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6847U -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6847U
CN220036847U CN202320906133.XU CN202320906133U CN220036847U CN 220036847 U CN220036847 U CN 220036847U CN 202320906133 U CN202320906133 U CN 202320906133U CN 220036847 U CN220036847 U CN 220036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heat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61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敬之
周国辉
淮秀兰
李勋锋
成克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Nanjing Future Energy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Nanjing Future Energy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Nanjing Future Energy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Zhongke Nanjing Future Energy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09061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6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6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6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内部装有水;太阳能集热器,适用于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至少一个第一热管,第一热管连接第一水箱和太阳能集热器,第一热管适用于单向的将热能传递至第一水箱中的水,以对第一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第一水箱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第二水箱,内部装有水;散热机构,适用于对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进行散发,以使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度降低;至少一个第二热管,连接第二水箱和散热机构,适用于单向的将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输至散热机构;温差发电机构,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适用于利用第一水箱中的水和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度差进行发电。

Description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差发电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紧缺问题越发严重,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发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槽式/塔式/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风电、潮汐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然而,光伏发电技术存在原料制造污染问题且夜晚无法工作,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且夜晚无法工作,风电在无风时无法工作、对选址有要求,潮汐发电对选址要求更加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包括: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水箱,内部装有水;
太阳能集热器,适用于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所述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至少一个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第一热管适用于单向的将所述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以对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的温度上升;
第二水箱,内部装有水;
散热机构,适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进行散发,以使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度降低;
至少一个第二热管,连接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散热机构,适用于单向的将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机构;
温差发电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适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和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度差进行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水箱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一水箱的高度大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高度;
所述第一热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伸入所述第一水箱的水中,所述第二段深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夹角为大于或者等于90度;
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小于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
温差发电片;
第一异形均热板,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第一面,所述第一异形均热板适用于将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第一面,以使所述第一面的温度升高;
第二异形均热板,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均热板适用于将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中,以使所述第二面的温度降低;
所述温差发电片适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温差进行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
发电机外壳,所述发电机外壳内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充有第一液体工质;
