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0418U -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0418U
CN220080418U CN202223168320.7U CN202223168320U CN220080418U CN 220080418 U CN220080418 U CN 220080418U CN 202223168320 U CN202223168320 U CN 202223168320U CN 220080418 U CN220080418 U CN 22008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plate
wall
rods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8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冀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68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0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墙板所开设卡槽侧面开设有侧槽,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板,所述内墙板两端开设有配位孔;扣合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所述扣合机构可进入到内墙板所开设的配位孔内;安装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一侧;卡紧机构,其上固定设置有丁基橡胶板,卡紧机构可进入到外墙板所开设的卡槽以及侧槽内以将丁基橡胶板和外墙板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而且可设置两层隔音,隔音效果更好,同时能够不同的墙体下进行安装,方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现有的建筑幕墙虽然能够起到装饰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目前的建筑幕墙往往仅设置一层隔音,隔音效果极为有限,第二,目前的建筑幕墙只能够进行和特定大小的墙体进行固定,难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墙体,不方便进行拆卸,故需要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现有的建筑幕墙仅设置一层隔音且只能够进行和特定大小的墙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墙板所开设卡槽侧面开设有侧槽,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板,所述内墙板两端开设有配位孔;扣合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所述扣合机构可进入到内墙板所开设的配位孔内,用于外墙板和内墙板的连接;安装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一侧,用于对外墙板进行安装;卡紧机构,其上固定设置有丁基橡胶板,卡紧机构可进入到外墙板所开设的卡槽以及侧槽内以将丁基橡胶板和外墙板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扣合机构包括:导杆,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所述导杆远离外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导块;推簧,其两端分别和导块及限位块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导块沿着导杆滑动;连板,与导块固定连接,连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进入到配位孔内的配位杆,连板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拉动配位杆脱离配位孔的拉把。
优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柱,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一侧,所述滑柱上套设有滑套,滑套和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安装板,其固定设置在滑套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支撑块,其与丁基橡胶板固定连接且与外墙板所开设的卡槽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内安装有驱动组件;推板,其设置有两个且与驱动组件两侧螺纹连接,所述推板上铰接有联动杆;联动块,与联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铰接,两侧联动块可在两侧推板相互接近时做相互接近运动;侧杆,其设置有多个且与推板及联动块固定连接,侧杆可进入到侧槽内以实现支撑块和外墙板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内,所述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动力件用于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转杆,其两端固定设置有丝杆,两侧丝杆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其固定设置在转杆上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可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转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而且可设置了两层隔音,隔音效果更好,同时能够不同的墙体下进行安装,方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的安装机构及卡紧机构示意图。
图3为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的支撑块示意图。
图4为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的卡紧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墙板,2-内墙板,3-扣合机构,4-安装机构,5-卡紧机构,6-丁基橡胶板,7-隔音板,31-导杆,32-限位块,33-导块,34-推簧,35-连板,36-配位杆,37-拉把,41-滑柱,42-滑套,43-压簧,44-安装板,51-支撑块,52-驱动组件,53-推板,54-联动杆,55-联动块,56-侧杆,521-动力件,522-第一锥齿轮,523-转杆,524-丝杆,525-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所述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
外墙板1和内墙板2,所述外墙板1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墙板1所开设卡槽侧面开设有侧槽,外墙板1和内墙板2之间设置有隔音板7,所述内墙板2两端开设有配位孔;扣合机构3,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1两端,所述扣合机构3可进入到内墙板2所开设的配位孔内,用于外墙板1和内墙板2的连接;安装机构4,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1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3一侧,用于对外墙板1进行安装;卡紧机构5,其上固定设置有丁基橡胶板6,卡紧机构5可进入到外墙板1所开设的卡槽以及侧槽内以将丁基橡胶板6和外墙板1进行固定。
在对该建筑幕墙进行安装时,首先外墙板1两侧的安装机构4对准墙体内侧,安装机构4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贴紧墙体内侧,然后使用螺钉将安装机构4和墙体进行固定,随后将隔音板7放入到外墙板1上,并将内墙板2扣入,将扣合机构3放入到内墙板2所开设的配位孔内,完成对内墙板2的初步固定,随后使用螺钉将外墙板1和内墙板2进一步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卡紧机构5将丁基橡胶板6固定在外墙板1上即可,丁基橡胶板6可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隔音板7可进一步隔音,使得该建筑幕墙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在外墙板1和安装机构4之间塞入填充物,避免幕墙两侧连通。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扣合机构3包括:导杆31,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1两端,所述导杆31远离外墙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导杆31上套设有导块33;推簧34,其两端分别和导块33及限位块32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导块33沿着导杆31滑动;连板35,与导块33固定连接,连板35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进入到配位孔内的配位杆36,连板35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拉动配位杆36脱离配位孔的拉把37。
