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0518U -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0518U
CN220070518U CN202321597519.3U CN202321597519U CN220070518U CN 220070518 U CN220070518 U CN 220070518U CN 202321597519 U CN202321597519 U CN 202321597519U CN 220070518 U CN220070518 U CN 220070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belt
belt body
fixed
fre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75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普
戴全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kh Heal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kh Heal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kh Heal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kh Heal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75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0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0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0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绑带及超声治疗仪,包括绑带本体、固定结构、连接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绑带本体上,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连接结构用于将绑带本体固定在身体部位,连接结构适配多个身体部位,当超声主机头固定于固定结构及绑带本体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时,连接结构连接时以使超声主机头的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在通过超声主机头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时,无需手持超声主机头,使用灵活,适配不同场景以解放双手,提升用户体验;可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固定在不同的身体部位,通过超声控制器控制超声主机头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绑带能适配更多部位,用途广泛。

Description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绑带及超声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治疗仪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通过超声主机头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
在使用超声治疗仪时,往往需要手持超声主机头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使用不便。针对不同的部位没有适配的方式以使得超声主机头的工作端能够接触身体部位并施予一定的压力。
因此,寻找适配的绑带及超声治疗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在使用超声治疗仪理疗时,往往需手持超声主机头,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带,包括绑带本体、固定结构、连接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上,超声主机头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绑带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所述连接结构适配多个身体部位;在所述超声主机头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及所述绑带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超声主机头的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绑带,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绑带上设置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的固定结构,用于将绑带本体固定在身体部位的连接结构,将超声主机头固定在固定结构后,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本体固定在身体部位,在通过超声主机头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时,无需手持超声主机头,使用灵活,适配不同场景以解放双手,提升用户体验;可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固定在不同的身体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绑带能适配身体多部位,用途广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带体,或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或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或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绑带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自由端配合的本体连接端;所述第一带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可与所述绑带本体上的本体连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通过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带体连接端;所述第一带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带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带体的第一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带体连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为头部绑带、臂部绑带、腰部绑带、腿部绑带、膝部绑带、肩部绑带、胯部绑带和颈部绑带中的任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所述绑带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上,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一端,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有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带体上设置有第二带体连接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为整体,或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均为独立带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为胯部绑带,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的自由端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上设置的第二带体连接端为勾部面,所述毛部面与所述勾部面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通过所述毛部面及所述勾部面连接时以形成对胯部的容置位;所述第三带体一端与所述第二带体或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时以形成对胯下部的容置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带体连接端;所述第三带体包括第三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四带体包括第四固定端和第四带体连接端;所述第一带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带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三带体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四带体通过所述第四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可与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连接;或所述第一自由端可与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均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均为勾部面;所述毛部面可与所述勾部面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均为回扣;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均可通过所述回扣与所述第二带体或所述第四带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为肩部绑带,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第一腋下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三带体与所述第四带体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第二腋下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绑带本体固定于肩部时,所述绑带本体一端呈现弧形以贴合肩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为膝部绑带,所述绑带本体呈锥形,所述绑带本体与膝盖相适配,所述绑