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452U - 一种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452U
CN220043452U CN202321449114.5U CN202321449114U CN220043452U CN 220043452 U CN220043452 U CN 220043452U CN 202321449114 U CN202321449114 U CN 202321449114U CN 220043452 U CN220043452 U CN 220043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main board
plate
bottom plat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91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景镇
李文娇
单东
周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91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3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路由器,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路由器的主板不便于安装的问题。该路由器包括外壳、路由器主板、连接件以及限位件。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板,壳体围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盖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开口处。路由器主板设置于安装腔内。连接件与路由器主板的一端以及壳体可拆卸连接。限位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与壳体连接。路由器主板的另一端夹持于限位件和壳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路由器可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通常包括有外壳以及主板,主板设置在外壳内部,与外壳固定连接。但是,现有的路由器,主板的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安装和拆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由器,用于解决现有路由器的主板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包括外壳、路由器主板、连接件以及限位件。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板,壳体围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盖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开口处。路由器主板设置于安装腔内。连接件与路由器主板的一端以及壳体可拆卸连接。限位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与壳体连接。路由器主板的另一端夹持于限位件和壳体内壁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由于盖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开口处,盖板从开口处取下后,安装腔与外界为连通的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安装腔内的元件进行拆装。由于路由器主板设置于安装腔内,外壳可以对路由器主板形成防护,避免路由器主板受到碰撞。
由于连接件与路由器主板的一端以及壳体可拆卸连接,路由器主板的另一端夹持于限位件和壳体之间,在将路由器主板安装在安装腔内的过程中,限位件与壳体可以对路由器主板的一端位置进行限定,从而确定路由器主板的安装位置,便于路由器主板安装。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连接件将路由器主板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在一起即可完成路由器主板的安装,无需对路由器主板的四边均与壳体连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路由器主板的目的。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侧板。底板与盖板相对设置。侧板位于底板的一侧,绕底板一周设置,与底板连接。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形成有开口。侧板与盖板可拆卸连接。限位件设置于底板上。路由器主板与底板垂直。路由器主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夹持于限位件和侧板的内壁面之间。连接件与路由器主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以及侧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件靠近路由器主板一侧的表面为斜面,斜面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靠近底板,且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远离路由器主板。路由器主板远离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在斜面上。
进一步地,侧板远离盖板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口,底板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口内。
进一步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底板包括连接块以及支撑板。连接块的周壁形成有外螺纹,设置于安装口内,与安装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盖板的周壁形成有外螺纹。开口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盖板位于开口内,与壳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路由器还包括防滑垫,与底板连接,位于底板远离安装腔的一侧。
进一步地,侧板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均包括多个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路由器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以及第二散热装置。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与第一散热孔组相对设置。第二散热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与第二散热孔组相对设置。第一散热装置与第二散热装置相对设置于路由器主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路由器还包括天线以及装饰件。天线位于盖板远离安装腔的一侧,与盖板连接。装饰件套设于天线远离盖板的一端,与天线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路由器;1、外壳;101、壳体;1011、底板;10111、连接块;10112、支撑板;1012、侧板;1013、安装口;102、盖板;103、安装腔;1031、开口;2、路由器主板;3、连接件;4、限位件;401、斜面;4011、第一端;4012、第二端;5、防滑垫;6、第一散热孔组;7、第二散热孔组;8、第一散热装置;9、天线;10、装饰件;1001、仿竹竿套筒;1002、仿竹叶布;11、开关按钮;12、显示灯;13、线路接口;14、安装孔;16、推动杆;17、复位板;18、复位弹簧;19、安装槽;20、第一穿孔;21、二穿孔;22、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路由器通常包括外壳以及主板。主板需要固定在外壳的内部,主板通常为长方体板状。在将主板固定在外壳内部时,需要将路由器主板的四角均固定住,从而保证主板固定的稳定性,避免主板出现晃动现象。
