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6912U - 定位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6912U
CN220066912U CN202320736430.4U CN202320736430U CN220066912U CN 220066912 U CN220066912 U CN 220066912U CN 202320736430 U CN202320736430 U CN 202320736430U CN 220066912 U CN220066912 U CN 220066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 unit
current
power supply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64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64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6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6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6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设备。定位设备用于获取并将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终端设备,定位设备的充电单元接收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传输至供电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信号传输至主控单元和定位单元进行供电。定位单元获取并将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接收并将位置信息上传至终端设备。在本申请的定位设备中,控制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有效避免在供电控制单元的自身的电压处于峰值或较高值时继续高压充电容易造成失电或失控的问题,进而避免频繁更换电池或定期进行电池维护带来的高成本问题。

Description

定位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定位设备凭借其可以实现定位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上报终端等功能,可以完成对物体的定位跟踪、位置上报、连接服务器终端设备等,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车联网等行业。
为了提升产品的续航能力,现有市场的定位设备通常选用具有较大容量的电池供电或存储电能,以保证定位设备的稳定运行。传统的定位设备通常采用外接电源充电或者是太阳能充电,其中,外接电源充电通常是恒压充电;而太阳能充电中光照充足时充电电流或电压较大。然而,这两种充电方式均容易影响电池寿命,进而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或定期进行电池维护,提高了使用成本同时影响用户体验。
鉴于此,如何改善定位设备的续航能力,并寻求一种高效、节能和环保的供电方案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设备,控制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有效避免在供电控制单元的自身的电压处于峰值或较高值时继续高压充电容易造成失电或失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终端设备。所述定位设备包括供电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充电单元、主控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还与所述定位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均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单元接收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或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进行供电;所述定位单元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模组和存储管理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所述充电单元传输的电信号并以不同充电模式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大小选择性地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包括储能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储能电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储能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或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将接收的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或所述定位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根据所述定位设备的光照状态以及满电状态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将接收的所述电信号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供电;或者,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储能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并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信号还经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或者,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储能电路将存储的电能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压检测模组和开度控制模组,所述电压检测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组自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接收一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包含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的信息,所述电压检测模组将获取的所述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一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一电流;或者,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二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二电流;或者,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三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三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第三电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流检测模组和开度控制模组,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所述电流反馈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之间,所述电流检测模组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组自所述电流反馈模组获取一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包含表征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内的电流的信息,所述电流检测模组将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电流检测模组,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所述电流反馈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之间,所述电流检测模组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组自所述电流反馈模组获取一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包含表征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内的电流的信息,所述电流检测模组将获取的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和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芯片和射频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包括通信模组,所述定位芯片与所述通信模组和所述射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组还电性连接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通信模组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向所述定位单元的定位芯片传输一获取指令;所述定位芯片接收所述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获取指令通过所述射频模块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将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定位单元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向所述定位单元传输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所述定位单元处于待机状态时为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综上,在本申请的定位设备中,通过设置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可以有效避免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自身的电压处于峰值或较高值时,继续高压充电容易造成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失电或失控的问题,因此可以延长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寿命,进而避免频繁更换电池或定期进行电池维护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此外,所述储能电路可以为可充电式蓄电池,这种蓄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储存寿命长,成本降低,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储能电路的寿命,避免频繁更换所述储能电路带来的高成本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定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定位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定位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再一种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步骤1”、“步骤2”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还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及其以上,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而“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追踪器类终端设备具有数据采集、传输以及上报终端服务器等功能,可以实现物体的定位跟踪、运动轨迹上报、连接服务器终端或其他终端设备通信等,现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车联网等行业。