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2904U - 透镜、灯具及柜体 - Google Patents

透镜、灯具及柜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2904U
CN220082904U CN202320649751.0U CN202320649751U CN220082904U CN 220082904 U CN220082904 U CN 220082904U CN 202320649751 U CN202320649751 U CN 202320649751U CN 220082904 U CN220082904 U CN 220082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base
enter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97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俊
任艳艳
龚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97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2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2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2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透镜、灯具及柜体,涉及照明领域。根据本申请的提出的一种透镜,所述透镜为长条形所述透镜包括:容纳腔;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作为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接收从所述容纳腔发出并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第二表面,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透镜;反光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入光部,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出光部与所述反光面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入光部射入所述透镜的光经由所述反光面反射并从所述第一出光部射出所述透镜。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透镜,通过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反射面的配合,能够使收容到容纳腔内部的光线,照射到预设区域,从而提升了光线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透镜、灯具及柜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灯具及柜体。
背景技术
LED灯具运用于例如冰柜、自动售卖机、橱窗、展览台等展示用的货柜、展览柜或柜体时,需要注意光线的照射角度问题,例如照射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光线射入观看者眼睛或者光线均匀的射入整个货柜或展览柜,无法突出商品或展览品。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遮挡光线来防止照射角度过大的问题,但是这类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减小了光线的利用率,相对而言增加了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透镜、灯具及柜体,能够在使光线照射到预设区域的同时,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透镜,所述透镜为长条形所述透镜包括:容纳腔;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作为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接收从所述容纳腔发出并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第二表面,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透镜;反光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入光部,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出光部与所述反光面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入光部射入所述透镜的光经由所述反光面反射并从所述第一出光部射出所述透镜。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透镜,通过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反射面的配合,能够使收容到容纳腔内部的光线,照射到预设区域,从而提升了光线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第二入光部;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第二出光部;所述第二入光部与所述第一入光部连接,所述第二出光部与所述第一出光部连接,且,从所述第二入光部进入所述透镜的光从所述第二出光部离开所述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光部包括第一入光区,所述第一入光区与所述第一入光部连接;所述第一入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部形成聚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光区朝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而所述第二出光部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光部包括第二入光区,所述第二入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部形成散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光区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凹陷,而所述第二出光部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面是向外突出的曲面,且,所述反光面的曲率随着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而增加。