多孔材料层,附着在所述发电机外壳的内壁上;
涡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涡轮的叶片上安装有永磁体;
磁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发电机外壳的外壁;
其中,温差发电机构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第一水箱中的水中以及第二水箱中的水中,所述第一液体工质自第一水箱中的水中吸收热量后被汽化,汽化后的第一液体工质自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流动,带动所述涡轮叶片转动,所述永磁体切割所述磁感应模块产生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
透明保温外壳,所述透明保温外壳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吸热组件,适用于吸收所述太阳光的能量,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并且与深入至所述太阳能集热管中的第二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吸热组件包括多组翅片,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段上分别连接有一组翅片;或者
所述吸热组件包括板材,所述第二段连接在所述板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热管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真空且底部充有第二工质,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工质的汽化温度且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工质的液化温度时,所述第二工质吸收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后被汽化,汽化后的第二工质将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机构后冷凝变为液体,从而实现单向的将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水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适用于减少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的热量向外界扩散,在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涂层,适用于进一步减少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的热量向外界扩散;
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在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适用于反射所述太阳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储电机构,适用于对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发的电进行存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水箱上安装有第一注水阀和第一排水阀,在所述第二水箱上安装有第二注水阀和第二排水阀;
在所述第一水箱上还装有第一液位计,在所述第二水箱上还装有第二液位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该发电系统安置在室外,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光的热量而升温,热量通过第一热管传递至第一水箱的水中,将水加热。第二水箱中的水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第二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热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机构,从而使第二水箱中的水温变低。温差发电机构利用第一水箱中的水和第二水箱中的水的温差进行发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的原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热管的主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热管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热管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差发电机构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型均热板的主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均热板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差发电机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水箱
2太阳能集热器
21透明保温外壳
22吸热组件
3第一热管
31第一外壳
32第一腔体
4第二水箱
5散热机构
6第二热管
61第二外壳
62第二腔体
7温差发电机构
71温差发电片
72第一异形均热板
73第二异形均热板
74异型均热板结构
741平板
742棒状物阵列
743连通空腔
744阵列棒
745多孔结构层
75发电机外壳
76多孔材料层
77涡轮
78磁感应模块
79第一容置空间
8第一支架
9第一注水阀
10第一排水阀
11第一液位计
12第一保温层
13第二保温层
14第二注水阀
15第二排水阀
16第二液位计
17第二支架
18导线
19储电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水是目前已知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因此可以采用水作为热能/冷能的蓄载体设计一种基于昼夜温差来进行发电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白天的太阳辐射热能和夜晚环境的冷能(本质是来自宇宙的冷能)产生的温差进行全被动式发电,系统可无人监守,24h运行,对选址也没有明确限制,特别是在沙漠等昼夜温差大的地方能进一步提升该系统发电性能。该系统结构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廉,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制造和组装、维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的原理图。
如图1所示,该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水箱1、太阳能集热器2、至少一个第一热管3、第二水箱4、散热机构5、至少一个第二热管6和温差发电机构7。