当前,追踪器类终端设备普遍关注的问题是设备续航能力提升,而设计人员往往在电池的容量和成本之间权衡利弊,对于一些续航时间要求比较高的产品需求,现有追踪器系统方案是必须要选择较大容量的电池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但给产品的设计成本带来了挑战。因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定位设备供电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定位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设备100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终端设备200。所述定位设备100包括充电单元10、供电控制单元20、主控单元30以及定位单元40。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与所述充电单元10、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均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30还与所述定位单元40和所述终端设备200均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10用于自外界接收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传输至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电能存储或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所述定位单元40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30,所述主控单元30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10具体可以经太阳能照射,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可供后级电路直接使用的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经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管理以为后级电路工作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可以有效避免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自身的电压处于峰值或较高值时,继续高压充电容易造成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失电或失控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包括电源控制模组21和存储管理模组22,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与所述充电单元10、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和所述主控单元30电性连接,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与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均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用于接收自所述充电单元10传输的电信号并以不同充电模式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大小选择性地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供电。具体地,当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接收电信号所具电电能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时,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为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压值具体可以为所述主控单元30的开机电压阈值。所述充电单元10可以为太阳能充电板,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具有过充保护、过放保护以及充电涓流保护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集成时控、防反接、欠压保护、防水保护等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包括储能电路22a和电源管理电路22b,所述储能电路22a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和所述主控单元30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路22a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的电信号并根据使用场景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或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30或所述定位单元40。
具体而言,当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有光照状态且所述储能电路22a处于满电状态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为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供电。
当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有光照状态且所述储能电路22a处于未满电状态时,所述储能电路22a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的电信号并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信号还经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以为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供电。
当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无光照状态时,所述储能电路22a将存储的电能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有光照状态可以通过使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日间有光的地方实现。所述无光照状态可以通过使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夜间黑暗的地方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可以为线性开关电路,其可以不同充电模式处于不同开度,以传输不同大小的电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路22a可以为可充电式蓄电池,具体可以为锂亚型且耐高温的容量型电池,这种蓄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储存寿命长,成本降低,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储能电路22a的寿命,避免频繁更换储能电路22a带来的高成本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储能电路22a处于满电状态时,所述储能电路22a将进入休眠模式,例如省电模式(Power Saving Mode,PSM),待所述定位设备100处于无光照状态且需要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时,由所述储能电路22a为后级电路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2b可以选用超低静态电流(IQ)的线性电压调整器,具体可以选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of Things,NB-IoT)芯片,此时,所述预设电压值为NB-IoT芯片的开机电压阈值。这种芯片可以实现功耗管理,休眠模式所需功耗极低,可大大提高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续航能力,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还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压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以不同充电模式为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传输电能。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包括电压检测模组31和开度控制模组35,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用于自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获取一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包含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的信息。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可以为模拟检测电路(AnalogDetection Circuit,ADC)。所述不同充电模式可以包括涓流充电模式、恒流充电模式和恒压充电模式。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设备100的供电电压范围为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值,第三电压值处于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压值之间。
当所述电压信号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一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涓流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涓流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一电流。
当所述电压信号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电压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二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
当所述电压信号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三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压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三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恒压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恒压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三电流,其中,所述第三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且维持恒定。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值可以为3伏特(V),所述第二电压值可以为4.2V,所述第三电压值可以为4V。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储能电路22a内的电能的电压大小,采用不同充电模式为其充电。所述储能电路22a内的电能的电压较小时,采用涓流充电模式,传输较小电流的第一电流,避免大电流时充电尖峰电流损害所述储能电路22a的使用寿命。所述储能电路22a内的电能的电压适中时,采用恒流充电模式,传输较大电流的第二电流,能够加快所述储能电路22a的充电效率。所述储能电路22a内的电能的电压较大时,采用恒压充电模式,传输更小电流的第三电流,避免充电尖峰电流损害所述储能电路22a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防止所述储能电路22a过充电或过放电损坏,延长所述储能电路22a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为所述储能电路22a完成一次完整充电过程,起初可以采用涓流充电模式,所述储能电路22a内的电能的电压大小增大后采用恒流充电模式,最后快充满时采用恒压充电模式,直至所述储能电路22a充满。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3所示定位设备100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还可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通路上的电流,并根据所述电流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以不同充电模式为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传输电信号。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包括电流检测模组33和开度控制模组35,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23。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之间。所述电流检测模组33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模组33用于自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获取一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包含表征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内的电流的信息,即包含表征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通路内的电流的信息。所述电流检测模组33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设备100的供电电流范围为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电流值。
