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9940U - 水泵 - Google Patents

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9940U
CN220059940U CN202321682774.8U CN202321682774U CN220059940U CN 220059940 U CN220059940 U CN 220059940U CN 202321682774 U CN202321682774 U CN 202321682774U CN 220059940 U CN220059940 U CN 220059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upply
volute
low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27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fe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fe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fe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fe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27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9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9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9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水泵,该水泵包括蜗壳、低吸进水罩、供水件和泵体总成,低吸进水罩设置有低位吸水口,低位吸水口设置在低吸进水罩的底部,供水件设置在蜗壳内,供水件设置有蜗道、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蜗道连通,低吸进水罩和供水件连接,泵体总成可拆卸地设置在蜗壳内,同时将原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蜗壳内的供水件上,取代了原有整泵固定安装的方案,在维护清洗时,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在供水件上,因此能够将泵体总成快速拆下而不影响循环管路的连接,维护清洗的便利性得到提升。低吸进水罩的底部设置低位吸水口,使水位能够下降至较低的高度,从而节省换水时间。

Description

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泵。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景观和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人造景观来美化居住环境,比如设置景观水族缸。
水族缸需要设置水循环系统以维持日常运转,水循环系统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水泵,水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洗。现有的水泵安装方式大多采用整泵固定安装,水管一旦铺设好就很难拆开,维护和清洗水泵非常不便。并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水族缸换水,现有的水泵由于其安装方式的限制,仅能将水位排至其进水口上沿,此时水族缸内的水位依然较高,余下的水需要用人为排出,增加了换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以解决现有水泵维护清洗不便以及换水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泵,包括蜗壳、低吸进水罩、供水件和泵体总成,低吸进水罩设置有低位吸水口和供水口,所述低位吸水口和所述供水口连通,所述低位吸水口设置在所述低吸进水罩的底部,供水件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供水件设置有蜗道、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蜗道连通,所述低吸进水罩和所述供水件连接,所述供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泵体总成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泵体总成的叶轮设置在所述蜗道内,所述叶轮用于将所述蜗道内的水送入出水口。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吸进水罩包括罩壳、过滤件和供水接头,所述罩壳的底部设置有低位吸水口,所述罩壳和所述供水接头连接,所述供水接头设置有供水口,所述供水口和所述吸水口连通,所述罩壳和所述供水接头共同形成有过滤空间,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空间内。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供水件和所述泵体总成之间,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供水件抵接,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泵体总成抵接。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者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另一者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卡接。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挡条,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挡条,所述第一挡条的正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条的正面接触。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第三挡条,所述第三挡条与所述第二挡条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条的正面与所述第二挡条的正面接触时,所述第三挡条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条的一端接触。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导角部,所述第二挡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二导角部。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条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挡条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底座和地脚吸盘,所述地脚吸盘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蜗壳的底部并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
