转化板12覆盖在第三凹槽1002内与外界隔离,第二凹槽1004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透光板13,同时可使第二透光板13裸露在主体壳10另一侧侧壁上方便透光,第四凹槽1005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光电转化板14,同时使第二透光板13与第二光电转化板14相对应,并通过第二透光板13将第二光电转化板14覆盖在第四凹槽1005内与外界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组件200包括电芯8和充电板9,以及控制板7,电芯8和充电板9,以及控制板7均位于主体壳10内,电芯8分别与充电板9和控制板7电连接,第一光电转化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线1201,第二光电转化板1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1401,第三凹槽1002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003,第四凹槽1005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006,第一光电转化板12通过第一导线1201从第一通孔1003伸入主体壳10内与充电板9电连接,第二光电转化板14通过第二导线1401从第二通孔1006伸入主体壳10内与充电板9电连接。其中,第一光电转化板12通过第一导线1201和充电板9给电芯8充电,第二光电转化板14通过第二导线1401和充电板9给电芯8充电,充电板9还可以通过充电器直接给电芯8充电,电芯8用于给控制板7供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控制板7用于给雾化主体1供电同时控制雾化主体1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主体100还包括基座6,基座6设在主体壳10内,电芯8和充电板9,以及控制板7均设在基座6上,基座6外壁与主体壳10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雾化主体1插入主体壳10内,基座6顶端设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控制板7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电连接,雾化主体1底端设有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电连接的第三电极101和第四电极102。其中,基座6用于安装和固定电芯8和充电板9,以及控制板7,密封圈5用于密封基座6外壁与主体壳10内壁之间缝隙,防止雾化主体1产生的冷凝液和漏油流到电芯8和控制板7上造成短路,同时防止基座6在主体壳10内晃动,雾化主体1用于储存烟油和雾化烟油,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用于导电连接雾化主体1。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主体1内形成有储油腔104,储油腔104内设有雾气管105,雾气管105内设有雾气通道106,雾气通道106内设有与第三电极101和第四电极102电连接的发热芯107,雾化主体1顶端开设有与雾气通道106相通的吸烟口108。其中,储油腔104用于储存烟油,雾气管105用于隔离雾气通道106和储油腔104,雾气通道106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发热芯107通电后发热来加热储油腔104内烟油至产生烟雾,第三电极101和第四电极102用于导电连接发热芯107。吸烟口108用于将雾气通道106内发热芯107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6顶端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4,雾化主体1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磁吸件4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103,雾化主体1插入主体壳10内通过第一磁吸件4与第二磁吸件103磁性相吸与供电主体100可拆卸连接。其中,本实施第一磁吸件4和第一磁吸件4优选采用两个,连接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拆卸,第一磁吸件4和第一磁吸件4为铝铁硼磁铁,磁性强连接牢固,硬度高不易碎裂,第一磁吸件4也可以设在主体壳10内壁,第二磁吸件103也可以设在雾化主体1外壁只要两者异极相对应即可。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公开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主体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第一磁吸件4、密封圈5、基座6、控制板7、电芯8、充电板9、主体壳10、第一透光板11、第一光电转化板12、第二透光板13、第二光电转化板14,其中,电芯8和充电板9,以及控制板7均安装在基座6上固定,且充电板9与电芯8电连接用于控制给电芯8充电,电芯8与控制板7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7供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基座6设安装在主体壳10内固定,密封圈5安装在基座6外壁与主体壳10内壁之间用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雾化主体1插入主体壳10内连接用于储油和雾化烟油,且雾化主体1位于基座6上方,主体壳10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001,第一凹槽1001的底壁开设有第三凹槽1002,第一光电转化板12安装在第三凹槽1002内固定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第一透光板11安装在第一凹槽1001内固定用于保护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将光透射到第一光电转化板12,主体壳10远离第一凹槽1001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04,第二凹槽1004的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1005,第二光电转化板14设在第四凹槽1005内固定也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第二透光板13安装在第二凹槽1004内固定也用于保护第一光电转化板12和将光透射到第一光电转化板12,第一光电转化板12上设有两个第一导线1201,第二光电转化板14上也设有两个第二导线1401,第三凹槽1002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003,第四凹槽1005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006,第一光电转化板12通过第一导线1201从第一通孔1003伸入主体壳10内与充电板9电连接,用于通过充电板9给电芯8充电,第二光电转化板14通过第二导线1401从第二通孔1006伸入主体壳10内与充电板9电连接,也用于通过充电板9给电芯8充电,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安装基座6顶端固定,控制板7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电连接用于导电连接雾化主体1,雾化主体1底端设有分别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电连接的第三电极101和第四电极102,用于起到的导电连接作用,雾化主体1内形成有储油腔104用于储存烟油,储油腔104内设有雾气管105,雾气管105内设有雾气通道106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雾气通道106内设有与第三电极101和第四电极102电连接的发热芯107,用于通电后发热来加热储油腔104内烟油