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6971U -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6971U
CN220086971U CN202320806781.8U CN202320806781U CN220086971U CN 220086971 U CN220086971 U CN 220086971U CN 202320806781 U CN202320806781 U CN 202320806781U CN 220086971 U CN220086971 U CN 220086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fastening structure
power supply
portab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67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067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6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6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6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包括本体、电池芯、第一磁吸组件及外接件,本体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内设有本体磁铁及围绕本体磁铁的本体线圈,电池芯设于本体内,电池芯电性连接本体线圈,第一磁吸组件可组卸地设于第一连接部且包括第一外壳及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磁铁与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围绕第一磁铁,外接件设于第一外壳且电性连接第一线圈,当第一磁吸组件组接于第一连接部时,第一磁铁与本体磁铁相吸附,且第一线圈对齐本体线圈;借此,能够以磁吸的方式达到快速组卸的功效,同时通过无线连接来输出供电给所需的外接件作使用。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源供应器,尤指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众多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行动电源已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于外出携带并在需要时能够随时使用,例如为手机或耳机等电子装置充电、或是作为小风扇或小台灯等装置的电源供应器。
然而,一般的行动电源体积大、重量重,因此不便于携带收纳,且大多在为手机或耳机等电子装置充电、或是作为小风扇或小台灯等装置的电源供应器时,均需要额外配合不同的线材做连接使用,在携带收纳上更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以磁吸的方式达到快速组卸的功效,同时通过无线连接来输出供电给所需的外接件作使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包括一本体、一电池芯、一第一磁吸组件及一外接件,本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电池芯设于本体内,电池芯电性连接本体线圈,第一磁吸组件可组卸地设于第一连接部,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外壳、一第一磁铁及一第一线圈,第一磁铁及第一线圈设于第一外壳内,第一线圈围绕第一磁铁,外接件设于第一外壳且电性连接第一线圈,当第一磁吸组件组接于第一连接部时,第一磁铁与本体磁铁相吸附,且第一线圈对齐本体线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设有一第一本体卡固结构,第一外壳设有一第一卡固结构,第一卡固结构对应第一本体卡固结构结合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卡固结构包括一圆柱及复数卡条,各卡条自圆柱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圆柱,第一卡固结构包括一圆管,圆管具有一容腔及连通容腔的一开口,圆管于开口处形成有对应各卡条的复数挡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接件为电源传输线,电源传输线具有一连接器公头,连接器公头经由电源传输线电性连接第一线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为USB-A、USB-B、USB-C、MICRO USB-A、MICRO USB-B或Lighting。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组件还包括一收纳套,收纳套固定于第一外壳并收纳连接器公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二磁吸组件,本体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第二磁吸组件可组卸地设于第二连接部,第二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二外壳及一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设于第二外壳内,当第二磁吸组件组接于第二连接部时,第二磁铁与第二连接部的本体磁铁相吸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设有一第二本体卡固结构,第二外壳设有一第二卡固结构,第二卡固结构对应第二本体卡固结构结合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卡固结构包括一圆柱及复数卡条,各卡条自圆柱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圆柱,第二本体卡固结构包括一圆管,圆管具有一容腔及连通容腔的一开口,圆管于开口处形成有对应各卡条的复数挡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磁吸组件还包括一挂环,挂环固定于第二外壳。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包括一外接件、复数第一磁吸组件、复数本体及复数电池芯,外接件具有一容槽及一电路板,各第一磁吸组件设于外接件内且位于容槽的一侧,每一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铁及围绕第一磁铁的一第一线圈,各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电路板,各本体分别并列地容置于容槽内,每一本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各第一连接部可组卸地设于各第一磁吸组件,每一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各电池芯分别设于各本体内,每一电池芯电性连接本体线圈,当各第一连接部组接于各第一磁吸组件时,各本体磁铁与对应的各第一磁铁相吸附,且各本体线圈对齐对应的各第一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通过本体磁铁及第一磁铁的相互吸附,能够将第一磁吸组件快速地组卸于本体的第一连接部,或是将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快速地组卸于第一磁吸组件,并且借由与电池芯电性连接的本体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够对和本体线圈对齐的第一线圈电磁感应而使第一线圈产生电力,从而通过无线连接来输出供电给所需的外接件作使用,借以达到减少使用传输线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一连接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磁吸组件与第二连接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