在安装主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螺栓对主板的四角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主板固定后的稳定性。这样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并且由于固定主板所使用的螺栓较多,导致主板的安装和拆卸效率较低。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该路由器可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路由器100可以包括外壳1、路由器主板2、连接件3以及限位件4。
外壳1包括壳体101以及盖板102。壳体101围成具有开口1031的安装腔103,盖板102可拆卸的连接于开口1031处。这样,盖板102从开口1031处取下后,安装腔103与外界为连通的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安装腔103内的元件进行拆装。
为了实现盖板102和壳体10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2的周壁形成有外螺纹。开口1031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盖板102位于开口1031内,与壳体101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盖板102可拆卸的连接于开口1031处。同时,由于盖板102和壳体1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更加牢固。
当然,盖板102和壳体101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可拆卸连接。例如,盖板102和壳体101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卡扣结构(图中未示出),利用卡扣结构将盖板102和壳体101连接在一起。
继续参照图1,路由器主板2设置于安装腔103内,外壳1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形成防护,避免路由器主板2受到碰撞。
如图1所示,连接件3与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以及壳体101可拆卸连接。限位件4设置于安装腔103内,与壳体101连接。路由器主板2的另一端夹持于限位件4和壳体101内壁之间。
在将路由器主板2安装在安装腔103内的过程中,限位件4与壳体101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确定路由器主板2的安装位置,便于路由器主板2安装。
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连接件3将路由器主板2的另一端与壳体101连接在一起即可完成路由器主板2的安装。此时,连接件3将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与壳体101连接在一起,限位件4与壳体101配合对路由器主板2的另一端进行夹持限位,可以将路由器主板2的两端均固定住,保证路由器主板2安装后的稳定性。无需将路由器主板2的四边均与壳体101连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路由器主板2的目的。
根据上述内容,在拆卸路由器主板2时,只需将与路由器主板2一端连接的连接件3拆卸下来,即可将路由器主板2从安装腔103内取出,便于对路由器主板2拆卸维修。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路由器100还可以包括安装杆22,安装杆22的一端与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连接,安装杆22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连接件3为连接螺栓,连接件3的一端穿过壳体101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路由器主板2于壳体101连接在一起。在需要拆卸路由器主板2时,只需转动连接件3将其从安装杆22上的螺纹孔内取出,即可将路由器主板2与壳体101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1包括底板1011以及侧板1012。底板1011与盖板102相对设置。侧板1012位于底板1011的一侧,绕底板1011一周设置,与底板1011连接。侧板1012远离底板1011的一端形成有开口1031。侧板1012与盖板102可拆卸连接。
其中,限位件4设置于底板1011上。路由器主板2与底板1011垂直。路由器主板2靠近底板1011的一端夹持于限位件4和侧板1012的内壁面之间。连接件4与路由器主板2远离底板1011的一端以及侧板1012可拆卸连接。
由于限位件4设置于底板1011上,路由器主板2与底板1011垂直,在安装路由器主板2时,随着路由器主板2进入安装腔103内,侧板1012与限位件4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先进入安装腔103的一端,即路由器主板2靠近底板1011的一端进行限位,便于确定路由器主板2的安装位置。
在路由器主板2进入安装腔103内后,由于底板1011与盖板102相对设置,限位件4设置于底板1011上,此时,路由器主板2远离底板1011的一端靠近盖板102与侧板1012的连接位置,也即路由器主板2远离底板1011的一端靠近开口1031,从而便于工作人员从开口1031处通过连接件3将路由器主板2的另一端与侧板1012连接在一起。
基于上述内容,由于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夹持于限位件4和侧板1012之间,路由器主板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3与侧板1012连接在一起,路由器主板2的两端均被固定在安装腔103内,可以保证路由器主板2安装在安装腔103内后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主板2可以与底板1011平行,相应的,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夹持于限位件4和底板1011之间。此时,限位件4和底板1011同样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确定路由器主板2的安装位置。将路由器主板2远离限位件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3与侧板1012或底板1011连接在一起。这样,同样可以保证路由器主板2在安装腔103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4可以为具有一定重量的配重块,限位件4可以增加底板1011的重量。这样,在将路由器100放置在某处时,底板1011位于路由器100的底部,限位件4可以降低路由器100的重心,从而提高路由器100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限位件4对路由器主板2的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件4靠近路由器主板2一侧的表面为斜面401,斜面401具有第一端4011以及第二端4012,第二端4012相对于第一端4011靠近底板1011,且第一端4011相对于第二端4012远离路由器主板2。即如图1所示,斜面401朝图1所示的右下方倾斜。
