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4092U -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4092U
CN220084092U CN202321611708.1U CN202321611708U CN220084092U CN 220084092 U CN220084092 U CN 220084092U CN 202321611708 U CN202321611708 U CN 202321611708U CN 220084092 U CN220084092 U CN 220084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module
control module
illuminan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17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松
彭方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17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4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4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4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检测设备,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模块和光照度检测模块均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其中,主控制模块可用于:根据电压数据,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中心;或者,对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以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并将光照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或者,当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和温度进行监测,从而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集装箱或货柜等货物运输箱体作为现阶段货物配送、运输等环节的主要载体,通常会经过长时间、长距离、多环节的运输,在此过程中,货物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相关技术通过在货物运输箱体中安装定位器,能够通过该定位器来确定货物运输箱体的具体位置,实现对货物流动轨迹的实时追踪。
但是,通过安装定位器的方式只能对货物运输箱体进行定位,无法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和货物箱体的温度进行监测,对货物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存在疏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检测设备。旨在通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进行监测,和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检测设备,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所述货物运输箱体为密封结构,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所述货物运输箱体上,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
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对应的电压数据;
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的控制信号;
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用于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电压信号;
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数据中心平台进行通讯连接,以向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温度信息,或者光照度信息,或者第一位置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所述光照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后计算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得到的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位置信息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与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建立通讯连接;
所述位置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用于将采集得到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平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电阻;
根据所述电阻及电阻和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触发进入;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处于所述休眠状态的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触发进入;或者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唤醒指令时触发进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按照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向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
相应地,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所述间隔时长执行一次检测;
或者,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光照度检测请求时,向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
相应地,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开始执行检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ADC采样得到电压,计算得到相应的光电流;
根据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光照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检测设备还包括防拆检测模块;
所述防拆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防拆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五端,用于在有光照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一信号,以使得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生成报警信息和采集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向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所述光照的光源包括太阳光源或者电光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芯片和主天线端子;
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主天线端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主天线端子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均接地;
所述主控制芯片还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接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之间还接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检测设备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模块和光照度检测模块均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其中,主控制模块可用于:根据电压数据,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中心;或者,对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以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并将光照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或者,当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将该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和温度进行监测,从而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执行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以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曲线示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的步骤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数据,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电路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在获取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后执行的步骤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另一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图。由图1所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电源模块110、温度监测模块120、光照度检测模块130和主控制模块140。电源模块110与温度监测模块120和主控制模块140连接,温度监测模块120和光照度检测模块130均与主控制模块14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设备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其中,货物运输箱体为密封结构,将图1所示的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具体需要通过安装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与外部环境隔绝但与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相通,从而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情况。从而通过光照度检测模块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进行监测。同时通过温度监测模块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可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具体地,电源模块110用于为温度监测模块120和主控制模块140供电。
其中:
温度监测模块120用于根据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向主控制模块输出对应的电压数据,以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进行检测。
光照度检测模块130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140发送的控制信号开始执行检测,以持续向主控制模块140输出电压信号。
在此基础,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执行步骤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根据电压数据,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中心。
步骤S202,或者,对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以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并将光照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