第一水箱1内部装有水。太阳能集热器2适用于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第一热管3连接第一水箱1和太阳能集热器2,第一热管3适用于单向的将热能传递至第一水箱1中的水,以对第一水箱1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第一水箱1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第二水箱4内部装有水。散热机构5适用于对第二水箱4中的水的热量进行散发,以使第二水箱4中的水的温度降低。第二热管6连接第二水箱4和散热机构5,适用于单向的将第二水箱4中的水的热量传输至散热机构5。温差发电机构7连接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4,适用于利用第一水箱1中的水和第二水箱4中的水的温度差进行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水箱1也可称为热水箱,第二水箱4也可以称为冷水箱,将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2注入水90%左右的水,将该发电系统安置在室外。白天,太阳光照射到该发电系统上,其中太阳能集热器2吸收太阳光的热量而升温,热量通过第一热管3(即热水箱热管)传递至第一水箱1的水中,将水加热。第二水箱4中的水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例如在夜晚时)第二水箱4中的水通过第二热管6(即冷水箱热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机构5,从而使第二水箱4中的水温变低。温差发电机构7利用第一水箱中1的水(即热水)和第二水箱4中的水(即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散热机构5可以为散热板或者散热片。为了避免白天被太阳加热、降低散热效果,在散热机构5上方可加装遮阳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水箱1用于存放热水,这些热水为温差发电机构7提供热能。第一水箱1的材质可采用金属、塑料、玻璃材质。采用铁、铝合金等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的金属材质时,第一水箱的内壁应做防锈涂层处理。第一水箱1下部开孔,用于插入安装第一热管3,第一水箱1侧部开孔,用于安装温差发电机构7。
第一水箱1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2,用于确保第一水箱1内热水与外界环境几乎无换热、保证第一水箱1内热水温度。该第一保温层12可采用橡塑保温棉、气凝胶、硅酸铝纤维棉、真空夹套、海绵。在第一保温层12的外部需要贴或涂低发射率材料,即第一涂层,进一步减少热量向环境耗散,第一涂层可采用发射率小的反光漆、镜子、铝箔、银色或白色塑料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水箱1上还安装有第一注水阀(即热水箱注水阀)9和第一排水阀10(即热水箱排水阀)。第一注水阀9和第一排水阀10分别用于向第一水箱1内注水和排水。第一注水阀9和第一排水阀10可采用球阀、挡板阀、针阀。在第一水箱1上还安装有第一液位计11(即热水箱液位计),第一液位计11用于监测第一水箱1内水位情况,可采用磁翻板液位计、玻璃液位计。第一注水阀9、第一排水阀10、第一液位计11应做好保温,减少第一水箱1内热水通过上述零件与环境的换热。可采用包裹保温棉+保温棉外再贴或涂反光层的方法对第一注水阀9、第一排水阀10、第一液位计11进行保温,反光层可采用吸收率小的反光漆、镜子、铝箔、银色或白色塑料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水箱1安装在第一支架(热水箱支架)8上,以使第一水箱1的高度大于太阳能集热器2的高度。第一支架8用于将第一水箱1固定在地面上,并提供一定的高度使第一热管3能从热水箱下部伸出。第一支架8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采用角钢、方钢、工字钢、钢管。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热管的主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热管的主视图。
结合图1、图2A-图2B所示,第一热管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伸入第一水箱1的水中,第二段深入太阳能集热器2,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夹角为大于或者等于90度。第二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小于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热管3用于在白天将太阳光辐照的热量传递给第一水箱1内的水、提升水温。第一热管3包括第一外壳31,第一外壳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即第一腔体32。第一热管3采用的是L型热虹吸管结构。
第一热管3用于在白天将太阳光辐照的热量传递给热水箱内热水、提升水温。如图2A所示,该热管可以采用L型的热虹吸管结构,第一热管3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箱1的水池内,用于加热水,在第一热管3的外壁与第一水箱1之间的接缝处做好密封,避免第一水箱1内的水或者水蒸气向外泄漏。第一热管3应插入到第一水箱1的内顶部,第一热管3的分布应尽可能均匀。第一热管3的另一部分在第一水箱1下部外侧、其第二段(即水平段)连接着太阳能集热器2、且暴露在可以持续接受阳光辐照的区域内,用于吸收太阳辐照的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热管3的第二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以采用倾角小于90度的倾斜结构,如图2B所示,这更有利于提升第一热管3的传热能力,但需要注意:第二段必须能充分接触到光照,不能有遮挡物,第二水平段与垂直段的夹角不能小于90度,否则第一热管3的传热能力将下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第一热管3采用了热虹吸管结构,热量只能从下部向上部传递,不能反向传递,这保证了夜晚热水温度高于外环境时能不会对外散热,白天太阳辐照时热量会传递给内部热水。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太阳能集热器2包括:透明保温外壳21和吸热组件22。
透明保温外壳21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吸热组件22适用于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吸热组件22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中,并且与深入至太阳能集热管中的第二段连接。太阳能集热器2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量,传递给第一热管3的第二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吸热组件22可以包括多组翅片,其中,每个第二段上分别连接有一组翅片。翅片焊接在第一热管3的表面,翅片材质应采用与第一外壳31同材质,吸热组件22也可以包括板材,该板材为一整块板材,其中,第一热管4的第二端焊接该整块板材上,板材材质应采用与第一外壳31相同。为了增强对太阳辐照的吸收效果,在翅片或者板材表面应涂抹吸收率高的涂料,如黑色油漆。同时,为了吸热组件22吸收的热量对外环境散发,对太阳能集热器2整体应外包裹透光率高、隔热性能好的外壳,可采用透明保温外壳21例如可以为长方体形的双层的玻璃透光保温壳将吸热组件22整个装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水箱4用于存放凉水,这些凉水为温差发电机构7提供冷能。其材质可采用金属、塑料、玻璃材质。采用铁、铝合金等与水发生反应的金属材质时,第二水箱4的内壁应做防锈涂层处理。第二水箱上部开孔,用于插入安装第二热管6,第二水箱6侧部开孔,用于安装温差发电机构7。
