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5617U -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5617U
CN220045617U CN202321526622.9U CN202321526622U CN220045617U CN 220045617 U CN220045617 U CN 220045617U CN 202321526622 U CN202321526622 U CN 202321526622U CN 220045617 U CN220045617 U CN 220045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device
pip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66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
赖秀保
王轩
刘建保
涂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66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5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属于家电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管线式即热饮水机中冷水和热水容易互相干扰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包括:热交换装置,其上设置有用于向热交换装置内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将热交换装置中的水排出的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热交换装置的同一侧,在热交换装置内,出水管的端口和进水管的端口之间存在距离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的热交换装置内,出水管的端口和进水管的端口之间存在竖向高度差和/或水平位置差,减少了热交换装置内冷水和热水的相互干扰,确保出水温度更稳定。热交换装置能提前与纯水进行热交换,能及时大量地供应热水或冷水。

Description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主要包括纯水箱、供水泵和即热式加热体,纯水箱中储存有经过过滤得到的纯水,供水泵能将纯水箱中的纯水抽出并送至即热式加热体处,即热式加热体能将纯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现有家用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加热功率通常小于2200W,决定了热水出水流量小,沸水流量一般在340-400ml/min,中温水一般在700-800ml/min,接满一杯水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为了加大热水流量,现有部分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加设有预热水箱,利用预热水箱将纯水加热至中温。当需要中温水时,可以直接从预热水箱中出水;当需要高温水时,预热水箱中的中温水在即热式加热体处被加热。该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缺陷包括:预热水箱结构过于简单,冷水与热水在预热水箱内容易互相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减少了热交换装置内冷水和热水的相互干扰,出水温度更稳定。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包括:热交换装置,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热交换装置内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将所述热交换装置中的水排出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同一侧,在所述热交换装置内,所述出水管的端口和所述进水管的端口之间存在距离差。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端口和所述进水管端口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热交换装置高度的比值大于3/4。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端口和所述进水管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差与所述热交换装置长度的比值大于3/4。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底面上,在所述热交换装置内,所述出水管的端口高于所述进水管的端口。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还包括纯水箱,所述进水管通过纯水管连接至所述纯水箱,所述热交换装置与所述纯水箱在竖直高度上有重合。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出水段的最高液位既高于所述纯水箱的最高液位,也高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最高液位;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还包括供水泵,所述供水泵连接至所述出水管。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热交换装置之外且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常温水管,所述常温水管连接在所述纯水管和所述供水泵之间,所述常温水管上设置有常温水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热交换水阀。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装置为预热胆,所述预热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装置为制冷胆,所述制冷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降温至设定值。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饮水装置,包括水龙头,还包括上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所述水龙头连接至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热交换装置内,出水管的端口和进水管的端口之间存在竖向高度差和/或水平位置差,减少了热交换装置内冷水和热水的相互干扰,确保出水温度更稳定。