步骤S203,或者,当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控制模块与温度监测模块连接,从而可在采集得到温度监测模块输出的电压数据时,根据电压数据计算得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然后将计算得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从而可实现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监测。
示例性地,当货物运输箱体中装载的货物为蔬菜水果等需要保鲜的食品时,此时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监管将十分重要。通过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的监测,能够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查看和处理。可及时有效地防止食品变质、腐烂等。当货物运输箱体中装载地是一些化学物品时,同样地,通过对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的监测,能够在温度过高时及时干预。可防止由于温度过高引发化学物品产生化学反应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可加强对货物的安全管控。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控制模块与光照度检测模块连接,从而可对光照度检测模块工作时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从而可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并将光照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内部光照进行监测,从而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模块通过对光照度检测模块工作时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获取的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还可对货物运输箱体是否被打开进行监测。
可以理解的是,当货物运输箱体内的货物本身需要光照用于货物保鲜时,此时,货物运输箱体内部设置有光源,可通过光照度检测模块检测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从而可根据光照度的变化来检测货物运输箱体是否被打开。同时,还可根据光照度的变化确定货物是否被正常保鲜,能够在保鲜灯源损坏时,及时知晓和处理,防止货物变质、腐烂。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控制模块可与数据中心平台进行通讯连接,从而主控制模块与数据中心平台之间可实现数据交互。主控制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将第二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从而可实现对货物运输箱体或者说货物流动轨迹的实时跟踪。
可以理解的是,主控制模块还可以实时采集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得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中心。也可以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得到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中心。其中,预设的间隔时长可以是预先通过程序写入主控制模块中,也可以由数据中心平台向主控制模块发送间隔时长采集位置信息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中心平台可为货物监管平台或者物流信息监控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在接收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信息(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温度信息、光照度信息等)之后,可记录并保存这些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平台,比如各个物流站点,或者商家,或者买家等其他货物相关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包括位置信息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其中,位置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通讯单元用于与数据中心平台建立通讯连接,以与数据中心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主控制模块配置有位置信息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通过位置信息采集单元可实时采集得到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可实现对货物运输箱体流动轨迹的实时跟踪。通过通讯单元与数据中心平台建立通讯连接,从而可实现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数据交互,将检测到的报警信息、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等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由数据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监管和保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的电路图。参照图3,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芯片U2A和主天线端子RF1。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一引脚(即引脚46)与主天线端子RF1的第一引脚(即引脚2)连接,主天线端子的第二引脚(即引脚1)和第三引脚(即引脚3)均接地GND。主控制芯片U2A的引脚29接入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电压VBAT。
本申请实施例主控制芯片U2A采用EC600U模块,EC600U模块具有位置采集功能和通讯功能,可采集货物运输箱体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然后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以对智能检测设备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可将生成的报警信息和计算得到的温度信息和光照度信息等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参照图4,光照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光敏电阻R12和第一电阻R11。第一光敏电阻R12的第一端与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一引脚(即引脚14)连接,第一光敏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光敏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1的第一端的连接处Lux1接入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二引脚(即引脚20)。
示例性地,将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时,由于光照度检测模块是用来检测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情况,因此必须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与外部环境隔绝但与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相通。比如可通过安装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处在货物运输箱体的通风孔的位置,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可透过通风孔与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相通。
本申请实施例光照度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光敏电阻R12由主控制模块的主控制芯片U2A从第四引脚(即引脚14)输出一个高电平进行控制。第四引脚(即引脚14)输出的高电平经过第一光敏电阻R12后,经过第一电阻R11连接到地,形成回路,第一光敏电阻R12开始工作。当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线变暗时,第一光敏电阻R12的电阻值变大,图4中Lux1处的电压变小,从而主控制模块的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五引脚(即引脚20)采集到的电压数据就变小。当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线变亮时,第一光敏电阻R12的电阻值变小,图4中Lux1处的电压变大,从而主控制模块的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五引脚(即引脚20)采集到的电压变大。以此,根据第一光敏电阻R12在不同光照度下的电阻值不同的原理,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会向主控制模块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通过主控制模块进行ADC采样,就可以计算出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的光照度。然后把光照度上传到数据中心平台,就可以远程掌握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环境的光照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以获取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的步骤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01至步骤S502。
步骤S501,根据ADC采样得到的电压,计算得到相应的光电流。
步骤S502,根据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光照度。
本申请实施例主控制模块对光照度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可得到相应的电压值。然后,根据电流计算按公式:光电流(uA)=Vout(mV)/Rss(kΩ),可计算得到对应的光电流,然后根据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可确定相应的光照度。从而,主控制模块在计算得到光照度之后,可将光照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
示例性地,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曲线示例图。参照图6,当根据电压值计算得到光电流值时,就能够获取该光电流值对应的光照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可通过实验预先确定出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在根据电压值计算得到电流值之后,可直接根据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光照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的步骤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701至步骤S702。
步骤S701,按照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间隔时长执行一次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预先在主控制模块中写入主控制模块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程序,以让主控制模块可按照该控制程序来控制对控制信号的输出。考虑到货物运输箱体在运输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均处于黑暗条件下,因此为节省电能消耗,可不对货物运输箱体内部光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本申请实施例预先设定好间隔时长,从而使得主控制模块可按照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间隔时长执行一次检测。通过间隔性地检测,可有效监测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光照度的同时,还可节省智能检测设备的能耗。
示例性地,可设置主控制模块每间隔4小时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4小时执行一次检测,从而数据中心平台每间隔4小时可获取一份货物运输箱体内部光照度的数据。也可设置主控制模块每间隔30分钟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30分钟执行一次检测,从而数据中心平台每间隔30分钟可获取一份货物运输箱体内部光照度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间隔时长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设定。比如,货物运输箱体内部没有设置保鲜灯的情况下,表明货物并不需要保鲜,此时,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对货物的监管意义不是很大,因而,可设置间隔时长较长。而当货物运输箱体内部设置有保鲜灯的情况下,表明货物需要保鲜,此时,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对货物的监管非常重要,因而,可设置间隔时长较短。