带本体沿绑带本体边缘向内逐渐收缩呈锥以贴合膝盖的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座体及盖体,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的工作面一侧,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的外观面一侧,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相适配,所述绑带本体上设有通孔,当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形成用于容置超声主机头的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座体的一面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座体设置有用于容置超声主机头的定位筒,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卡扣连接;当超声主机头置于所述定位筒中,将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卡扣连接以使所述弹性件贴合超声主机头使超声主机头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治疗仪,包括如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绑带,所述超声治疗仪包括所述超声主机头及超声控制器,所述超声主机头与所述超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主机头进行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声治疗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绑带上设置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的固定结构,用于将绑带本体固定在身体部位的连接结构,将超声主机头固定在固定结构后,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本体固定在身体部位,在通过超声主机头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时,无需手持超声主机头,使用灵活,适配不同场景以解放双手,提升用户体验;可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固定在不同的身体部位,通过超声控制器控制超声主机头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绑带能适配更多部位,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膝部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胯部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额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膝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膝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膝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用于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绑带本体;
2、固定结构;21、通孔;22、座体;23、盖体;
31、第一带体; 311、第一固定端; 312、第一自由端;
32、第二带体; 321、第二固定端; 322、第二带体连接端;
33、第三带体; 331、第三固定端; 332、第二自由端;
34、第四带体; 341、第四固定端; 342、第四带体连接端;
35、回扣;
A、超声主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带,包括绑带本体1、固定结构2、连接结构;所述固定结构2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上,超声主机头A通过所述固定结构2固定,所述绑带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所述固定结构2适配多个身体部位,在所述超声主机头A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2及所述绑带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图12及图1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绑带可适配额头部、小臂、大臂、腰部、腹部、大腿、小腿、膝部及脚踝等多部位。
本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使用超声治疗仪理疗时,往往需手持超声主机头A,使用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绑带上设置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A的固定结构2,用于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身体部位的连接结构,将超声主机头A固定在固定结构2后,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身体部位,在通过超声主机头A对身体部位进行理疗时,无需手持超声主机头A,使用灵活,适配不同场景以解放双手,提升用户体验;可通过连接结构将绑带固定在不同的身体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绑带能适配更多部位,用途广泛。
实施例2
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带,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带体31,或第一带体31和第二带体32,或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和第三带体33,或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绑带的带体数量不仅限于上述所列出的四种,根据各部位可选择适配的带体。带体上设置有粘接或回扣35结构以使各带体之间可连接。
具体的,超声主机头A置于通孔21中,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通过通孔21与身体部位接触。
实施例3
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绑带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由端312配合的本体连接端;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绑带本体1上的本体连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绑带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带体31的自由端相适配的本体连接端,示例性的第一带体31的自由端为毛部面,本体连接端为勾部面,毛部面与勾部面贴合以使第一带体31与绑带本体1连接。绑带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A的固定结构2,固定结构2为通孔21,超声主机头A置于通孔21中,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通过通孔21与身体部位接触,以便理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带体31与身体部位接触的的一面采用软质材料,第一带体31外观侧一面设置毛部面,第一带体31上的毛部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绑带本体1上的勾部面面积,以便第一带体31与绑带本体1连接后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身体部位,同时方便调节尺寸以适配不同的部位。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绑带,可用作腰部绑带,绑带本体1由无纺布及PVC衬底薄片组成,无纺布包裹PVC衬底薄片以使腰部绑带定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带体31外观侧一面整面设置有毛部面,以使绑带本体1上勾部面能与第一带体31外观侧一面在任意位置贴合,方便调节以便绑带能够适配不同的身体部位。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一种绑带,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连接为缝合连接,可拆卸连接为粘接连接或拉链连接。
实施例5
参阅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供一种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和第二带体32,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绑带可作为头部绑带、臂部绑带、腰部绑带、腿部绑带、膝部绑带、肩部绑带、胯部绑带和颈部绑带中的任一种;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A而进行理疗。其中腰部绑带,参阅图13所示。
实施例6
参阅图4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胯部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和第三带体33;所述绑带本体1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33上,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33一端,所述第一带体31上设置有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上设置有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为整体,或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均为独立带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31上设置的自由端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32上设置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为勾部面,所述毛部面与所述勾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带体31与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毛部面及所述勾部面连接时以形成对胯部的容置位;所述第三带体33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31或所述第二带体32连接时以形成对胯下部的容置位。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21开设在绑带本体1上,且当将胯部绑带固定在胯下时,绑带本体1上的通孔21位置贴合下腹部,以使得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贴合下腹部。