热交换装置能提前与纯水进行热交换,将纯水加热或制冷至设定温度,待使用者需要热水或冷水时能及时大量地供应,使用更方便,使用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饮水装置包括上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减少了热交换装置内冷水和热水的相互干扰,出水温度更稳定,热水和冷水供应更及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纯水箱;2、热交换装置;3、供水泵;4、加热体;5、出水口;6、纯水管;7、常温水管;8、常温水阀;9、纯水单向阀;11、低液位计;12、高液位计;21、进水管;22、出水管;23、热交换水阀;24、热交换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公开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具体地,饮水装置包括水龙头,水龙头连接至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如图1所示,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包括纯水箱1、热交换装置2、供水泵3和加热体4,加热体4的一端连接至供水泵3且另一端连接至出水口5。供水泵3的设置能保证出水更顺畅,水流更大。尤其是当出水段的最高液位既高于纯水箱1的最高液位、也高于热交换装置2的最高液位时,无力利用水流自身的压力进行出水,需要供水泵3对出水施加水压。其中,“出水段”包括出水口5以及与出水口5相连接的水管。
热交换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向热交换装置2内进水的进水管21和用于将热交换装置2中的水排出的出水管22,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位于热交换装置2的同一侧。其中,所谓“同一侧”是指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同时位于热交换装置2的顶面、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或右侧面。进水管21通过纯水管6连接至纯水箱1,出水管22连接至供水泵3。
管状的出水管22部分地插入热交换装置2,在热交换装置2内,出水管22的端口和进水管21的端口之间存在距离差。该“距离差”主要包括竖直高度差和/或水平位置差,即出水管22的端口和进水管21的端口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减少了热交换装置2内冷水和热水的相互干扰。热交换装置2能提前与纯水进行热交换,将纯水加热或制冷至设定温度,待使用者需要热水或冷水时能及时大量地供应,使用更方便,使用体验好。
鉴于热交换装置2内冷水沉在下部、热水位于上部,本实施方式中,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分别连接在热交换装置2的底面上,在热交换装置2内,出水管22的端口高于进水管21的端口。从纯水箱1流出的纯水通过进水管21能顺利地进入热交换装置2内,加热后的纯水能从出水管22的端口进入出水管22,冷水和热水相不干扰,出水温度稳定受控。
出水管22端口和进水管21端口之间的距离差的具体数值不限,本实施方式中,出水管22端口和进水管21端口之间的高度差与热交换装置2高度的比值大于3/4,和/或,出水管22端口和进水管21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差与热交换装置2长度的比值大于3/4。该尺寸比例下,能令出水管22的端口尽可能地远离进水管21的端口,热交换装置2内冷水和热水难以相互干扰,出水温度更稳定。其中,“热交换装置2长度”是指沿出水管22端口和进水管21端口连线的方向,热交换装置2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热交换装置2与纯水箱1在竖直高度上有重合,即,既不是热交换装置2的顶面低于纯水箱1的底面,也不是热交换装置2的底面高于纯水箱1的顶面。“在竖直高度上有重合”意味着热交换装置2和纯水箱1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小于热交换装置2的高度与纯水箱1的高度之和,节约了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整体装置的小型化。
优选地,热交换装置2的底面与纯水箱1的底面平齐,纯水管6和进水管21共同将纯水箱1和热交换装置2连接在一起。在纯水管6和进水管21保持畅通的情况下,纯水箱1和热交换装置2内的液位高度是相同的,仅需监控纯水箱1中的液位高度即可同步获知热交换装置2中的液位高度,无需在热交换装置2中安装液位测量装置,降低成本,使用方便,控制方法简单。
纯水箱1中设置有低液位计11和高液位计12,其中,低液位计11用于检测纯水箱1中液位的下限高度,低液位计11发出检测信号后停止热交换和出水功能,确保热交换装置2的使用安全,避免出现“干烧”现象。高液位计12用于检测纯水箱1中液位的上限高度,高液位计12发出检测信号后停止向纯水箱1中注水,避免纯水箱1中的水溢出。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热交换装置2之外且在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之间连接有常温水管7,常温水管7连接在纯水管6和供水泵3之间。常温水管7能将热交换装置2“短路”掉,纯水箱1中流出的纯水能通过常温水管7直接抵达供水泵3,而不是必须经过热交换装置2,使用方法更多样,延长热交换装置2的使用寿命。
在常温水管7上设置有常温水阀8,在出水管22上设置有热交换水阀23,通过常温水阀8和热交换水阀23实现纯水流经路径的切换。具体地,当常温水阀8开启且热交换水阀23关闭时,从纯水箱1中流出的纯水经过纯水管6和常温水管7流入供水泵3;当常温水阀8关闭且热交换水阀23开启时,从纯水箱1中流出的纯水经过纯水管6和进水管21进入热交换装置2,热交换后的纯水经过出水管22流入供水泵3。
为了避免水流倒灌,进水管21上设置有热交换单向阀24,热交换单向阀24被配置为仅容许纯水从纯水管6流入热交换装置2。当常温水阀8开启且热交换水阀23关闭时,因为设置有热交换单向阀24,供水泵3仅能从纯水箱1中抽取纯水,而无法通过进水管21抽出热交换装置2中的水。
纯水管6上设置有纯水单向阀9,纯水仅能从纯水管6流向热交换装置2或供水泵3,不能倒流进入纯水箱1中,使用更安全。
热交换装置2的具体结构不限,能实现与纯水的热交换即可。热交换装置2可以为预热胆,预热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加热至设定温度(例如45℃-55℃),形成中温水。普通常温水一般在30℃以下,将常温水直接加热成高温水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能耗。在预热胆将常温水提前加热成中温水后,关闭常温水阀8且开启热交换水阀23,供水泵3将预热胆中的中温水抽出并送至加热体4,加热体4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能耗将中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例如65℃、75℃、85℃、95℃或沸水),加大热水的出水流量。