可以理解的是,当货物运输箱体内部没有设置保鲜灯的情况下,即货物并不需要保鲜,货物运输箱体内部正常状态下处于黑暗环境时,也可通过主控制模块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不工作。即不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不工作。
步骤S702,或者,当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光照度检测请求,向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开始执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数据中心平台向主控制模块发送光照度检测请求的方式,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的工作。同样地,数据中心平台可预先设置好每间隔固定时长就向主控制模块发送光照度检测请求,以控制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固定时长进行一次检测。同样可在有效检测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的同时,节省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参照图8,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热敏电阻R40和第二电阻R41。第一热敏电阻R40的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电压VBAT连接,第一热敏电阻R4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4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41的第二端接地GND。第一热敏电阻R4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41的第一端之间还接入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三引脚(即引脚19)。
本申请实施例主控制芯片U2A通过第三引脚(即引脚19)可采样到温度检测模块中通过第一热敏电阻R40之后的电压数据,然后根据电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温度值。在将计算得到的温度值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数据,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的步骤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901至步骤S902。
步骤S901,根据电压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电阻;
步骤S902,根据电阻及电阻和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通过采集得到的电压计算得到相应的电阻值,在根据电阻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可确定出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
示例性地,参照图8,若图8中的第一热敏电阻R40采用负温度系数的NTC热敏电阻。则第一热敏电阻R40随温度的增大,电阻会降低。由于第一热敏电阻R40和第二电阻R41组成的是串联分压电路。总电压为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VBAT,通过第一热敏电阻R40后的电压,也就是主控制模块进行ADC采样得到的电压为Vadc,则有公式Vadc=VBAT/(R41+R40)*R41。由于第二电阻R41为定值电阻,从而根据主控制模块进行ADC采样得到的电压Vadc和该公式可计算得到R40,即第一热敏电阻R40的电阻值。在根据第一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或者第一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式,可得到在该电阻值下对应的温度。该温度即为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预先通过实验标定测量的实际环境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表。从而可通过检测根据理论计算得到的温度值是否在该对应表的范围内,来确定计算得到的温度值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参照图10,电源模块包括无线电源接口P1和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无线电源接口P1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用于输出电源电压VBAT,以为主控制模块和第一检测模块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电源接口P1可接入电池或者其他无线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由多个电容并联接地形成。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供电。
参照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电路图。图11为图1所示的智能检测设备对应的电路图。参照图11,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电源模块1101、温度检测模块1102、光照度检测模块1103和主控制模块1104。其中,电源模块1101与温度检测模块1102和主控制模块1104连接,温度检测模块1102和光照度检测模块1103均与主控制模块1104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块在获取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后执行的步骤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01至步骤S1203。
步骤S1201,当根据温度信息得到的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S1202,当智能检测设备处于休眠状态的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唤醒智能检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S1203,或者当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唤醒指令时,唤醒智能检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在计算得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之后,若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将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后,会控制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由于智能检测设备不在工作,从而不消耗电能。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降低功耗,延长智能检测设备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当检测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低于-40度时,控制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之后,主控制模块会开始累计智能检测设备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长,当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唤醒智能检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主控制模块会重新采集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数据,并根据重新采集得到的电压数据再次计算得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如果该温度依旧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再次控制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而如果该温度不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智能检测设备保持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主控制模块控制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之后,如果接收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唤醒指令,则直接唤醒智能检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智能检测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之后,即便智能检测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持续时长还未达到预设时长,只要接收到了唤醒指令,就直接唤醒。从而能够保证在需要智能检测设备执行检测工作并上传数据时能够及时响应。同时也可实现对智能检测设备的远程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设备的另一结构图。由图13所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电源模块1301、温度监测模块1302、光照度检测模块1303、防拆检测模块1304和主控制模块1305;电源模块1301与温度监测模块1302、防拆检测模块1304和主控制模块1305连接,温度监测模块1302、光照度检测模块1303和防拆检测模块1304均与主控制模块1305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3是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拆检测模块。从而使得图13所示的智能检测设备相较于图1所示的智能检测设备来说,多了防拆检测功能。即在智能检测设备被从货物运输箱体上拆除时,能够及时检测并报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拆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光照时,向主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信号,以使得主控制模块在检测到第一信号时,采集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光照的光源包括太阳光源或者电光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图13所示的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具体需要通过安装使得防拆检测模块与外部环境隔绝且处于密闭状态,从而使得在智能检测设备被从货物运输箱体拆除时,防拆检测模块的密闭空间被破坏,有光照射入。同时,通过安装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与外部环境隔绝但与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相通,从而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情况。能够检测到智能检测设备被拆,并在检测到智能检测设备被拆时及时报警,同时能够对货物运输箱体的内部光照环境和温度进行监测,加强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控制模块与防拆检测模块连接,从而可在接收到防拆检测模块发送的第一信号时,对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二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同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然后可将报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从而可获取智能检测设备被拆的时间和地理位置,实现智能检测设备被拆时的报警追溯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模块的电路图。由图14所示,防拆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二光敏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8和第五电阻R9。第二光敏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电压VBAT连接,第二光敏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8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GND。第四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主控制芯片U2A的第四引脚(即引脚53)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五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五引脚(即引脚74)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