10:本体;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3:本体磁铁;14:本体线圈;20:电池芯;30:第一磁吸组件;31:第一外壳;311:第一卡固结构;32:第一磁铁;33:第一线圈;34:外接件;341:连接器公头;342:容槽;343:电路板;35:收纳套;40:圆柱;41:卡条;50:圆管;51:容腔;52:开口;53:挡板;60:第二磁吸组件;61:第二外壳;611:第二卡固结构;62:第二磁铁;63: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前端」、「后端」、「末端」、「纵向」、「横向」、「垂向」、「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非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条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等用语描述了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可用于将一个元素、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做区分。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本文中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的用语并不暗示顺序或次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一本体10、一电池芯20、一第一磁吸组件30及一外接件34。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概呈圆筒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本体10相对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及一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内设置有一本体磁铁13及围绕于本体磁铁13外侧的一本体线圈14。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的结构与第一连接部11的结构相同,亦即第二连接部12内亦设置有一本体磁铁13及围绕于本体磁铁13外侧的一本体线圈14,是以本实施例的本体10在外观上是前后两端彼此对称设置。
电池芯20设置在本体10内。电池芯20通过二电路板(图未示出)而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本体线圈14及第二连接部12的本体线圈14,从而能够分别使第一连接部11的本体线圈14及第二连接部12的本体线圈14产生电磁感应以形成磁场。
第一磁吸组件30包括一第一外壳31、一第一磁铁32及一第一线圈33。第一磁铁32及第一线圈33均设置于第一外壳31内,第一线圈33围绕在第一磁铁32的外侧。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组件30可组卸地设于第一连接部1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磁吸组件30也可以可组卸地设于第二连接部12。具体而言,当第一磁吸组件30组接于第一连接部11时,第一磁铁32与第一连接部11的本体磁铁13相吸附而固定,并且第一线圈33对齐第一连接部11的本体线圈14。
外接件34设置于第一外壳31上,且外接件34电性连接于第一线圈33。关于外接件34的种类及功能将详述如后,故在此不再赘述。
借此,通过本体磁铁13及第一磁铁32的相互吸附,能够将第一磁吸组件30快速地组卸于本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并且借由与电池芯20电性连接的本体线圈14所产生的磁场,能够对和本体线圈14对齐的第一线圈33电磁感应而使第一线圈33产生电力,从而通过无线连接来输出供电给所需的外接件34作使用,借以达到减少使用传输线材的功效。另外,由于本体10本身没有设置连接器插孔或连接器插头,因此能够具备有良好的防水气密效果,非常适合使用者日常携带外出使用。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设有一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第一外壳31设有一第一卡固结构311。第一卡固结构311对应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结合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第一磁吸组件30与本体10之间的固定效果。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包括一圆柱40及复数(两个以上)卡条41。各卡条41自圆柱40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圆柱40。第一卡固结构311包括一圆管50。圆管50具有一容腔51及连通容腔51的一开口52。圆管50于开口52处形成有对应各卡条41的复数挡板53,从而使开口52的外形对应圆柱40及各卡条41的外形,以使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能够穿过开口52并卡固于容腔51内。具体而言,使用时先将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穿入开口52,并在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进入容腔51后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将各卡条41卡接于各挡板53的内侧以达到纵向锁定的效果。
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固结构311与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之间的固定方式不以上揭为限,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卡固结构311包括圆柱40及复数卡条41,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包括圆管50,抑或是第一卡固结构311与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接的方式作进一步地固定,只要能够有效地对第一卡固结构311与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固定即可。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接件34为电源传输线。电源传输线具有一连接器公头341,连接器公头341经由电源传输线而电性连接于第一线圈33。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341为USB-C,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连接器公头341也可以为USB-A、USB-B、MICRO USB-A、MICRO USB-B或Lighting。又,第一磁吸组件30还包括一收纳套35,收纳套35固定于第一外壳31并用以收纳连接器公头341,从而在未使用连接器公头341时将其收纳以避免损坏。