实施例7
参阅图2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肩部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三带体33包括第三固定端331和第二自由端332;所述第四带体34包括第四固定端341和第四带体连接端342;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端33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四带体34通过所述第四固定端34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与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与可与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第一带体31及第二带体32用于将绑带本体1固定于身体部位时,在本实施例中,将绑带本体1固定与肩部,仅用第一带体31与第二带体32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肩部,还是不够稳定,绑带本体1容易滑落,用户体验不佳,理疗效果不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绑带上设置有第三带体33及第四带体34,第一带体31与第二带体32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腋下的第一限位部,第三带体33与第四带体34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另一腋下的第二限位部,通过设置的四条带体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肩部,比如,当需要对右肩部进行理疗时,通过第一带体31与第二带体32穿过腋下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右肩部,第三带体33及第四带体34穿过另一腋下进行加固,防止绑带本体1滑落右肩部。
实施例8
参阅图3、图14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膝部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三带体33包括第三固定端331和第二自由端332;所述第四带体34包括第四固定端341和第四带体连接端342;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端33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四带体34通过所述第四固定端34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与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与可与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带体31及所述第三带体33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端,第二带体32及第四带体34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二端,第一带体31及第三带体33上均设有毛部面,第二带体32及第四带体34上均设有勾部面,第一带体31与第四带体34通过第一带体31上的毛部面及第四带体34上的勾部面连接,第二带体32与第三带体33通过第三带体33上的毛部面及第二带体32上的勾部面连接,第一带体31与第四带体34连接形成的长带与第二带体32与第三带体33连接形成的长带交叉以形成对腘窝的容置位,腘窝即膝盖后方。
参阅图8及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膝部绑带,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三带体33包括第三固定端331和第二自由端332;所述第四带体34包括第四固定端341和第四带体连接端342;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端33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四带体34通过所述第四固定端34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与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与可与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与可与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与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绑带本体1呈锥形,所述绑带本体1与膝盖相适配。所述绑带本体1沿绑带本体1边缘向内逐渐收缩呈锥以贴合膝盖的曲线。或者,所述绑带本体1呈现椭圆形;或者,所述绑带本体1呈现圆形;或者所述绑带本体1呈现三角形。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膝部绑带,包括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可通过交叉连接或顺便连接的方式将绑带固定在膝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和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均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均为勾部面;所述毛部面可与所述勾部面粘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为勾部面;所述第一带体31与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毛部面及勾部面粘接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为毛部面,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为勾部面;所述第三带体33与所述第四带体34通过毛部面及勾部面粘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均为回扣35;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和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均可通过所述回扣35与所述第二带体32或所述第四带体34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为回扣35,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通过回扣35与所述第二带体32连接;所述第四带体34的第四带体连接端342为回扣35,所述第三带体33的第二自由端332通过回扣35与所述第四带体34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图2及图12均示出了回扣35的示意图,图2及图12中示出的回扣35形状不同,图2示出了的回扣35呈“日”字型,方便带体之间的连接;图12中示出的回扣35呈现“口”字型,方便在使用颈部绑带时双手下拉回扣35以使得固定在绑带本体1上的超声主机头A贴合后颈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带体31上设有毛部面及勾部面,第一带体31上的毛部面及勾部面均设置在第一带体31的外观侧,毛部面面积大于勾部面面积,勾部面设置在远离绑带本体1的一端,毛部面设置在靠近绑带本体1的一端;当第一带体31穿过第二带体32上的回扣35时,第一带体31通过回扣35反折后勾部面与毛部面贴合使得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A的绑带本体1能够固定在身体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2还包括座体22及盖体23,所述座体22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工作面一侧,所述盖体23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外观面一侧,所述座体22与所述盖体23相适配,所述绑带本体1上设有通孔21,当所述座体22与所述盖体23安装于所述通孔21中,所述座体22与所述盖体23形成用于容置超声主机头A的容置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3朝向所述座体22的一面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座体22设置有用于容置超声主机头A的定位筒,所述盖体23与所述座体22卡扣连接;当超声主机头A置于所述定位筒中,将所述盖体23与所述座体卡扣连接以使所述弹性件贴合超声主机头A使超声主机头A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稳固地将超声主机头A固定在通孔21中,在绑带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超声主机头A的座体22及盖体23,座体22与通孔21连接的一端为软质材料,座体22与通孔21连接的一端设有凸沿,座体22通过凸沿限定在通孔21中,凸沿为软质材料,施以适当的力使得凸沿形变后可将座体22从绑带上拆卸出来,从而将超声主机头A从绑带上拆卸出来,方便将绑带进行清洗而不会损坏超声主机头A。
参阅图12所示,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颈部绑带,第一带体31及第二带体32上均设有回扣35,下拉所述第一带体31的回扣35及所述第二带体32的回扣35以使所述绑带本体1贴合颈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使用颈部绑带将绑带本体1上的超声主机头A对颈部进行理疗时,比如在对后颈部进行理疗时,若直接将绑带绕过前颈后将绑带本体1固定在后颈部,会对前颈部造成不适,呼吸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第一带体31远离绑带本体1的一端设有回扣35,第二带体32远离绑带本体1的一端设有回扣35,优选的,第一带体31及第二带体32的长度均在20cm~40cm,当将绑带本体1覆盖后后颈部时,双手分别下拉第一带体31上的回扣35及第二带体32上回扣35以使得绑带本体1紧密贴合后颈部,以使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贴合后颈部,且无需将绑带绕过前颈部,提升用户体验,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颈部护具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超声治疗仪,包括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绑带,所述超声治疗仪包括所述超声主机头A及超声控制器,所述超声主机头A与所述超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主机头A进行工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本体(1)、固定结构(2)、连接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2)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上,超声主机头(A)通过所述固定结构(2)固定,所述绑带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所述连接结构适配多个身体部位;