当使用者需要中温水时,关闭常温水阀8且开启热交换水阀23,供水泵3将预热胆中的中温水抽出,不需要经过加热体4的再加热即可直接提供给使用者。供水泵3能全功率运行,从而提供大流量的中温水,使用体验好。
热交换装置2还可以为制冷胆,制冷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降温至设定值。该管线式即热饮水机中,其它零部件不需要变动,直接用制冷胆替换预热胆即可,从预热功能替换为提前制冷功能,以适用不需要大流量热水、但需要大流量冷水的需求。
当需要常温水时,开启常温水阀8、开启供水泵3且关闭热交换水阀23,供水泵3从纯水箱1中常温的纯水,从而可以向使用者提供大流量的常温水。当需要冷水时,开启热交换水阀23、开启供水泵3且关闭常温水阀8,供水泵3从制冷胆中抽出冷水,从而可以向使用者提供大流量的冷水。当需要热水时,开启常温水阀8、开启供水泵3且关闭热交换水阀23,供水泵3从纯水箱1中常温的纯水并送至加热体4,加热体4将常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后供给使用者。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装置(2),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进水的进水管(21)和用于将所述热交换装置(2)中的水排出的出水管(22),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的同一侧,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所述出水管(22)的端口和所述进水管(21)的端口之间存在距离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2)端口和所述进水管(21)端口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热交换装置(2)高度的比值大于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2)端口和所述进水管(21)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差与所述热交换装置(2)长度的比值大于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分别连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的底面上,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所述出水管(22)的端口高于所述进水管(21)的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还包括纯水箱(1),所述进水管(21)通过纯水管(6)连接至所述纯水箱(1),所述热交换装置(2)与所述纯水箱(1)在竖直高度上有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的出水段的最高液位既高于所述纯水箱(1)的最高液位,也高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的最高液位;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还包括供水泵(3),所述供水泵(3)连接至所述出水管(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之外且在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之间连接有常温水管(7),所述常温水管(7)连接在所述纯水管(6)和所述供水泵(3)之间,所述常温水管(7)上设置有常温水阀(8),所述出水管(22)上设置有热交换水阀(2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为预热胆,所述预热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为制冷胆,所述制冷胆被配置为能将纯水降温至设定值。
10.饮水装置,包括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式即热饮水机,所述水龙头连接至所述管线式即热饮水机。
CN202321526622.9U 2023-06-14 2023-06-14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Active CN220045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6622.9U CN2200456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6622.9U CN2200456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5617U true CN22004561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6622.9U Active CN2200456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5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0353B (zh) 饮水咖啡冲泡机及控制方法
EP2893265B1 (en) Storage boiler
CN201091512Y (zh) 电热开水机
CN220045617U (zh) 管线式即热饮水机及饮水装置
CN101666548B (zh) 商用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202452657U (zh) 带即热式煮水腔的煮水装置
CN201497185U (zh) 商用余热回收热泵热水器
CN103629804A (zh) 一种带有冷热水防混水装置的热水器
CN101744541A (zh) 低功率大量供水的热水冲煮机构及系统
CN201360937Y (zh) 商务饮水机
CN102563840A (zh) 一种带即热式煮水腔的煮水装置
CN2487320Y (zh) 沸腾式饮水机
CN203138097U (zh) 饮水咖啡冲泡机
CN105520627A (zh) 快储两用电热水壶
CN216569575U (zh) 一种用于开水机的水路系统
KR200457673Y1 (ko) 즉석 가열식 탁상용 열수기
CN215914176U (zh) 直热结构及饮水机
CN102840660A (zh) 节能开水器
CN204363740U (zh) 凉开水机
CN211716888U (zh) 一种热水器的水路循环系统
CN217772055U (zh) 一种可售卖不同温度区间饮品的水路系统
CN220582731U (zh) 电热水器
CN217716066U (zh) 熔盐储存装置和熔盐储热系统
CN218338216U (zh) 一种热交换温水饮水机
CN201320098Y (zh) 一种带有冷、热水隔离结构防止窜温的饮水机储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