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0390U -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0390U
CN220090390U CN202321053992.5U CN202321053992U CN220090390U CN 220090390 U CN220090390 U CN 220090390U CN 202321053992 U CN202321053992 U CN 202321053992U CN 220090390 U CN220090390 U CN 220090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limb training
sports
base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39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539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0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0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0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下肢训练单元;底座:其上表面左侧设有座椅,底座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杆;下肢训练单元:包括受力台和踏板,所述受力台前后两侧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受力台上端凹口的内部左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其中:所述下肢训练单元还包括活动台、第一弹簧和螺杆,所述活动台前后两端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该体育下肢训练装置,整体构造简单实用,便于人员使用,还可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以及不同体型人员的训练需求,在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的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训练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增进,增强,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下肢训练作为体育训练中的一个基本分支,它一般是指针对人员腿部进行的专项训练,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CN 216258959 U的专利公开了涉及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涉及体育锻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
而现有的体育下肢训练装置,一般是通过人员重复进行伸展或弯曲腿部的动作来开展训练工作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想要对使用者训练时的阻力进行调整,通常需要由使用者手动添加配重块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较为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整体构造简单实用,便于人员使用,还可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以及不同体型人员的训练需求,在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的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下肢训练单元;
底座:其上表面左侧设有座椅,底座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杆;
下肢训练单元:包括受力台和踏板,所述受力台前后两侧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受力台上端凹口的内部左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整体构造简单实用,便于人员使用,还可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以及不同体型人员的训练需求,在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的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训练单元还包括活动台、第一弹簧和螺杆,所述活动台前后两端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活动台的左侧面和受力台的右侧面之间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外部,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的内部中心处,螺杆与活动台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可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的训练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训练单元还包括涡轮、蜗杆和摇柄,所述涡轮固定套设于螺杆的外弧面左端,蜗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的内部左侧,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蜗杆的前侧延长端头处设有摇柄,可以在人员不变化姿势的前提下调整活动台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孔、限位销和挡板,所述限位孔均匀开设于底座的上表面前后两端,限位销与竖向对应的限位孔螺纹连接,挡板分别设置于受力台的前后侧面下端,限位销与挡板位置对应,可以对受力台的初始位置进行调整,以便满足不同体型的人员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左侧面均设有橡胶垫片,能够防止限位销与挡板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台上端凹口的内部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左端均与踏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可以确保踏板始终以最佳角度与人员脚掌贴合来提升人员训练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可以增大人员脚掌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强度,以免训练过程中人员脚掌从踏板上滑脱而影响训练进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在人员需要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可以先坐在座椅的上方并以弯曲姿势将双脚放置在踏板上,当人员伸展双腿时,受力台会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而沿着导向杆向右移动,当人员再次弯曲双腿时,受力台则因为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影响而自动左移复位,人员可以重复进行腿部的伸展或弯曲来实现体育下肢训练工作,而在人员对踏板施力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配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使踏板始终跟随人员脚掌的变化趋势而摆动,确保踏板始终以最佳角度与人员脚掌贴合来提升人员训练时的舒适性。
2、当人员通过摇柄带动蜗杆旋转时,受涡轮与蜗杆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螺杆会随之发生旋转,又因为螺杆与活动台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活动台会沿着导向杆进行相应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第一弹簧的压缩状态,以此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的训练需求,而人员在使用前还可以手动将限位销螺纹连接在合适位置的限位孔内,通过限位销对挡板进行阻挡限位来实现对受力台初始位置的调整,以便满足不同体型的人员使用,在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力台的主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座椅、3凹槽、4导向杆、5下肢训练单元、51受力台、52踏板、53活动台、54第一弹簧、55螺杆、56涡轮、57蜗杆、58摇柄、6限位孔、7限位销、8挡板、9第二弹簧、10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下肢训练单元5;
底座1:其上表面左侧设有座椅2,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部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杆4,可以为后续的训练工作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