在所述超声主机头(A)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2)及所述绑带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身体部位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超声主机头(A)的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带体(31),或第一带体(31)和第二带体(32),或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和第三带体(33),或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
所述绑带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由端(312)配合的本体连接端;
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绑带本体(1)上的本体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绑带本体(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和第二带体(32),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
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的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32)的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和第三带体(33);
所述绑带本体(1)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33)上,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设置在所述第三带体(33)一端,所述第一带体(31)上设置有第一自由端(312),所述第二带体(32)上设置有第二带体连接端(322),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为整体,或所述第一带体(31)和所述第二带体(32)均为独立带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胯部绑带,所述第一自由端(312)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为勾部面,所述第一带体(31)与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毛部面及所述勾部面连接时以形成对胯部的容置位;所述第三带体(33)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31)或所述第二带体(32)连接时以形成对胯下部的容置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第一带体(31)、第二带体(32)、第三带体(33)和第四带体(34);
所述第一带体(31)包括第一固定端(311)和第一自由端(312);
所述第二带体(32)包括第二固定端(321)和第二带体连接端(322);
所述第三带体(33)包括第三固定端(331)和第二自由端(332);
所述第四带体(34)包括第四固定端(341)和第四带体连接端(342);
所述第一带体(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带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三带体(33)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端(33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所述第四带体(34)通过所述第四固定端(341)与所述绑带本体(1)连接;
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可与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
或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可与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和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均为毛部面,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均为勾部面,所述毛部面可与所述勾部面粘接;
或所述第二带体连接端(322)和所述第四带体连接端(342)均为回扣(35),所述第一自由端(312)和所述第二自由端(332)均可通过所述回扣(35)与所述第二带体(32)或所述第四带体(3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肩部绑带,所述第一带体(31)与所述第二带体(32)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第一腋下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三带体(33)与所述第四带体(34)连接时以形成对肩部及第二腋下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绑带本体(1)固定于肩部时,所述绑带本体(1)一端呈现弧形以贴合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膝部绑带,所述绑带本体(1)呈锥形,所述绑带本体(1)与膝盖相适配,所述绑带本体(1)沿绑带本体(1)边缘向内逐渐收缩呈锥以贴合膝盖的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中所述的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还包括座体(22)及盖体(23),所述绑带本体(1)上设有通孔(21),所述座体(22)与所述盖体(23)安装于所述通孔(21)中;
所述座体(22)设置有用于容置超声主机头(A)的定位筒,所述盖体(23)朝向所述座体(22)的一面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盖体(23)与所述座体(22)卡扣连接;
当超声主机头(A)置于所述定位筒中,将所述盖体(23)与所述座体卡扣连接以使所述弹性件贴合超声主机头(A)使超声主机头(A)工作端贴合身体部位。
12.超声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中所述的绑带,所述超声治疗仪包括所述超声主机头(A)及超声控制器,所述超声主机头(A)与所述超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主机头(A)进行工作。
CN202321597519.3U 2023-06-20 2023-06-20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Active CN220070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519.3U CN22007051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519.3U CN22007051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0518U true CN220070518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7519.3U Active CN22007051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0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90092772A (ko) 압박랩
US6110133A (en) Convertible acromioclavicular stabilizer
JP2009017932A (ja) 腰部サポーター
CN210301421U (zh) 乳腺癌术后包扎装置
CN220070518U (zh) 绑带及超声治疗仪
CN214434699U (zh)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用外固定装置
KR200279878Y1 (ko) 척추측만증 교정기
CN211095280U (zh) 一种紧固效果好的产科护理用固定带
CN209361016U (zh) 一种护腰
CN215938557U (zh) 一种用于婴儿输液的固定装置
CN216021439U (zh) 一种孕妇使用椎管内麻醉体位固定背带
US20240139020A1 (en) System &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configurable Sling
CN215994495U (zh) 一种改良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的中药湿敷敷料
CN210494155U (zh) 一种一次性牵引袖带
CN213607226U (zh) 一种多用途胸部固定带
CN210932121U (zh) 一种新型腹股沟疝气带
CN217245198U (zh) 一种用于术后乳腺压迫的装置
CN215136604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脑血管患者用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CN215273709U (zh) 一种上半身约束护具
CN216169378U (zh) 一种可调式起搏器术后防移位护具及起搏器固定装置
CN213758845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约束手套
CN215688546U (zh) 一种分娩镇痛体位保持辅助器
CN215688819U (zh) 一种偏瘫患者用肩托
CN219461598U (zh) 一种医疗约束带
CN210407193U (zh) 一种医疗急救用马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