第二水箱4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3,用于确保第二水箱4内凉水与外界环境几乎无换热、保证箱内冷水温度。该第二保温层13可采用橡塑保温棉、气凝胶、硅酸铝纤维棉、真空夹套、海绵。在第二保温层13的外部需要贴/涂第二反光层,用于反射太阳光,避免白天太阳光直射,从而加热第二水箱4。第二反光层可采用吸收率小的反光漆、镜子、铝箔、银色或白色塑料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水箱4上还安装有第二注水阀14和第二排水阀15,分别用于第二水箱4内注水和排水。第二注水阀14和和第二排水阀15可采用球阀、挡板阀、针阀。第二液位计16用于监测第二水箱内水位情况,可采用磁翻板液位计、玻璃液位计。第二注水阀14、第二排水阀15、第二液位计16应做好保温,减少第二水箱4内冷水通过上述零件与环境的换热。可采用包裹保温棉+保温棉外再贴/涂反光层,反光层可采用吸收率小的反光漆、镜子、铝箔、银色或白色塑料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热管6用于在夜晚环境气温低时将第二水箱4内水的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降低水温。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热管的主视图。
如下图4所示,该第二热管6采用热虹吸管结构,其中61为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部形成的第二腔体62。在第二热管6的制造过程中,先对第二腔体62抽真空,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工质(可使用水、乙醇、甲醇、氨、苯、丙酮、乙醚、氟利昂、氟化液),再对外壳封口,使其内部只有液体工质和气态工质、没有空气。第二外壳61可使用金属或塑料材质,如采用可能与水反应或与内部工质反应的材料,应对第二外壳内/外壁做防腐蚀处理。第二热管6的一部分插入第二水箱4的水池内,用于从水池吸收热量,在第二热管6外壁与第二水箱4之间的接缝处做好密封,避免第二水箱4内的水或水蒸气向外泄漏。第二热管6应插入到第二水箱4的内底部,第二热管6的分布应尽可能均匀。第二热管6的另一部分在第二水箱4外、连接着散热机构5,用于将从冷水中导出的热量散到环境之中。由于第二热管6采用了热虹吸管结构,热量只能从下部向上部传递,不能反向传递,这保证了夜晚冷水温度高于外环境时能对外散热,白天环境温度高于冷水温度时环境热量不会向冷水内传递。在本案例中,第二热管6为垂直运行。实际上第二热管6的倾角(第二热管6和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在90(垂直)~20度的范围内。
第二支架17用于将第二水箱4固定在地面上,并提供一定的高度。第二支架17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采用角钢、方钢、工字钢、钢管。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第二水箱4和第一水箱1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即其材质、尺寸、开孔位置、阀门等完全一致,只不过安装时的角度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散热机构5用于增强第二热管6对环境的散热能力。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是在第二热管6的表面焊接翅片。散热机构5的材质应采用与61同材质。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差发电机构的主视图。
如图5所示的温差发电机构为采用半导体温差发电结构的形式,具体而言,温差发电机构7包括:温差发电片71、第一异形均热板72、第二异形均热板73。
第一异形均热板安装在温差发电片71的第一面,第一异形均热板适用于将第一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递至温差发电片的第一面,以使第一面的温度升高。第二异形均热板73安装在温差发电片71的第二面,第二均热板适用于将温差发电片71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水箱中的水中,以使第二面的温度降低。温差发电片71适用于根据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温差进行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异形均热板72和第二异形均热板73具有相同的异形均热板结构74异型均热板为热管的一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型均热板的主视图。
如图6所示,异形均热板结构包括平板741和在平板上伸出棒状物阵列742。棒状物阵列742的可采用金属、塑料等,其材质需要与水、均热板内液体工质无反应。平板741和棒状物阵列742均为空心结构,且内部连通,平板741和棒状物阵列742连通的部分形成连通空腔743。在连通空腔743内注有少量液体工质,通过液体工质的相变进行高效传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均热板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如图7所示,棒状物阵列742包括多个阵列棒744,每个阵列棒744的内壁上还形成有第一多孔结构层745,多孔结构层745可采用烧结丝网、烧结金属粉、泡沫金属、微槽道,或这些结构的复合,其材质应与阵列棒744相同。两个异型均热板的阵列棒分别插入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4中,阵列棒的外壁与两个水箱之间做好密封、避免水或者水蒸气泄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差发电机构的主视图。
如图8所示的温差发电机构7采用的是热管内嵌涡轮发电机结构的形式,具体而言,该温差发电机构7包括:发电机外壳75、第二多孔材料层76、涡轮77和磁感应模块78。
发电机外壳75内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79,第一容置空间79中充有第一液体工质。第二多孔材料层76附着在发电机外壳的内壁上。涡轮77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涡轮的叶片上安装有永磁体。磁感应模块78安装在外壳的外壁。其中,温差发电机构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第一水箱中的水中以及第二水箱中的水中,第一液体工质自第一水箱中的水中吸收热量后被汽化,汽化后的第一液体工质自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流动,带动所述涡轮叶片转动,永磁体切割所述磁感应模块产生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发电。其原理即发电机原理。
发电机外壳75材质可采用金属、塑料,其材质需要与水、热管内液体工质无反应。第二多孔材料层76可采用烧结丝网、烧结金属粉、泡沫金属、微槽道,或这些结构的复合,其材质应与发电机外壳75的材质相同。该温差发电机构7的左侧插入第二水箱4内,右侧插入第一水箱1内,温差发电机构7的两端与两个水箱壁之间应做好密封,避免水箱内水或者蒸汽泄漏出。
发电系统还包括储电机构19,适用于对温差发电机构发的电进行存储。
继续参考图1,在温差发电片71上有导线18,该导线18可以将温差产生的电动势输送给储电机构19,该储电机构19可以为蓄电池。考虑到水温的波动,发电功率的波动,在蓄电池上应加设电压/电流转换模块,对温差发电机构7送来的电进行调整。可采用升压稳定电路,例如市面销售的MT3608升压稳定模块。同时考虑到电池充满后需要自动停止充电、避免过充,在蓄电池上还应加设充电管理电路,例如市面销售的TC4056A充电保护模块+DW01FA/8205A电池保护模块。蓄电池可采用锂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装置,为全被动式运行,无需人员监控或额外供给除温差之外的其它能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水箱,内部装有水;
太阳能集热器;
至少一个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第一热管适用于单向的将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
第二水箱,内部装有水;
散热机构;
至少一个第二热管,连接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散热机构,适用于单向的将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机构;