下肢训练单元5:包括受力台51和踏板52,受力台51前后两侧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滑动连接,受力台51上端凹口的内部左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52,下肢训练单元5还包括活动台53、第一弹簧54和螺杆55,活动台53前后两端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滑动连接,活动台53的左侧面和受力台51的右侧面之间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套设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外部,螺杆5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3的内部中心处,螺杆55与活动台53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下肢训练单元5还包括涡轮56、蜗杆57和摇柄58,涡轮56固定套设于螺杆55的外弧面左端,蜗杆5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3的内部左侧,涡轮56与蜗杆57啮合连接,蜗杆57的前侧延长端头处设有摇柄58,在人员需要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可以先坐在座椅2的上方并以弯曲姿势将双脚放置在踏板52上,当人员伸展双腿时,受力台51会克服第一弹簧54的弹力而沿着导向杆4向右移动,当人员再次弯曲双腿时,受力台51则因为第一弹簧54的弹性势能影响而自动左移复位,人员可以重复进行腿部的伸展或弯曲来实现体育下肢训练工作,另外,当人员通过摇柄58带动蜗杆57旋转时,受涡轮56与蜗杆57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螺杆55会随之发生旋转,又因为螺杆55与活动台53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活动台53会沿着导向杆4进行相应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第一弹簧54的压缩状态,以此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的训练需求。
其中:踏板52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10,可以增大人员脚掌与踏板52之间的摩擦强度,以免训练过程中人员脚掌从踏板52上滑脱而影响训练进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孔6、限位销7和挡板8,限位孔6均匀开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限位销7与竖向对应的限位孔6螺纹连接,挡板8分别设置于受力台51的前后侧面下端,限位销7与挡板8位置对应,挡板8的左侧面均设有橡胶垫片。
具体的,这样设置,人员在使用前还可以手动将限位销7螺纹连接在合适位置的限位孔6内,通过限位销7对挡板8进行阻挡限位来实现对受力台51初始位置的调整,以便满足不同体型的人员使用,适用范围较广,橡胶垫片能够防止限位销7与挡板8发生硬性碰撞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受力台51上端凹口的内部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左端均与踏板5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这样设置,在人员对踏板52施力时,通过第二弹簧9的弹性势能配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使踏板52始终跟随人员脚掌的变化趋势而摆动,确保踏板52始终以最佳角度与人员脚掌贴合来提升人员训练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人员需要进行体育下肢训练时,可以先坐在座椅2的上方并以弯曲姿势将双脚放置在踏板52上,当人员伸展双腿时,受力台51会克服第一弹簧54的弹力而沿着导向杆4向右移动,当人员再次弯曲双腿时,受力台51则因为第一弹簧54的弹性势能影响而自动左移复位,人员可以重复进行腿部的伸展或弯曲来实现体育下肢训练工作,而在人员对踏板52施力时,通过第二弹簧9的弹性势能配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使踏板52始终跟随人员脚掌的变化趋势而摆动,确保踏板52始终以最佳角度与人员脚掌贴合来提升人员训练时的舒适性,另外,当人员通过摇柄58带动蜗杆57旋转时,受涡轮56与蜗杆57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螺杆55会随之发生旋转,又因为螺杆55与活动台53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活动台53会沿着导向杆4进行相应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第一弹簧54的压缩状态,以此来满足不同阻力大小的训练需求,而人员在使用前还可以手动将限位销7螺纹连接在合适位置的限位孔6内,通过限位销7对挡板8进行阻挡限位来实现对受力台51初始位置的调整,以便满足不同体型的人员使用,适用范围较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下肢训练单元(5);
底座(1):其上表面左侧设有座椅(2),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部设有前后对称的导向杆(4);
下肢训练单元(5):包括受力台(51)和踏板(52),所述受力台(51)前后两侧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滑动连接,受力台(51)上端凹口的内部左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训练单元(5)还包括活动台(53)、第一弹簧(54)和螺杆(55),所述活动台(53)前后两端的横向滑孔分别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滑动连接,活动台(53)的左侧面和受力台(51)的右侧面之间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套设于横向对应的导向杆(4)外部,螺杆(5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3)的内部中心处,螺杆(55)与活动台(53)中部的螺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训练单元(5)还包括涡轮(56)、蜗杆(57)和摇柄(58),所述涡轮(56)固定套设于螺杆(55)的外弧面左端,蜗杆(5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凹槽(3)的内部左侧,涡轮(56)与蜗杆(57)啮合连接,蜗杆(57)的前侧延长端头处设有摇柄(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孔(6)、限位销(7)和挡板(8),所述限位孔(6)均匀开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限位销(7)与竖向对应的限位孔(6)螺纹连接,挡板(8)分别设置于受力台(51)的前后侧面下端,限位销(7)与挡板(8)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的左侧面均设有橡胶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台(51)上端凹口的内部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左端均与踏板(5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52)的左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10)。
CN202321053992.5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Active CN220090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3992.5U CN22009039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3992.5U CN22009039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0390U true CN22009039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3992.5U Active CN22009039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0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6278B (zh)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腿部锻炼设备
CN206604083U (zh) 健身按摩椅
CN110787428B (zh) 一种倒立支撑辅助健身器材
CN109745669A (zh) 一种老年康复锻炼装置
CN112957673B (zh) 一种多功能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CN2666492Y (zh) 摇摆机健身器
CN215461724U (zh) 一种高适用性的体育训练用肢体拉伸装置
CN112755449B (zh) 一种体育用臂力训练设备
CN220090390U (zh) 一种体育下肢训练装置
CN208511781U (zh) 一种高拉机
CN206675885U (zh) 一种卧式体育器械
CN215461815U (zh) 一种神经内科自主训练装置
CN210384717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
CN215081652U (zh) 一种自助设定康复运动轨迹的健身装置
CN214050348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的拉伸器结构
CN210845161U (zh) 一种具有高度可调节功能的舞蹈柔韧性训练装置
CN209059880U (zh) 辅助式四肢协调性锻炼器
CN203886106U (zh) 腿部运动器具
CN204745492U (zh) 一种户外残疾人平步机
CN114504764B (zh) 一种正弦辊筒式体育健身装置
CN110711360A (zh) 肢体训练器
CN211752184U (zh) 一种肌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用训练装置
CN21497154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5391665U (zh) 一种划船训练器
CN220899426U (zh) 一种划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