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9012U - 扣具 - Google Patents

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9012U
CN220069012U CN202321568911.5U CN202321568911U CN220069012U CN 220069012 U CN220069012 U CN 220069012U CN 202321568911 U CN202321568911 U CN 202321568911U CN 220069012 U CN220069012 U CN 220069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rope
groove
limit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89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文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5689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9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扣具。扣具包括第一扣件以及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具有两个肋部;第二扣件具有操作部、两个限位臂及两个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分别由该操作部及所述限位臂围绕界定,并供一绳体穿设,该操作部枢接于所述肋部,借此使该第二扣件能相对该第一扣件于一锁固状态及一释放状态之间变换;其中,当于该锁固状态时,该绳体受所述限位臂及所述肋部限位而无法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当于释放状态时,该绳体能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

Description

扣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扣具,尤其涉及一种供鞋上的鞋带穿设并可快速调节鞋带松紧的扣具。
背景技术
现有鞋子经常使用鞋带来系紧鞋身,并于鞋子上设有扣具来固定鞋带的末端。然而,现有鞋子上的扣具多是采用齿状结构来卡住鞋带,当使用时间一久,齿状结构就会损坏鞋带,在使用上造成不便。若扣具改采用具有弹簧的卡扣结构来固定鞋带,则有高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扣具,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扣具,包括:第一扣件,具有基部及两个肋部,所述肋部自该基部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以及第二扣件,具有操作部、两个限位臂及两个转向槽,该操作部以一轴线为轴芯枢接于所述肋部,借此使该第二扣件能相对该第一扣件于一锁固状态及一释放状态之间变换,所述限位臂自该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转向槽分别由该操作部及所述限位臂围绕界定,并供一绳体穿设;其中,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肋部分别遮蔽部分所述转向槽,使该绳体受所述限位臂及所述肋部限位并弯曲,借此该绳体无法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且于释放状态时,所述肋部远离所述转向槽,借此该绳体不受所述肋部限位并能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
如前述的扣具中,该操作部具有本体及两个块体,所述块体分别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限位臂分别具有一臂体及一限位体,所述臂体分别自所述块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弯折地固接于该本体,且所述限位体自所述块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夹设于该本体及所述臂体之间。
如前述的扣具中,所述转向槽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由该本体、所述臂体及所述限位体围绕界定,且所述第二槽体由该本体、所述块体及所述限位体围绕界定,以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肋部遮蔽所述第一槽体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槽体。
如前述的扣具中,该第二扣件还具有两个开口及容置空间,所述开口贯通形成于该操作部并彼此相间隔,且该容置空间由该操作部及所述限位臂围绕界定并连通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槽体。
如前述的扣具中,该绳体具有二绳段,所述绳段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并分别穿设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槽体,且其中,所述绳段从该容置空间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槽体的方向彼此相反。
如前述的扣具中,当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绳段更容设于所述第二槽体,并由所述限位体限位产生第一弯曲点及由所述肋部限位产生第二弯曲点,且该第一弯曲点及该第二弯曲点的弯折方向彼此相反,当于该释放状态时,所述绳段能脱离所述第二槽体,并由所述限位体产生该第一弯曲点。
如前述的扣具中,所述肋部分别具有一抵接面,且所述块体分别具有一限位面,以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抵接面及所述限位面彼此相对应并分别夹设所述绳段。
如前述的扣具中,该第一扣件还具有两个枢转孔,所述枢转孔沿该轴线分别贯通形成于所述肋部,该操作部还具有两个枢转柱,所述枢转柱沿该轴线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分别容设于所述枢转孔。
如前述的扣具中,该操作部还具有分隔体,该分隔体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块体之间,用以隔开所述绳段并使所述绳段分别穿设所述开口。
如前述的扣具中,所述限位臂更分别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分别自所述臂体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一扣件还具有两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凹陷形成于该基部,当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卡扣件分别卡扣于所述卡扣部。