借此,外接件34为电源传输线的第一磁吸组件30便可与本体10及电池芯20搭配作为行动电源使用,从而对其他电子装置(如:手机、耳机、录音机…等)进行供电输出。然而,外接件34的配置不以此为限,例如外接件34也可以为风扇、灯具或是另一个便携式电源供应器…等,借以达到不同功能的使用效果,理应可依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来做对应的调整。举例而言,当外接件34为另一个便携式电源供应器时,两个便携式电源供应器便能够形成串联连接,从而达到两倍的电力容量以作为行动电源进行输出。依此类推,也可以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作串接使用,以因应所对应的电量需求。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还包括一第二磁吸组件60。第二磁吸组件60可组卸地设于第二连接部12。第二磁吸组件60包括一第二外壳61及一第二磁铁62。第二磁铁62设于第二外壳61内。当第二磁吸组件60组接于第二连接部12时,第二磁铁62与第二连接部12的本体磁铁13相吸附,从而能够将第二磁吸组件60快速地组卸于本体10的第二连接部12。
请参阅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12设有一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第二外壳61设有一第二卡固结构611。第二卡固结构611对应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结合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第二磁吸组件60与本体10之间的固定效果。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固结构611包括一圆柱40及复数卡条41。各卡条41自圆柱40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圆柱40。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包括一圆管50。圆管50具有一容腔51及连通容腔51的一开口52。圆管50于开口52处形成有对应各卡条41的复数挡板53,从而使开口52的外形对应圆柱40及各卡条41的外形,以使第二卡固结构611能够穿过开口52并卡固于容腔51内。具体而言,使用时先将第二卡固结构611穿入开口52,并在第二卡固结构611进入容腔51后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将各卡条41卡接于各挡板53的内侧以达到纵向锁定的效果。
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固结构611与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之间的固定方式不以上揭为限,例如也可以是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包括圆柱40及复数卡条41,第二卡固结构611包括圆管50,抑或是第二卡固结构611与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接的方式作进一步地固定,只要能够有效地对第二卡固结构611与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固定即可。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连接部12的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作为相异结构的目的在于:避免使用者误将第二磁吸组件60装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或是误将第一磁吸组件30装设在第二连接部12上,借以达到组装防呆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与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为对应的相异结构,因此若将两个便携式电源供应器作串联连接时,其中一便携式电源供应器的第一本体卡固结构111便可直接对应另一便携式电源供应器的第二本体卡固结构121作固定。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第二磁吸组件60还包括一挂环63。挂环63固定于第二外壳61,以供使用者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挂设在所需的地方。然而,第二磁吸组件60的配置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二磁吸组件60的内部也可以包括线圈,并且将挂环63改为配置另一外接件34,以达到不同功能的使用效果,理应可依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来做对应的调整。
请接着参阅图6所示,为满足大电容量或是大电流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包括一外接件34、复数第一磁吸组件30、复数本体10及复数电池芯20,
于本实施例中,外接件34为矩形状的机壳,但外接件34的外形不以此为限。外接件34的内部具有一容槽342及一电路板343。于本实施例中,容槽342与电路板343是由一隔板(图中未标号)所隔开,借以避免电路板343外露而受到尘埃或是水气的影响。
各第一磁吸组件30设置于外接件34内的电路板343上,从而位在容槽342的一侧。每一第一磁吸组件30包括一第一磁铁32及一第一线圈33。各第一线圈33分别围绕在各第一磁铁32的外侧,且各第一线圈33分别电性连接于电路板343。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概呈圆筒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各本体10分别并列地容置于容槽342内。每一本体10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各第一连接部11可组卸地设于各第一磁吸组件30。每一第一连接部11内设置有一本体磁铁13及围绕本体磁铁13的一本体线圈14。
各电池芯20分别设置于各本体10内。每一电池芯20通过一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而分别电性连接于各第一连接部11的各本体线圈14,从而能够分别使各第一连接部11的各本体线圈14产生电磁感应以形成磁场。
当各第一连接部11组接于各第一磁吸组件30时,各本体磁铁13与对应的各第一磁铁32相吸附而固定,并且各本体线圈14对齐对应的各第一线圈33。且通过各本体磁铁13及各第一磁铁32的相互吸附,能够将各本体10的各第一连接部11快速地组卸于外接件34的各第一磁吸组件30,并且借由与各电池芯20电性连接的各本体线圈14所产生的磁场,能够对和各本体线圈14所对齐的各第一线圈33形成电磁感应而使各第一线圈33产生电力,从而通过无线连接来输出供电给外接件34作使用,借以达到减少使用传输线材的功效。另外,由于各本体10本身没有设置连接器插孔或连接器插头,因此能够具备有良好的防水气密效果。
借此,本实施例中的外接件34通过复数个本体10与复数个电池芯20的磁吸连接及无线供电,能够作为大电量或是大电流的行动电源来作使用,且设计者可自行调整内部所设置的本体10及电池芯20的数量或是电性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从而满足不同的电力容量或不同的电流需求。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接件34理应还可设置电性连接于电路板343的各式连接器接头或是电力传输线,以输出各电池芯20所提供的电能,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便不再多作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之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该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
