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8313U - 一种区域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8313U
CN220038313U CN202321729637.5U CN202321729637U CN220038313U CN 220038313 U CN220038313 U CN 220038313U CN 202321729637 U CN202321729637 U CN 202321729637U CN 220038313 U CN220038313 U CN 220038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ght
light source
area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96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海斌
邓波
邹佳亮
王小波
钟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opb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96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8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8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8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底面上的基座和底板,且所述基座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光源;泛光灯罩,所述泛光灯罩罩设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基座配合,所述泛光灯罩、所述基座和所述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的空间;所述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除基座方向外,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向其他方向照射,从而能够在区域灯的上面、侧面形成多个方向的照明,从而能够对基座周围提供更好的照明,拓宽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灯具中,大部分的结构设计是在一个底座上端或侧面设置光源,采用一个较小的灯罩将光源罩住。在这种结构下,由于底座的机身遮挡,光源发出的光无法对底座周边提供很好的照明,限制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座周边光照范围受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座周边光照范围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区域灯,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底部上的基座和底板,且所述基座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光源;
泛光灯罩,所述泛光灯罩罩设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基座配合,所述泛光灯罩、所述基座和所述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的空间;
所述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
可选地,所述光源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可选地,沿水平的目标方向上,所述基座具有用于位于泛光灯罩外的第一部和位于灯罩内的第二部;
所述第二部连接所述底板并设有所述光源。
可选地,沿目标方向,所述基座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所述泛光灯罩的最大水平宽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构造有一个扁平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底板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地,所述泛光灯罩在所述底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底板的面积的四分之三。
可选地,所述区域灯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第一部,并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在0至60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区域灯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座内的蓄电池,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可选地,所述区域灯的重心偏向所述底座的基座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光源设置基座上,由基座、底板和泛光灯罩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的空间,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光源发出的光线不会被泛光灯罩和底板遮挡,除基座方向外,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向其他方向照射,从而能够在区域灯的上面、侧面形成多个方向的照明,从而能够对基座周围提供更好的照明,拓宽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灯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灯的光照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区域灯;
10、底座;11、基座;111、第一部;112、第二部;12、底板;
20、泛光灯罩;
30、光源;
40、把手;
50、控制开关;
60、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光源设置基座上,由基座、底板和泛光灯罩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的空间,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光源发出的光线不会被泛光灯罩和底板遮挡,除基座方向外,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向其他方向照射,从而能够在区域灯的上面、侧面形成多个方向的照明,从而能够对基座周围提供更好的照明,拓宽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包括:底座10,底座10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基座11和底板,且基座11与底板相连接;
安装在基座11上的光源30;
泛光灯罩20,泛光灯罩20罩设在底板上且与基座11配合,泛光灯罩20、基座11和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30的空间;
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包括基座11和底板,基座11和底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基座11的底面和底板的底面都与放置面接触,且基座11与底板相连接,由基座11的底面和底板共同为基座11和泛光灯罩20提供支撑,支撑面积大,支撑稳定。
光源30设置在基座11上,由基座11为光源30提供支撑和供能。泛光灯罩20罩设在底板上,且泛光灯罩20与基座11配合,由泛光灯罩20、基座11和底板共同围成一空间,设置在基座11上的光源30朝向该空间。
底板为透明的或是部分为透明的,可以使得光源30发射的光从底板透过。围成的空间对光源30提供保护的同时,不对光源30的照射造成遮挡。
可以理解的,泛光灯罩20可以散射和扩散灯光,以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线,而透明的材质也可以让光穿过,不会对光线造成遮挡。光源30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泛光灯罩20射出,同时也通过底板射出,光照范围大,拓宽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0与底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
具体地,光源30设置在基座11上,光源30到底板的垂直距离即为光源30到基座11底面的垂直距离。光源30到基座11底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底板的厚度。
当光源30到基座11底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底板的厚度时,即光源30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从底板的上方穿过底板,射向底板下方,照亮下方区域。当光源30到基座11底面的距离等于底板的厚度时,即光源30部分与底板的顶面接触,相较于光源30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光源30距离底板的距离更近,但光源30发射的光线依然从底板的上方穿过底板,射向底板下方,照亮下方区域。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沿水平的目标方向上,基座11具有位于泛光灯罩20外的第一部111和位于泛光灯罩20内的第二部112;
所述第二部112连接所述底板12并设有所述光源30。
具体地,在水平方向选定任一目标方向,基座11包括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第一部111位于泛光灯罩20外侧,第二部112位于泛光灯罩20内侧。光源30设置在第二部112,第二部与底板12连接,泛光灯罩20和底板12一起围城一个空间,将第二部112笼罩其中。
第二部112为光源30提供支撑,泛光灯罩20对光线和底板12都可以容光线透出,光源30发出的光线朝向正面、侧面形成多个方向的照明,从而能够对基座11周围提供更好的照明,拓宽了灯具的照明范围。
实施例四