路由器主板2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抵靠在斜面401上。斜面401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与侧板1012配合对路由器主板2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进行夹持,从而可以对路由器主板2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侧板1012远离盖板102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口1013,底板1011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口1013处。当需要对安装腔103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时,可以根据元件在安装腔103内的位置选择开启安装口1013或开口1031,便于对安装腔103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1013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底板1011包括连接块10111以及支撑板10112。连接块10111的周壁形成有外螺纹,设置于安装口1013内,与安装口1013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底板1011与壳体101的可拆卸连接。
支撑板10112与连接块10111连接,位于连接块10111远离安装腔103的一侧。支撑板10112与侧板1012远离盖板102的一端抵靠。这样,在将路由器100放置在某处时,可以通过支撑板10112来对路由器100进行支撑,支撑板10112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路由器100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路由器100还包括防滑垫5,与底板1011连接,位于底板1011远离安装腔103(图1)的一侧。
在将路由器100放置在某处时,底板1011位于路由器靠近放置面的一端,防滑垫5位于底板1011与放置面之间,可以增大底板1011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提高路由器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侧板1012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组6和第二散热孔组7。第一散热孔组6和第二散热孔组7均包括多个散热孔(图中未示出),且第一散热孔组6和第二散热孔组7相对设置。
在路由器100工作时,第一散热孔组6以及第二散热孔组可以实现安装腔103(图1)与外界环境的空气流通,从而将安装腔103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路由器100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8以及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散热装置8设置于安装腔103内,与第一散热孔组6相对设置。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安装腔103内,与第二散热孔组7相对设置。且第一散热装置8与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于路由器主板2的两侧。这样,在路由器100工作时,第一散热装置8以及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分别提高第一散热孔组6以及第二散热孔组7处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外壳1内部的热量发散速率。
示例性的,第一散热装置8以及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是散热风扇(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散热孔组6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装置8产生的风由外壳1的外部向安装腔103内流动,与第二散热孔组7相对设置的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产生的风由安装腔103内向外壳1的外部流动。如此,第一散热装置8以及第二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促进气流沿同一方向流动,相互之间不会互相抵消,更加的便于将安装腔103内部的热量发散到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路由器100还包括天线9以及装饰件10。
天线9位于盖板102远离安装腔103的一侧,与盖板102连接。天线9可以与路由器主板2电连接,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
装饰件10套设于天线9远离盖板102的一端,与天线9可拆卸连接。装饰件10可以设置有不同的形状,可以对路由器100整体起到装饰作用,提高路由器100整体的美观性。由于装饰件10与天线9可拆卸连接,当装饰件10出现损坏时,可以将装饰件10从天线9上拆卸下来,便于对装饰件10进行维修更换。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天线9为杆状,装饰件10为竹子状。装饰件10包括仿竹竿套筒1001以及仿竹叶布1002。仿竹竿套筒1001套接在天线9远离外壳1的一端,仿竹叶布1002设置在仿竹竿套筒1001的周侧。装饰件10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为了实现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如图2所示,路由器100还可以包括:开关按钮11、显示灯12以及线路接口13。其中,开关按钮11、显示灯12以及线路接口13均与路由器主板2电连接。
开关按钮11用于控制路由器100的启动和关闭。显示灯12可以用于显示路由器100的工作状态。线路接口13可以用于路由器100与外部连接。线路接口13包括但不限于充电口(图中未示出)以及网线接口(图中未示出)。
侧板1012上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为阶梯孔,安装孔14中部的截面半径大于两端的截面半径,截面垂直于安装孔14的延伸方向。
路由器100还包括推动杆16、复位板17以及复位弹簧18。推动杆16穿设于安装孔14,推动杆16位于安装孔14内的一端与开关按钮11抵靠,用于按压开关按钮11。
复位板17与推动杆16的外壁连接。复位弹簧18套设于推动杆16的外围,一端抵靠在复位板17的一侧。
继续参照图2,复位板17的另一侧抵靠在安装孔14的阶梯上,复位弹簧18远离复位板17的一端与安装孔14的阶梯抵靠。
这样,在按压推动杆16时,推动杆16沿安装孔14的延伸方向向安装腔103内部滑动,推动杆16滑动的同时可以带动复位板17压缩复位弹簧18。松开推动杆16后,复位弹簧18推动复位板17沿安装孔14的延伸方向向远离安装腔103的方向运动,复位板17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推动杆16复位。
