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1357U -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1357U
CN220101357U CN202321093646.XU CN202321093646U CN220101357U CN 220101357 U CN220101357 U CN 220101357U CN 202321093646 U CN202321093646 U CN 202321093646U CN 220101357 U CN220101357 U CN 220101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covery
steam
recovery device
exhaust
exhaus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36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俊
邵金金
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pe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pe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pe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pe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36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1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1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1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乏汽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的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底端设有乏汽进气口与疏水阀门,所述疏水阀门与出气口相互连接,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底部设有进水阀门,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顶部设有单向排气阀与出水阀门,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中部外表面设有观察窗与液位观察窗,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内部设有第一通气环与第二通气环;通过增加汽轮机产生的乏汽与传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可增加乏汽携带的剩余热能的转化效率,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汽轮机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火力发电厂冬季供暖季节,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工作过程饱和水蒸气进入热力除氧器的汽侧后与水接触被加热到饱和温度,然后通过凝结水管路排入凝汽器,未蒸发的过热水蒸气则从凝结水泵排出,供热除氧器为了排除补充水中的溶解氧,需要排除大量带压蒸汽和氧气的混合物(乏汽),造成了高压蒸汽热能或热水的浪费,乏气可以送回锅炉或给水系统,也可以利用高热值的焓再生提高乏气的温度和压力直接送到用汽岗位充分使用而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乏汽回收是采用热交换原理,利用乏汽在冷凝过程中散发热量而达到提升水温、提高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的热力设备。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2371918.X公开了一种供热除氧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汽水换热器,其右侧贯穿连接有排液管道,且排液管道的右侧嵌套连接有截留阀,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右侧嵌套连接有进液阀门,且汽水换热器的正下方连接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阀门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输液管道,所述补液管道的右侧嵌套连接有除氧罐体;还包括:罐体盖,其嵌套固定在除氧罐体的顶部,且罐体盖的正上方螺纹连接有一级截止阀,所述一级截止阀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排气管道。
上述的供热除氧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通过所述换热管道与截留阀焊接为一体式结构,且换热管道的纵截面为“M”字型结构,并且换热管道为双层中空型结构,而且换热管道的数量为3组,通过换热管道内部的残余热量对补液进行加热,对液体进行热量回收处理。但该装置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是换热管道的纵截面为“M”字型结构,其换热面积过小,致使换热效率较低,第二是具有复杂的除氧以及净化盘体结构,使得在换热工作中不易更换易损部件。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有效的解决上述供热除氧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乏汽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的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底端设有乏汽进气口与疏水阀门,所述疏水阀门与出气口相互连接,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底部设有进水阀门,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顶部设有单向排气阀与出水阀门,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中部外表面设有观察窗与液位观察窗,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内部设有第一通气环与第二通气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乏汽进气口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部底端,所述疏水阀门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另一侧的外部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疏水阀门进气侧与汽热量回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疏水阀门排水口向下布置,所述疏水阀门出气端与出气口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进水阀门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正下方,所述出水阀门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顶端边缘处,所述单向排气阀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面,所述液位观察窗纵向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气环环绕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内壁外侧,所述第二通气环环绕安装于第一通气环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装置内部充满低温洁净水,并在装置内部采用第一通气环与第二通气环,增加了乏汽与装置内部低温洁净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量转化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底部设置低温洁净水进水口,在装置顶部设置高温洁净水出水口,可使得洁净水在装置内部充分吸收热量,在达到顶部吸收到足够热量后排出装置,在空间上提高了热量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02、观察窗;103、液位观察窗;104、单向排气阀;2、乏汽进气口;201、出水阀门;202、进水阀门;203、疏水阀门;204、出气口;3、第一通气环;301、第二通气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请参阅图1-3,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所述的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底端设有乏汽进气口2与疏水阀门203,所述疏水阀门203与出气口204相互连接,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底部设有进水阀门202,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设有单向排气阀104与出水阀门201,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中部外表面设有观察窗102与液位观察窗103,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设有第一通气环3与第二通气环301。