在将外墙板1和内墙板2进行初步连接时,拉动拉把37,拉把37带动连板35、配位杆36以及导块33沿着导杆31向上运动并将推簧34压缩,当内墙板2的配位孔和配位杆36齐平时,放松拉把37,在推簧34弹力的推动下,配位杆36进入到内墙板2的配位孔内,从而实现外墙板1和内墙板2的初步连接。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滑柱41,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1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3一侧,所述滑柱41上套设有滑套42,滑套42和滑柱41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43;安装板44,其固定设置在滑套42上,所述安装板44上开设有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通孔。
在对外墙板1进行安装时,将外墙板1以及安装板44放入到墙体预先开好的安装框内,在压簧43的推动下,滑套42有带动安装板44沿着滑柱41向两侧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安装板4贴紧墙体预先开好的安装框内侧,这时即可使用螺钉通过通孔将安装板44和墙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外墙板1的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卡紧机构5包括:支撑块51,其与丁基橡胶板6固定连接且与外墙板1所开设的卡槽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51内安装有驱动组件52;推板53,其设置有两个且与驱动组件52两侧螺纹连接,所述推板53上铰接有联动杆54;联动块55,与联动杆54远离推板53的一端铰接,两侧联动块55可在两侧推板53相互接近时做相互接近运动;侧杆56,其设置有多个且与推板53及联动块55固定连接,侧杆56可进入到侧槽内以实现支撑块51和外墙板1的固定。
在将丁基橡胶板6安装到外墙板1上时,将外墙板1对准外墙板1所开设的卡槽放入,并使得侧杆56对准侧槽,开启驱动组件52,在驱动组件52的带动下两侧的推板53向两侧做相互远离运动,两侧的推板53做相互远离运动即可推动与其连接的侧杆56向外运动并进入到侧槽内,两侧的推板53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同时可使得联动杆54向两侧拉动联动块55,从而使得两侧的联动块55带动与其连接的侧杆56向外运动并进入到侧槽内,四个侧杆56均进入到侧槽内即可实现丁基橡胶板6和外墙板1的固定。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52包括:动力件521,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51内,所述动力件52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22,动力件521用于带动第一锥齿轮522转动;转杆523,其两端固定设置有丝杆524,两侧丝杆524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5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25,其固定设置在转杆523上且与第一锥齿轮522啮合,第一锥齿轮522可通过第二锥齿轮525带动转杆523转动。
若要使得两侧的推板53做相互远离运动,开启动力件521,动力件521具体为电机,动力件521带动第一锥齿轮522转动,第一锥齿轮52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25转动,第二锥齿轮525转动带动转杆523转动,转杆523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丝杆524转动,丝杆524转动即可带动两侧的推板53沿着丝杆524做相互远离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墙板所开设卡槽侧面开设有侧槽,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板,所述内墙板两端开设有配位孔;
扣合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所述扣合机构可进入到内墙板所开设的配位孔内,用于外墙板和内墙板的连接;
安装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一侧,用于对外墙板进行安装;
卡紧机构,其上固定设置有丁基橡胶板,卡紧机构可进入到外墙板所开设的卡槽以及侧槽内以将丁基橡胶板和外墙板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包括:
导杆,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所述导杆远离外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导块;
推簧,其两端分别和导块及限位块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导块沿着导杆滑动;
连板,与导块固定连接,连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进入到配位孔内的配位杆,连板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拉动配位杆脱离配位孔的拉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滑柱,其固定设置在外墙板两端且位于扣合机构一侧,所述滑柱上套设有滑套,滑套和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
安装板,其固定设置在滑套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
支撑块,其与丁基橡胶板固定连接且与外墙板所开设的卡槽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内安装有驱动组件;
推板,其设置有两个且与驱动组件两侧螺纹连接,所述推板上铰接有联动杆;
联动块,与联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铰接,两侧联动块可在两侧推板相互接近时做相互接近运动;
侧杆,其设置有多个且与推板及联动块固定连接,侧杆可进入到侧槽内以实现支撑块和外墙板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动力件,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内,所述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动力件用于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转杆,其两端固定设置有丝杆,两侧丝杆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内壁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其固定设置在转杆上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可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转杆转动。
CN202223168320.7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Active CN22008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8320.7U CN22008041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8320.7U CN22008041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0418U true CN220080418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6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8320.7U Active CN22008041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0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80418U (zh) 一种隔音的节能建筑幕墙
CN111677155B (zh) 一种建筑幕墙机构
CN111456302B (zh) 一种隔热降噪建筑幕墙结构
CN212053350U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潢的便移式轻量型装饰墙板
CN216446220U (zh) 低碳办公场所室内隔音板安装结构
CN114704105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幕墙施工的辅助装置
CN215670216U (zh) 能够方便组装的建筑用隔音板
CN21686561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建筑的幕墙架
CN214941863U (zh) 一种浴室用的防火隔音壁板
CN213775020U (zh) 一种防潮木质洗手间门
CN214166578U (zh) 一种节能建筑墙砖夹紧装置
CN2133004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修且安全性高的分体结构热水器
CN207905309U (zh) 一种绿色竹木纤维护墙板快装线条
CN218580949U (zh) 一种隔音隔热双层幕墙
CN220686400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隔音结构
CN220225916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墙板
CN220100299U (zh) 一种隔音墙体
CN21406465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声控洗墙灯
CN213115128U (zh) 一种便于安装调节的绿色节能建筑幕墙
CN216787579U (zh) 一种应用于玻璃幕墙安装的连接结构
CN219754372U (zh) 一种多层结构的节能幕墙门窗
CN217204874U (zh) 基于超薄钢架隔墙预制构件安装结构
CN219509063U (zh) 一种墙面板材装饰加固结构
CN219431714U (zh) 一种隔音铝合金门窗
CN215485499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