至产生烟雾,雾化主体1顶端开设有与雾气通道106相通的吸烟口108,用于将雾气通道106内发热芯107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吸出,基座6顶端还设有两个第一磁吸件4,雾化主体1底端还设有两个与第一磁吸件4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103,雾化主体1通过第一磁吸件4与第二磁吸件103磁性相吸可拆卸插入主体壳1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供电主体和雾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用于给所述雾化主体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利用光能给所述供电组件充电的光电转化组件,所述光电转化组件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化组件包括第一光电转化板、第二光电转化板、第一透光板,以及第二透光板,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与所述第一透光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与所述第二透光板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和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是由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和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的材质包括单晶硅、双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中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二透光板是由亚克力材质、玻璃材质、PC材质、石英材质中的其中一种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壳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透光板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设在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透光板设在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设在第四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芯和充电板,以及控制板,所述电芯和所述充电板,以及所述控制板均位于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芯分别与所述充电板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光电转化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主体壳内与所述充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转化板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主体壳内与所述充电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在主体壳内,所述电芯和所述充电板,以及所述控制板均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外壁与所述主体壳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雾化主体插入所述主体壳内,所述基座顶端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控制板与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气管,所述雾气管内设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的发热芯,所述雾化主体顶端开设有与所述雾气通道相通的吸烟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端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所述雾化主体插入所述主体壳内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相吸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连接。
CN202321626883.8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107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883.8U CN2201076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883.8U CN2201076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7641U true CN220107641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6883.8U Active CN2201076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7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58356Y (zh) 多功能可光能充电汽车内后视镜
CN20369797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车
CN220107641U (zh) 一种可光电转化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03851099U (zh) 一种户外环网柜的直流电源控制箱
CN208353018U (zh) 一次性锂电池组电源模块
CN103138024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池
CN204268344U (zh) 一种一体化太阳能雷达感应路灯灯头
CN102544400A (zh) 一种应急型电池盒
CN211018341U (zh) 便携式户外储能电源
CN203119526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8000957U (zh) 一种智能电池
CN204441627U (zh) 一种定时插座
CN201044371Y (zh) 电子计算器的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1858676U (zh) 灶具用太阳能点火装置
CN211151599U (zh) 一种用于路面铺设的模块化多功能太阳能储能设备
CN211809455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装置
CN219674014U (zh) 一种新型的户外充电灯
CN209447979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锂电池bms主动均衡充电保护板
CN21572304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照明控制模块
CN210838012U (zh) 可太阳能充电的aa电池
CN203933078U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备用电源
CN208093616U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绝缘套保护装置
CN213118859U (zh) 一种可自由组合安装的便携式太阳能条灯
CN211656077U (zh) 一种折叠流畅的太阳能组件
CN214462981U (zh) 凉亭一拖多灯带用可调节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