作为水泵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转接头,所述供水件设置有供水接头,所述转接头和所述供水接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泵,包括蜗壳、低吸进水罩、供水件和泵体总成,低吸进水罩设置有低位吸水口和供水口,所述低位吸水口和所述供水口连通,所述低位吸水口设置在所述低吸进水罩的底部,供水件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供水件设置有蜗道、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蜗道连通,所述低吸进水罩和所述供水件连接,所述供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泵体总成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泵体总成的叶轮设置在所述蜗道内,所述叶轮用于将所述蜗道内的水送入出水口。泵体总成可拆卸设置在蜗壳内,同时将原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蜗壳内的供水件上,取代了原有整泵固定安装的方案,在维护清洗时,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在供水件上,因此能够将泵体总成快速拆下而不影响循环管路的连接,维护清洗的便利性得到提升。低吸进水罩的底部设置低位吸水口,使水位能够下降至较低的高度,从而节省换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泵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吸进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吸进水罩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吸进水罩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隐去低吸进水罩后的侧视图;
图8为图7沿A-A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脚吸盘与底座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
1、低吸进水罩;11、罩壳;111、低位吸水口;12、过滤件;13、供水接头;131、供水口;
2、供水件;21、进水接头;211、进水口;22、蜗道;23、出水接头;231、出水口;
3、蜗壳;31、第一挡条;311、第一导角部;32、第一加强筋;
4、转接头;
5、地脚吸盘;51、长凸台;52、凸缘;
6、泵体总成;61、叶轮;62、转子挡板;63、转子;631、转轴;64、定子铁芯;65、控制器;66、后盖;
7、密封圈;
8、定子外壳;81、第二挡条;811、第二导角部;82、第二加强筋;83、第三挡条;
9、底座;91、长孔;9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泵,包括蜗壳3、低吸进水罩1、供水件2和泵体总成6,低吸进水罩1设置有低位吸水口111和供水口131,低位吸水口111和供水口131连通,低位吸水口111设置在低吸进水罩1的底部,供水件2设置在蜗壳3内,供水件2设置有蜗道22、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通过蜗道22连通,低吸进水罩1和供水件2连接,供水口131和进水口211连通,泵体总成6可拆卸地设置在蜗壳3内,泵体总成6的叶轮61设置在蜗道22内,叶轮61用于将蜗道22内的水送入出水口231。泵体总成6可拆卸设置在蜗壳3内,同时将原有的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设置在蜗壳3内的供水件2上,取代了原有整泵固定安装的方案,在维护清洗时,由于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都在供水件2上,因此能够将泵体总成6快速拆下而不影响循环管路的连接,维护清洗的便利性得到提升。低吸进水罩1的底部设置低位吸水口111,使水位能够下降至较低的高度,从而节省换水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低吸进水罩1包括罩壳11、过滤件12和供水接头13。罩壳11的底部设置有低位吸水口111,罩壳11和供水接头13连接,供水接头13设置有供水口131。罩壳11和供水接头13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接或螺纹连接。罩壳11和供水接头13连接后,罩壳11和供水接头13共同形成有过滤空间,低位吸水口111通过过滤空间与供水口131连通。过滤空间内设置有过滤件12,过滤件12可以是滤网、海帕、多孔陶瓷或海绵中的其中一者,亦可以是其中几个的组合,具体以工程实际为准。水流能够经过低位吸水口111进入低吸进水罩1,经过过滤件12过滤后从供水接头13排出。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泵体总成6包括叶轮61、转子挡板62、转子63、定子铁芯64、励磁线圈、控制器65、后盖66和定子外壳8。转子63的转轴631与叶轮61连接并带动叶轮61转动,从而将蜗道22内的水从出水口231排出。转子63和叶轮61之间设置有转子挡板62,以分隔转子63和叶轮61,防止转子63进水。转子63在定子铁芯64内转动,控制器65用于调节转速。通过电子灌封胶将定子铁芯64、励磁线圈及控制器65灌封于定子外壳8内,使泵体总成6的防水等级达到IPX8,利用电子灌封胶将定子铁芯、励磁线圈及控制器灌封的方法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同时后盖66与定子外壳8密封连接。电缆穿过后盖66与泵体总成6连接,从而实现驱动转子63带动叶轮61旋转,具体实现原理为本领域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泵体总成6和供水件2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7,密封圈7的一端与泵体总成6的定子外壳8抵接,密封圈7的另一端与供水件2抵接,通过设置密封圈7防止水从转子挡板62的外缘处侵入定子外壳8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8-图9所示,泵体总成6与蜗壳3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接,泵体总成6与蜗壳3的卡接通过卡接件实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一者固定设置在蜗壳3的内侧壁上,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另一者固定设置在定子外壳8的外侧壁上,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卡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卡接件固定设置在蜗壳3的内侧壁上,将第二卡接件固定设置在定子外壳8的外侧壁上。第一卡接件与蜗壳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或焊接,亦可以第一卡接件与蜗壳3一体化设置。第二卡接件与定子外壳8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或焊接,亦可以第二卡接件与定子外壳8一体化设置。