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灯具,基座;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透镜,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基座共同形成中空腔体;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容纳在所述中空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面,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透镜连接;所述中空腔体包括第一凹部和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凹部形成有安装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倾斜;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器件基座和安装于所述器件基座上的光源,所述光源从所述第一凹部突出而进入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柜体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或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相同,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本申请实施例的透镜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透镜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带有本申请实施例的透镜的灯具的发光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的壳体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的光线示意图。
图8是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的背部一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灯具、10:壳体、100:透镜、200:基座、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反光面、104:第一入光部、105:第二入光部、106:第一出光部、107:第二出光部、108:第一入光区、109:第二入光区、110:容纳腔、2:柜体、30:发光器件、111:中空腔体、201:第一安装面、202:第二安装面、203:第一凹部、204:第一槽部、205:第二槽部、301:器件基座、302:光源、11:第一卡接头、12:第二卡接头、13:第一端、14:第二端、206:第三凹部、207:第四凹部、40:卡扣、401:第一弹性延伸部、402:第二弹性延伸部、403:背部、404:安装孔、15: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LED灯具运用于例如冰柜、自动售卖机、橱窗、展览台等展示用的货柜、展览柜时,需要注意光线的照射角度问题,例如照射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光线射入观看者眼睛或者光线均匀的射入整个货柜或展览柜,无法突出商品或展览品。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如下问题。(1)如何使光线照射在指定位置;(2)如何尽可能的提高光线的利用率;(3)在展览柜中存在多个商品时,如何使位置不一的商品能够受到大致相同的光线照射而使商品显得美观。通过下述的实施例,能够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参考图1和图2,图1是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透镜100的灯具的壳体10示意图,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透镜100的剖面图。在图1中长条形的壳体10包括透镜100和基座200,透镜100和壳体10也为长条形。透镜100和壳体10可以例如以一体成形的方式拼接在一起,也可以例如以卡接的方式结合。图2是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剖开透镜100而获得的剖视图。
所述透镜100为长条形,从与所述透镜10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看,透镜100包括:容纳腔110,第一表面101,第一表面101作为容纳腔110的内表面而形成,第一表面101用于接收从容纳腔110发出并进入所述透镜100的光线;第二表面102,进入透镜100的光线从第二表面102射出,以及反光面103。第一表面101包括第一入光部104而第二表面102包括与第一入光部103对应的第一出光部106。第一入光部104与反光面103连接,且从第一入光部103射入透镜100的光经由反光面103反射而从第一出光部106射出透镜100。
这样,反光面103构成了一个同时与第一入光部104和第一出光部106相对的结构。基于上述结构,反光面103可以配置为将来自第一入光部104的光线反射至第一出光部106的形式。从而能够将光线照射到预设位置。当被容纳腔110包裹的光源在预设的位置朝第一入光部104发光时,光线将通过第一入光部104并由反光面103反射,最后从第一出光部106离开透镜100。因此,当光源为发散光源时,本申请的透镜10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从第一入光部104进入透镜100的光线汇聚到更靠第二入光部105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光线照射到预设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还包括第二入光部105,第一入光部104和第二入光部105从三个方向包围而形成容纳腔110,且第一入光部104与反光面103相对。容纳腔110用于包裹光源,例如灯丝、LED、荧光二极管、辉光管等各类发散光源。而第二表面102包括了与第二入光部105相对的第二出光部107以及与反光面103相对且连续的第一出光部106。
第一入光部104和第一出光部106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例如第一入光部104以朝向容纳腔110的方式突出,或者朝远离容纳腔110方向凹陷。但在朝向容纳腔110突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部104将会接收到更多的光线,有一部分光线的角度可能无法经由反光面103而反射至第一出光部106。而在凹陷的实施例中,为了不使从第一出光部106射出的光线发散,也要做对应的加工,增加了设计成本和生产难度,因此将第一入光部104和第一出光部106设计为平面是最佳的实施例。此外,将第一入光部104设计为平面的主要目的在于与后述的突出的第一入光区108配合,使得光源发散的光线都能通过适当的入光部和出光部而后射出。