当所述电流信号表征的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一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涓流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涓流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一电流。
当所述电流信号表征的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二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
当所述电压信号表征的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流值时,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输出第三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接收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恒压充电模式,则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处于所述恒压充电模式。即就是,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的电信号为第三电流,其中,所述第三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且维持恒定。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图3所示定位设备100的部分结构的再一种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检测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的电压和所述电流检测模组33检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通路上的电流相结合,即所述主控单元30可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以及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通路上的电流,并根据所述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以不同充电模式为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传输电信号。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包括电压检测模组31、电流检测模组33和开度控制模组35,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23。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之间。所述电压检测模组31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组33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23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35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21电性连接。
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参看图3、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100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单元40可以包括定位芯片41和射频模块42,所述主控单元30包括通信模组36。所述定位芯片41与所述通信模组36和所述射频模块42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组36还电性连接至所述终端设备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组36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200的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向所述定位单元40传输一获取指令。所述定位单元40的定位芯片41接收所述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获取指令通过所述射频模块42获取相应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通信模组36。所述通信模组36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200。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芯片41可以根据所述获取指令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传输给所述通信模组36。所述间隔预设时间可以为1分钟(min)、3min、5min、10min、或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定位单元40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控单元30可以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向所述定位单元40传输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具体而言,当所述定位单元40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时,所述主控单元30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向所述定位单元40传输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当处于两次获取所述位置信息的所述间隔预设时间内,所述主控单元30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向所述定位单元40传输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仅用于维持所述定位单元40处于待机状态。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30还设置有对获取的所述位置信息进行过滤、加密和优化处理的信息处理模块(图未示),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保护信息安全。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是经过所述待测物体的使用者或所有权人授权后进行的。
所述终端设备200的技术人员可以查看获取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动打点数和物体运行轨迹等,同时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下发其他控制指令,比如软件固件包升级、预设间隔时间设置、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电量上报等。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模块42包括射频开关(SAW)、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以及其他射频天线匹配的电子元器件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组36也可包括射频开关(SAW)、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以及其他射频天线匹配的电子元器件等,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200实现信息传输,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芯片41可以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芯片(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芯片、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所述定位芯片41内置双工器和滤波器,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所述通信模组36可以通过窄带(Narrow Band,NB)天线,与云服务器通信,进而实现与所述终端设备200的信息传输,例如所述通信模组36向所述终端设备200传输所述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200向所述通信模组36传输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述射频模块42可以通过GNSS天线,与云服务器通信,进而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NB天线和所述GNSS天线均可以具体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Direct-structuring,LDS),镭雕在所述定位设备100外壳的表面,节省空间,且方便装配。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设备100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配置各类传感器、状态指示控制单元、防拆卸单元等其他电路单元。所述定位设备100还可以根据生产配置生产测试单元,为了减少使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生产测试单元的触点以触点焊盘形式存在,生产工艺选择“表面沉金+有机保焊膜(Organic SolderabilityPreservatives,OSP)”,以提高产品生产过程测试直通率。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图1所示定位设备100的工作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以及图7对上述定位设备100的大致工作流程做总体阐述。
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设备100打开后,所述充电单元10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当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内电能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所述存储管理模组22为所述主控单元30和所述定位单元40供电。
所述主控单元30搜索网络并与所述终端设备200建立通信通道,以实现信息传输。
所述终端设备200向所述主控单元30的通信模组36发送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主控单元30接收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后控制所述定位单元40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40将获取的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通信模组36。所述通信模组36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200。具体地,当通信通道信号较差,所述位置信息未上传成功时,所述主控单元30保存所述位置信息,待下次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上传指令时,再次上报。
