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659U -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659U
CN220067659U CN202321208828.7U CN202321208828U CN220067659U CN 220067659 U CN220067659 U CN 220067659U CN 202321208828 U CN202321208828 U CN 202321208828U CN 220067659 U CN220067659 U CN 220067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wireless charging
earphone charging
cool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88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宝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ngq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ngq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ngq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ngq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88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充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底壳、容纳壳、电路板以及电源元件,容纳壳固定于底壳的开口位置,上盖与底壳盖合连接,容纳壳的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槽,电路板以及电源元件位于容纳壳与底壳之间,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线圈,无线充线圈设置于容纳壳的底部;电路板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位于无线充线圈的下方;容纳壳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无线充线圈散热的散热风道。无线充线圈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过散热风道促进空气流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热量,同时热量随着空气流动至整个仓内,使得热量散发更快,从而降低盒内整体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在无线耳机内置电池耗完的情况下,无线耳机需要再次充电,为了对无线耳机的电池进行充电,现配备有专用的耳机充电盒,通过将无线耳机放置于充电盒,从而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
耳机充电盒在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线圈会发热,现有充电盒通常采用降低充电速率的方式或在无线充线圈上贴上散热片以减少热量的产生,但上述方案会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且贴附各种散热片会增加物料成本及组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底壳、容纳壳、电路板以及电源元件,所述容纳壳设置于所述底壳的开口位置,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盖合连接,所述容纳壳的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槽,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电源元件位于所述容纳壳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线圈,所述无线充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纳壳的底部;
所述电路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无线充线圈的下方;
所述容纳壳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无线充线圈散热的散热风道。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壳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自靠近所述无线充线圈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无线充线圈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元件固定于所述底壳的底面,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源元件的上方,所述电源元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为第二风道。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孔数量为一个,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电路板中间,所述通风孔正对所有的所述无线充线圈。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无线充线圈一一对应。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填胶槽,所述无线充线圈位于所述填胶槽的开口处。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若干固定件,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电路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固定柱内。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直角结构,所述限位板用于限位所述电源元件的边角。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硬质内壳,所述硬质内壳固定于所述上盖内。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内壳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内壳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一磁性件;
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二磁性件;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与所述容纳壳卡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电路板的通风孔能够露出无线充线圈,当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附近空气受热膨胀,热的空气朝向温度低的区域流动,绕过固定孔的位置形成空气循环对流,空气流动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热量,同时热量随着空气流动至整个仓内,使得热量散发更快,从而降低盒内整体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耳机充电盒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耳机充电盒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散热风道的流动方向;
图3是本申请容纳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硬质内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壳;3、容纳壳;301、固定柱;302、填胶槽;303、限位板;304、第二安装槽;305、第二磁性件;4、电路板;401、通风孔;402、固定孔;5、电源元件;6、无线充线圈;7、固定件;8、硬质内壳;801、第一卡扣部;802、第一安装槽;803、第一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耳机充电盒在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线圈6会发热,而现有的解决方案会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且贴附各种散热片会增加物料成本及组装成本。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请参阅图1-2,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1、底壳2、容纳壳3、电路板4以及电源元件5,容纳壳3设置于底壳2的开口位置,上盖1与底壳2盖合连接,容纳壳3的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待充电的耳机设备,电路板4以及电源元件5位于容纳壳3与底壳2之间,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线圈6,无线充线圈6设置于容纳壳3的底部;电路板4开设有通风孔401,通风孔401位于无线充线圈6的下方;容纳壳3的底部与电路板4之间形成有用于无线充线圈散热的散热风道。
电路板4的通风孔401能够露出无线充线圈6,当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附近空气受热膨胀,热的空气朝向温度低的区域流动,绕过固定孔402的位置形成空气循环对流,空气流动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热量,同时热量随着空气流动至整个壳内,使得热量散发更快,从而降低盒内整体温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不会影响充电时长,也不会增加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解决了耳机充电盒的发热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盒可以被应用为用于容纳外部电子设备(例如耳机设备)充电的充电盒。然而,本申请不限于此,根据本申请多样的实施方式,充电盒不限于对耳机设备进行充电。
无线充线圈6的无线充电原理为经过近场感应,由无线充电设备将能量传导到充电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再将接纳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终端设备的电池中;可以理解的是,其具体的充电原理及充电电路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上盖1与底壳2通过卡扣结构卡扣连接,实现上盖1与底壳2的盖合;或上盖1与底壳2采用铰链转动连接,也可以采用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实现上盖1与底壳2的转动盖合;其具体的卡扣结构和转动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公知常识进行替换,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壳3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如图2所示,第一风道自靠近无线充线圈6的方向朝向远离无线充线圈6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该结构的第一风道能够增加气体的流动行程,进一步增大空气流动过程中消耗的热量,加快热量散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元件5可采用胶水固定于底壳2的底面,电路板4位于电源元件5的上方,电源元件5与电路板4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第二风道。