参考图2,第二入光部105还包括第一入光区108和第二入光区109;第一入光区108朝容纳腔110内部突出,使得第一入光区108凹凸度与第二出光部107凹凸度相比能够实现聚光结构,例如第二出光部107朝远离容纳腔110突出,使第一入光区108与第二出光部107构成聚光结构,又例如第一入光区108凹陷,而使第二出光部107突出,使第一入光区108与第二出光部107构成一个凹凸的聚光结构。但如果从第一入光区108突出的过多,将会影响容纳腔110的容积,使得影响到后述的光源的放置,而第二出光部107突出过度,则会影响后述的第二入光区109进入透镜100的光线的发散,因此第一入光区108朝容纳腔110内部突出且第二出光部107朝远离容纳腔110突出是较为优选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第二入光区109与第二出光部107构成了一个散光结构。例如,第二入光区109向远离容纳腔110方向凹陷,而第二出光部107向远离容纳腔110方向突出,且第二入光区109的凹凸度大于第二出光部107的凹凸度。又例如第二入光区109向远离容纳腔110方向凹陷,而第二出光部107朝靠近容纳腔110方向凹陷。但考虑到与第一入光区108的配合,第二入光区109向远离容纳腔110方向凹陷,而第二出光部107向远离容纳腔110方向突出,且第二入光区109的凹凸度大于第二出光部107的凹凸度,是较为优选的实施例。
这样,图2中的透镜100可以将收容在容纳腔110中预设位置的发散光源发出的光线将被转化为三种形式,分别是依次通过第一入光部104、反光面103、第一出光部106的反射光线,通过第一入光区108和第二出光部107的汇聚光线,以及通过第二入光区109和第二出光部107的发散光线。即构成了一个半聚光半偏光结构。并且,在实际配置透镜100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出光部107是一个被第一入光区108和第二入光区109共用的曲面,因此外观较好,可以将第二出光部107对准用户能看到的位置,提升搭载透镜100的灯具的美观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光面103设置有一定的弯曲弧度,该弧度是根据被容纳腔110收容的光源种类和位置设置的,用于使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照射到反光面103的光线都能成为平行光,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光线的平行性。使得反射光线更加均匀。
图3是安装有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的柜体2的光线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在俯视视角下柜体2的一层。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的透镜100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在可以将有带有透镜100的灯具发出的光分成三部分,分别对应上述的反射光线、汇聚光线和发散光线。在展示位置,发散光线最终照射在A区域,而汇聚光线最终照射在B区域,根据展示位置的大小和距离,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第一入光区108和第二入光区109的面积比,能够使A区域和B区域的照度大致相同,可以在展示位置形成均匀的照明。而反射光线将照射在灯具相对的一壁上,一方面在相对的一壁上形成背景光照,另一方面,不会照射到柜门门上对影响观察者观察,由于反光面103具有依据光源配置的弧度,所以也不会因为反射后光照不均对展示品的美观度产生影响。且由于光线利用率提高,可以使用功率更低的光源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图3中灯具放置位置的对面同样放置一个相同的灯具,使得靠近图3的灯具放置位置的壁也被照亮,此外,由于另一个灯具也能在A区域和B区域形成均匀的照明,因此形成了对称的光照,进一步增加了美观度。
由于第二出光部107是第一入光区108和第二入光区109共用的第二表面,为了同时满足聚光和散光的要求,第二出光部107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第二出光部107也可以包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使得第一入光区108与第三表面相对并形成聚光结构、第二入光区109与第四表面相对并形成散光结构。同样可以达到本申请的要求,但与第二出光部107为一个连续的弧度的方案相比,美观度较差,不适合运用于展览的展览柜或货柜中。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透镜100整体应呈长条形,如果透镜100例如是投影透镜100一样的形状,则使用的光源可以视作一个点光源,则很难达到上述的有益效果。
下面对一种安装有本申请的透镜100的灯具进行说明,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1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1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1的壳体10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是参考图4~图6,长条形的灯具1包括,壳体10、透镜100、发光器件30。壳体10由透镜100和基座200组成。灯具1的设计目的在于,更好的容纳和安装透镜100。
透镜100和基座200共同围成了中空腔体111,中空腔体111例如由容纳腔110和第一凹部203组成。基座200包括了第一安装面201和第二安装面202,第一安装面201是靠近透镜100的一面,并且第一安装面201的一部分与透镜100连接。第二安装面202是基座200相对第一安装面201的另一面。容纳腔110由第一出光部106、第一入光区108、第二入光区109围成。在第一安装面201上,形成有第一凹部203,第一凹部203与容纳腔110共同构成了中空腔体111。参考图1,容易理解的,中空腔体111是一个长条形的中空腔体111,只在壳体10的两端与外界连通。因此长条状的发光器件30可以通过壳体10的两端插入中空腔体111,而形成灯具。为了更便捷地将发光器件30插入中空腔体111,第一凹部203还包括了用于容纳发光器件30的器件基部的第一槽部204和第二槽部205。第一槽部204和第二槽部205例如可以是第一凹部203的宽度设置的比容纳腔110的宽度更大而形成,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槽部204具有三个壁,一壁由透镜100构成,另外两壁由第一凹部203构成。容易理解的,第一槽部204和第二槽部205也可以直接形成在第一凹部203中而不与透镜100相连,但第一槽部204的至少一个面由透镜100构成,且第二槽部205的至少一个面由所述透镜100构成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得光源的光线更好的发散而不被基座200遮挡。因此发光器件30在安装时可以方便的通过第一槽部204和第二槽部205来固定相对于基座200的位置。
发光器件30例如可以由器件基座301和光源302构成,光源302被安装在器件基座301上,例如光源302可以各种条形光源302,例如是包括多个LED灯珠的条形光源302,例如倒装COB光源302,为了提高光源302的均匀性,光源302例如可以是多排LED灯珠,在此不做限定。