综上所述,本公开扣具是采用弯折绳体的结构来固定绳体,不会有齿状结构磨损鞋带的问题,并可快速调节绳体的松紧程度,且整体成本低。此外,本公开扣具可直接固定绳体的末端,不需要以绳结做最后固定,可以不用重复绑鞋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扣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扣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及图4分别为本公开扣具中第二扣件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5及图6为本公开扣具的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扣具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B-B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扣具于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 扣具
1 第一扣件
11 基部
111 U形凸块
12 肋部
121 抵接面
13 枢转孔
14 卡扣部
2 第二扣件
21 操作部
211 本体
212 块体
2121 限位面
213 枢转柱
214 分隔体
22 限位臂
221 臂体
222 限位体
223 卡扣件
23 转向槽
231 第一槽体
232 第二槽体
24 开口
25 容置空间
3 绳体
31 绳段
311 第一弯曲点
312 第二弯曲点
4 鞋
AX 轴线
R1 第一旋转方向
R2 第二旋转方向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公开扣具100包含可相互组配的第一扣件1及第二扣件2。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附图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方向X、一第二方向Y及一第三方向Z。
请参阅图2,第一扣件1具有基部11、两个肋部12、两个枢转孔13及两个卡扣部14。基部11概略为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延伸形成的方形板体,且方形板体可概略具有曲度,但并不以此为限。基部11具有沿第三方向Z凸伸的U形凸块111。所述肋部12由基部11的顶面沿第三方向Z朝外延伸形成,彼此相间隔并邻接U形凸块111的两个末端,且分别具有一抵接面121,所述抵接面121面向U形凸块111。所述枢转孔13分别沿第二方向Y贯通形成于所述肋部12,并远离所述抵接面121。所述卡扣部14凹陷形成于U形凸块111,彼此相对应且相间隔,并远离所述抵接面121及所述枢转孔13。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第二扣件2具有操作部21、两个限位臂22、两个转向槽23、两个开口24及容置空间25。操作部21具有本体211、两个块体212、两个枢转柱213及分隔体214。本体211概略为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延伸形成,所述块体212分别自本体211沿第三方向Z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并各具有一限位面2121。所述枢转柱213分别沿第二方向Y彼此相反地自本体211朝外延伸形成,并分别沿轴线AX容设于所述枢转孔13(图9),也就是本体211部分夹设于所述肋部12之间。分隔体214自本体211沿第三方向Z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块体212之间。
所述限位臂22自操作部21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且分别具有臂体221、限位体222及卡扣件223。所述臂体221分别自所述块体212沿第一方向X朝外延伸形成后,再概略朝第三方向Z弯折并固接于本体211(也就是固接在邻近所述枢转柱213之处)。所述限位体222分别自所述块体212沿第一方向X朝外延伸形成并夹设于本体211及所述臂体221之间,且概略垂直地邻接所述限位面2121。所述卡扣件223分别沿第二方向Y彼此相反地自所述臂体221朝外延伸形成,并分别邻近于所述块体212。
所述转向槽23分别由操作部21及所述限位臂22围绕界定,并分别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231及第二槽体232。所述第一槽体231分别由本体211、所述臂体221及所述限位体222围绕界定,而第二槽体232分别由本体211、所述块体212及所述限位体222围绕界定。所述开口24分别沿第一方向X贯通形成于操作部21并彼此相间隔,容置空间25由操作部21及所述限位臂22围绕界定,并连通所述开口24及所述第一槽体231。
以下说明本公开扣具100的应用情境及作动情形。请参阅图5,本公开扣具100可应用在使用绳体3穿绕的鞋4上,例如设置在鞋4的鞋舌上。请再参阅图6,本公开扣具100也可设置在鞋4的后踵护片上。由于操作部21以轴线AX为轴芯枢接于所述肋部12,借此第二扣件2能相对第一扣件1于一释放状态(图7)及一锁固状态(图9)之间变换。如图7及图8所示,当于释放状态时,所述肋部12是远离所述转向槽23,绳体3具有两个绳段31,所述绳段31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槽体231后,弯折并容设于容置空间25,并受分隔体214所隔开,接着再分别穿过所述开口24。也就是说,所述绳段31从容置空间25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槽体231的方向彼此相反,且所述绳段31能于所述第一槽体231中移动,不受所述肋部12限位,且脱离所述第二槽体232,此时所述绳段31分别借由所述限位体222弯折并产生第一弯曲点311。
当从释放状态往锁固状态变换时,也就是使用者对第二扣件2施加一外力,让第二扣件2相对第一扣件1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如图9及图10所示,当于锁固状态时,所述卡扣件223分别卡扣于所述卡扣部14,使所述肋部12分别遮蔽所述第一槽体231,并部分深入所述第二槽体232。此时所述绳段31除了分别由所述限位体222限位产生第一弯曲点311之外,更分别由所述肋部12限位产生第二弯曲点312,使所述绳段31分别同时容设于所述第一槽体231及所述第二槽体232,且所述抵接面121及所述限位面2121彼此相对应并分别夹设所述绳段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曲点311及第二弯曲点312的弯折方向彼此相反,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绳段31产生弯折方向不同的两个弯曲点,并受限位体222及肋部12限位,因此绳体3无法于所述转向槽23中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肋部12也可以不深入所述第二槽体232,例如所述肋部12的边缘对准限位体222的边缘,而只要能让所述绳段31产生第二弯曲点312即可,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另外,绳体3可以是一般织带或弹性绳,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能够在释放状态下自由调整绳体3的位置,以决定绳体3的松紧程度。在使用者得到所欲的松紧程度之后,只要对第二扣件2施加一外力,让第二扣件2相对第一扣件1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而从释放状态往锁固状态变换,并使所述卡扣件223分别卡扣于所述卡扣部14,就可以固定绳体3的位置。若使用者想要再次调整绳体3的松紧程度,只要对第二扣件2施加一外力,让第二扣件2相对第一扣件1沿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而从锁固状态往释放状态变换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方向R2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R1。
综上所述,本公开扣具是采用弯折绳体的结构来固定绳体,不会有齿状结构磨损鞋带的问题,并可快速调节绳体的松紧程度,且整体成本低。此外,本公开扣具可直接固定绳体的末端,不需要以绳结做最后固定,可以不用重复绑鞋带。