所述主控单元30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在两次位置信息上报之间的间隔预设时间内切换至休眠模式,以降低功耗,从而确保所述储能电路22a能够完成无光照状态时的定位工作。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定位设备100中,通过设置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可以有效避免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自身的电压处于峰值或较高值时,继续高压充电容易造成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失电或失控的问题,因此可以延长所述供电控制单元20的寿命,进而避免频繁更换电池或定期进行电池维护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此外,所述储能电路22a可以为可充电式蓄电池,这种蓄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储存寿命长,成本降低,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储能电路22a的寿命,避免频繁更换所述储能电路22a带来的高成本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设备,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包括供电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充电单元、主控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还与所述定位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均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单元接收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供电控制单元;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根据自身的电压大小以不同充电模式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或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进行供电;
所述定位单元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模组和存储管理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均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所述充电单元传输的电信号并以不同充电模式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大小选择性地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包括储能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储能电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储能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或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将接收的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或所述定位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根据所述定位设备的光照状态以及满电状态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将接收的所述电信号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供电;或者,
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储能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的电信号并转化为电能存储,所述电信号还经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或者,
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储能电路将存储的电能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压检测模组和开度控制模组,所述电压检测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性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模组自所述存储管理模组接收一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包含表征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的信息,所述电压检测模组将获取的所述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一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一电流;或者,
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二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二电流;或者,
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存储管理模组内电能的电压输出第三开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三开度控制信号控制传输至所述存储管理模组的电信号为第三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第三电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流检测模组和开度控制模组,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所述电流反馈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之间,所述电流检测模组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度控制模组还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性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组自所述电流反馈模组获取一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包含表征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内的电流的信息,所述电流检测模组将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电流检测模组,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流反馈模组,所述电流反馈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存储管理模组之间,所述电流检测模组与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和所述开度控制模组均电性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组自所述电流反馈模组获取一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包含表征所述电流反馈模组内的电流的信息,所述电流检测模组将获取的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所述开度控制模组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和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处于不同充电模式。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芯片和射频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包括通信模组,所述定位芯片与所述通信模组和所述射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组还电性连接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通信模组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向所述定位单元的定位芯片传输一获取指令;
所述定位芯片接收所述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获取指令通过所述射频模块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通信模组;
所述通信模组将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定位单元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向所述定位单元传输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所述定位单元处于待机状态时为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CN202320736430.4U 2023-03-31 2023-03-31 定位设备 Active CN220066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430.4U CN220066912U (zh) 2023-03-31 2023-03-31 定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430.4U CN220066912U (zh) 2023-03-31 2023-03-31 定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6912U true CN22006691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6430.4U Active CN220066912U (zh) 2023-03-31 2023-03-31 定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6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9540Y (zh) 一种低功耗定位终端
CN106334322B (zh) 飞行器及其电源管理系统
US11482926B2 (en) Detachable bluetooth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06230122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电力设备安全监控系统
CN110855013A (zh) 一种智能恒显示电力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01011A (zh) 一种具备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低功耗主控系统
CN109638369B (zh) 具有一体化bms控制板的电池组、控制板布置和工作方法
CN101988855A (zh) 低功耗无线数字温度自动监测系统
CN220066912U (zh) 定位设备
CN210742538U (zh) 一种支持北斗定位的低功耗无线雨量采集仪
CN210090939U (zh) 充电装置及智能手表
CN104133233B (zh) 组合电源互备份智慧型船用定位终端及定位信息上传策略
CN102593947B (zh) 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1975855U (zh) 电表及其供电管理电路
CN211773905U (zh) 低功耗简易通用型电缆井盖监测装置
CN112165176B (zh) 一种双向三级储能供电模块
CN112950874B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防盗的控制电路
CN210574262U (zh) 一种基于NB-IoT和BDS的远程抄表与定位模块
CN107394882A (zh) 一种基于gnss高精度定位移动终端设备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05245272A (zh) 一种集成在标石中的智能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42198A (zh) 低功耗简易通用型电缆井盖监测装置
CN218549913U (zh) 一种定位模块和自移动设备
CN219496513U (zh) 无人值守天气雷达站断电检测装置
CN220105303U (zh) 一种定位跟踪器
CN218920625U (zh) 一种定位模块和自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