在图6的实施例中,器件基座301被第一槽部204和第二槽部205所保持,光源302突出进入容纳腔110内。光源302可以看作一个朗伯体,经过透镜100折射、反射之后,光线走向如图7所示,将从透镜100射出的光线用虚线分割为L1、L2、L3三个区域。在L1区光线从第一出光部106以反射光线的形式射出、在L2区从第二出光部107以汇聚光线的形式射出,在L3区从第二表面107以发散光线的形式射出。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具1的光线示意图。图8是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参考图4及图8,灯具1还包括:第一卡接头11和第二卡接头12,第一卡接头11和第二卡接头12分别配置为可以夹持壳体10的两个端部的形状。壳体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3和第二端14,第一卡接头11和第二卡接头12以容纳第一端13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端13上;第二卡接头12具有与第二端14匹配的第二安装腔,以容纳第二端14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端14上;从而将发光器件30相对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保持。因此,通过第一凹部203、第一槽部204、第二槽部205以及第一卡接头11和第二卡接头12,使得发光器件30被放入壳体10后能够被保持在壳体10中的预设位置。
第一卡接头11形成有与器件基座301的一端匹配的第二凹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凹部配置为以保持器件基座301的形式将发光器件30从第一端13或第二端14推入壳体10。例如将器件基座301的一端放入第二凹部,而后拿着第一卡接头11将发光器件30从壳体10的第一端13推入,直到第一卡接头11卡接至第一端13,而后将第二卡接头12卡接至第二端14。
参考图5和图6,基座200还包括第二安装面202,第二安装面202相对于第一安装面201倾斜,使基座200整体成为一个楔形结构,这样,灯具1在安装时,能够将光源302以相对于安装位置倾斜的方式安装。参考图3,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第二安装面202,能够让光线更好的照射的预定的展示位置。
参考图6,壳体10的外部设置有第三凹部206和第四凹部207。第三凹部206和第四凹部207均以朝容纳腔110方向凹陷的方式而形成在壳体10外部。最为优选的,在壳体10外部相对设置,并使第三凹部206和第四凹部207的最低点的连线与第一安装面201平行。这样灯具1可以通过第三凹部206和第四凹部207在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被外部装置固定。由于第一安装面201和第二安装面202相对倾斜,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凹部206形成于透镜100上。
图9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灯具1的第一端13的立体图。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有安装在壳体10上的卡扣40,卡扣40具有第一弹性延伸部401、第二弹性延伸部402以及背部403,第一弹性延伸部401从背部403的一侧边缘朝远离背部403方向弯曲而延伸形成V字形,第二弹性延伸部402从所述背部403的与第一弹性延伸部401相对的另一侧边缘朝远离背部403方向弯曲而延伸形成V字形。第一延弹性延伸部和第二弹性延伸部402能将弹性的卡接在第三凹部206和第四凹部207,从而将卡接部固定在壳体10上。卡扣40的背部403还设置有安装孔404。卡扣40可以用于将灯具整体固定在外部固定设施上,且不需要其他部件配合,只需要将安装孔404挂在外部固定设施上的突出部位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稳定地固定,卡扣40设置有多个。
容易理解的,通过卡扣40安装灯具1时,卡扣40将与第一安装面201平行,这样,可以调整第一安装面201相对于第二安装面202的倾斜幅度从而实现光线照射位置的调整。
参考图9,第一卡接头11具有一对相对的触点15(图中仅显示一个),触点15的形状与第三凹部206以及第四凹部207嵌合,使得第一卡接头11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0的第一端13。同样的,在第二端14以及第二卡接头12也有同样的配置。
本申请的壳体10例如通过一体成型而成,透镜100使用光学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座200使用不透明树脂。在模具中热塑而成,因此透镜100能够加工为较为复杂的结构。成型方法例如可以是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等,不做限制。
但是采用光学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座200使用不透明树脂,加工方式使用挤出成型的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壳体10的密封性,从而增加防水性能。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及了,壳体10通过一体成型而成,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吸塑成形工艺分别形成透镜100和基座200,然后将透镜100和基座200热熔拼接。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及了,发光器件30包括光源302和器件基座301,但不限于此,发光器件30也可以不包括器件基座301,例如发光器件30是一个长条形辉光管,辉光管从壳体10的两端放置入壳体10,并从壳体10两端中的一端取电并固定,这样发光器件30不需要器件基座301也能实现本申请所要求的功能。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及了,中空腔体111由容纳腔110和第一凹部203组成,但不限于此,即使只有容纳腔110也能构成中空腔体111,通过设置在壳体10两端的卡接槽以及发光器件30自身的抗变形能力将发光器件30以紧贴于第一安装面201的形式安装。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说明了,本申请的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透镜100,通过反光面103、第一入光部104、第一出光部106的配合,限制了出光角度,使得本申请的灯具能够使用更小功率的光源。并通过附加的第二入光部105与第一入光区108以及第二入光区109的配合,形成了偏光、聚光、发散结构,使得使用了透镜100的灯具能够将光线均匀地打到预设位置。本申请的灯具1中,设计了用于配合上述透镜100的多个结构,例如适用于将发光器件30固定至由透镜100和基座200形成的壳体100的第一凹部203,用于将灯具1固定的专用卡扣40,适用于灯具1的专用第一卡接头11和第二卡接头12,方便调整灯具1的照射方向而配置的第一安装面201和第二安装面202,使得带有透镜100的灯具1能够更加方便的安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1)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长条形,所述透镜包括:
容纳腔;
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作为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接收从所述容纳腔发出并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