具体地,如图8-图9所示,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挡条31,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挡条81。第一挡条31的正面能够与第二挡条81的正面接触。请参照图9所示的视角,在图9所示的视角下,第一挡条31朝向左侧的一面作为第一挡条31的正面,第二挡条81朝向右侧的一面作为第二挡条81的正面。第一卡接件的数量优选为3个,3个第一卡接件在蜗壳3的内侧壁沿周向均匀分布。对应的第二卡接件的数量也优选为3个,3个第二卡接件在定子外壳8的外侧壁沿周向均匀分布。请继续参照图9,在安装泵体总成6时,旋转泵体总成6,使泵体总成6插入蜗壳3的过程中,第二卡接件不会与第一卡接件干涉,保证泵体总成6能够插入到位。将泵体总成6插入到位后转动泵体总成6,使第一挡条31的正面和第二挡条81的正面接触,以避免泵体总成6脱出。在拆卸泵体总成6时,旋转泵体总成6使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81脱离接触,并将泵体总成6从蜗壳3内拔出,从而实现快速拆装泵体总成6,提升维护清洗的便利性。
可选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第三挡条83。第三挡条83与第二挡条81垂直设置。第三挡条83优选设置在第二挡条81的一端并与第二挡条81一体化设置。请继续参照图9,在安装泵体总成6时,旋转泵体总成6,使泵体总成6插入蜗壳3的过程中,第二卡接件不会与第一卡接件干涉,保证泵体总成6能够插入到位。将泵体总成6插入到位后逆时针转动泵体总成6,使第一挡条31的正面和第二挡条81的正面接触,同时第三挡条83与第一挡条31的其中一端接触,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旋转角度过少或过多导致的卡接效果减弱。在拆卸泵体总成6时,顺时针旋转泵体总成6使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81脱离接触,并将泵体总成6从蜗壳3内拔出,从而实现快速拆装泵体总成6,提升维护清洗的便利性。第三挡条83和第二挡条81可以呈T形设置,也可呈L形设置,具体以实际为准,本实施例中第三挡条83和第二挡条81优选为呈L形设置。
在将泵体总成6插入蜗壳3的过程中,泵体总成6首先接触密封圈7,随后对密封圈7挤压,密封圈7对泵体总成6存在反向作用力,该反向作用力具有使泵体总成6从蜗壳3内脱出的趋势。因此,可以在第一挡条31的一端或两端设置第一导角部311,在第二挡条81的一端或两端设置第二导角部811。由于第二挡条81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三挡条83,因此在第二挡条81未与第三挡条83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导角部811,第二导角部811设置在第二挡条81的正面,第二导角部811的导入角度优选为45°。第一挡条31优选在两端均设置第一导角部311,第一导角部311设置在第一挡条31的正面,第一导角部311的导入角度与第二导角部811的导入角度相等,优选为45°。请参照图9,第一导角部311和第二导角部811的设置,在泵体总成6插入蜗壳3并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导角部311和第二导角部811配合导入,辅助泵体总成6插接到位。
可选地,泵体总成6插接到位后,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81相互作用并且作用力的方向分别朝向第一挡条31的背面以及第二挡条81的背面。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挡条31的背面是第一挡条31朝向右侧的一面,第二挡条81的背面是第二挡条81朝向左侧的一面。第一挡条31受到第二挡条81的相互作用力,方向朝向第一挡条31背面。第二挡条81受到第一挡条31的相互作用力,方向朝向第二挡条81背面。第一挡条3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2,第一加强筋32优选为与第一挡条31一体化设置,第一加强筋32的数量优选为3个,三个第一加强筋32沿第一挡条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挡条8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2,第二加强筋82优选为与第二挡条81一体化设置,第二加强筋82的数量优选为3个,三个第二加强筋82沿着第二挡条8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一加强筋32和第二加强筋82的设置,增加了第一挡条31和第二挡条81的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地,如图7-图8所示,供水件2包括进水接头21和出水接头23,进水接头21设置有进水口211,出水接头23设置有出水口231,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通过蜗道22连通。供水件2设置在蜗壳3的内部并与蜗壳3固定连接,从而在对泵体总成6维护清洗时,能够在不影响管路连接的前提下将泵体总成6从蜗壳3中拆下。进水接头21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供水接头13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出水接头23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出水接头23处还连接有转接头4,转接头4设置有与出水接头23相配合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转接头4出口端的直径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水接头23的直径,以便于连接不同规格的管路。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蜗壳3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与蜗壳3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或一体成型连接。底座9上优选设置有地脚吸盘5,通过地脚吸盘5将底座9固定在水族缸的底部。为便于拆装,地脚吸盘5设置有长凸台51,长凸台51的中间部位向外设置有凸缘52,底座9上设置有长孔91,长孔91的中间部位向外扩展有凹槽92。在安装地脚吸盘5时,首先将带有凸缘52的长凸台51与带有凹槽92的长孔91对正安装,随后转动地脚吸盘5,完成地脚吸盘5与底座9的连接。底座9的形状优选为长方形,地脚吸盘5的数量优选为4个,4个地脚吸盘5分别设置在底座9的四角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3);