示例性地,将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货物运输箱体上时,需要通过盖板对智能检测设备与外部接触面进行密封,以对智能检测设备进行防水等保护。从而使得防拆检测模块处于密闭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防拆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密闭条件下处于黑暗状态,第二光敏电阻R2的电阻值变大,所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当智能检测设备的外盖板被拆,即有人要拆除货物运输箱体上的智能检测设备时,光线会照到第二光敏电阻R2上。此时,第二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小,从而导致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变大,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从而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的电平拉低。由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到主控制模块的主控制芯片U2A的第五引脚(即引脚74)处,从而主控制模块能够检测到防拆检测模块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从而可在检测到该低电平信号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并同时对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位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报警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平台。其中,报警信息中可包含对应的报警时间信息。从而可通过防拆检测模块检测到智能检测设备被拆时及时报警,实现智能检测设备被拆时的报警追溯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设备还可包括图10所示的电源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防拆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中的其他组合方式的多个模块。比如包括电源模块、温度监测模块、防拆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或者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防拆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或者包括电源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或者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或者包括电源模块、防拆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具体结构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检测设备,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运输箱体为密封结构,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安装在所述货物运输箱体上,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
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光照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对应的电压数据;
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的控制信号;
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用于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电压信号;
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数据中心平台进行通讯连接,以向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温度信息,或者光照度信息,或者第一位置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所述光照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ADC采样后计算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内部的光照度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位置信息请求时,采集得到的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位置信息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与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建立通讯连接;
所述位置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用于将采集得到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电阻;
根据所述电阻及电阻和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得到的所述货物运输箱体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触发进入;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处于所述休眠状态的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触发进入;或者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唤醒指令时触发进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按照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向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
相应地,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每间隔所述间隔时长执行一次检测;
或者,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光照度检测请求时,向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
相应地,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开始执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度信息为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ADC采样得到的电压,计算得到相应的光电流;
根据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光照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还包括防拆检测模块;
所述防拆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的电源电压;
所述防拆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第五端,用于在有光照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一信号,以使得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生成报警信息和采集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向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所述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所述光照的光源包括太阳光源或者电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芯片和主天线端子;
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主天线端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主天线端子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均接地;
所述主控制芯片还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接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之间还接入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
CN202321611708.1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084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1708.1U CN220084092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1708.1U CN220084092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4092U true CN220084092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6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1708.1U Active CN220084092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4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29534T3 (es) Sistema de información de condiciones de funcionamiento para un dispositivo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CN206450004U (zh) 一种智能冰箱的远程控制系统
US8022573B2 (en) Shipping container active lock release failsafe
US20070267509A1 (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a container
US20080291006A1 (en) Wireless Sensors
US202001737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d storage health and content monitoring
CN106586276A (zh) 基于无线充电的冷链物流包装箱
CN102542648A (zh) 智能定位电磁锁
CN111220202A (zh) 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溶液安全预警远程监测系统和方法
CN220084092U (zh)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CN209676253U (zh) 一种监测集装箱箱门开闭状态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安装结构
CN110599719A (zh) 一种物联网探测器的防拆监测与报警装置及方法
CN204642634U (zh) 一种实时在线的冷链物流运输领域的环境监测装置
US9907022B2 (en) Detection of wide area wireless networks
CN116519062A (zh)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CN109067921A (zh) 基于云服务的油罐自动检测系统
CN207816340U (zh) 智能集成传感器和仓库货物检测系统
CN212988440U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型塔用光纤接线盒
CN220121006U (zh) 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的智能检测设备
CN220063063U (zh) 智能检测设备
US11725877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refrigeration units
CN204057545U (zh) 一种电梯智能探测装置
CN116736398A (zh) 应用于货物运输箱体的智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20063064U (zh) 智能检测设备
CN116718233A (zh) 智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