第二表面,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透镜;
反光面;
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入光部,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一出光部,
所述第一出光部与所述反光面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入光部射入所述透镜的光经由所述反光面反射并从所述第一出光部射出所述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第二入光部;
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第二出光部;
所述第二入光部与所述第一入光部连接,所述第二出光部与所述第一出光部连接,且,
从所述第二入光部进入所述透镜的光从所述第二出光部离开所述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光部包括第一入光区,所述第一入光区与所述第一入光部连接;
所述第一入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部形成聚光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区朝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而所述第二出光部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光部包括第二入光区,
所述第二入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部形成散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区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凹陷,而所述第二出光部朝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是向外突出的曲面,且,所述反光面的曲率随着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而增加。
8.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透镜,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基座共同形成中空腔体;
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容纳在所述中空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面,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透镜连接;
所述中空腔体包括第一凹部和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凹部形成有安装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倾斜;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器件基座和安装于所述器件基座上的光源,所述光源从所述第一凹部突出而进入所述容纳腔。
11.一种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或,
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灯具。
CN202320649751.0U 2023-03-21 2023-03-21 透镜、灯具及柜体 Active CN220082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9751.0U CN220082904U (zh) 2023-03-21 2023-03-21 透镜、灯具及柜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9751.0U CN220082904U (zh) 2023-03-21 2023-03-21 透镜、灯具及柜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2904U true CN220082904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6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9751.0U Active CN220082904U (zh) 2023-03-21 2023-03-21 透镜、灯具及柜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2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90020B1 (en) Light producing assembly for a flashlight
US11454370B2 (en) Line source lighting system
US11313551B2 (en) Shelf lamp and identification plate lamp
US20090040770A1 (en) Light Source Reflector
WO2018121273A1 (zh)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220082904U (zh) 透镜、灯具及柜体
CN209819281U (zh) 装饰性照明灯
CN116412385A (zh) 透镜、灯具及柜体
DK200300756A (da) Thin flat lamp module for shelf illumination
TW201447182A (zh) 照明裝置
CN213513259U (zh) 一种带透镜扩散光型的畜牧养殖照明设备
US10874227B1 (en) Strip light used in showcase
CN211694511U (zh) 物流终端
CN21320754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11716301U (zh) 一种照明灯的光学组件以及线光源照明灯
KR200343666Y1 (ko) 투명틀이 내장된 조명액자
CN209803806U (zh) 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及其提示装置
JPH09258676A (ja) 発光具
CN114423989A (zh) 用于产生装饰性照明效果的光学结构
CN106402723B (zh) 一种led灯具
CN218119532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13513718A (zh) 镜子及美妆柜和冰箱
CN218237159U (zh) 一种均匀照射的护眼灯具
CN214840261U (zh) 偏光灯头及台灯
CN211716299U (zh) 一种配光模组及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