参见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沿目标方向,基座11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泛光灯罩20的最大水平宽度相同。
具体地,沿目标方向,基座11的长度与目标方向平行,基座11的宽度与目标方向垂直。泛光灯罩20部分罩设在基座11上,基座11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泛光灯罩20的最大水平宽度相同,即基座11在宽度方向不会对光线造成遮挡,光线透过泛光灯罩20射出。
实施例五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111构造有一个扁平的把手40,把手40与底板12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地,第一部111构造有一个把手40,把手40为扁平状且与底板12位于同一平面,增大了支撑面积,使得区域灯摆放时更加稳定。把手可以是U型把手,U型把手的两端与第一部111相连接,便于进行抓握,也可以通过该把手将区域灯100悬挂使用。把手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抓握即可。
实施例六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泛光灯罩20在底板12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底板12的面积的四分之三。
具体地,泛光灯罩20在底板12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底板面积的四分之三。若泛光灯罩20在底板12上的投影面积过小,不利于光线均匀射出。
优选地,泛光灯罩20在底板上的投影面积等于底板12的面积,即泛光灯罩20可将底板完全覆盖住,以保证对底板的包覆。
泛光灯罩20底部一部分与基座11配合,另一部分与底板配合,基座11、底板和泛光灯罩20相互扣合形成完整的封闭空间,对光源30形成包围,避免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对光源30造成损坏。
优选地,泛光灯罩20与基座11之间,泛光灯罩20与底板之间,以及底板和基座11之间,都可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区域灯进行拆装、维修。
实施例七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区域灯100还包括控制开关50,控制开关50设置在基座11的第一部111,并与光源30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部111上设置控制开关50,控制开关50与光源30连接,用以控制光源30的开闭。控制开关50的具体设置位置根据基座11的形状进行调整,要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上。若基座11上设置有把手40,控制开关50可以设置在把手40侧边,便于手握区域灯100时在抓握区域灯100的同时手指可以对控制开关50进行操作。
实施例八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在0至60度之间。
具体地,光源30包括多个发光件,多个发光件可以朝向不同方向,也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至少有一个发光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0至60度之间。发光件的照射方向在0到60度之间,光线的照射方向除直射方向,还有余光向周围照射,可以对光源下方,上方也进行照射,光照范围广。
实施例九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平行。
具体地,光源30包括多个发光件,多个发光件可以朝向不同方向,也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至少有一个发光件与沿水平的目标方向平行,即该发光件直射水平方向,光线的余光向周围照射,可以对光源下方,上方也进行照射,光照范围广。
实施例十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区域灯100还包括位于基座11内的蓄电池,基座11上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60。
具体地,基座11的内部设置蓄电池,基座11上设置有蓄电池的充电接口60,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为区域灯100提供电能,无需连接电源线,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蓄电池进行移动,对使用场景也没有接电的要求,方便携带,适用于更多照明场景。
实施例十一
在本实施例中,区域灯100的重心偏向底座10的基座11侧。
具体地,把手与泛光灯罩20设置于基座11相对的两侧,在使用的时候,为了使得光源30发出的光线可以照亮底板下方,放置的时候可能使得底板悬空。区域灯100的重心偏向底座10的基座11侧,当底板和泛光灯罩20悬空放置时,区域灯100也可以保持稳定支撑,不会发生栽倒。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底部上的基座和底板,且所述基座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光源;
泛光灯罩,所述泛光灯罩罩设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基座配合,所述泛光灯罩、所述基座和所述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纳光源的空间;
所述底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沿水平的目标方向上,所述基座具有位于所述泛光灯罩外的第一部和位于所述泛光灯罩内的第二部;
所述第二部连接所述底板并设有所述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沿目标方向,所述基座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所述泛光灯罩的最大水平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构造有一个扁平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底板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光灯罩在所述底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底板的面积的四分之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灯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第一部,并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在0至6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灯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座内的蓄电池,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灯的重心偏向所述底座的基座侧。
CN202321729637.5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区域灯 Active CN220038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9637.5U CN22003831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区域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9637.5U CN22003831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区域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8313U true CN22003831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9637.5U Active CN220038313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区域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8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0959B1 (ko) 색상 제어를 가진 부합형 oled 조명기구
US7591572B1 (en) Compact lighting device
US7207694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operating and examination light system
KR101062839B1 (ko) 넓고 균일한 배광을 가지는 led 조명
CA2554863A1 (en) Directly viewable luminaire
JP2012523664A (ja) 広くて均一な配光を持つled照明
US7066621B2 (en) Dual-beam lantern-flashlight
CN2842632Y (zh) 光电子发光门牌
CN220038313U (zh) 一种区域灯
EP1196718B1 (en) A lantern construction
CN209470093U (zh) 热管散热舞台灯用led光源
CN216813809U (zh) Led灯
CN215929271U (zh) 一种上下发光便携灯具
CN214249192U (zh) 一种带有驱虫功能的户外手电筒
CN219367508U (zh) 手提灯
CN218119532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17082366U (zh) 一种紧凑型led照明装置
CN218720749U (zh) 一种灯具
CN214369464U (zh) 一种灯条
EP3225904A1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fixture
JP3194491U (ja) Led懐中電灯
CN212080956U (zh) 一种地脚灯
CN211502570U (zh) 一种可充电应急灯
CN218914708U (zh) 一种新型防眩目台灯
CN212107982U (zh) 一种led落地式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