其中,所述单向排气阀104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可在装置内洁净水受热蒸发使得内部压力增大时,通过排出气体的方式对装置进行降压。
其中,所述进水阀门202设置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底部,所述出水阀门201设置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使得低温洁净水在装置内部有足够空间进行吸热,由出水阀门201排出吸收到足够热量的洁净水。
其中,设置在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底部疏水阀门203将完成热量转换后冷凝成水的液体排出,同时将多余气体排出装置,当为乏汽换热的管道形成负压时也可将外部气体通入,维持气压平衡。
在使用时,将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底部进水阀门202打开并保持出水阀门201关闭,等待低温洁净水填充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此时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空气通过顶部设置的单向排气阀104排向外部,同时通过液位观察窗103观察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洁净水填充情况,待低温洁净水淹没最上方的出水阀门201后,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产生的乏汽收集,并通向乏汽进气口2,乏汽通过乏汽进气口2进入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此时乏汽最先充满底部的第一通气环3与第二通气环301,随着乏汽不断通入,逐渐将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所有的第一通气环3与第二通气环301填充,此时疏水阀门203将管道内冷空气排出装置,使得管道内气压平衡,同时热交换过程开始,当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上部的洁净水温度达到排出要求后,打开出水阀门201将上部吸收完热量的洁净水排出,此时乏汽管道内由于将热量传递给低温洁净水后,乏汽转化为冷凝水并流向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底部的疏水阀门203,通过疏水阀门203将冷凝水排出,当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洁净水吸收的热量过多导致蒸发量过大时,由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的单向排气阀104将聚集在顶部的热蒸汽排出,避免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由于内部高压而产生爆炸的危害,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部的观察窗102观察装置内部情况,并通过液位观察窗103及时监控洁净水的填充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所述的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底端设有乏汽进气口(2)与疏水阀门(203),所述疏水阀门(203)与出气口(204)相互连接,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底部设有进水阀门(202),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设有单向排气阀(104)与出水阀门(201),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中部外表面设有观察窗(102)与液位观察窗(103),所述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部设有第一通气环(3)与第二通气环(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汽进气口(2)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部底端,所述疏水阀门(203)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另一侧的外部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阀门(203)进气侧与汽热量回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疏水阀门(203)排水口向下布置,所述疏水阀门(203)出气端与出气口(204)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门(202)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正下方,所述出水阀门(201)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端边缘处,所述单向排气阀(104)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102)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面,所述液位观察窗(103)纵向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环(3)环绕安装于乏汽热量回收装置(1)内壁外侧,所述第二通气环(301)环绕安装于第一通气环(3)内侧。
CN202321093646.X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20101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3646.XU CN220101357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3646.XU CN220101357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1357U true CN220101357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3646.XU Active CN220101357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1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455A (zh) 一种节能型储热供热系统
CN220101357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01909483U (zh) 地下换热提取地热的诱导对流装置
CN207048909U (zh) 一种地热能闪蒸发电装置
CN216482352U (zh) 一种硫磺冷凝器
CN208330471U (zh) 一种背压机组轴封漏汽回收装置
CN201589440U (zh) 双内胆直插承压敞口玻璃真空管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7313904B (zh) 太阳能空气-二氧化碳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6207533U (zh) 一种节能型储热供热系统
CN206890493U (zh) 一种移动管板式的熔盐蒸汽发生装置
CN205490242U (zh) 一种高效烟气温差发电装置
CN105823035A (zh) 一种太阳能的给锅炉补水除氧的装置
CN202032791U (zh) 一种回收低压蒸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结构
CN101762082A (zh) 双内胆直插承压敞口玻璃真空管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7464389U (zh) 一种适用于注蒸汽采油的综合能源锅炉系统
CN212252574U (zh) 热动力式节能疏水扩容器
CN214537450U (zh) 冷凝水除白雾设备
CN202835388U (zh) 一种分体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CN2849479Y (zh) 表面式除氧器排气冷却器
CN201731630U (zh) 锅炉节能装置
CN205480917U (zh) 一种热管型蒸汽锅炉
CN204755004U (zh) 基于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的车用发动机热电联供系统
CN220541798U (zh) 一种低压乏汽和冷凝水热能高效利用系统
CN104964461B (zh) 一种太阳能水工质腔式吸热器
CN107228348A (zh) 一种移动管板式的熔盐蒸汽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