如图2所示,侧板1012上开设有第一穿孔20,第一穿孔20与显示灯12相对设置,显示灯12远离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穿孔20内。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穿孔20对显示灯12的明灭状态进行观测。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10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侧板1012远离安装腔103的一侧形成安装槽19。如图2所示,安装槽19的底壁开设有第二穿孔21。线路接口13远离路由器主板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穿孔21内。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穿孔21将外部线路与线路接口13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围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开口处;
路由器主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路由器主板的一端以及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及,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路由器主板的另一端夹持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以及,
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绕所述底板的一周设置,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开口;所述侧板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路由器主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路由器主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夹持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侧板的内壁面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路由器主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以及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路由器主板一侧的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路由器主板;
其中,所述路由器主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底板包括:
连接块,周壁形成有外螺纹,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安装口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周壁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开口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开口内,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还包括:
防滑垫,与所述底板连接,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所述第二散热孔组均包括多个散热孔,且所述第一散热孔组和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还包括:
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第一散热孔组相对设置;以及,
第二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组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与所述第二散热装置相对设置于路由器主板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还包括:
天线,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与所述盖板连接;以及,
装饰件,套设于所述天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可拆卸连接。
CN202321449114.5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路由器 Active CN220043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9114.5U CN220043452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9114.5U CN220043452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路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452U true CN220043452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9114.5U Active CN220043452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43452U (zh) 一种路由器
CN112638077A (zh) 一种基于蓝牙芯片的语音控制器
CN21681985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控制装置
CN215269138U (zh) 一种安装在19英寸机柜中的电源接口箱
CN213186103U (zh) 卫星设备
CN212231644U (zh) 一种通讯终端机顶盒
CN221035625U (zh) 一种电器安装结构及灯具
CN208522768U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CN214413171U (zh) 一种3d打印机控制系统独立机箱
CN217081998U (zh) 一种具有节能控制单元功能便于安装的监控装置
CN218069720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新型温控器
CN220585986U (zh) 一种电力有源滤波模块
CN209856649U (zh) 投影仪固定装置
CN215411263U (zh) 一种分体式监控设备
CN208028924U (zh) 吸顶式路由器
CN219698226U (zh) 电源控制盒
CN213366006U (zh) 一种家庭娱乐用曲面led显示屏
CN218647206U (zh) 一种光缆终端盒固定支架
CN215769335U (zh) 一种整体纳米屏幕装置
CN219592810U (zh) 一种智能家居触摸屏的嵌边结构
CN211321515U (zh) 一种多接口互联远程io控制器
CN210983368U (zh) 一种带有万能语音输出的语音显示控制板
CN219994977U (zh) 一种壁挂结构通信管理机
CN212513621U (zh) 一种轴承状态监测仪
CN221101324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计算机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