温差发电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箱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一水箱的高度大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高度;
所述第一热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伸入所述第一水箱的水中,所述第二段深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夹角为大于或者等于90度;
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小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
温差发电片;
第一异形均热板,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第一面;
第二异形均热板,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第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
发电机外壳,所述发电机外壳内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充有第一液体工质;
多孔材料层,附着在所述发电机外壳的内壁上;
涡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涡轮的叶片上安装有永磁体;
磁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发电机外壳的外壁;
其中,温差发电机构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第一水箱中的水中以及第二水箱中的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
透明保温外壳,所述透明保温外壳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吸热组件,适用于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并且与深入至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第二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组件包括多组翅片,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段上分别连接有一组翅片;或者
所述吸热组件包括板材,所述第二段连接在所述板材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真空且底部充有第二工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在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涂层;
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在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适用于反射太阳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储电机构,适用于对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发的电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水箱上安装有第一注水阀和第一排水阀,在所述第二水箱上安装有第二注水阀和第二排水阀;
在所述第一水箱上还装有第一液位计,在所述第二水箱上还装有第二液位计。
CN202320906133.XU 2023-04-21 2023-04-21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Active CN220036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6133.XU CN220036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6133.XU CN220036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6847U true CN22003684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6133.XU Active CN2200368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6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0458B1 (ko) 지하 축열장치를 구비한 신재생 에너지총합시스템
CN102646742A (zh) 平板热管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集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1992860U (zh) 平板太阳能速热水器
CN109617509B (zh) 一种相变蓄热太阳能光伏光热平板集热器
CN111416549B (zh) 基于微热管的太阳能腔体式温差发电装置
CN102102911A (zh) 平板太阳能速热水器
CN201926020U (zh) 光电驱动式太阳能暖风器
KR100622949B1 (ko) 히트파이프와 태양전지 모듈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태양에너지 장치
CN220036847U (zh)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CN112153872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热管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冷却系统
CN116357536A (zh) 基于温差的发电系统
CN107218734B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CN216668004U (zh) 太阳能建筑墙
CN21042559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装置及热电联产系统
CN211120049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蒸馏的黑镍集热装置
CN106712712A (zh) 一种光伏热电一体式综合发电装置
CN114152130A (zh) 一种高压电制热相变储热装置
CN201992868U (zh) 太阳能速热水器
CN207649147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Abed et 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double-pass hybrid solar heater using porous media
CN111555712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温差发电装置
CN219627594U (zh) 一种光伏抽水储能设备
CN220108621U (zh) 一种太阳能热电池及太阳能综合发电利用系统
CN21366224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热管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冷却系统
CN217135447U (zh)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的太阳能板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