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可分别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设置,当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组合设置时,线圈工作产生的热量使附近空气受热膨胀,热的空气朝向第一风道流动,空气随着第一风道先上升后下降,而后流动至第二风道,最后穿过通风孔401回流至第一风道,形成空气循环对流,不仅提高了无线充线圈6的散热,也加快了电源元件5的散热,进一步降低盒内整体温度。
优选地,电路板4上的通风孔401位于电路板4中间位置,两侧的无线充线圈6分别正对通风孔401,所述通风孔401的面积大于无线充线圈6的总面积。
可选的,通风孔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风孔401与多个无线充线圈6一一对应,每个通风孔401分别对每个无线充线圈6进行通风散热。
优选地,在沿着远离无线充线圈6的方向上,电源元件5的长度长于电路板4的长度,便于空气由第一风道下降后沿着电源元件5流动至第二风道内。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壳3的底部设置有填胶槽302,无线充线圈6位于填胶槽302的开口处。填胶槽302可以由容纳壳3的底部内陷而成,也可以在容纳壳3的底部设置环形凸起,由环形凸起围设而成;通过背胶将无线充线圈6固定于容纳壳3的底部。
如图3-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若干固定件7,容纳壳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柱301,电路板4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固定孔402,固定件7穿过固定孔402固定于固定柱301内;利用固定件7提升电路板4安装的稳固性,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而导致电路板4在充电盒内发生位移碰撞。
组装过程中,首先通过背胶将无线充线圈6固定于填胶槽302的开口处,再通过螺丝或固定杆等固定件7穿过固定孔402将电路板4固定于容纳壳3的底部,最后将容纳壳3固定于底壳2上,实现容纳壳3与底壳2的整体安装。可选的,底壳2与容纳壳3通过卡扣连接实现固定。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壳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303,限位板303呈直角结构,限位板303用于限位电源元件5的边角。电源元件5为电池等耳机充电盒的蓄电装置。
利用限位板303对电源元件5作进一步的限位,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而导致电源元件5在充电盒内发生位移碰撞。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硬质内壳8,硬质内壳8固定于上盖1内。在上盖1的注塑过程中,硬质内壳8可起到撑起上盖1的作用,防止上盖1在注塑过程中出现内凹变形的情况;此外硬质内壳8还可以提高开盖后耳机充电盒内的观赏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硬质内壳8设置有第一卡扣部801,上盖1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未图示),第一卡扣部801与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实现硬质内壳8与上盖1的固定。可选的,第一卡扣部801是母扣,第二卡扣部是公扣,通过公扣与母扣卡扣连接,实现容纳壳3与底壳2的快速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硬质内壳8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802,第一安装槽802内装设有第一磁性件803;如图3所示,容纳壳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槽304,第二安装槽304内装设有第二磁性件305;第一磁性件803与第二磁性件305相吸。第一磁性件803和第二磁性件305为磁铁。
在上盖1盖合过程中,第一磁性件803与第二磁性件305相互吸引,助力快速盖合;且盖合后能够减少上盖1的自动开盖现象,避免因上盖1自动开盖而导致充电盒内的耳机掉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底壳、容纳壳、电路板以及电源元件,所述容纳壳设置于所述底壳的开口位置,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盖合连接,所述容纳壳的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槽,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电源元件位于所述容纳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线圈,所述无线充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纳壳的底部;
所述电路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无线充线圈的下方;
所述容纳壳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无线充线圈散热的散热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自靠近所述无线充线圈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无线充线圈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元件固定于所述底壳的底面,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源元件的上方,所述电源元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为第二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数量为一个,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电路板中间,所述通风孔正对所有的所述无线充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无线充线圈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填胶槽,所述无线充线圈位于所述填胶槽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硬质内壳,所述硬质内壳固定于所述上盖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内壳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内壳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一磁性件;
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二磁性件;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若干固定件,所述容纳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电路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固定柱内。
CN202321208828.7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20067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8828.7U CN22006765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8828.7U CN22006765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659U true CN22006765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8828.7U Active CN22006765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6038U (zh)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109729689A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US10141615B2 (en) Battery housing structure
US20090191453A1 (en) Car power source apparatus
CN209072109U (zh) 一种具有特殊风道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座
CN220067659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CN209088802U (zh) 变频器机箱及变频器
CN207234484U (zh) 无线充电器
CN113451684A (zh) 储能箱
CN211908393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20895571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散热装置
CN207069661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8904720U (zh) 一种散热型家用充电器
CN21140404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蜂鸣器
CN209462342U (zh) 一种内接线式的光伏接线盒外壳
CN211484104U (zh) 一种热源隔离的电路板装配结构
CN210608154U (zh) 一种小型防潮散热防触电型电气配电箱
CN208806644U (zh) 风冷无线充电器
CN205564848U (zh) 电池、无人机以及电子装置
CN203912230U (zh) 电磁机芯及电磁炉
CN20675860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715932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9658064U (zh) 工业一体机
CN218569917U (zh)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
CN210670985U (zh) 一种隔离调光的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