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266U -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266U
CN220067266U CN202321671597.3U CN202321671597U CN220067266U CN 220067266 U CN220067266 U CN 220067266U CN 202321671597 U CN202321671597 U CN 202321671597U CN 220067266 U CN220067266 U CN 220067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top plate
driven gear
power suppl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1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永生
朱国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h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h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h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h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15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包括供电房,第一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限位槽用于安装第四主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下表面均设有连接杆,并通过限位板与转动把手相连,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的内侧侧壁均安装有多个供电装置,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设备的使用,实用性大大增强,调节方便、便利,增强充电操作难度和灵活度,提高发电、供电效率,便于日常维护、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我们称之为光伏发电。对于蓄能电站来说,因为蓄能水库是其基本,而水库上闲置大量空间,因此,将水上光伏电能设置起来,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能源的获取效率,扩展蓄能电站原有的能源获取途径。
蓄能装置在设置时,通常采用固定摆放,结构固定,且现有的太阳能板安装、拆卸困难,现有大多数发电平台,其蓄能装置在调整时,存在极大的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包括供电房,供电房的形状为圆环形,供电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开口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把手,供电房的内侧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限位槽用于安装第四主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下表面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均贯穿供电房的侧壁延伸至开口内部,并通过限位板与转动把手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的内侧侧壁均安装有多个供电装置,供电房的上表面设有顶板,顶板与供电房通过法兰环连接,顶板的上方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均通过安装架与顶板相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顶板具有疏水效果,避免液体、灰尘在其表面堆积,同时能够满足太阳能块的多角度照射的要求,将太阳能块的转化效率提升到最高,同时,提高顶板的利用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铺设有多个太阳能块,太阳能块的尺寸、规格较小,能满足圆弧形的铺设要求,更好的适应太阳光的多角度变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处均铰接有防护门,防护门能够对供电房的内部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液体进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房的下表面设有底板,避免供电房与地面直接接触,延长供电房的使用寿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边缘处设有斜坡,斜坡设计更方便设备进入供电房内,移动更加顺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与顶板均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实现供电装置的转动,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设置在不同高度,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设备的使用,实用性大大增强,调节方便、便利,增强充电操作难度和灵活度,提高发电、供电效率,便于日常维护、维修,解决现有技术中蓄能装置通常采用固定摆放,结构固定,太阳能板安装、拆卸困难,蓄能装置在调整时,存在极大的不便性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蓄能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蓄能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蓄能站的一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蓄能站的另一侧剖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蓄能站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供电房2.顶板3.安装架4.太阳能板5.法兰环6.开口7.转动把手8.斜坡9.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1.第三限位槽12.第四限位槽13.第四主动齿轮14.连接杆15.第二主动齿轮16.第一主动齿轮17.第三主动齿轮18.供电装置19.第一从动齿轮20.第二从动齿轮21.第三从动齿轮22.第四从动齿轮23.底板2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包括供电房1、顶板2、安装架3、太阳能板4、法兰环5、开口6、转动把手7、斜坡8、第一限位槽9、第二限位槽10、第三限位槽11、第四限位槽12、第四主动齿轮13、连接杆14、第二主动齿轮15、第一主动齿轮16、第三主动齿轮17、供电装置18、第一从动齿轮19、第二从动齿轮20、第三从动齿轮21、第四从动齿轮22、底板23、限位板24。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包括供电房1,供电房1的形状为圆环形,供电房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开口6,开口6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开口6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把手7,供电房1的内侧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第二限位槽10、第三限位槽11、第四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9用于安装第一主动齿轮16、第一从动齿轮19,第二限位槽10用于安装第二主动齿轮15、第二从动齿轮20,第三限位槽11用于安装第三主动齿轮17、第三从动齿轮21,第四限位槽12用于安装第四主动齿轮13、第四从动齿轮2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6与第一从动齿轮19、第二主动齿轮15与第二从动齿轮20、第三主动齿轮17与第三从动齿轮21、第四主动齿轮13与第四从动齿轮22相啮合,第一主动齿轮16、第二主动齿轮15、第三主动齿轮17、第四主动齿轮13下表面均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均贯穿供电房1的侧壁延伸至开口6内部,并通过限位板24与转动把手7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9、第二从动齿轮20、第三从动齿轮21、第四从动齿轮22的内侧侧壁均安装有多个供电装置18,供电房1的上表面设有顶板2,顶板2与供电房1通过法兰环5连接,顶板2的上方设有多个太阳能板4,太阳能板4均通过安装架3与顶板2相连。
顶板2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顶板2具有疏水效果,避免液体、灰尘在其表面堆积,同时能够满足太阳能块的多角度照射的要求,将太阳能块的转化效率提升到最高,同时,提高顶板2的利用率。
顶板2的上表面铺设有多个太阳能块,太阳能块的尺寸、规格较小,能满足圆弧形的铺设要求,更好的适应太阳光的多角度变化。
开口6处均铰接有防护门,防护门能够对供电房1的内部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液体进入。
供电房1的下表面设有底板23,避免供电房1与地面直接接触,延长供电房1的使用寿命。
底板23的边缘处设有斜坡8,斜坡8设计更方便设备进入供电房1内,移动更加顺畅。
安装架3与顶板2均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使用时,待冲电的设备移动至开口处,根据待冲电设备的尺寸、规格选择相应高度的供电装置,根据供电需要转动转动把手调节供电装置的位置,更好的方便待冲电设备的使用,结构简单,操纵灵活,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均通过转动把手转动,当转动第一主动齿轮时,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以第一从动齿轮随之转动,这就使得第一从动齿轮内侧侧壁上的供电装置产生位置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充电操作,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的转动、操作、移动步骤与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操作、移动方式相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包括供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房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供电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开口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把手,所述供电房的内侧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安装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四限位槽用于安装第四主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下表面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均贯穿供电房的侧壁延伸至开口内部,并通过限位板与转动把手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的内侧侧壁均安装有多个供电装置,所述供电房的上表面设有顶板,顶板与供电房通过法兰环连接,顶板的上方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均通过安装架与顶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铺设有多个太阳能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均铰接有防护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房的下表面设有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处设有斜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与顶板均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CN202321671597.3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Active CN220067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597.3U CN22006726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597.3U CN22006726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266U true CN22006726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1597.3U Active CN220067266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7808U (zh) 向日葵式太阳追踪装置
CN111245341B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光电板安装支架
CN204799590U (zh) 光伏清扫机器人
CN21398727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调节装置
CN102609008A (zh) 新型太阳自动跟踪方法及光伏发电装置
CN220067266U (zh) 一种基于微光伏技术的蓄能站
CN211127670U (zh) 一种城市可再生能源循环发电设备
CN108039861B (zh) 平板式自动追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自动追光方法
CN215581022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2033917U (zh) 一种侧装式水流发电机固定架
CN215705744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充电桩发电装置
CN216490287U (zh) 一种社区新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CN210157124U (zh) 太阳能发电机
CN207518541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固定架
CN20875060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风光互补路灯
CN113202235A (zh) 一种光伏住房
CN111669112A (zh) 一种动态联动调节的快速悬挂式光伏发电组件
CN216530671U (zh) 基于并网式光储充一体化的移动式充电站
CN216591453U (zh) 一种具有发电照明功能的水利工程照明设备
CN216772266U (zh)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6921563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车棚智能充电站
CN110213841B (zh) 一种自发电节能型通讯装置
CN213043631U (zh) 一种分布式转角光伏发电支架
CN207782726U (zh) 一种光伏系统用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3270141U (zh) 一种家用绿色能源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