低吸进水罩(1),所述低吸进水罩(1)设置有低位吸水口(111)和供水口(131),所述低位吸水口(111)和所述供水口(131)连通,所述低位吸水口(111)设置在所述低吸进水罩(1)的底部;
供水件(2),所述供水件(2)设置在所述蜗壳(3)内,所述供水件(2)设置有蜗道(22)、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31),所述进水口(211)和所述出水口(231)通过所述蜗道(22)连通,所述低吸进水罩(1)和所述供水件(2)连接,所述供水口(131)和所述进水口(211)连通;
泵体总成(6),所述泵体总成(6)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蜗壳(3)内,所述泵体总成(6)的叶轮(61)设置在所述蜗道(22)内,所述叶轮(61)用于将所述蜗道(22)内的水送入出水口(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吸进水罩(1)包括罩壳(11)、过滤件(12)和供水接头(13),所述罩壳(11)的底部设置有低位吸水口(111),所述罩壳(11)和所述供水接头(13)连接,所述供水接头(13)设置有供水口(131),所述供水口(131)和所述吸水口连通,所述罩壳(11)和所述供水接头(13)共同形成有过滤空间,所述过滤件(12)设置在所述过滤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设置在所述供水件(2)和所述泵体总成(6)之间,所述密封圈(7)的一端与所述供水件(2)抵接,所述密封圈(7)的另一端与所述泵体总成(6)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者固定设置在所述蜗壳(3)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另一者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总成(6)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挡条(31),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挡条(81),所述第一挡条(31)的正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条(81)的正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第三挡条(83),所述第三挡条(83)与所述第二挡条(8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条(31)的正面与所述第二挡条(81)的正面接触时,所述第三挡条(83)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条(31)的一端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3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导角部(311),所述第二挡条(8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二导角部(8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3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2),所述第二挡条(8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9)和地脚吸盘(5),所述地脚吸盘(5)与所述底座(9)连接,所述底座(9)设置在所述蜗壳(3)的底部并与所述蜗壳(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头(4),所述供水件(2)设置有供水接头(13),所述转接头(4)和所述供水接头(13)螺纹连接。
CN202321682774.8U 2023-06-29 2023-06-29 水泵 Active CN220059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2774.8U CN220059940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2774.8U CN220059940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9940U true CN22005994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2774.8U Active CN220059940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9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4144U (zh) 一种除尘离心泵头
CN111720342A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模块化设计潜水泵
CN220059940U (zh) 水泵
CN219242303U (zh) 一种便于拆装检修的卧式自吸泵
CN216142920U (zh) 一种改进型水泵换水器
US10995764B2 (en) Cross-flow type flow-making water pump
CN213331569U (zh) 一种安全半潜式浮泵
CN212728492U (zh) 一种电动自动鱼缸清理刷
CN108980068A (zh) 一种用于方便清理的潜水电泵
CN21100913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立式泵
CN211259026U (zh) 一种无堵塞潜水排污泵
CN209370089U (zh) 一种小型电动抽油抽水泵
CN210919290U (zh) 一种电子燃油泵
CN207333888U (zh) 一种电动控制阀外壳
CN212744469U (zh) 一种高吸程清水泵叶轮结构
CN211596119U (zh) 排水阀及使用该排水阀的洗衣机
CN206555138U (zh) 一种低水位水泵
CN210509613U (zh) 一种电动抽水泵
CN219452423U (zh) 一种高稳定性新型底吸水泵
CN217926457U (zh) 一种易组装的便捷式不锈钢水泵
CN213298172U (zh) 一种微型水流发电机
CN219492607U (zh)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潜水泵
CN213331719U (zh) 一种用于离心泵的自净化机械密封
CN219366427U (zh) 一种具有过滤机构的变频水泵
CN212759443U (zh) 一种动态混合点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