一电池芯,设于该本体内,该电池芯电性连接该本体线圈;
一第一磁吸组件,可组卸地设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外壳、一第一磁铁及一第一线圈,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一线圈设于该第一外壳内,该第一线圈围绕该第一磁铁;及
一外接件,设于该第一外壳且电性连接该第一线圈;
其中当该第一磁吸组件组接于该第一连接部时,该第一磁铁与该本体磁铁相吸附,且该第一线圈对齐该本体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设有一第一本体卡固结构,该第一外壳设有一第一卡固结构,该第一卡固结构对应该第一本体卡固结构结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卡固结构包括一圆柱及复数卡条,各该卡条自该圆柱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该圆柱,该第一卡固结构包括一圆管,该圆管具有一容腔及连通该容腔的一开口,该圆管于该开口处形成有对应各该卡条的复数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接件为电源传输线,该电源传输线具有一连接器公头,该连接器公头经由该电源传输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线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公头为USB-A、USB-B、USB-C、MICRO USB-A、MICRO USB-B或Lighting。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组件还包括一收纳套,该收纳套固定于该第一外壳并收纳该连接器公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磁吸组件,该本体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该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该第二磁吸组件可组卸地设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二外壳及一第二磁铁,该第二磁铁设于该第二外壳内,当该第二磁吸组件组接于该第二连接部时,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二连接部的该本体磁铁相吸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设有一第二本体卡固结构,该第二外壳设有一第二卡固结构,该第二卡固结构对应该第二本体卡固结构结合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固结构包括一圆柱及复数卡条,各该卡条自该圆柱的周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环绕该圆柱,该第二本体卡固结构包括一圆管,该圆管具有一容腔及连通该容腔的一开口,该圆管于该开口处形成有对应各该卡条的复数挡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吸组件还包括一挂环,该挂环固定于该第二外壳。
11.一种便携式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接件,具有一容槽及一电路板;
复数第一磁吸组件,设于该外接件内且位于该容槽的一侧,每一该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铁及围绕该第一磁铁的一第一线圈,各该第一线圈电性连接该电路板;
复数本体,分别并列地容置于该容槽内,每一该本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各该第一连接部可组卸地设于各该第一磁吸组件,每一该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本体磁铁及围绕该本体磁铁的一本体线圈;及
复数电池芯,分别设于各该本体内,每一该电池芯电性连接该本体线圈;
其中当各该第一连接部组接于各该第一磁吸组件时,各该本体磁铁与对应的各该第一磁铁相吸附,且各该本体线圈对齐对应的各该第一线圈。
CN202320806781.8U 2023-04-12 2023-04-12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Active CN220086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6781.8U CN22008697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6781.8U CN22008697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6971U true CN220086971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6781.8U Active CN22008697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6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4761B2 (en) Composite table lighting structure for wired charging and wireless charging
US6644984B2 (en) Plug assembly with spring loaded contact terminals
TW202032887A (zh) 模組化裝置充電站
WO2020238813A1 (zh) 无线耳机组件
US6435916B1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RU2636268C2 (ru) Штепсельная розетка для скрытой проводки с углублением штепсельной розетки
WO2019000844A1 (zh) 一种转接器、转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2311040A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20086971U (zh) 便携式电源供应器
CN211930833U (zh) 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充电装置及无线耳机组件
CN209608020U (zh) 一种转接头及其连接器
CN214850548U (zh)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头式无线充电器
CN212304847U (zh) 背夹电池
TWM614440U (zh)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頭式無線充電器
CN21022453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161889U (zh) 一种移动电源
TWM643478U (zh) 便攜式電源供應器
CN220774866U (zh) 一种数码设备的外置附件连接结构
CN214338111U (zh) 耳挂结构及耳机
CN216930260U (zh) 耳机组件
CN112994273A (zh) 终端设备及无线发射组件
CN212518472U (zh) 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20510369U (zh) 侧面接触用电单元和无线充电器
JPH0878113A (ja) アダプタ
CN220710797U (zh) 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