Claims (10)

1.一种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扣件,具有基部及两个肋部,所述肋部自该基部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以及
第二扣件,具有操作部、两个限位臂及两个转向槽,该操作部以一轴线为轴芯枢接于所述肋部,借此使该第二扣件能相对该第一扣件于一锁固状态及一释放状态之间变换,所述限位臂自该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转向槽分别由该操作部及所述限位臂围绕界定,并供一绳体穿设;
其中,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肋部分别遮蔽部分所述转向槽,使该绳体受所述限位臂及所述肋部限位并弯曲,借此该绳体无法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且于释放状态时,所述肋部远离所述转向槽,借此该绳体不受所述肋部限位并能于所述转向槽中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具有本体及两个块体,所述块体分别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限位臂分别具有一臂体及一限位体,所述臂体分别自所述块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弯折地固接于该本体,且所述限位体自所述块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夹设于该本体及所述臂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槽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由该本体、所述臂体及所述限位体围绕界定,且所述第二槽体由该本体、所述块体及所述限位体围绕界定,以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肋部遮蔽所述第一槽体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槽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件还具有两个开口及容置空间,所述开口贯通形成于该操作部并彼此相间隔,且该容置空间由该操作部及所述限位臂围绕界定并连通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槽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绳体具有两个绳段,所述绳段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并分别穿设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槽体,且其中,所述绳段从该容置空间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槽体的方向彼此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当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绳段更容设于所述第二槽体,并由所述限位体限位产生第一弯曲点及由所述肋部限位产生第二弯曲点,且该第一弯曲点及该第二弯曲点的弯折方向彼此相反,当于该释放状态时,所述绳段能脱离所述第二槽体,并由所述限位体产生该第一弯曲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分别具有一抵接面,且所述块体分别具有一限位面,以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抵接面及所述限位面彼此相对应并分别夹设所述绳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件还具有两个枢转孔,所述枢转孔沿该轴线分别贯通形成于所述肋部,该操作部还具有两个枢转柱,所述枢转柱沿该轴线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分别容设于所述枢转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还具有分隔体,该分隔体自该本体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块体之间,用以隔开所述绳段并使所述绳段分别穿设所述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更分别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分别自所述臂体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一扣件还具有两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凹陷形成于该基部,当于该锁固状态时,所述卡扣件分别卡扣于所述卡扣部。
CN202321568911.5U 2023-06-19 2023-06-19 扣具 Active CN220069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911.5U CN220069012U (zh) 2023-06-19 2023-06-19 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8911.5U CN220069012U (zh) 2023-06-19 2023-06-19 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9012U true CN220069012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8911.5U Active CN220069012U (zh) 2023-06-19 2023-06-19 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9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8021A (en) Shoelace tying device
US5097573A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lace-up shoes
US5720084A (en) Securing device for footwear
US6244136B1 (en) Foot cleat for securing a cyclist's shoe to a bicycle pedal
US20030000053A1 (en) Shoe clip
CA2356803A1 (en) Clip for attaching pouches and similar devices
JP2003033208A (ja) 歯合ベルト締め具
US20140007464A1 (en) Buckle system for sports shoe
CN220069012U (zh) 扣具
US6872099B2 (en) Stamped battery terminal exhibiting a pivoting clamping mechanism
KR20010102532A (ko) 직각 그라인더용 보호캡
US6094787A (en) Fastening device
JPS5886103A (ja) コ−ド固定装置
WO2019142156A2 (en) Compact ratcheting buckle mechanism
US20030127830A1 (en) Sports shoe having a detachable ice/roller skate
EP1550486A1 (en) Ski, particularly for ski-mountaineering and ski sealskin assembly
JP2000340213A (ja) バッテリ端子の保護カバー
TWM646481U (zh) 扣具
EP3703594A1 (en) Tourniquet clip
JP2004230160A (ja) スノーボードビンディング
KR101924194B1 (ko) 자동버클용 벨트 고정장치
RU64033U1 (ru) Фиксатор шнурков
US20210076766A1 (en) Accessory mount for helmet shroud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8189953B (zh) 无夹子自行车踏板
US20020011718A1 (en) Device for the angular orientation of a boot on a gliding or rolling 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